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业政策法规
『壹』 网络乡村信息员要做什么
1. 买:
将依托授权的“电商平台”及直接厂家为村民、种养大户、农业企业等主体代购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等物资,如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农具、家电、生活物资等。
2. 卖:
以网络乡村平台为主要互联网平台,培训和帮助村民、种养大户、农业企业等主体在电商服务平台上销售本地的大宗农产品、土特产、手工艺品等,出售休闲农业旅游预订服务,发布各类供应消息,解决当地农民渠道窄、销售难的问题。
3. 服:
公共服务:利用12316等,农业院校、专家、涉农大型企业技管人员、在校学生等,为农户、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进行科技培训或承接农业、科技等部门委托,向农户提供农业科技知识咨询和技术培训,推广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运用;
信息咨询服务:为村民提供政策法规、法律、教育、用工、医疗保健等方面信息咨询服务,帮助村民和大户解决生产经营中的产前、产中、产后等技术问题及信息问题,促进农业、农村、农民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公益服务:村域规划与针对村民生产生活的公益服务;
内容服务:乡村产业、乡村文化、乡村环境、能人趣事等信息发布及查询;
平台服务:网络乡村平台推广,加大农民入驻率与使用率。
4. 缴:
为村民代缴话费、水电费、电视费、保险等缴费项目, '农业企业工商营业执照网上年检,使农户不出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出户即可办理相关业务事项。
5. 代:
为村民提供各项代理业务,代理各种产品销售、医疗网上挂号、旅游、订票等商业服务和其他部门、单位的中介业务等。
6. 取:
作为村级物流配送集散地,可代理各家物流配送站的包裹、信件的收取和金融部门的小额取款等业务,方便村民的生活。
7. 助:
协助村委会日常工作,继续发挥原村官的相关职能。
8. 学:
每月一次职业农民培训,让智慧农村落实在实处,信息真正精准到户,服务方便到村。
9. 采:
承载着农村大数据采集与上传,为各级政府制定农村政策提供相关数据。
『贰』 如何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以下简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
2、基本原则。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探索不同地区、不同产业融合模式。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强化利益联结,保障农民获得合理的产业链增值收益。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坚持改革创新,打破要素瓶颈制约和体制机制障碍,激发融合发展活力。坚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相衔接,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引导农村产业集聚发展。
3、主要目标。
到2020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产城融合更加协调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农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活力显著增强。
二、发展多类型农村产业融合方式:
1、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等集中。加强规划引导和市场开发,培育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专业特色小城镇。强化产业支撑,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稳定吸纳农业转移人口。
2、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以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循环发展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结构,加快发展绿色农业。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推广优质饲草料种植,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合理布局规模化养殖场。加强海洋牧场建设。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推进农林复合经营。推广适合精深加工、休闲采摘的作物新品种。加强农业标准体系建设,严格生产全过程管理。
3、延伸农业产业链。
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开展代耕代种代收、大田托管、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市场化和专业化服务。完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扩大实施区域和品种范围,初加工用电享受农用电政策。加强政策引导,支持农产品深加工发展,促进其向优势产区和关键物流节点集中,加快消化粮棉油库存。支持农村特色加工业发展。
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支持优势产区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推进市场流通体系与储运加工布局有机衔接。在各省(区、市)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产地批发市场等辅助设施建设。健全农产品产地营销体系,推广农超、农企等形式的产销对接,鼓励在城市社区设立鲜活农产品直销网点。
4、拓展农业多种功能。
加强统筹规划,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家乐,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旅游村镇和乡村旅游示范村,有序发展新型乡村旅游休闲产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智慧乡村游,提高在线营销能力。
加强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合理开发农业文化遗产,大力推进农耕文化教育进校园,统筹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农业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引导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生参与农业科普和农事体验。(农业部、旅游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文化部、民政部、林业局等负责)
5、大力发展农业新型业态。
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鼓励对大田种植、畜禽养殖、渔业生产等进行物联网改造。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改进监测统计、分析预警、信息发布等手段,健全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
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完善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发展农田艺术景观、阳台农艺等创意农业。鼓励在大城市郊区发展工厂化、立体化等高科技农业,提高本地鲜活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租赁业务,积极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
6、引导产业集聚发展。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效衔接,完善县域产业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通过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土地整治等新增的耕地和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形成农产品集散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展销中心。
扶持发展一乡(县)一业、一村一品,加快培育乡村手工艺品和农村土特产品品牌,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院校和“星创天地”,培育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企业集群。
三、培育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1、强化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基础作用。
鼓励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拓展合作领域和服务内容。鼓励家庭农场开展农产品直销。引导大中专毕业生、新型职业农民、务工经商返乡人员领办农民合作社、兴办家庭农场、开展乡村旅游等经营活动。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优先承担政府涉农项目,落实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农民合作社、形成资产转交合作社成员持有和管护政策。开展农民合作社创新试点,引导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引导土地流向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2、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引导其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电子商务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并通过直接投资、参股经营、签订长期合同等方式,建设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带动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龙头企业要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加强产业链建设和供应链管理,提高产品附加值。
鼓励龙头企业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健全农产品营销网络。充分发挥农垦企业资金、技术、品牌和管理优势,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现代农业企业集团,推进垦地合作共建,示范带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3、发挥供销合作社综合服务优势。
推动供销合作社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对接,培育大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健全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支持流通方式和业态创新,搭建全国性和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拓展供销合作社经营领域,由主要从事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向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拓展,在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农村服务等重点领域和环节为农民提供便利实惠、安全优质的服务。
4、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律、教育培训和品牌营销作用,开展标准制订、商业模式推介等工作。在质量检测、信用评估等领域,将适合行业协会承担的职能移交行业协会。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涉农院校和科研院所成立产业联盟,支持联盟成员通过共同研发、科技成果产业化、融资拆借、共有品牌、统一营销等方式,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
5、鼓励社会资本投入。
优化农村市场环境,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利用农村“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滩)资源发展多种经营,开展农业环境治理、农田水利建设和生态修复。国家相关扶持政策对各类社会资本投资项目同等对待。
对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连片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高标准农田、生态公益林等,允许在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利用一定比例的土地开展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加工流通等经营活动。能够商业化运营的农村服务业,要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积极引导外商投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四、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
1、创新发展订单农业。
引导龙头企业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与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合理确定收购价格,形成稳定购销关系。支持龙头企业为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提供贷款担保,资助订单农户参加农业保险。鼓励农产品产销合作,建立技术开发、生产标准和质量追溯体系,设立共同营销基金,打造联合品牌,实现利益共享。
2、鼓励发展股份合作。
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到户、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户。地方人民政府可探索制订发布本行政区域内农用地基准地价,为农户土地入股或流转提供参考依据。
以土地、林地为基础的各种形式合作,凡是享受财政投入或政策支持的承包经营者均应成为股东方,并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形式,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探索形成以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入股的股份合作社、股份合作制企业利润分配机制,切实保障土地经营权入股部分的收益。
3、强化工商企业社会责任。
鼓励从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工商企业优先聘用流转出土地的农民,为其提供技能培训、就业岗位和社会保障。引导工商企业发挥自身优势,辐射带动农户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管理水平。完善龙头企业认定监测制度,实行动态管理,逐步建立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强化龙头企业联农带农激励机制,国家相关扶持政策与利益联结机制相挂钩。
4、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稳定土地流转关系,推广实物计租货币结算、租金动态调整等计价方式。规范工商资本租赁农地行为,建立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分级备案制度。引导各地建立土地流转、订单农业等风险保障金制度,并探索与农业保险、担保相结合,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契约意识,鼓励制定适合农村特点的信用评级方法体系。制定和推行涉农合同示范文本,依法打击涉农合同欺诈违法行为。加强土地流转、订单等合同履约监督,建立健全纠纷调解仲裁体系,保护双方合法权益。
五、完善多渠道农村产业融合服务:
1、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以县(市、区)为基础,搭建农村综合性信息化服务平台,提供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农业物联网、价格信息、公共营销等服务。优化农村创业孵化平台,建立在线技术支持体系,提供设计、创意、技术、市场、融资等定制化解决方案及其他创业服务。建设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引导其健康发展。采取政府购买、资助、奖励等形式,引导科研机构、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等提供公共服务。
2、创新农村金融服务。
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优化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布局,推动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综合运用奖励、补助、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推广产业链金融模式,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信贷支持。推进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试点,稳妥有序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
坚持社员制、封闭性、民主管理原则,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稳妥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试点。鼓励发展政府支持的“三农”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服务。鼓励开展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融资租赁业务。积极推动涉农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融资。加强涉农信贷与保险合作,拓宽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范围。
3、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撑。
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各类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到农村创业,实施鼓励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和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开展百万乡村旅游创客行动。
鼓励科研人员到农村合作社、农业企业任职兼职,完善知识产权入股、参与分红等激励机制。支持农业企业、科研机构等开展产业融合发展的科技创新,积极开发农产品加工贮藏、分级包装等新技术。
4、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
统筹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继续加强农村土地整治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升中低产田。加快完善农村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建设持续健康和环境友好的新农村。
统筹规划建设农村物流设施,逐步健全以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为支撑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完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道路、供电、供水、停车场、观景台、游客接待中心等配套设施。
5、支持贫困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支持贫困地区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农村服务业,实施符合当地条件、适应市场需求的农村产业融合项目,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关扶持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鼓励经济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开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合作,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投资贫困地区农村产业融合项目。
六、健全农村产业融合推进机制:
1、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支持地方扩大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行业范围,完善农产品初加工所得税优惠目录。落实小微企业税收扶持政策,积极支持“互联网+现代农业”等新型业态和商业模式发展。
统筹安排财政涉农资金,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投入,中央财政在现有资金渠道内安排一部分资金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中央预算内投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倾斜。创新政府涉农资金使用和管理方式,研究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基金、贷款贴息等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投向农村产业融合领域。
2、开展试点示范。
围绕产业融合模式、主体培育、政策创新和投融资机制,开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积极探索和总结成功的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加快发展。
3、落实地方责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要创新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探索融合发展模式。县级人民政府要强化主体责任,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产业融合集聚。
4、强化部门协作。
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精神,抓紧制定和完善相关规划、政策措施,密切协作配合,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叁』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于推动农业保险有哪些促进作用
《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为鼓励金融创新,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明确监管责任,规范市场秩序,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务院法制办、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15〕221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按照“鼓励创新、防范风险、趋利避害、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提出了一系列鼓励创新、支持互联网金融稳步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鼓励互联网金融平台、产品和服务创新,鼓励从业机构相互合作,拓宽从业机构融资渠道,坚持简政放权和落实、完善财税政策,推动信用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体系建设。
《指导意见》按照“依法监管、适度监管、分类监管、协同监管、创新监管”的原则,确立了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互联网金融主要业态的监管职责分工,落实了监管责任,明确了业务边界。
《指导意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互联网金融,遵循服务好实体经济、服从宏观调控和维护金融稳定的总体目标,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在互联网行业管理,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信息披露、风险提示和合格投资者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网络与信息安全,反洗钱和防范金融犯罪,加强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以及监管协调与数据统计监测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下一步,各相关部门将按照《指导意见》的职责分工,认真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的各项要求;互联网金融行业从业机构应按照《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定,依法合规开展各项经营活动。(完)
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工商总局法制办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家互联网
信息办公室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
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信息通信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推动互联网与金融快速融合,促进了金融创新,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隐患。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遵循“鼓励创新、防范风险、趋利避害、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从金融业健康发展全局出发,进一步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鼓励创新,支持互联网金融稳步发展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以下统称从业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与金融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将对金融产品、业务、组织和服务等方面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对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和扩大就业发挥了现有金融机构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开了大门。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有利于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创新发展,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作为新生事物,互联网金融既需要市场驱动,鼓励创新,也需要政策助力,促进发展。
(一)积极鼓励互联网金融平台、产品和服务创新,激发市场活力。鼓励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和消费金融等金融机构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传统金融业务与服务转型升级,积极开发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支持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建设创新型互联网平台开展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网络基金销售和网络消费金融等业务。支持互联网企业依法合规设立互联网支付机构、网络借贷平台、股权众筹融资平台、网络金融产品销售平台,建立服务实体经济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投融资需求,进一步拓展普惠金融的广度和深度。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在符合金融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下自建和完善线上金融服务体系,有效拓展电商供应链业务。鼓励从业机构积极开展产品、服务、技术和管理创新,提升从业机构核心竞争力。
(二)鼓励从业机构相互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支持各类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建立良好的互联网金融生态环境和产业链。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创新,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和网络贷款平台等提供资金存管、支付清算等配套服务。支持小微金融服务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开展业务合作,实现商业模式创新。支持证券、基金、信托、消费金融、期货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拓宽金融产品销售渠道,创新财富管理模式。鼓励保险公司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提升互联网金融企业风险抵御能力。
(三)拓宽从业机构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环境。支持社会资本发起设立互联网金融产业投资基金,推动从业机构与创业投资机构、产业投资基金深度合作。鼓励符合条件的优质从业机构在主板、创业板等境内资本市场上市融资。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金融政策,对处于初创期的从业机构予以支持。针对互联网企业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四)坚持简政放权,提供优质服务。各金融监管部门要积极支持金融机构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对符合条件的互联网企业开展相关金融业务实施高效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支持互联网企业依法办理工商注册登记。电信主管部门、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部门要积极支持互联网金融业务,电信主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业务涉及的电信业务进行监管,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部门负责对金融信息服务、互联网信息内容等业务进行监管。积极开展互联网金融领域立法研究,适时出台相关管理规章,营造有利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加大对从业机构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鼓励省级人民政府加大对互联网金融的政策支持。支持设立专业化互联网金融研究机构,鼓励建设互联网金融信息交流平台,积极开展互联网金融研究。
(五)落实和完善有关财税政策。按照税收公平原则,对于业务规模较小、处于初创期的从业机构,符合我国现行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税收政策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结合金融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统筹完善互联网金融税收政策。落实从业机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
(六)推动信用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互联网金融配套服务体系。支持大数据存储、网络与信息安全维护等技术领域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从业机构依法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动符合条件的相关从业机构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允许有条件的从业机构依法申请征信业务许可。支持具备资质的信用中介组织开展互联网企业信用评级,增强市场信息透明度。鼓励会计、审计、法律、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为互联网企业提供相关专业服务。
二、分类指导,明确互联网金融监管责任
互联网金融本质仍属于金融,没有改变金融风险隐蔽性、传染性、广泛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是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互联网金融是新生事物和新兴业态,要制定适度宽松的监管政策,为互联网金融创新留有余地和空间。通过鼓励创新和加强监管相互支撑,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互联网金融监管应遵循“依法监管、适度监管、分类监管、协同监管、创新监管”的原则,科学合理界定各业态的业务边界及准入条件,落实监管责任,明确风险底线,保护合法经营,坚决打击违法和违规行为。
(七)互联网支付。互联网支付是指通过计算机、手机等设备,依托互联网发起支付指令、转移货币资金的服务。互联网支付应始终坚持服务电子商务发展和为社会提供小额、快捷、便民小微支付服务的宗旨。银行业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支付机构从事互联网支付,应遵守现行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其他机构开展合作的,应清晰界定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建立有效的风险隔离机制和客户权益保障机制。要向客户充分披露服务信息,清晰地提示业务风险,不得夸大支付服务中介的性质和职能。互联网支付业务由人民银行负责监管。
(八)网络借贷。网络借贷包括个体网络借贷(即P2P网络借贷)和网络小额贷款。个体网络借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在个体网络借贷平台上发生的直接借贷行为属于民间借贷范畴,受合同法、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规范。个体网络借贷要坚持平台功能,为投资方和融资方提供信息交互、撮合、资信评估等中介服务。个体网络借贷机构要明确信息中介性质,主要为借贷双方的直接借贷提供信息服务,不得提供增信服务,不得非法集资。网络小额贷款是指互联网企业通过其控制的小额贷款公司,利用互联网向客户提供的小额贷款。网络小额贷款应遵守现有小额贷款公司监管规定,发挥网络贷款优势,努力降低客户融资成本。网络借贷业务由银监会负责监管。
(九)股权众筹融资。股权众筹融资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形式进行公开小额股权融资的活动。股权众筹融资必须通过股权众筹融资中介机构平台(互联网网站或其他类似的电子媒介)进行。股权众筹融资中介机构可以在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前提下,对业务模式进行创新探索,发挥股权众筹融资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有机组成部分的作用,更好服务创新创业企业。股权众筹融资方应为小微企业,应通过股权众筹融资中介机构向投资人如实披露企业的商业模式、经营管理、财务、资金使用等关键信息,不得误导或欺诈投资者。投资者应当充分了解股权众筹融资活动风险,具备相应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小额投资。股权众筹融资业务由证监会负责监管。
(十)互联网基金销售。基金销售机构与其他机构通过互联网合作销售基金等理财产品的,要切实履行风险披露义务,不得通过违规承诺收益方式吸引客户;基金管理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范资产配置中的期限错配和流动性风险;基金销售机构及其合作机构通过其他活动为投资人提供收益的,应当对收益构成、先决条件、适用情形等进行全面、真实、准确表述和列示,不得与基金产品收益混同。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开展基金互联网销售支付服务过程中,应当遵守人民银行、证监会关于客户备付金及基金销售结算资金的相关监管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客户备付金只能用于办理客户委托的支付业务,不得用于垫付基金和其他理财产品的资金赎回。互联网基金销售业务由证监会负责监管。
(十一)互联网保险。保险公司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应遵循安全性、保密性和稳定性原则,加强风险管理,完善内控系统,确保交易安全、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应当坚持服务互联网经济活动的基本定位,提供有针对性的保险服务。保险公司应建立对所属电子商务公司等非保险类子公司的管理制度,建立必要的防火墙。保险公司通过互联网销售保险产品,不得进行不实陈述、片面或夸大宣传过往业绩、违规承诺收益或者承担损失等误导性描述。互联网保险业务由保监会负责监管。
(十二)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信托公司、消费金融公司通过互联网开展业务的,要严格遵循监管规定,加强风险管理,确保交易合法合规,并保守客户信息。信托公司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销售及开展其他信托业务的,要遵守合格投资者等监管规定,审慎甄别客户身份和评估客户风险承受能力,不能将产品销售给与风险承受能力不相匹配的客户。信托公司与消费金融公司要制定完善产品文件签署制度,保证交易过程合法合规,安全规范。互联网信托业务、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由银监会负责监管。
三、健全制度,规范互联网金融市场秩序
发展互联网金融要以市场为导向,遵循服务实体经济、服从宏观调控和维护金融稳定的总体目标,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要细化管理制度,为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十三)互联网行业管理。任何组织和个人开设网站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除应按规定履行相关金融监管程序外,还应依法向电信主管部门履行网站备案手续,否则不得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对互联网金融业务涉及的电信业务进行监管,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对金融信息服务、互联网信息内容等业务进行监管,两部门按职责制定相关监管细则。
(十四)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除另有规定外,从业机构应当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资金存管机构,对客户资金进行管理和监督,实现客户资金与从业机构自身资金分账管理。客户资金存管账户应接受独立审计并向客户公开审计结果。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管,并制定相关监管细则。
(十五)信息披露、风险提示和合格投资者制度。从业机构应当对客户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及时向投资者公布其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相关信息,以便投资者充分了解从业机构运作状况,促使从业机构稳健经营和控制风险。从业机构应当向各参与方详细说明交易模式、参与方的权利和义务,并进行充分的风险提示。要研究建立互联网金融的合格投资者制度,提升投资者保护水平。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监管。
(十六)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制定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教育规划,及时发布维权提示。加强互联网金融产品合同内容、免责条款规定等与消费者利益相关的信息披露工作,依法监督处理经营者利用合同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构建在线争议解决、现场接待受理、监管部门受理投诉、第三方调解以及仲裁、诉讼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细化完善互联网金融个人信息保护的原则、标准和操作流程。严禁网络销售金融产品过程中的不实宣传、强制捆绑销售。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会同有关行政执法部门,根据职责分工依法开展互联网金融领域消费者和投资者权益保护工作。
(十七)网络与信息安全。从业机构应当切实提升技术安全水平,妥善保管客户资料和交易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泄露客户个人信息。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分别负责对相关从业机构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进行监管,并制定相关监管细则和技术安全标准。
(十八)反洗钱和防范金融犯罪。从业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识别客户身份,主动监测并报告可疑交易,妥善保存客户资料和交易记录。从业机构有义务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有关协助查询、冻结的规章制度,协助公安机关和司法机关依法、及时查询、冻结涉案财产,配合公安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好取证和执行工作。坚决打击涉及非法集资等互联网金融犯罪,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秩序。金融机构在和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代理时应根据有关法律和规定签订包括反洗钱和防范金融犯罪要求的合作、代理协议,并确保不因合作、代理关系而降低反洗钱和金融犯罪执行标准。人民银行牵头负责对从业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进行监管,并制定相关监管细则。打击互联网金融犯罪工作由公安部牵头负责。
(十九)加强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充分发挥行业自律机制在规范从业机构市场行为和保护行业合法权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组建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协会要按业务类型,制订经营管理规则和行业标准,推动机构之间的业务交流和信息共享。协会要明确自律惩戒机制,提高行业规则和标准的约束力。强化守法、诚信、自律意识,树立从业机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正面形象,营造诚信规范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十)监管协调与数据统计监测。各监管部门要相互协作、形成合力,充分发挥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应当密切关注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及相关风险,对监管政策进行跟踪评估,适时提出调整建议,不断总结监管经验。财政部负责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财务监管政策。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建立和完善互联网金融数据统计监测体系,相关部门按照监管职责分工负责相关互联网金融数据统计和监测工作,并实现统计数据和信息共享。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肆』 互联网发展趋势
互联网未来发展的趋势有以下几个方向的可能:
1、全球化趋势,未来10年、50年,互联网会全球化,目前还不能做到这点;
2、去中心化,扁平化,从自媒体就能看出,可以关注自己喜欢的东西,从电商也能看出,以后商品就是直接从厂家到消费者;
3、 人工智能,目前人工智能还处在比较低级的层次,再等100年、200年,也许就是人工智能的时代了,人工智能是互联网发展的一个大趋势。
『伍』 互联网金融怎么弥补农村信息短板
一、互联网金融给农村经济带来哪些好处?
互联网金融开辟出农村经济发展“红海”
云南省建水县委组织部 江宇:互联网这一科技革命给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然而,在广大的农村,互联网对农业生产、技术交流、产品推广等方面的应用相对较少,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掣肘。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的发展潜力巨大,中央高瞻远瞩提出的“互联网+”战略,给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释放出利好信号,必将在坚持“服务农村、面向农村”的原则下,充分考虑互联网的普遍性与农村发展的特殊性,让互联网与农业产业发展进行深度融合,开辟出农村发展的“红海”。未来,将互联网的福利带给农村,让互联网的优势造福农民,让农民真正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握得住的机遇和项目,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将不可估量。
互联网金融优化农村资源配置
新洲区委组织部 刘均伟:长期以来,无论是自然资源、金融资源还是劳动力资源,大都从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农村发展要素被虹吸到城镇中,扩大城乡发展差距。互联网包括互联网金融在农村的发展将逐步改变这一态势。例如电子商务极大地拓展了农村创新创业空间,正吸引大量人才回归农村;互联网金融将有效吸引资金从城镇流入农村;利用互联网营销的乡村旅游,将大量的城镇居民消费从城市转向农村。
徐崧岚:互联网金融具有门槛低、效率高等多重优势。其灵活多样、范围广、跨度大的服务方式可以贯穿农业生产和资金流动的各个环节:从前期启动到中期种植养植,再到后期收获出售;从人力雇佣到机械租用到物流运输;从投入资金到资金周转到获得利润。互联网金融的这些优点可以提高金融配置的效率,增加金融与农村实际的契合度,有效缓解农村地区金融供需矛盾;同时网上支付、移动支付、信用支付等支付方式可以解决农村实体金融网点缺乏的困境,解决农户资金安全问题,方便农产品交易与资金流动。
杨银萍:互联网金融能打破农村信息不对称的局面,促进社会资源向农村的双向流入。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而信息闭塞一直是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顽疾”,随着农村互联网覆盖率的逐年升高,互联网金融将成为农村共享社会资源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拓展了农村市场,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兴起,将农村资源置于一个开放的平台,极大的拓展了农村资源的销路,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另一方面吸收社会资源参与农村建设,极大的满足了农村发展的需求,也开发了农村发展潜力,更好的助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互联网金融补齐农村人才短板
杨银萍:互联网金融拓展了农村创新、创业空间,能吸引人才回归农村参与农村建设,补齐人才短板。如今互联网金融在城市逐渐饱和,而在农村还处于起步阶段,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这对拥有创业梦想的年轻人才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吸引力。“互联网”元素加入农村经济转型发展,不仅可以吸引人才回归农村参与农村建设,补齐农村人才短板,而且随着国家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青年人才的创新力很容易被激活,广大农村也成为了孕育人才的摇篮。
互联网金融创新农村经济发展理念
铜厂乡党委 孔德柱:互联网金融有利于创新理念,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互联网金融让广大的老百姓看到了网络带来的变化和提供了发展机会,收获到祖辈从未有过的,由信息化带来的全新感悟,坚定了他们发展农村经济的意志和信心,创新了信息时代农民新的市场观、消费观、价值观和发展观。互联网金融给老百姓带来发展理念和素质的转变,堪称是农村经济社会的“转基因工程”,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高潮,对农村经济转型影响深远。
互联网金融弥补农民信用贷款额度低缺陷
杨银萍:互联网金融弥补了农民信用贷款额度低的缺陷,能有效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融资难的问题。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充分的资金流动做支撑,互联网金融特别是P2P平台的产生,能够为农民提供贷款途径,有效弥补资金缺口。加之依托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等手段具有高效、低成本、简单易用的特点,在农村的落地,能够有效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成为弥补金融基础设施不足、替代传统网点式物理服务空间的重要方式,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需求。
二、农村互联网金融有哪些风险需防控?
云南省建水县人社局 瞿毅:农村居民普遍缺乏互联网金融的认知和实践,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商良莠不齐,容易诱发前者恶意骗贷、后者卷款跑路等行为发生。为此,国家应尽快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准入门槛和行业规范;金融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传统优势,将信用信息充分共享;地方政府应加强监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网络安全部门应加强技术支持,确保资金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只有主动拥抱农村互联网金融的来临,加大风险防控力度,才能让互联网金融给农村经济转型发展带来金融业态的新变化。
封蕾:正反两面存在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主要方面决定方向,要让互联网金融在农村经济改革中发挥优势,就是要让发展过程的优势占据主要位置,这样人人民才能受益。这其中,需要每名领导干部全身心的投入,也需要技术层面的鼎力支持,毕竟,互联网金融是集信息化、快捷化、金融化为一体的平台,要真正在改革中发挥作用,就必须自身“打铁够硬”。
杨鹍鹏:互联网金融在农村转型中的优势,在于“产销”一条线上的灵活性、快捷性,特别是在劳动力输出量大的村庄,这样的优势就越发明显,信息技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机动灵活性强的特点,让以往“守”出来的生意,变成“做”出来的市场,劳动力在固定点上的松绑,也让很多农村产业发展更有活力和生机。
然而,互联网金融的一些不稳定性以及一些操作的不可逆,则是将互联网金融与农村经济转型糅合起来的一些关键节点。在这个过程中,既要让群众们体验互联网时代金融快捷化的优越,同时也要教会他们规避风险,处理后续问题的方法。
重庆市潼南区古溪镇人民政府 彭小曼:互联网金融在基层经济组织中如火如荼地推进之时,互联网金融在农村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一是在农村互联网企业的资质规范问题。由于农村互联网企业在近几年异军突起,农村互联网企业的法人的能力素质参差不齐,对于企业资质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对于从农村“走出去”的农产品的规范性也并不了解。因此,政府应加强规范企业资质的同时,重视企业产品的质量监督,为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打下良好的“信用”根基;二是农村互联网金融“人才断层”效应明显。互联网金融在农村扎根,互联网技术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可或缺,尽管在现代农村已经成长了一批会电脑、懂电商的青年人,但懂金融、会经营的专业性人才匮乏。因此,应重视人才在农村互联网金融中所发挥的带动效应,在培养本土青年成长为懂理论、能经营、会致富的复合型人才的同时,发挥政策带动效应,引导有实践经验的电商从业者返乡创业,鼓励电商职业经理人“到农村去”也不失为带动当地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良策;三是与农村互联网金融配套的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根网线、一台电脑”是我们农村互联网业务开展的必备工具,但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高费用、低网速”的诟病也影响了互联网业务的开展,此外,与网速速率低的同时,公路运输条件落后也降低了物流运输效率,因此改善农村互联网金融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应该是当务之急,促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持续提高农村宽带普及率的同时,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成为农村互联网金融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举。
三、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仍需多方努力
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要筑牢三个支撑
李坤良:筑牢人才支撑。互联网时代,不懂网络就相当于“文盲”,要让互联网金融助力基层经济发展,第一个要素就是“人才”。要整合运用基层现有资源,发挥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新农村指导员、党员代表、“明白人、带头人”、退伍军人、返乡大学生等优势,注重培养农村电商带头人,以点带面,以典型影响片面,带领更多农村群众参与“互联网+农村”创业,增强农村使用互联网创业的新生力量,让家家户户在生产生活中都能“触网”。
筑牢产业支撑。以发展“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为契机,通过采取示范带动、品牌推动、营销联动等产业发展措施和统一规划、连片种植等管理办法,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培育和扶持农村物流中介组织进村入户建设物流网络,实现“网货下乡,农货上网”,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采取“代办、代发、代取、代送”等快递方式,破解物流产业“只在城市,不在农村”的问题,为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物流条件。
筑牢技术支撑。以基层党组织活动为载体,依托“三会一课”、远程教育,宣传农村互联网金融的经验和做法,组织广大党员群众参与电子商务实用技能培训,提供“互联网+农产品”创业开店指导,为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筑牢技术支撑。
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需有制度保障
邱玲玲:加快农村互联网 金融发展,需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障。
首先要有平台保障,搭建好的平台方能制胜销售环节。各级政府要积极为农业与电商之间搭建平台, 各种农业相关的“特色”产品才能全部得到很好的展示,方能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在销售环节取得制 胜的希望。
其次要有物流保障,畅通各地物流方能制胜用户体验环节。事实上,农村的物流体系非常不完善,通常物流公司最后一个站点就是该市或者县城中心,往往到达不了小小偏僻的农村。因此会让用户在体验初期得不到满意,这将直接损失掉一批潜在用户。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意,所以解决农村物流问题的确刻不容缓。同样,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有办法。例如,可以通过和小卖部,营业厅,建立代收站点服务的方式,来打通货物到农村与农产品到城市之间的物流问题。
最后要有监管保障,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互联网+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但也必须看到,我国金融市场存在市场准入门槛过高,金融监管缺位的问题,互联网金融还没有建立起清晰、统一的监管规则。因此未来要鼓励创新、竞争和发展,规范市场秩序,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农村互联网金融“起飞” 还需多方“助推”
何浩民:随着信息通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但作为新兴领域,特别是对农村地区来说,面对如此“高大上”的金融模式,如何借助互联网金融的“翅膀”起飞,可不是一件“说干就干”的事,还需完善配套措施,给予多方面支持,为“草根金融”向“潮流金融”转变加把力。
技术下乡关键要人才下乡。目前农村互联网已得到广泛覆盖,在“硬件”建设方面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农户家中虽然可以上网了,会上网的农民也不在少数,但真正懂互联网金融的人少之又少,农村知识技能培训的需求非常强烈。可见,配备完善相应技术管理人才,传授和指导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势在必行。
稳固发展重点要防范风险。互联网金融违约成本较低,容易诱发恶意骗贷、卷款跑路等风险问题,加上新兴领域的法律制度建设尚不完善,互联网已成为不法分子从事非法集资和诈骗等犯罪活动的温床。广大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思想比较单纯,防范意识差,要保障农户经济安全,维护农户合法权益,还必须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加强指导教育,提高农户辨别能力。
实惠于民必须要完善服务。互联网金融模的一大特点就是可与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服务更直接,客户更广泛。但由于很多农村银行服务点少,ATM、金融分支、借贷业务点等难觅踪迹,许多农民办理业务还要往县城跑,可以说在起跑线上就“慢半拍”、落后一截。要让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银行等金融机构还应该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进一步完善服务点,或是开展“业务下乡”、“入户办理”等,真正发挥互联网金融方便快捷的优势。
『陆』 中国当前对于电子商务方面的政策方针
参考《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为减少束缚电子商务发展的机制体制障碍,进一步发挥电子商务在培育经济新动力,打造“双引擎”、实现“双目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现提出以下意见:
1、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2、营造宽松发展环境;
3、促进就业创业;
4、推动转型升级;
5、完善物流基础设施;
6、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7、构筑安全保障防线;
8、健全支撑体系。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4-0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柒』 中国农业发展出路在哪
(一)经济形势的发展与农业政策。
中国目前面临的最大矛盾,是崛起的中国和旧有世界秩序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中,最根本的矛盾点在于旧有世界秩序无法满足新的世界需求。中国目前处于满足这个新需求并且壮大自己,以期未来建立自己的新世界秩序的过程中。我们既不必妄自菲薄,也不能狂妄自大,要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在现有世界秩序中的角色和地位,稳扎稳打推进自身的建设。
1、未来中国的经济形势
在这个阶段,经济上的主要困难是产业转型升级与市场争夺上的困难。
我国现有产业结构,主要就是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占据主导地位,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困难。国际市场上,以高铁、通信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作为龙头和“尖刀班”,“中国智造”的一批新产业持续跟进的中国市场力量,正在与传统发达国家争夺市场份额,谁胜谁负还不好说。
金融市场上,中国有着长期集权主义思想主导,占据了一定的先天性优势,也同时存在先天性弊端。主要体现在围绕国家安全的金融力量十分庞大而且转向灵活,社会风险容差大,不容易因为金融方面的差错出现大的社会动荡。劣势在于金融市场不成熟,对资金的分配存在个人主观性较大的问题。
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同样面临着其它产业存在的问题。新技术在农业方面的贡献还不够突出,社会资金投入农业不够充分,固有经济结构制约农业发展的问题还普遍存在。
新技术投入方面:新技术进入农业领域,主要有两个问题:“水土不服”、“眼高手低”。某些新技术进入农业领域,起效慢,不能得到广泛认可。部分农业人急功近利,不愿意冒险采取新技术。科研院所效率低下,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存在制度性的障碍。部分科研人员不能够真正认识到技术应用的前景,高新技术应用不接地气。转基因方面的政策肯定会进一步放松,慈禧太后都得放铁路进来,没有理由21世纪的人还不如老佛爷。
资金投入方面:农业的投资回报率是很高的,整个农产品市场空间也足够大,但是能够真正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固有的“农民不挣钱”的思想根深蒂固。结合中国特有的计划经济思想,导致农业投资总量少,跑偏的还多。
固有经济结构方面:农产品价格倒挂问题还将长期存在,农民挣不到利润、市民买菜又贵。其中的流通渠道效率低下,是主要问题所在。有个很有意思的电影《解放军占领巴黎》,里面有中国人组建“人力传送带”,挨个传递物品的画面,就是当前农业流通渠道的写照。参与这个渠道的人口过多,既得利益庞大。
2、未来中国的农业经济政策
针对以上的缺陷,结合国家战略需要,我估计下一步的农业经济方面的政策主要有四个方面:
农村土地政策:进一步建立完善稳健的土地流转政策,综合考虑各方利益,推动适度规模化农业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策难以避免的会和中央政策相抵触,会出现个别地区土地流转反而退步的情况。但是总体来说土地流转将更加普遍的存在,相关法律法规打架的地方会减少,土地流转集中在800到1000亩左右会遇到人为设置的法律瓶颈。
农业技术政策:将会利用农业补贴的办法,推进几个方面的农业技术推广。种植业主要有:设施农业、精耕循环农业、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小微型农业机械、新灌溉技术。养殖业方面主要有:现代化养殖、规模化集中养殖、畜牧杂交繁育。
农业金融政策:将会建立起或者政府、或者民间的农村金融中介机构,并实施规范化管理。相关政策的出台估计会在19大以后了,而机构的成立和有效运行,则可能会在2020年之后去了。组织形式可能是采取风险共担的方式,针对的对象是农业创业者和规模化农业经营者。
农业流通政策:将会扶持一批高效率的农业流通专业企业,推进互联网+农业经济,部分解决农产品价格倒挂的问题。农业产品分档销售,既高端走高端、低端走菜市场,将会成为一种常态。农业电商发展在10年以后才能成熟,目前这一批农产品电商将是被拍死在沙滩上的一批。迫于城市人口增加、生活水平受其它产业压制的主要压力,旧有农产品流通渠道从业人员的利益会被放弃和牺牲,大概在2020年左右会出现大批旧农产品流通渠道从业人员失业或者至少利润受损的情况。
『捌』 自考需提交什么资料
湖南省招生考试信息港http://www.hneeb.cn/website/newsDoc/zkzn/2006111812758.htm
湖南省第五十一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简章
--------------------------------------------------------------------------------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简章。
第一部分:理论课程开考安排
一、报考时间、地点
报考时间: 2006年12月20日至29日。
报考方式:考生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各市(州)、县(市、区)自考办所设报名站报考,也可以登陆湖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hneao.e.cn)或湖南招生考试信息港(www.hneeb.cn)报考。 凡网上报考者,本人须在报名站公布的确认时间内到现场办理报考确认手续。
二、开考专业、课程及考试时间
2007 年 4 月 21 日星期六
2007 年 4 月 22 日星期日
上午8时30分至11时
下午2时至4时30分
上午8时30分至11时
下午2时至4时30分
代码
课程名称
代码
课程名称
代码
课程名称
代码
课程名称
公共课
0002
0004
邓小平理论概论
毛泽东思想概论
0003
0005
0009
4184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线性代数(经管类)
0012
0015 4129 4183
英语(一)
英语(二)
大学语文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01
0020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高等数学(一)
A050201
英语
0595
英语阅读(一)
0794
综合英语(一)
0522
英语国家概况
0795
综合英语(二)
A020203
会计
0157
管理会计(一)
0018
0146
计算机应用基础
中国税制
0041
0155
基础会计学
中级财务会计
0144
企业管理概论
A050105
汉语言文学
0024 0429
0535
普通逻辑
教育学(一)
现代汉语
0018
0530
计算机应用基础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0506
写作(一)
0031
0532
心理学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A080701
计算机及应用
2316
2318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组成原理
2198
4730
线性代数
电子技术基础(三)
2141
计算机网络技术
0022
2323
高等数学(工专)
操作系统概论
A080801
房屋建筑工程
0170
2391
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
工程力学(二)
0018
2393
计算机应用基础
结构力学(一)
2386
土木工程制图
0022
2389
高等数学(工专)
建筑材料
A030106
法律
5679 0247
宪法学
国际法
0245
刑法学
0260
刑事诉讼法学
5677
法理学
A030301
行政管理
0292
市政学
0018
0107
计算机应用基础
现代管理学
0277
行政管理学
0040
法学概论
A082201
工业管理工程
8018
管理数学
0018
8030
计算机应用基础
市场学
0041
8022
基础会计学
技术经济学
0144
企业管理概论
A020105
金融
0073
银行信贷管理学
0018
0072
计算机应用基础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0041
0074
基础会计学
中央银行概论
A080306
机电一体化工程
2183
机械制图(一)
2234
电子技术基础(一)
2185
机械设计基础
0022
2205
高等数学(工专)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A050102
秘书
0535
现代汉语
0315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0510
秘书实务
0034
0040
社会学概论
法学概论
A060201
档案学
0781
档案文献检索
0018
0524
计算机应用基础
文书学
0782
电子文件管理
0511 0776
档案管理学
档案学概论
A020207
市场营销
0058 0179
市场营销学
谈判与推销技巧
0018
0178
计算机应用基础
市场调查与预测
0041
0177
基础会计学
消费心理学
0144
企业管理概论
A030401
公安管理
5679
宪法学
0245
0355
刑法学
公安秘书学
0260
0357
刑事诉讼法学
治安管理学
0360
预审学
A100803
中药学
3044
中药药剂学
2974
3037
中药学(一)
药用植物学
2972
2976
中医基础理论(一)
医古文(一)
3040 3046
中药鉴定学
中药药理学
A050303
公共关系
0058 0642
市场营销学
传播学概论
0018
0107
计算机应用基础
现代管理学
0645
公共关系策划
8017
公关英语
A022206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0168
房地产经济学
0018
0171
计算机应用基础
房地产投资分析
0174
建筑工程概论
0175
房地产开发
A082207
计算机信息管理
2316
计算机应用技术
2384
2650
计算机原理
组织与管理概论
0041
2141
基础会计学
计算机网络技术
2382
管理信息系统
A082206
工业工程
2825
机械基础
0018
2187
2198
2243
计算机应用基础
电工与电子技术
线性代数
计算机软件基础(一)
0023
高等数学(工本)
A100701
护理学
0488 2997
健康教育学
护理学基础
3000
3179
营养学
生物化学(三)
2864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2899 3003
生理学
儿科护理学(一)
A020101
统计(会统方向)
0042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
0018
0045
计算机应用基础
企业经济统计学
0041
基础会计学
0209
社会经济调查方法与应用
A030101
律师
5679
宪法学
0919
刑法原理与实务(一)
0920
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一)
0923
5677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
法理学
A090701
农业推广
2861
农业推广心理基础
2554
2678
农业政策与法规
农业推广学
2717
2762
植物生产概论
动物生产概论
2546 2680
市场营销(一)
农产品加工
A080706
通信技术
8003
程控交换
8019
8043
光纤通信
现代通信网
8009
8032
8047
电子线路(二)
数字通信
移动通信
0022 8041
高等数学(工专)
微机原理
A040103
小学教育
0405
教育原理
0018
0406
计算机应用基础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
0415
0417
8084
中外文学作品导读
高等数学基础
素质教育导论
0416 0418
汉语基础
数论初步
A030103
监所管理
0239 5679
狱政管理学
宪法学
0470
0919
犯罪学(二)
刑法原理与实务(一)
0920
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一)
0238 5677
教育改造学
法理学
A080604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230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2198
2271
线性代数
电机学
2275
2304
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
0022 2151 2273
高等数学(工专)
工程制图
电子技术基础(二)
A080501
电厂热能动力工程
2183
机械制图(一)
2187
2255
电工与电子技术
电厂汽轮机
2250
2256
工程流体力学
热工测量及仪表
0022 2205
高等数学(工专)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A090608
林业生态环境管理
3168
森林资源与环境管理
3165
3169
森林防火
生态经济管理
3167
林业生态环境评价
2830 3163
林业政策与法规
林业经济管理
A040301
体育教育
8061
健康教育学(体育)
0487
体育心理学
0493
8024
体操(一)
篮球
8065
田径(一)
A020118
餐饮管理
0984
酒水知识
0018
0054
计算机应用基础
管理学原理
0177
消费心理学
0980
烹饪原料学(二)
A020215
电子商务
0893
市场信息学
0892
0898
商务交流(二)
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
0041
0900
基础会计学
网页设计与制作
0889 0902
经济学(二)
电子商务案例分析
A020231
劳动和社会保障
0002
邓小平理论概论
0003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3313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000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A050301
广告
0058
市场营销学
0178
7334
市场调查与预测
广告摄像与摄影
0635
广告法规与管理
0634
广告策划
A050133
英语翻译
0595
英语阅读(一)
0794
5347
综合英语(一)
初级英语笔译
0522
英语国家概况
0795
综合英语(二)
A020228
物流管理
5361
物流数学
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5364
物流企业会计
B080709
计算机网络(本)
2335 3139
网络操作系统
数据库技术
2384
3137
计算机原理
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
2354
信号与系统
0023 2364
8097
高等数学(工本)
数据通信原理
网络安全
B020217
土地资源管理(本)
0051
0168 8012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房地产经济学
房地产金融学
0054
8014
8038
管理学原理
房地产项目评估
土地利用工程
8029
8040
施工组织管理
土地制度
8023 8036 0973
建设用地管理
统计学原理
土地生态学
C070103
数学(本)
2009 2015
抽象代数
偏微分方程
2011
复变函数论
2001
2008
数学分析(一)
拓扑学基础
2004
高等代数
C050201
英语(本)
0087
英语翻译
8011
8027
法语
日语
0094
0832
外贸函电
英语词汇学
0604 0795
英美文学选读
综合英语(二)
B020204
会计(本)
0051
0058 0157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市场营销学
管理会计(一)
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
0155
0160
中级财务会计
审计学
0158
资产评估
C050105
汉语言文学(本)
0037 8058
美学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0530
8079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
053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532
0537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中国现代文学史
B080702
计算机及应用(本)
2318 2324
计算机组成原理
离散数学
0420
2326
4730
物理(工)
操作系统
电子技术基础(三)
2325
计算机系统结构
0023 2339
高等数学(工本)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B080806
建筑工程(本)
2391 2439
工程力学(二)
结构力学(二)
0420
2198
2393
物理(工)
线性代数
结构力学(一)
2197
227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
2442 2446
钢结构
建筑设备
C030106
法律(本)
5679 0249 0264
宪法学
国际私法
中国法律思想史
0245
0246
0259
0265
刑法学
国际经济法概论
公证与律师制度
西方法律思想史
0167
0258
劳动法
保险法
5677 0226
法理学
知识产权法
B030302
行政管理学(本)
0024
0318
普通逻辑
公共政策
0315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0277
0317
行政管理学
国家公务员制
0034
0144
0923
社会学概论
企业管理概论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
082202
工业管理工程(本) 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8030 市场学 8021
8022
8051
技术创新管理
技术经济学
应用统计学
8016
8055
工程经济学
战略管理
B020106
金融(本)
0051
0058 0073 0079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市场营销学
银行信贷管理学
保险学原理
0054
0072
管理学原理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0078
0041
银行会计学
基础会计学
0053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
B080307
机电一体化工程(本) 2199
2245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0420
2243
物理(工)
计算机软件基础(一)
2185
2197
2200
机械设计基础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现代设计方法
2238 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
B050104
秘书学(本) 0051
0523 0535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中国秘书史
现代汉语
0107
0524
现代管理学
文书学
0527 中外秘书比较 0511
0525
档案管理学
公文选读
B020208
市场营销(本) 0051
0058 0179 0185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市场营销学
谈判与推销技巧
商品流通概论
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 0184 市场营销策划 0183 消费经济学
C030401
公安管理(本) 0369 5679 警察伦理学
宪法学
0018
0245
0370
计算机应用基础
刑法学
刑事证据学
0260
0861
刑事诉讼法学
刑事侦查情报学
0371
0859
公安决策学
警察组织行为学
B082208
计算机信息管理(本) 2375 2378 运筹学基础
信息资源管理
2384 计算机原理 2141 计算机网络技术 2323
2382
2628
操作系统概论
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经济学
C082206
工业工程(本) 2633 现代制造系统 0420
2647
物理(工)
生产管理与质量工程
2185
2197
2897
机械设计基础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企业经营战略与市场营销
2629 基础工业工程
B020115
经济学(本) 0051
0139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西方经济学
0141 发展经济学 0041 基础会计学 0140 国际经济学
B030102
律师(本) 0247
0249
国际法
国际私法
0224
0246
0919
律师执业概论
国际经济法概论
刑法原理与实务(一)
0167
0926
劳动法
司法鉴定概论
5677
0226
0233
法理学
知识产权法
税法
B060202
档案学(本) 0051
0788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档案行政学
8007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8005
8006
档案法学
档案统计学
0226
0511
知识产权法
档案管理学
B080708
计算机通信工程(本) 2199
2372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程控交换与宽带交换
0420
2326
3177
物理(工)
操作系统
数据结构与数据库
2197
235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信号与系统
0023
2361
2364
2368
高等数学(工本)
通信技术基础
数据通信原理
通信英语
B082211
邮电管理工程(本) 2375 运筹学基础 0054
3157
3158
管理学原理
电信管理
邮政管理
2628
3154
管理经济学
通信经济理论基础
B080605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本) 2199
2365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计算机软件基础(二)
2268
2271
2305
电力企业经济管理
电机学
电磁场
2197
231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电力系统微型计算机继电保护
0023
2308
2653
高等数学(工本)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高电压技术
B100702
护理学(本) 2997
3202
护理学基础
内科护理学(二)
0018
3200
计算机应用基础
预防医学(二)
3201 护理学导论 3004
3007
社区护理学(一)
急救护理学
B040302
体育教育(本) 8026
8061
排球
健康教育学(体育)
0487
8035
体育心理学
田径(二)
0493
8053
体操(一)
有氧舞蹈
0495
8034
8065
体育保健学
体操(二)
田径(一)
B020119
餐饮管理(本) 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988 食品营养学 0990 宴会设计 0985 餐饮经济学导论
B020216
电子商务(本) 0911
0996
互联网数据库
电子商务法概论
0908
0995
网络营销与策划
商法(二)
0994
0900
数量方法(二)
网页设计与制作
0913
0889
电子商务与金融
经济学(二)
B020232
劳动和社会保障(本) 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3327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与监督 3328 公共管理 0034 社会学概论
B040112
小学教育(本) 0405
0431
教育原理
教学设计
0465
6231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
0468
0472
德育原理
比较教育
0467
6230
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艺术教育
B050124
应用文科(本) 0633
0642
新闻学概论
传播学概论
0272 社会工作概论 0317
6780
国家公务员制度
语言文字应用 0511
6778
档案管理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B050302
广告学(本) 0037
0633
0642
美学
新闻学概论
传播学概论
0530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6381 网络传播概论 0634
7336
广告策划
专业广告设计
B050309
公共关系(本) 0318
3298
公共政策
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
3292
3297
公共关系口才
企业文化
3293 现代谈判学 0152
3294
组织行为学
公共关系案例
B050134
英语翻译(本) 5384
5385
科技英语翻译
旅游英语翻译
0840 第二外语(日语) 5351 高级英语笔译 0604
0795
英美文学选读
综合英语(二)
B030114
行政法(本) 5679
6908
宪法学
行政处罚法
0245
0259
6907
刑法学
公证与律师制度
行政法学总论
0260
0277
刑事诉讼法学
行政管理学
5677
6912
法理学
外国行政法
B020121
调查与分析(本) 0051
0058
0139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市场营销学
西方经济学
0140
2628
国际经济学
管理经济学
B020229
物流管理(本) 5381 物流管理软件操作
三、报考条件、手续
1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报考未加限制条件的任何一个专业 。
2 、报考机电一体化工程(本科)、中药学、公安管理(专、本科)、计算机信息管理(专、本科)、工业工程(专、本科)、统计(会统方向)、律师(专、本科)、农业推广、通信技术、监所管理、经济学(本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本科)、电厂热能动力工程、计算机通信工程(本科)、邮电管理工程(本科)、劳动和社会保障(专、本科)、调查与分析(本科)、物流管理(专、本科)等专业的考生和信息产业系统报考计算机网络(本科)专业的考生,必须到其主管部门或主管部门委托的主办单位报名,由主管部门在报名期间到所在地报名站统一办理报考手续,各地报名站一律不接受个人报名。报考餐饮管理专业(专、本科)的考生,直接到所在地自考机构报名。
3 、已取得考籍的考生凭考籍证办理报考手续;首次报考的考生凭居民身份证或军人身份证明办理报考手续;年龄不够未办理身份证的考生,凭户籍本和盖有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户籍管理专用章的证明(必须注明身份证号码和贴有照片)报名。考生报名时必须用居民身份证上的姓名,各科试卷上所用姓名必须与居民身份证上的姓名完全一致。
4 、考生报名时,按规定交纳报名考试费。所有集体报名的专业,其报名费、考试费一律向报名站交纳。
四、有关事项说明
1 、考生参加考试时,必须携带居民身份证、考籍证及应考通知单。
2 、本次各考试课程所用课程考试大纲及教材均以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湖南省二○○七年四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课程教材目录》为准,请考生在参加考试前到当地报名站咨询。
3 、本次简章所公布的专业及课程代码,均采用教育部颁布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标准专业代码及课程代码,请考生在报考时认真核对填报所报专业对应的专业代码及课程代码。
4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和省教育考试院湘教考通 [2001]77 号文件精神,自 2003 年元月起,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专业全部执行新的考试标准。我省新的考试标准即《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考试计划》已正式出版发行,请考生到当地各报名站购置。
5 、各专业课程设置及本简章未尽事宜,考生可到各地自考机构咨询。
第二部分:实践课程与毕业考核安排
一、实践考核课程安排
专业代码
专 业 名 称
课程代码
课 程 名 称
备 注
A020203
会计
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请已报名的考生直接与湖南大学自考中心联系,联系时间:3月5日至3月16日的正常上班时间,联系电话:0731-8684686 。
A082201
工业管理工程
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A020105
金融
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A080306
机电一体化工程
2184
机械制图(一)(实践)
2233
电工技术基础(实践)
2235
电子技术基础(一)(实践)
2206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践)
2196
数控技术及应用(实践)
7100
金工实习
7124
综合作业
A082206
工业工程
2188
电工与电子技术(实践)
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2244
计算机软件基础(一)(实践)
7100
金工实习
A020101
统计(会统方向)
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8073
统计调查分析报告
B020204
会计(本)
0052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
B082202
工业管理工程(本)
0052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
B020106
金融(本)
0052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
B020232
劳动和社会保障(本)
0052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
B080307
机电一体化工程(本)
0421
物理(工)(实践)
2239
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实践)
2203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践)
2242
工业用微型计算机(实践)
2244
计算机软件基础(一)(实践)
2201
现代设计方法(实践)
2246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实践)
2247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设计)
C082206
工业工程(本)
0421
物理(工)(实践)
2630
基础工业工程(实践)
2632
计算机辅助管理(实践)
2649
设施规划与设计(实践)
A020206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请考生报名后即登陆湖南师范大学自考办网站http://zkb.hunnu.e.cn/查阅实践环节考核的详细安排。
A020215
电子商务
0895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实践)
0897
电子商务概论(实践)
0899
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实践)
0901
网页设计与制作(实践)
0903
电子商务案例分析(实践)
0904
综合作业
0905
综合作业(实践)
A040103
小学教育
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A050105
汉语言文学
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A050303
公共关系
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A050301
广告
7335
电脑图文设计(实践)
请考生报名后即登陆湖南师范大学自考办网站http://zkb.hunnu.e.cn/查阅实践环节考核的详细安排。
7998
毕业考核
A040301
体育教育
8066
篮球(实践)
8067
武术(实践)
8068
体操(一)(实践)
8090
田径(一)(实践)
8089
足球(实践)
A050133
英语翻译
5348
初级英语口译(实践)
0593
听力(实践)
B020216
电子商务(本)
0912
互联网数据库(实践)
0907
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实践)
0998
电子商务安全导论(实践)
0909
网络营销与策划(实践)
0914
电子商务与金融(实践)
0916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实践)
B020217
土地资源管理(本)
0052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
B040112
小学教育(本)
6998
毕业实习
B040302
体育教育(本)
8069
田径(二)(实践)
8070
体操(二)(实践)
8071
排球(实践)
8072
有氧舞蹈(实践)
B050134
英语翻译(本)
5352
中级英语口译(实践)
5353
同声传译(实践)
B050302
广告学(本)
7338
电脑三维设计(实践)
7337
专业广告设计(实践)
A080701
计算机及应用
4731
电子技术基础(三)(实践)
具体安排请考生与国防科技大学自考办联系,电话:0731-4572157 。
2317
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践)
0343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实践)
4733
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实践)
2121
数据库及其应用(实践)
A082207
计算机信息管理
2317
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践)
0343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实践)
0347
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实践)
2121
数据库及其应用(实践)
4755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
2383
管理信息系统(实践 )
2651
计算机信息处理综合作业
B080709
计算机网络(本)
3140
数据库技术(实践)
4734
数据结构(实践)
3138
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实践)
3143
互联网及其应用(实践)
B080702
计算机及应用(本)
0421
物理(工)(实践)
4734
数据结构(实践)
4736
数据库系统原理(实践)
2327
操作系统(实践)
2329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践)
2334
软件工程(实践)
B082208
计算机信息管理(本)
4736
数据库系统原理(实践)
具体安排请考生与国防科技大学自考办联系,电话:0731-4572157 。
3174
软件开发工具(实践)
C070103
数学(本)
0343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实践)
A020207
市场营销
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计算机上机实践考核安排在2007年3月,具体时间将会提前在http://cj.hnbc.com.cn/网站上公布。请考生关注网站信息,主考学校湖南商学院将不再另行通
『玖』 互联网技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信息技术为经济发展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技术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
多数传统产业已成夕阳经济,现代经济的主要职能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和分配,而不再是物质的生产和分配,今后的生产对象主要是“比特(Byte)”,而不是具体以原子构成的产品。
二、信息产业的建设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点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的重头戏,先进的IT产业将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这已是世界各国的共识。
三、信息技术显著提高国民经济效率与效益
在信息时代,由于知识的大量产生、创新的不断进行、信息的迅速传递、经济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因而技术与产品的生命周期愈益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