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旅费税法规定
⑴ 请问福利费、差旅费、招待费、各自占的比率是多少超出比例部分如何处理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内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容,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福利费在工资总额的14%范围内扣除。差旅费中列支补助按人均100元1天标准以内。
员工在出差途中,因工作需要,临时增加出差行程到新的出差地点,或者变更出差行程到其它出差地点,都需要经领导书面审批后方可进行,否则擅自变动或者更改行程,差旅费是无法报销的。
(1)差旅费税法规定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应用指南规定:没有规定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企业应当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实际情况,合理预计当期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大于预计金额的,应当补提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小于预计金额的,应当冲回多提的应付职工薪酬。
原来工资总额的14%属于税法规定的扣除比例,不属于财政部规定的企业计提比例(会计处理应遵循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因此职工福利费属于没有规定计提比例的范围。
⑵ 企业差旅费税前扣除标准是什么
是否可以参考国税发[2000]84号文件中对差旅费的扣除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第八条规定, 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根据《税务部门现行有效失效废止规章目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23号)规定,《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已全文废止。 因此,企业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费用支出,准予在税前扣除。差旅费的证明材料应包括:出差人员姓名、地点、时间、任务、支付凭证等内容,在税务机关进行差旅费合理性判断时,有可能会将其列入考虑因素。
⑶ 差旅费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吗
报销的差旅费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4〕89号)规定,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不征税。如单位除实报实销所有差旅费用外,还另外给予员工差旅费津贴名义的福利,则该部分福利收入属于应税收入,应予征税。
⑷ 差旅费税率
差旅费是企业发生的一项费用名称,并非增值税单个税目,所以不能直接给出具体税率
差旅费包含:企业雇员为生产经营而差生的出差期间的住宿费、交通费、包干补助等具体项目
住宿费税率,根据住宿企业性质和优惠税率可能有0%,1%,3%,6%
交通费涉及税率:加计扣除政策的征收率3%,9%;通行费:不征收,3%,9%
拓展资料:
什么是差旅费?
差旅费是指出差期间因办理公务而产生的交通费、住宿费和公杂费等各项费用。差旅费是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支出项目。
差旅费报销范围
1、差旅费核算的内容:用于出差旅途中的 费用支出,包括购买车、船、火车、飞机的票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及其他方面的支出。
2、一般情况下,单位补助出差伙食费就不再报销外地餐费了,或者报销餐费就不再补助出差伙食费。
3、至于外地餐券不能计入差旅费中,税法上并没有相关的文件规定。
差旅费开支范围包括: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等。差旅费的证明材料包括:出差人员姓名、地点、时间、任务、支付凭证等。差旅费中列支补助按人均100元1天标准以内。
差旅费报销原则
1、差旅费必须在各部门预算总额内控制开支, 超预算不得开支。
2、员工出差必须事前提出书面申请,填制出差申请单,经其直属上级批准。凡未得事先批准的,一律不予报销。
3、员工出差途中,因工作需要临时增加出差行程到新的出差地点,经出差签批人书面/邮件确认后,其增加的行程作为另一次出差时间,与原出差时间不连续计算;
4、出差标准:员工出差乘坐交通工具、住宿、补助基本标准见集团差旅费报销管理制度(管字007)。
差旅费报销流程
1、出差人员填制差旅费报销单--直属上级审查 分管副院长核准 财务人员审核--出纳结算付款。各分管领导应对差旅费报销的真实性、合理性负全面责任。
2、财务人员、稽核人员、资金管理人员按规定对报销手续、预算额度、票据合法性、真实性、出差标准进行审核并对此负责。
差旅费注意事项
1、员工报销时按财务部门规定填制报销单据,附原始票据:包括出差申请、机票(明折明扣票)、火车票、汽车票、船票、住宿发票、会议通知、过路费、过桥费等 ,无本人姓名的原始发票须在背面签名。
2、乘坐飞机的,订票费、改签费、退票费、往返机场的车费不予报销。
3、出差补助天数=出差返程日期-出差出发日期。
4、须按财务规定取得并填写真实合法的凭证。对项目填写不完整或字迹模糊不清的不予报销;对涂改、伪造或变造原始票据、虚报出差天数的,不予报销。
5、原始票据丢失、毁损的,当事人需作出详细书面说明及需报销单据明细项目、金额,经直属上级与所在部门第一负责人签批后,报学院、学校分管领导签批报销。
6、超标乘坐交通工具的,其交通费的报销,按其应乘坐的交通工具类别计算报销金额,超额部分自行承担。
⑸ 差旅费补助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吗
差旅费补助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下列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律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不征税:
1、独生子女补贴;
2、 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庭成员的副食补贴;
3、 托儿补助费;
4、 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指按财政部门规定,个人因公在城区、郊区工作,不能在工作单位或返回就餐,确实需要在外就餐的,根据实际误餐顿数,按规定的标准发给的误餐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第四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一)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二)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三)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四)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五)保险赔款;
(六)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退役金;
(七)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
(八)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九)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十)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免税所得。
前款第十项免税规定,由国务院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⑹ 会计报销差旅费怎么核算呢
差旅费是指出差期间因办理公务而产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等。发生差旅费时,应根据费用的归属部门计入对应的费用科目;如费用为员工出差前预支的,还应通过“其他应收款”科目进行核算。以管理部门人员出差为例,具体账务处理如下:员工出差后报销,借款:行政费用差旅费,贷款:银行存款,员工出差前预付款及出差后报销:借款:行政费用差旅费,贷款:其他应收款,出差后有现金盈余:借入:库存现金,行政费用差旅费,贷款:其他应收款。
拓展资料:
1、报销时应注意以下事项:员工报销时,应按财务部规定填写报销单,并附原始单据。原始票据主要包括出差申请单、机票(清零扣除)、火车票、船票、住宿发票。差旅补贴天数=出差返回日期出差出发日期。旅客必须按照财务规定取得并填写真实合法的凭证。不完整的物品或字迹难以辨认的物品将不予报销;对于更改、伪造或更改的原始票据,或虚假报告旅行天数,将不予报销。
2、出差人员乘坐超出标准的车辆,在报销交通费用时,按照其应乘坐的交通方式计算报销金额,超出部分由本人承担。在差旅费的核算中,分录如下:从财务部预借差额费用:借款:其他应收款,贷款: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出差后凭发票及相关领导签字确认的报销单报销差旅费:当差旅费大于预借金额时:借款:行政费用差旅费,贷款: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差旅费低于预借金额时:借款:行政费用差旅费,库存现金,贷款:其他应收款具体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等根据出差员工所在部门确定。
3、现行会计准则、一般财务规则和税法对差旅费应包含哪些具体内容没有具体规定。在实践中,更多地参考了《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的规定:差旅费是指工作人员的临时永久居留。城市间交通费用、住宿费用、食品补贴以及因区域外公务旅行而产生的城市内交通费用。因此,大多数公司实际上包括以下类型的差旅费:交通费:出差期间的车票、船票、机票等;车辆费用:如果您自带车辆,出差时的汽油费、通行费和停车费;住宿费;补贴和补贴:误餐补贴、交通补贴等。市内交通费用:目的地公交车及租赁费用杂费:托运行李、订票费等。
⑺ 差旅费报销的税务规定
1、税法只是提到纳税人发生和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差旅费,在税务机关稽查时能够提供合法的支持凭证,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但是对出差补助费的扣除标准,一直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2、但是在工资薪金支出中却有明确的规定,即计税工资包括企业发放的各种工资、奖金、补贴、津贴等以及其他形式的工资性支出等。
3、根据上述情况我看还是把出差补助作为出差人的工资发放为妥,这样就要把补助记入工资收入,超过起征点单位负责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特此回答!
⑻ 差旅费企业所得税扣除标准
差旅费税前扣除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企业发生的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的、符合生产经营常规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应符合三个基本原则:真实性、相关性、合理性。真实性是税前扣除的首要原则,要求纳税人提供证明支出确属实际发生的合法、有效凭证。
差旅费是指工作人员临时到常驻地以外地区公务出差所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
差旅费分类:
交通费:出差途中的车票、船票、机票等;
车辆费用:如果是自带车辆,出差路上的油费、过路费、停车费等;
住宿费;
补助、补贴:误差补助、交通补贴等;
市内交通费:目的地的公交、出租等费用;
杂费:行李托运、订票费等。
⑼ 差旅费报销税率怎么算
差旅费的报销税率实际上也是要按照国家的20%税率来报的,一般一天如果要是超过800的部分都需要缴纳20%的税率。
对于差旅费的账务处理,会计准则并无具体规定,仅在会计科目"管理费用"的使用说明时提到一点.根据差旅费报销人员性质不一样,按照会计原则,实务中的差旅费报销主要计入"管理费用--差旅费"和"销售费用(营业费用)差旅费"两个会计科目.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差旅费,需要分析后,遵循会计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确定计入的会计科目。
报销差旅费的增值税怎么算?
根据新的法规,从2019年4月1日起,企业员工的运输服务可以抵扣进项税,纳税人取得不动产支付的进项税,可以一次性抵扣.以下说的企业,都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
1、先报销员工的差旅费,收集这几类票据,机票行程单、火车票、汽车票。
2、判断是否符合抵扣的要求.登记个人信息,一般是姓名、身份证号,这个人当时必须是公司的员工.如果报销供应商及客户的差旅费,不能抵扣.当时是公司的员工,但是后来离职了,是可以抵扣的。
3、可以作为进项税额抵扣的凭证还有,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的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注意普票的项目必须是"客运服务"。
4、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取得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的,如果是中介公司开出的发票,项目是服务费,不能抵扣。
5、提供国际旅客运输服务,税法规定的是增值税零税率或免税,因此,企业员工的购买国际差旅费票据,例如机票行程单、火车票、船票、等,不能抵扣进项税额。
6、可抵扣进项税额的计算公式:火车票、汽车票、机票行程单:可抵扣进项税=(票价+燃油附加费)÷(1+9%)×9%;火车票:可抵扣进项税=票面金额÷(1+9%)×9%;汽车票、船票:可抵扣进项税=票面金额÷(1+3%)×3%
7、企业登记台账.企业当期抵扣的差旅费进项税,除了专用发票外,其他的都要登记台账,台账需要登记:姓名、交通方式、起止地、时间、金额、可抵扣金额、记账的凭证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