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规章制度红线

规章制度红线

发布时间: 2022-05-03 14:22:10

①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里面的三条红线是哪三条红线

第一条红线就是要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千亿立方米以内;

第二个红线是加强用水效率的控制红线,要使用水效率达到或者是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第三条红线是加强水功能限制纳污的红线管理,使主要污染物的入河湖的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的水质达标率要提高到95%以上。

(1)规章制度红线扩展阅读

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2030年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以2000年不变价计,下同)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到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到2015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35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30%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以上。

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60%以上。到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65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

(四)严格规划管理和水资源论证。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符合主体功能区的要求,按照流域和区域统一制定规划,充分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和综合效益。建设水工程,必须符合流域综合规划和防洪规划,由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按照管理权限进行审查并签署意见。

加强相关规划和项目建设布局水资源论证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应当与当地水资源条件和防洪要求相适应。

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对未依法完成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建设项目,审批机关不予批准,建设单位不得擅自开工建设和投产使用,对违反规定的,一律责令停止。

(五)严格控制流域和区域取用水总量。加快制定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建立覆盖流域和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的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实施流域和区域取用水总量控制。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按照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或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制定年度用水计划,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年度用水实行总量管理。建立健全水权制度,积极培育水市场,鼓励开展水权交易,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水资源。

(六)严格实施取水许可。严格规范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对取用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

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淘汰类的,产品不符合行业用水定额标准的,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能够满足用水需要却通过自备取水设施取用地下水的,以及地下水已严重超采的地区取用地下水的建设项目取水申请,审批机关不予批准。

参考资料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中国政府网

② 触犯公司红线可以开除员工吗

法律分析:可以,员工触碰公司红线属于严重违纪,可依据公司红线的法律依据(经职代会审议通过并宣贯至每一位员工的规章制度)做出相应处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③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中的“三条红线”指什么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中的三条红线是指:

一、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

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对擅自开工建设或投产的一律责令停止;严格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

对取用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严格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尽快核定并公布禁采和限采范围,逐步削减地下水超采量,实现采补平衡。

二、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

文件要求强化节水监督管理,严格控制高耗水项目建设,落实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制度。

三、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为实现这个目标,文件提出按照水功能区目标要求,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强化水功能区达标监督管理,特别要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监测,切实保障饮用水安全。

(3)规章制度红线扩展阅读:

三条红线政策背景:

淡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的一大基本国情,水利设施薄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突出制约。我国淡水资源仅占世界总量的6%,比耕地占比还要低3个百分点,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比人均耕地占比还要低12个百分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资源节约和保护工作不断加强,以水功能区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保护制度体系初步形成。但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水资源管理仍较为粗放,主要表现为“一低、一高、两重”: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较低,仍比先进国家低0.2—0.3。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通过建立“三项制度”,确立“三条红线”,着力改变当前水资源过度开发、用水浪费、水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使水资源要素在我国经济布局、产业发展、结构调整中成为重要的约束性、控制性、先导性指标。

④ 常常说“ 划定红线 守住底线”,红线和底线的区别在哪里

红线和底线的主要是定义标准不同,10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条例》针对管党治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监督执纪中发现的新型违纪行为作了完善,进一步划明、划细了“雷区”和“红线”。

特意强调要远离“红线”,守住纪律和规矩“底线”。

1、“底线”是做人的脊梁骨、良心的定盘星、干事的基准点。底线是不能超过的,是最后的界限。对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等切身利益的问题依照政策或者相关规定尽快解决和处理,绝对不能慵懒无为,绝对不能效率低下。

要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要把处分条例遵守好贯彻好落实好,时刻坚持依制度和程序办事,切实维护好规章制度的权威。

2、“红线”就是党纪国法,是规范共产党人及其领导干部行为的“杠杠”,是交规中禁止通行的红灯,是一碰就要命的高压线。红线是预警的,超过红线就会出现问题。

国有国法,党有党规,无此不成方圆。红线虽是一种制约与限制,但在红线范围内却有着最大的民主与自由,完全是一方龙腾虎跃、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

《条例》对于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切实维护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的权威性、严肃性,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规章制度红线扩展阅读:

案例:

11月8日,一则名为《秦皇岛市一官员遭情妇举报后被免职》的新闻报道称:“11月5日,刘女士向法晚记者反映,河北秦皇岛市考核办专职副主任张盛源,隐瞒已婚身份与其以夫妻名义交往三年之久,期间张盛源多次殴打自己。

11月6日晚上19时许,秦皇岛市委宣传部官方微博证实,市委组织部专职副主任张盛源被免职,并被立案调查。”

这是一起涉及“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引起的典型案例,曾经的党员干部张某守不住底线,踩了“红线”,最终自食苦果。

近年来,不少党员干部不顾及自身形象,不讲社会主义道德,私自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有的还婚外生育孩子。这样的行为是极大错误,绝不可取。

10月21日,重修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正式发布。其中“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与“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破坏党的集中统一”、“ 非组织活动、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

“ 拉帮结派、团团伙伙”、“ 对抗组织审查”、“ 权权交易、利用职权为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谋利”、“ 生活奢靡、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等”、“ 参加自发成立的老乡会、校友会、战友会等”等共同组成八道“铜墙铁壁”,给党员干部划定了不可逾越的“八大红线”。

“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从小的层面讲,是不洁身自好,从大的层面讲,便是不讲党性、不讲原则,道德败坏,最后伤害配偶、伤害家人,同时也伤害自己。

参考资料来源:中共中央纪检检查委员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福建地震局一官员遭情妇举报两天后被撤职

⑤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三条红线”指什么

“三条红线”:

一是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

二是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2030年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

三是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到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为实现上述红线目标,进一步明确了2015年和2020年水资源管理的阶段性目标。

(5)规章制度红线扩展阅读:

三条红线政策背景:

淡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的一大基本国情,水利设施薄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突出制约。我国淡水资源仅占世界总量的6%,比耕地占比还要低3个百分点,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比人均耕地占比还要低12个百分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资源节约和保护工作不断加强,以水功能区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保护制度体系初步形成。但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水资源管理仍较为粗放,主要表现为“一低、一高、两重”: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较低,仍比先进国家低0.2—0.3。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通过建立“三项制度”,确立“三条红线”,着力改变当前水资源过度开发、用水浪费、水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使水资源要素在我国经济布局、产业发展、结构调整中成为重要的约束性、控制性、先导性指标。

⑥ 万科集团红黄线标准中红线有多少条

10条。

1、酗酒、赌博;

2、当值时间睡觉;

3、不顾大局,遇紧急工作时临阵脱逃,推卸责任;

4、挪用或盗窃公司或顾客财物;

5、窃取或泄露顾客资料或隐私;

6、收费不给票据;

7、与顾客或与同事打架;

8、拾遗不上交;

9、向顾客或外部单位(含个人)索取小费、物品或其他报酬;

10、结交有黑社会背景的人员,组织或参与有损公司正常工作的不良群体。

(6)规章制度红线扩展阅读

员工触碰公司红线属于严重违纪,可依据公司红线的法律依据(经职代会审议通过并宣贯至每一位员工的规章制度 )做出相应处理。

所谓的红线也即法律底线是不容触碰的,触碰公司红线不能容忍,可依据公司规章制度的相关规定,解除与其的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员工触碰公司红线但不配合离职,不能改变因严重违纪被解除劳动合同的后果。

⑦ 请谈谈对安全生产红线意识的理解

“红线”意识是指要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生命为代价”的意识,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对于公司而言,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是我们的保命法则,就是“红线”,必须时刻记在心中并严格执行到位,绝不能逾越。
从管理层到作业层,如何做到始终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需要改进和完善:
在管理层面,公司要在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的同时,加强对制度是否有效执行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公司安管部门、安管人员、生产线各级管理人员不能做“好好先生”,要敢于碰硬、敢于动真格、敢于得罪人,要务实有为,有效监督各项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确保违章作业等问题能及时发现和制止、纠正,直至杜绝违章作业行为。要加强对外协单位的管理,特别是要增强其对现场安全生产问题的敏感性,心存敬畏,增强其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生命安全的意识;要加强对安全标准化的学习,使其熟悉地掌握工作执行流程,不盲从、不盲目作业。
在作业层面,作业票签发人、工作安排人、部门负责人、作业人员要认真落实“四不伤害”的原则和要求,凡事不能火急火燎、毛毛躁躁,更不能漠视自己和同事的生命,要高标准、严要求,不打折扣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杜绝违章作业和习惯性违章。
生命有可能会因为对安全责任的轻描淡写、对安全制度的熟视无睹而丧失;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可挽回。
在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中,我们必须要扎扎实实地遵守和落实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和规定要求,守住我们的保命“底线”,要站在敬畏生命、守护生命的高度,捍卫我们的保命法则,绝不逾越“红线”(责任编辑:梦文)!

⑧ 安全生产管理十条红线

法律分析:一、严禁违反、无依据文件作业。二、严禁违反流程擅自处理质量缺陷产品。三、严禁质量文件造假。四、严禁人员无证上岗。五、严禁违规分包。六、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检查与试验设备。七、严禁越点作业。八、严禁未按规定进行技术交底。九、严禁漏报、谎报、瞒报质量事件。十、严禁先决条件未放行即开始作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⑨ 制度的红线是什么意思

制度的红线,就是企业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企业员工行为的底线,如果违反,轻者留用察看,重者直接除名。设立“红线制度”的目的解决是为了解决制度刚性不够、管理软弱等问题。

⑩ 红线制度是什么

“红线制度”,就是企业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企业员工行为的底线,如果违反,轻者留用察看,重者直接除名。设立“红线制度”的目的解决是为了解决制度刚性不够、管理软弱等问题。

热点内容
司法考试怎么缴费 发布:2025-02-08 05:21:06 浏览:906
刑法评判 发布:2025-02-08 05:16:56 浏览:881
改革开放四十年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2-08 05:05:21 浏览:681
合同法纠纷涉及到家人吗 发布:2025-02-08 04:54:10 浏览:102
世俗道德 发布:2025-02-08 04:52:35 浏览:96
民事诉讼法申请法院调取证据的规定 发布:2025-02-08 04:44:01 浏览:802
军事情报条例 发布:2025-02-08 04:29:39 浏览:652
刑事诉讼法关于赔偿物质损失的条款 发布:2025-02-08 04:01:54 浏览:958
促进法治化营商环境 发布:2025-02-08 04:01:16 浏览:610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员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2-08 03:48:50 浏览: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