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例的精神要求
『壹』 准则和条例是什么
准则和条例是:《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两项党内法规(以下简称《准则》和《条例》),是我党党内法规建设的伟大变革,《准则》为全体党员确立了自律的“高线”,《条例》则为全体党员划定了不可触碰的“底线”,是全体党员必须尊崇和捍卫的金规铁律。
《准则》和《条例》是遵循党章的最严法纪:
一是遵循党章大法。《准则》将适用对象由“党员领导干部”扩大到“全体党员”,体现了党章管全党的根本真谛。《条例》将党的纪律整合为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是落实党章关于党的纪律建设要求的具体措施。
二是唤醒党章意识。修订后的《准则》和《条例》既要求全体党员用这把纪律的“新尺子”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更要求重温并深刻领会打造这把“尺子”背后的“总度量”——党章,从而唤醒全党的党章党规党纪意识。
三是维护党章权威。对8700多万党员来说,关键是要严格按照《准则》和《条例》办事,把我们党发出的道德宣示和向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像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样言出纪随,用“史上最严党纪”规范自己的言行,切实维护党规党纪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准则》和《条例》是从严治党的金规铁律
『贰』 如何贯彻落实会议和《条例》精神,进一步加强基层统战工作
一是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按照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的目标要求,改革统战部部务会制度,进一步赋予其新的功能和内涵。拟定每月召开一次部务会,除研究部门工作外,邀请民主党派主要负责人、统战系统成员单位一把手参加列席其他议题工作,通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决策情况,协商重要人事安排,听取对全市重大工作和统战工作的意见建议,把部务会打造成为与民主党派沟通思想、加强联络、交流工作、开展政党协商的新平台。
二是稳步推进政党协商。按照中央统战工作会议要求,根据《2015年度政党协商计划》,通过会议协商、约谈协商、书面协商等形式,重点抓好暑期谈心、纪检监察情况通报协商等政党协商工作,着力推进法院、检察院工作情况通报工作,拓宽党外人士知情明政渠道。
三是着力推进 “四同创建”工作。发挥统一战线人才、智力密集优势,重点抓好常宁罗桥台湾庄园、祁东归阳工业园区、琼瑶旧居等一批“四同创建”项目,服务衡阳经济社会发展。
四是积极服务非公经济发展。重点开展好理想信念诚信教育活动,与宣传部、工商局、质监局、法院等市直部门联合评选“守法诚信十大民营企业家标兵”、“守法诚信十大示范店(场)”、“守法诚信十条经营示范街”、“守法诚信十大民营企业”,树立正面典型,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曝光“十个不守法经营民营企业”,进行反面警示,打响“守法诚信”品牌。
『叁』 看看新《准则》《条例》有哪些新提法新要求
1.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十个主义”等问题
《准则》前言部分指出,一个时期以来,党内政治生活中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其中包括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拜金主义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等。
2.党内政治生活出现问题造成“四个严重”危害
《准则》前言部分指出,这些问题,严重侵蚀党的思想道德基础,严重破坏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严重损害党内政治生态和党的形象,严重影响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3.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四个着力”
《准则》前言部分指出,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着力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着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着力维护党**权威、保证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4.向党**看齐“三个坚决”
《准则》第三部分指出,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高级干部都要向党**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提倡的坚决响应、党**决定的坚决执行、党**禁止的坚决不做。
5.贯彻执行党**决策部署“三不准”“三个决不允许”
《准则》第三部分指出,对党**决策部署,任何党组织和任何党员都不准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不执行,不准先斩后奏,更不准口是心非、阳奉阴违。
属于部门和地方职权范围内的工作部署,要以贯彻党**决策部署为前提,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但决不允许自行其是、各自为政,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6.严明政治纪律“十二个不准”
《准则》第四部分指出,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党员不准散布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论,不准公开发表违背党**决定的言论,不准泄露党和国家秘密,不准参与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不准制造、传播政治谣言及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
党员不准搞封建迷信,不准信仰宗教,不准参与邪教,不准纵容和支持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及其活动。
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不准在党内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严禁在党内拉私人关系、培植个人势力、结成利益集团。
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不准以任何理由和名义纵容、唆使、暗示或强迫下级说假话。
党内不准搞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阿谀奉承。
7.反对“四风”“四个重在”
《准则》第五部分指出,全党必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以身作则。
反对形式主义,重在解决作风飘浮、工作不实,文山会海、表面文章,贪图虚名、弄虚作假等问题。
反对官僚主义,重在解决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消极应付、推诿扯皮,作风霸道、迷恋特权等问题。
反对享乐主义,重在解决追名逐利、贪图享受,讲究排场、玩物丧志等问题。
反对奢靡之风,重在解决铺张浪费、挥霍无度,骄奢**逸、腐化堕落等问题。
8.好干部“二十字标准”
《准则》第八部分指出,选拔任用干部必须坚持党章规定的干部条件,坚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
9.选人用人“五坚决”“三不准”
《准则》第八部分指出,党的各级组织必须自觉防范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种种偏向。
坚决禁止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行为,坚决禁止向党伸手要职务、要名誉、要待遇行为,坚决禁止向党组织讨价还价、不服从组织决定的行为。
坚决纠正唯票、唯分、唯生产总值、唯年龄等取人偏向,坚决克服由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倾向。
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党的干部政策,不准任人唯亲、搞亲亲疏疏,不准封官许愿、跑风漏气、收买人心,不准个人为干部提拔任用打招呼、递条子。
10.干部选拔任用“三种情况”不得干预
《准则》第八部分指出,领导干部不得干预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曾经工作过的单位和不属于自己分管领域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11.批评和自我批评要打消“四怕”
《准则》第十部分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带头从谏如流、敢于直言,以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示范行动引导党员、干部打消自我批评怕丢面子、批评上级怕穿小鞋、批评同级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丢选票等思想顾虑。
12.反映他人问题“三不准”
《准则》第十一部分指出,党员、干部反映他人的问题,应该出于党性,通过党内正常渠道实名进行,不准散布小道消息,不准散发匿名信,不准诬告陷害等。
13.对待反映问题的党员“三不准”
《准则》第十一部分指出,对通过正常渠道反映问题的党员,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准打击报复,不准擅自进行追查,不准采取调离工作岗位、降格使用等惩罚措施。
14.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三家”净化“三圈”
《准则》第十二部分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
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拒腐蚀、永不沾,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坚决抵制潜规则,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决不能把商品交换那一套搬到党内政治生活和工作中来。
15.权责关系“四原则”
《条例》第三条指出,各级党组织应当把信任激励同严格监督结合起来,促使党的领导干部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
16.党内监督任务“一确保”“三保证”
《条例》第五条指出,党内监督的任务是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重点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保证党的组织充分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保证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
17.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条例》第七条指出,党内监督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
18.党内监督体系“六部分”
《条例》第九条指出,建立健全党**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
19.述责述廉“四重点”
《条例》第二十三条指出,党的领导干部应当每年在党委**会(或党组)扩大会议上述责述廉,接受评议。述责述廉重点是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履行管党治党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以及执行廉洁纪律情况。
20.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三报告”
《条例》第二十四条指出,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领导干部应当按规定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及时报告个人及家庭重大情况,事先请示报告离开岗位或者工作所在地等。
21.发现插手干预重大事项“四种情况”需报告
《条例》第二十五条指出,建立健全党的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制度,发现利用职务便利违规干预干部选拔任用、工程建设、执纪执法、司法活动等问题,应当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
22.执纪审查“三类重点人”
《条例》第三十二条指出,依规依纪进行执纪审查,重点审查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三类情况同时具备的是重中之重。
23.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四种情形”
《条例》第三十三条指出,对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严重违纪被立案审查开除党籍的,严重失职失责被问责的,以及发生在群众身边、影响恶劣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应当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肆』 党的两个《条例》是什么
两个条例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罚条例》。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它的颁布实施,对于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推动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共中央的通知要求,全党一定要认真学习、广泛宣传、严格遵守。
(4)条例的精神要求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修订历史:
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严肃党的纪律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形势发展,该条例已不能完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的实践需要,为此,党中央决定予以修订。2015年10月正式印发。
新修订《条例》坚持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围绕党纪戒尺要求,明确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等六类违纪行为。
『伍』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包括哪些要求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包括以下要求:
1、中纪审〔2016〕8号规定,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主要包括:
①违规公款吃喝;②公款国内旅游;③公款出国(境)旅游;④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⑤违规收送礼品礼金;⑥大办婚丧喜庆;⑦提供或接受超标准接待;⑧接受或用公款参与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⑨违规出入私人会所;⑩楼堂馆所违规问题;⑪领导干部住房违规问题;
2、中纪委审理室《纪律审查证据收集与运用》规定,“下列问题较为突出,应作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查处重点”:
①违反规定组织、参加用公款支付的宴请、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或用公款送礼;②违反有关关规定取得、持有、实际使用运动健身卡、会所和俱乐部会员卡、高尔夫球卡等各种消费卡;③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或者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
④违反有关规定出入私人会所;⑤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⑥在交通、医疗、警卫等方面为本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谋求特殊待遇,比如公车私用;⑦违反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超标准、超范围接待或者借机大吃大喝;
3、中纪委网站《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月报》栏目(汇总表—中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制)提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行为)类型包括——
①违规公款吃喝;②公款国内旅游;③公款出国境旅游;④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⑤楼堂馆所违规问题;⑥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⑦违规收送礼品礼金;⑧大办婚丧喜庆;⑨其他:提供或接受超标准接待、接受或用公款参与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违规出入私人会所、领导干部住房违规问题;
(5)条例的精神要求扩展阅读:
中央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题中应有之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已得到明显遏制,我们仍需坚定保持整治力度。现在,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成为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需要我们从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高度,进一步在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上下功夫。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主要表现就是不作为、不负责、不担当,从根子上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严重破坏党群关系,危及党的执政基础。
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式对待党中央决策部署,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仅仅当作口号,实质上是背弃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重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最终将对党和国家事业造成重大损害。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是简单的作风问题,而是严肃的政治问题,必须通过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来加以解决,把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着力点,深入推进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央八项规定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陆』 如何才能贯彻落实好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
作为一名党员,身为一名干部,如何才能贯彻落实好准则和条例呢?真正成为新时期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是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溶于心、化于行,规范自我言行。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给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要做到真学、真懂、要以此规范自我言行,严于律己,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
二是认真反思、查找不足、限时整改,提升自我素质。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对照《准则》和《条例》的相关要求,反思自我存在的不足,限时整改,才能成为符合组织要求、群众期盼的好干部、贴心人。
三是认真做事、踏实做人,增强为人民服务意识。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我们不仅要对照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规范自身行为,还要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踏踏实实做人,同时要始终把为群众服务好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热情周到服务,做群众的贴心人。
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实现依规管党治党、加强党内监督的重大举措,指引着广大党员干部规范行为和服务群众的前进方向,广大党员要做到守纪律、讲规矩,知敬畏、存戒惧,认真践行“三严三实”,才能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柒』 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的通知要求
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通知指出,地方党委制度是我们党执政治国的重要组织制度,完善这项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省市县三级地方党委作为本地区的领导核心,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推动党的奋斗目标实现上居于关键位置、负有重大责任。地方党委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地方党委领导能力必须进一步提高。
1996年4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对加强和改善地方党委领导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该条例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党中央决定予以修订。
通知强调,《条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和改革精神,突出地方党委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健全地方党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制度基础,完善地方党委运行机制,是新形势下做好地方党委工作的基本遵循。《条例》的制定和实施,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地方党委工作,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知要求,地方各级党委要按照《条例》要求,坚持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创造性开展工作相结合,坚持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和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相结合,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坚持党委领导和支持保证国家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相结合,确保在本地区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党委要全力抓好《条例》的学习贯彻,中央组织部要会同中央党校等单位,通过举办专题研讨班、培训班等方式,深入抓好《条例》的学习培训;地方各级党委要对《条例》的学习贯彻工作作出专门安排,通过深入系统学习,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刻理解《条例》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不断提高运用《条例》做好党委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强督促落实,确保《条例》各项规定要求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