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登记条例2016
Ⅰ 现在法律允许姓名最多可以几个字名字最多可以几个字
中国姓名所用字数中单姓的通常为2~3个汉字、复姓或采用父母双方姓氏的多为3~4个汉字,姓名用字应当在2个汉字以上、6个汉字以下。
《姓名登记条例(初稿)》规定,姓名不得使用或者含有下列文字、字母、数字、符号:
①已简化的繁体字;
②已淘汰的异体字,但姓氏中的异体字除外;
③自造字;
④外国文字;
⑤汉语拼音字母;
⑥阿拉伯数字;
⑦符号;
⑧其他超出规范的汉字和少数民族文字范围以外的字样。
(1)姓名登记条例2016扩展阅读:
相关:
《条例》规定子女采用父母双方姓氏时,可以按照双姓起名,不算作复姓,一旦实施,很多父母可能就会打算将子女的名字进行更改,而《姓名登记条例(初稿)》中同时还规定,为防止滥用姓名权,频繁变更名字现象的发生,条例实施后,中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申请办理名字变更登记的,以一次为限。
《条例》还规定,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申请办理姓名登记或者姓名变更登记的,由户口登记机关给予警告,并处500元以下罚款。骗取姓名登记或者姓名变更登记的,处800元以下罚款。
所谓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变更自己的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种人格权利。根据《民法通则》第99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Ⅱ 中国法律姓名规定
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改变自己姓名的权利。法律规定,对于干涉、盗用、假冒他人姓名的行为,应追究行为人的民事责任。法人的名称权是法人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改变自己的名称,并排除他人干涉、盗用、假冒的权利。法律规定.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有使用、依法转让自己名称的权利。
法律条文
《民法通则》第99条也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冒用。
《户口登记条例》第18条,公民变更姓名,依照下列规定办理:18周岁以上公民需要变更姓名时,由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姓名权的主要法律特征为。
第一,姓名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法人不享有姓名权。只有自然人人格的文字标识才叫做姓名,因而自然人才享有姓名权。法人人格的文字标识是名称,享有的是名称权。
第二,姓名权的客体是自然人对自己人格的文字标识的专有权。姓名权的核心问题就是专有权,他人不得享有、使用,只能是权利人自己享有和使用。专有的客体,就是自然人的人格文字标识,不仅包括正式的登记姓名,而且也包括笔名、艺名、别号等。
第三,姓名权的基本义务是不得非法干涉、使用他人的姓名。姓名权是绝对权、对世权,除了姓名权本人之外,任何人都是义务主体,都负有不得侵害其姓名权的义务。
命名权
姓名决定权,也称命名权,即自然人决定采用何种姓、名、及其组合的权利。自然人的命名权在出生后由户主、亲属、抚养人、或者邻居行使,但这并不影响具备命名能力后的姓名
变更权。
自我命名权,任何人无权干涉。自然人的姓,原则上不能选择。在我国现实生活中有子女随父姓的习惯,但我国现行《婚姻法》第22条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如果自然人依法重新选择姓氏,法律也不应干涉。即使女子结婚后是在自己的姓名之外再加上丈夫的姓,也是依据当事人自己的意志决定。
姓名一般都是自然人出生时由其父母确定,但这不是对自我命名权的否定,实际上是父母亲权的表现,是父母实施亲权的代理行为。
自然人成年后,也可以通过姓名变更手续,变更自己的姓名。自我命名权的另一个表现是自然人选择自己别名的权利,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和愿望,来确定登记姓名以外的笔名、艺名以及其他相应的名字,任何人都不得加以干涉。
(2)姓名登记条例2016扩展阅读:
司法解释
民法中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而婚姻法中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实践中存在对上述规定理解和执行不一致,一些地方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也不同,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遇到一些实际困难。
2014年10月27日,针对现实问题,中国立法机关拟对民法和婚姻法相关条款作出解释:中国公民原则上应当随父姓或母姓,同时有正当理由的也可选取其他姓氏。此次解释(草案)内容包括: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权。公民行使姓名权,还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公民原则上应当随父姓或母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择姓氏:
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因由法定抚养人以外的人抚养而选取抚养人姓氏;有其他正当理由。
实践中,也有一些公民因回复祖姓、由他人抚养等原因,在父姓、母姓之外选取姓氏。考虑到社会实际情况,公民有正当理由的也可以选取其他姓氏。为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草案还明确:少数民族公民可以根据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选取姓氏。
Ⅲ 《姓名登记条例(初稿)》全文谁有急!!!
对于公来民取名用字,应当在一定前源提下予以必要的限制。《条例》规定:姓名不得含有下列内容:1.损害国家或者民族尊严的;2.违背民族良俗的;3.容易引起公众不良反应或者误解的。《条例》规定:姓名不得使用或者含有下列文字、字母、数字、符号:1.已简化的繁体字;2.已淘汰的异体字,但姓氏中的异体字除外;3.自造字;4.外国文字;5.汉语拼音字母;6.阿拉伯数字;7.符号;8.其他超出规范的汉字和少数民族文字范围以外的字样。考虑到我国姓名所用字数中单姓的通常为二至三个汉字、复姓或者采用父母双方姓氏的多为三至四个汉字,《条例》规定:除使用民族文字或者书写、译写汉字的以外,姓名用字应当在二个汉字以上、六个汉字以下。
《条例》还对姓氏变更的条件、名字变更的条件以及不予办理姓名变更的情形进行了详细规定。
为了防止滥用姓名权,频繁变更名字现象的发生,《条例》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申请办理名字变更登记的,以一次为限。《条例》规定,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申请办理姓名登记或者姓名变更登记的,由户口登记机关给予警告,并处500元以下罚款。骗取姓名登记或者姓名变更登记的,处800元以下罚款。
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名字最多几个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对名字最多几个字没有规定.
姓名登记条例规定:姓名用字应当在二个汉字以上,六个汉字以下。
Ⅳ 改名字可以不用父母的姓氏吗
法律分析:成年人改名换姓不可以既不随父姓也不随母姓。年满十八岁就可以自己去改名字了,但是一生只能更改一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姓名登记条例》规定,公民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允许采用父母双方姓氏。子女采用父母双方姓氏时,可按照双姓起名,但不算作复姓。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姓名登记条例》
第三条 公民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允许采用父母双方姓氏。子女采用父母双方姓氏时,可按照双姓起名,但不算作复姓。
Ⅵ 《姓名登记条例》是不是正式的法律,还是没有发布
不是。我国关于姓名登记的法律法规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十八条
公民变更姓名,依照下列规定办理:
1、未满十八周岁的人需要变更姓名的时候,由本人或者父母、收养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2、十八周岁以上的人需要变更姓名的时候,由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第十九条
公民因结婚、离婚、收养、认领、分户、并户、失踪、寻回或者其他事由引起户口变动的时候,由户主或者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变更登记。
(6)姓名登记条例2016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二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据情节轻重,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或者追究刑事责任:
1、不按照本条例的规定申报户口的
2、假报户口的
3、伪造、涂改、转让、出借、出卖户口证件的
4、冒名顶替他人户口的旅店管理人不按照规定办理旅客登记的。
第二十一条
户口登记机关在户口登记工作中,如果发现有反革命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应当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户口簿、册、表格、证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统一制定式样,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统筹印制。
公民领取户口簿和迁移证应当缴纳工本费。
第二十三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可以根据本条例的精神,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制定单行办法。
Ⅶ 请问:中国公民一生可以更改几次名字
摘要 你好,这里是十点自习室,很高兴为你解答。
Ⅷ 公民一生只能改一次姓名的法律法规依据是什么
公民一生只能改一次姓名的法律法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姓名登记条例》第二十条:年满专十八周岁的公民依属照第十八条的规定申请办理名字变更登记的,以一次为限。民族良俗有约定的,从其约定;宗教教规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拓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姓名登记条例》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办理名字变更登记
(一)同时在同一单位工作或者在同一学校学习姓名相同的;
(二)与社会知名人士姓名相同的;
(三)与声名狼藉人员姓名相同的;
(四)与被通缉的犯罪嫌疑人姓名相同的;
(五)名字粗俗、怪异的;
(六)名字难认、难写的;
(七)名字可能造成性别混淆或者误解的;
(八)公民出家或者出家人还俗,变更为法名、道名或者原姓名的;
(九)因其他特殊原因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九十九条 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Ⅸ 姓名登记有什么规定
由公安部起草的我国首部姓名登记单行法规《姓名登记条例》初稿规定:公民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允许采用父母双方姓氏。对于公民起名用字,条例草案进行了一些限制性规定,如姓名不得含有下列内容:损害国家或者民族尊严的;违背民族良俗的;容易引起公众不良反应或者误解的。
在此提醒,在起名字的时候,繁体字不要用,家长在给孩子取名字时,要留意是否用了繁体字,假如用了就及时改换,否则等给孩子办户口时再改就费事了。少用生僻字,有些家长为了防止孩子重名,追求个性化,专门找一些生僻字用到孩子名字中,可这样也许会导致办户口“遇阻”。另外,孩子将来在学习、生活或人际交往中也会遇到一些不便。
Ⅹ 杨春白雪的《姓名登记条例(初稿)》
据悉抄公安部起草的《姓名袭登记条例(初稿)》,首次规定允许公民起名采用父母双方姓氏,但不算复姓。此外还规定姓名字数,除少数民族等特殊情况外,不得超过6个汉字。专家预测,法规实施后,将有可能出现四字姓名大量增加。目前越来越多的新生儿被冠以四字姓名,本市四字姓名有近七成集中在25岁以下人口群,共计7768人。民间已经出现了诸如“王妃格格”、“齐乐融融”、“张弛有度”等朗朗上口的四字姓名。
记者在起名网站上看到,给新生儿求四字姓名的家长越来越多。
但有人认为,允许采用父母双方姓氏可能会产生中国民俗与外国文化之争。如果父亲姓田,母亲姓钟,孩子如果叫田钟惠子,听上去更像日本人。
针对目前有人想给孩子起含英文字母的名字,条例初稿予以明文禁止,规定起名“不得使用或者含有……外国文字、汉语拼音字母、阿拉伯数字、符号等”。而姓名若含有损害国家或者民族尊严的、违背民族良俗的、容易引起公众不良反应或者误解的内容,也将被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