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警察没收条例

警察没收条例

发布时间: 2022-04-30 05:45:50

『壹』 警察没收东西需要开收据吗

警察没收东西需要开收据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警察在罚款或者没收个人财产时,都需要开出相应的收据。如果没有收据,当事人有权拒绝罚款和没收行为。
法律分析
为了防止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利用当场处罚权乱罚款、滥罚款,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并有效预防私自截留、坐支、挪用、私分、侵吞罚款问题的发生,同时也是为了严格规范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当场处罚行为,切实维护国家利益。(1)必须出具法定的罚款收据。无论是当场收缴的罚款,还是被处罚人自行到银行缴纳的罚款,都应当按照规定全部上缴国库。如果不向被处罚人出具罚款收据,既难以证明处罚行为的存在,也很容易导致罚款流失,流人执法机关自己的“小金库”甚至执法人员个人腰包,损害国家利益。向被处罚人出具罚款收据,一方面,表明执行当场处罚的人民警察是在履行法定职责,同时也为公安机关或者审计部门对其执法情况进行监督提供了事实依据;另一方面,也表明被处罚人履行了缴纳罚款的义务,并为被处罚人申请法律救济,提供了事实依据。 (2)罚款收据必须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当场收缴罚款须向被处罚人出具省级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是针对实践中一些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收缴罚款不给收据或者出具自行印制的收据等问题而设定的一项基本执法准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一百零六条 人民警察当场收缴罚款的,应当向被处罚人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不出具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被处罚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

『贰』 派出所没收个人物品及罚款的合法程序

对于这方面问题在《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有具体规定,并受《行政处罚法》的规范与约束。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十一章涉案财物的管理和处理
第一百六十二条 对于依法扣押、扣留、查封、抽样取证、追缴、收缴的财物以及由公安机关负责保管的先行登记保存的财物,公安机关应当妥善保管,不得使用、挪用、调换或者损毁。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涉案财物的保管费用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承担。
第一百六十三条 对涉案财物应当统一管理,有条件的公安机关办案部门应当指定不承担具体办案工作的民警负责本部门涉案财物的接收、保管、移交等管理工作。
公安机关可以建立专门的涉案财物保管场所、账户,并指定其内设部门负责对办案部门保管的涉案财物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对查封的场所、设施、财物,可以委托第三人保管,第三人不得损毁或者擅自转移、处置。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的损失,公安机关先行赔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第一百六十四条 公安机关涉案财物管理部门和办案部门应当建立电子台账,对涉案财物逐一编号登记,载明案由、来源、保管状态、场所和去向。
第一百六十五条 办案人民警察应当在依法提取涉案财物后的二十四小时内将财物移交涉案财物管理人员,并办理移交手续。对查封、先行登记保存的涉案财物,应当在采取措施后的二十四小时内,将法律文书复印件及涉案财物的情况送交涉案财物管理人员予以登记。
在异地或者在偏远、交通不便地区提取涉案财物的,办案人民警察应当在返回单位后的二十四小时内移交。
对情况紧急,需要在提取涉案财物后的二十四小时内进行鉴定、辨认的,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在完成鉴定、辨认后的二十四小时内移交。
在提取涉案财物后的二十四小时内已将涉案财物处理完毕的,不再移交。
因询问、鉴定、辨认、检验等办案需要,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办案人民警察可以调用涉案财物,并及时归还。
第一百六十六条 对容易腐烂变质及其他不易保管的物品、危险物品,经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在拍照或者录像后依法变卖或者拍卖,变卖或者拍卖的价款暂予保存,待结案后按有关规定处理。
对易燃、易爆、毒害性、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应当存放在符合危险物品存放条件的专门场所。
对属于被侵害人或者善意第三人合法占有的财物,应当在登记、拍照或者录像、估价后及时返还,并在案卷中注明返还的理由,将原物照片、清单和领取手续存卷备查。
对不宜入卷的物证,应当拍照入卷,原物在结案后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一百六十七条在作出行政处理决定时,应当对涉案财物一并作出处理。
第一百六十八条对在办理行政案件中查获的下列物品应当依法收缴:
(一)毒品、淫秽物品等违禁品;
(二)赌具和赌资;
(三)吸食、注射毒品的用具;
(四)伪造、变造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票证、印章等;
(五)倒卖的车船票、文艺演出票、体育比赛入场券等有价票证;
(六)主要用于实施违法行为的本人所有的工具以及直接用于实施毒品违法行为的资金;
(七)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收缴的其他非法财物。
前款第六项所列的工具,除非有证据表明属于他人合法所有,可以直接认定为违法行为人本人所有。
违法所得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或者没收。
多名违法行为人共同实施违法行为,违法所得或者非法财物无法分清所有人的,作为共同违法所得或者非法财物予以处理。
第一百六十九条收缴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决定。但是,违禁品,管制器具,吸食、注射毒品的用具以及非法财物价值在五百元以下且当事人对财物价值无异议的,公安派出所可以收缴。
追缴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决定。但是,追缴的财物应当退还被侵害人的,公安派出所可以追缴。
第一百七十条对收缴和追缴的财物,经原决定机关负责人批准,按照下列规定分别处理:
(一)属于被侵害人或者善意第三人的合法财物,应当及时返还;
(二)没有被侵害人的,登记造册,按照规定上缴国库或者依法变卖、拍卖后,将所得款项上缴国库;
(三)违禁品、没有价值的物品,或者价值轻微,无法变卖、拍卖的物品,统一登记造册后销毁;
(四)对无法变卖或者拍卖的危险物品,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主管部门组织销毁或者交有关厂家回收。
第一百七十一条 对应当退还原主或者当事人的财物,通知原主或者当事人在六个月内来领取;原主不明确的,应当采取公告方式告知原主认领。在通知原主、当事人或者公告后六个月内,无人认领的,按无主财物处理,登记后上缴国库,或者依法变卖或者拍卖后,将所得款项上缴国库。遇有特殊情况的,可酌情延期处理,延长期限最长不超过三个月。

『叁』 如何理解和适用没收、扣押、收缴等执法手段的相关规定 详细�0�3

"没收、扣押、收缴"等执法手段的相关规定 "没收、扣押"等措施,是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经常用到的执法手段。

2004 年1 月1 日施行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以下简称《程序规定))中,新增加了一种"收缴"措施。在具体办案过程中,如何合法地使用这些手段,对公安民警依法办案和依法行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1、没收的概念:没收是国家机关对违法行为人的财物强制无偿收缴的一种处罚。 没收有行政法刑法上的区别:刑法上的没收是由司法机关依照刑法规定,对触犯刑律的犯罪分子所给予的一种刑罚处罚;

而行政法上的没收,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据行政管理法律和法规将违法行为人的非法所得、实施违法行为的工具和设施、违禁物品等强制无偿收归国有或封存、销毁的一种行政处罚措施。

1996 年10 月1 日施行的《行政处罚法》第八条明确规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之一。

2、对《程序规定》中"没收"概念的理解和适用。 2004 年1 月1 日起施行的(程序规定》,

通篇十五章205 条,却没有用单独的章节和条文对公安机关常用的行政处罚措施和行政强制措施进一步予以明确,这给民警在理解和适用"没收、收缴、扣押"等措施时带来一定的难度。

《程序规定》第一条就开宗明义地指出该规定的制定依据就是《行政处罚法》及其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

《程序规定》第177 条的规定与《行政处罚法》第53 条的规定相一致,在此就不再赘述。对于没收措施的性质和对象,(行政处罚法》第8 条已经做出明确规定。

即"没收"的性质是一种行政处罚措施,它与《刑法》中的"没收财产"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也有别于其他的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处罚法》规定,没收的对象只能是"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

因此,我们在运用《程序规定》中的没收措施时,

就应该严格遵守《行政处罚法》对没收对象的规定,只能对违反公安行政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人的"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进行没收。

这里的违法所得是指违反国家法律规定,采用非法手段或不正当方法所获得的收人和利益;

(3)警察没收条例扩展阅读:

第四十八条 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作出罚款决定后,当事人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经当事人提出,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第四十九条 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不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当事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

第五十条 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二日内,交至行政机关;在水上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抵岸之日起二日内交至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应当在二日内将罚款缴付指定的银行。

第五十一条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二)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

(三)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十二条 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经当事人申请和行政机关批准,可以暂缓或者分期缴纳。

第五十三条 除依法应当予以销毁的物品外,依法没收的非法财物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公开拍卖或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者没收非法财物拍卖的款项,必须全部上缴国库,任何行政机关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

财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返还罚款、没收的违法所得或者返还没收非法财物的拍卖款项。

第五十四条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对行政处罚的监督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行政处罚的监督检查。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有权申诉或者检举;行政机关应当认真审查,发现行政处罚有错误的,应当主动改正。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肆』 警察有没收东西的权利吗

新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第十一条办理治安案件所查获的毒品、淫秽物品等违禁品,赌具、赌资,吸食、注射毒品的用具以及直接用于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本人所有的工具,应当收缴,按照规定处理。
违反治安管理所得的财物,追缴退还被侵害人;没有被侵害人的,登记造册,公开拍卖或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所得款项上缴国库。
1、出具证明项链是你自己买的,但是前提是买项链的钱不能是违法所得。
2、关于取保候审所交保释金:
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国家安全部
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二条被取保候审人没有违反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但在取保候审
期间涉嫌重新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的,执行机关应当暂扣其交纳的保证金,待
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后,决定是否没收保证金。对故意重新犯罪的,应当没收保证金
;对过失重新犯罪或者不构成犯罪的,应当退还保证金。
另外想说明的是我国的取保候审期限一般不超过12个月,人民检察院解除取保候审时,会通知公安机关退还保证金。意思就是到了期限这个保证金是要退还的。

『伍』 人民警察免予刑事处罚后怎么处理

人民警察免予刑事处罚后会由其相关部门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
法律分析
人民警察免予刑事处罚后会依据人民警察法相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对受行政处分的人民警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降低警衔、取消警衔。对违反纪律的人民警察,必要时可以对其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的措施。民警受到行政处罚的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虽然一般情况下不会开除当事人,但是会按照公务员条例对警察给予降级,取消警衔,单位内部进行行政处分等这些措施。对一个人民警察来说,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避免出现执法违法的行为。警察行政处罚的种类: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对违反纪律的人民警察,必要时可以对其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的措施。人民警察违反规定使用武器、警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或者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七条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第三十七条之一因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者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被判处刑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从事相关职业,期限为三年至五年。被禁止从事相关职业的人违反人民法院依照前款规定作出的决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依照本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对其从事相关职业另有禁止或者限制性规定的,从其规定。

『陆』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三十六条规定

规定如下:

第三十六条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和警械,由国务院公安部门统一监制,会同其他有关国家机关管理,其他个人和组织不得非法制造、贩卖。

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警械、证件为人民警察专用,其他个人和组织不得持有和使用。

违反前两款规定的,没收非法制造、贩卖、持有、使用的人民警察警用标志、制式服装、警械、证件,由公安机关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警察没收条例扩展阅读

人民警察法的修订:

1995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2次会议通过,1995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0号颁布。

根据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9次会议通过、2012年10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决定》修正)。

『柒』 警察有权利没收手机么

没有权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五条,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出示执法证件,可以查验居民身份证:

(一)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需要查明身份的;

(二)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时,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

(三)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突发事件时,需要查明现场有关人员身份的;

(四)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港口、码头、机场或者在重大活动期间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场所,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

(五)法律规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拒绝人民警察查验居民身份证的,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分别不同情形,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扣押居民身份证。但是,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执行监视居住强制措施的情形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二十二条,人民警察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参加罢工;

(二)泄露国家秘密、警务工作秘密;

(三)弄虚作假,隐瞒案情,包庇、纵容违法犯罪活动;

(四)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人犯;

(五)非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搜查他人的身体、物品、住所或者场所;

(六)敲诈勒索或者索取、收受贿赂;

(七)殴打他人或者唆使他人打人;

(八)违法实施处罚或者收取费用;

(九)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请客送礼;

(十)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或者受雇于任何个人或者组织;

(十一)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义务;

(十二)其他违法乱纪的行为。

『捌』 警察没收的东西会交到哪

您好,警察没收的东西一般来说,在经人民法院审理后,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应当追缴的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除依法应当返还被害人的财物以及依法销毁的违禁品外,应当上缴国库。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在侦查案件时,对发现的可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无罪的各种财物,会进行查封扣押,在刑事审判中作为证据使用,在人民法院做出生效判决后,对应返还的财产返还,应上缴的财产上缴国库。
法律依据
《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36.对于依照刑法规定应当追缴的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除依法返还被害人的财物以及依法销毁的违禁品外,必须一律上缴国库。查封、扣押的涉案财产,依法不移送的,待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决、裁定后,由人民法院通知查封、扣押机关上缴国库,查封、扣押机关应当向人民法院送交执行回单;冻结在金融机构的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待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决、裁定后,由人民法院通知有关金融机构上缴国库,有关金融机构应当向人民法院送交执行回单。
37.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中规定:“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根据上述规定,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不能扣划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依照刑法规定应当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适用刑事诉讼法第五编第三章规定的程序,由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
《刑事诉讼法》第三百条:人民法院经审理,对经查证属于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除依法返还被害人的以外,应当裁定予以没收;对不属于应当追缴的财产的,应当裁定驳回申请,解除查封、扣押、冻结措施。

『玖』 警察能没收营业执照吗

法律分析:警察的主要任务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解决民间纠纷等,对于违反治安管理等规定,应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规定,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罚款或拘留等处罚,至于个体商贩的营业执照,其发放、扣缴、吊销等,这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事,不属公安机关的工作范围。所以警察是无权没收营业执照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 第七十二条未将营业执照置于住所或者营业场所醒目位置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三条承担资产评估、验资或者验证的机构提供虚假材料的,由公司登记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并可以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责令该机构停业、吊销直接责任人员的资格证书,吊销营业执照。

承担资产评估、验资或者验证的机构因过失提供有重大遗漏的报告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情节较重的,处以所得收入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并可以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责令该机构停业、吊销直接责任人员的资格证书,吊销营业执照。

『拾』 如何理解和适用没收、扣押、收缴等执法手段的相关规定 详细

"没收、扣押、收缴"等执法手段的相关规定 "没收、扣押"等措施,是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经常用到的执法手段。

2004 年1 月1 日施行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以下简称《程序规定))中,新增加了一种"收缴"措施。在具体办案过程中,如何合法地使用这些手段,对公安民警依法办案和依法行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1、没收的概念:没收是国家机关对违法行为人的财物强制无偿收缴的一种处罚。 没收有行政法和刑法上的区别:刑法上的没收是由司法机关依照刑法规定,对触犯刑律的犯罪分子所给予的一种刑罚处罚;

而行政法上的没收,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据行政管理法律和法规将违法行为人的非法所得、实施违法行为的工具和设施、违禁物品等强制无偿收归国有或封存、销毁的一种行政处罚措施。

1996 年10 月1 日施行的《行政处罚法》第八条明确规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之一。

2、对《程序规定》中"没收"概念的理解和适用。 2004 年1 月1 日起施行的(程序规定》,

通篇十五章205 条,却没有用单独的章节和条文对公安机关常用的行政处罚措施和行政强制措施进一步予以明确,这给民警在理解和适用"没收、收缴、扣押"等措施时带来一定的难度。

《程序规定》第一条就开宗明义地指出该规定的制定依据就是《行政处罚法》及其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

《程序规定》第177 条的规定与《行政处罚法》第53 条的规定相一致,在此就不再赘述。对于没收措施的性质和对象,(行政处罚法》第8 条已经做出明确规定。

即"没收"的性质是一种行政处罚措施,它与《刑法》中的"没收财产"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也有别于其他的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处罚法》规定,没收的对象只能是"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

因此,我们在运用《程序规定》中的没收措施时,

就应该严格遵守《行政处罚法》对没收对象的规定,只能对违反公安行政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人的"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进行没收。

这里的违法所得是指违反国家法律规定,采用非法手段或不正当方法所获得的收人和利益;

(10)警察没收条例扩展阅读:

第四十八条 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作出罚款决定后,当事人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经当事人提出,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第四十九条 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不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当事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

第五十条 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二日内,交至行政机关;在水上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抵岸之日起二日内交至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应当在二日内将罚款缴付指定的银行。

第五十一条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二)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

(三)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十二条 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经当事人申请和行政机关批准,可以暂缓或者分期缴纳。

第五十三条 除依法应当予以销毁的物品外,依法没收的非法财物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公开拍卖或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者没收非法财物拍卖的款项,必须全部上缴国库,任何行政机关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

财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返还罚款、没收的违法所得或者返还没收非法财物的拍卖款项。

第五十四条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对行政处罚的监督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行政处罚的监督检查。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有权申诉或者检举;行政机关应当认真审查,发现行政处罚有错误的,应当主动改正。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热点内容
刑法哲学下载 发布:2025-02-08 20:14:30 浏览:630
法院小段子 发布:2025-02-08 20:01:44 浏览:252
王田律师 发布:2025-02-08 19:59:53 浏览:891
法律硕士填写报考院校 发布:2025-02-08 19:58:12 浏览:393
密室免责声明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2-08 18:29:32 浏览:716
双方协议书有没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8 18:29:32 浏览:758
劳动法对临时年龄工规定 发布:2025-02-08 18:23:50 浏览:467
职场伦理道德 发布:2025-02-08 18:23:15 浏览:487
老婆出轨保证书怎么写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2-08 17:52:03 浏览:844
民法通则健康权 发布:2025-02-08 17:43:30 浏览: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