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青岛市道路环境法规

青岛市道路环境法规

发布时间: 2022-05-04 05:01:27

Ⅰ 关于青岛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可以详细说说吗

青岛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于2017年10月27日青岛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本条例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2002年1月24日青岛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的《青岛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同时废止。适用于城市环境管理。

Ⅱ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第56条在青岛怎么罚

第五十六条 机动车应当在规定地点停放。禁止在人行道上停放机动车;但是,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施划的停车泊位除外。在道路上临时停车的,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附第三十三条内容:
第三十三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建筑、商业街区、居住区、大(中)型建筑等,应当配建、增建停车场;停车泊位不足的,应当及时改建或者扩建;投入使用的停车场不得擅自停止使用或者改作他用。在城市道路范围内,在不影响行人、车辆通行的情况下,政府有关部门可以施划停车泊位。

Ⅲ 青岛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的第三章 环境卫生管理

第三十三条城市环境卫生清扫保洁,按照下列规定分工负责,并达到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的要求:
(一)道路由环境卫生专业单位清扫保洁;按照规定实行承包的,由承包人清扫保洁;
(二)实行物业管理的居住区(不含通过居住区的城市道路),由物业管理单位负责清扫保洁;未实行物业管理的居住区,由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清扫保洁;
(三)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负责责任区的清扫保洁;
(四)集贸市场(含早夜市)由市场开办者设专人清扫保洁;
(五)机场、车站、码头、停车场、体育场、海水浴场、公共绿地等公共场所及铁路沿线,由责任单位负责清扫保洁;
(六)河道、近海岸边及水域,由责任单位负责清扫保洁和清理漂浮废弃物。
经批准临时占用道路、广场等公共场地从事各种活动的,临时占用者负责占用地段的清扫保洁。
环境卫生责任单位可以委托环境卫生专业单位清扫保洁。
第三十四条按规定应当采用机械化方式清扫保洁的,必须采用机械化清扫保洁方式。
第三十五条垃圾实行统一管理,分类收集,并应当实行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
单位和居民应当按照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投放垃圾。
第三十六条居民生活垃圾,由环境卫生专业单位清运和处理;其他垃圾,由责任单位和个人自行清运或者委托清运,并按照环境卫生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倾倒。
清运垃圾必须采用封闭方式,并应当按照规定时间进行,做到日产日清。
第三十七条单位和饮食业经营者产生的厨余垃圾应当单独收集、运输。
第三十八条科研单位、医疗单位、生物制品生产单位、屠宰场等产生的带有病毒、病菌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废弃物,应当按照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弃物,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置。
第三十九条开挖道路或者进行工程建设,妨碍居民生活垃圾、粪便的清运时,施工单位必须与环境卫生专业单位协商清运办法,不得积存。
第四十条城市粪便实行统一管理。未接入污水处理系统的公共厕所和居民公用厕所的粪便,由环境卫生专业单位组织清运;单位厕所的粪便,必须自行清运或者委托环境卫生专业单位清运。
粪便应当经过无害化处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买卖、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粪肥。
第四十一条下列环境卫生作业服务项目,可以通过招标的方式发包:
(一)道路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扫保洁;
(二)生活垃圾和未接入污水处理系统的粪便的收集、清运;
(三)由财政性资金支付的其他环境卫生作业服务项目。
第四十二条从事环境卫生作业服务,必须遵守市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制定的环境卫生作业服务规范和环境卫生质量标准。委托从事环境卫生作业服务的,当事人双方约定的作业服务规范和质量标准可以严于规定的规范和标准。
第四十三条单位和居民应当按照规定缴纳卫生保洁、垃圾收集清运和处理的有关费用。

Ⅳ 山东省制定了哪些关于环境保护的法规

山东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
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
青岛市近岸海域环境保护规定
青岛市生活饮用水源环境保护条例
山东地质环境保护条例

Ⅳ 皮卡车能进入青岛市区吗+皮卡车能进入青岛市区吗

皮卡车假如是国Ⅱ及以下排放标准就不能进青岛市区。

根据《关于对国Ⅱ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采取限制通行管理措施的通告》:

一、限制通行时间

2019年6月7日起,每日0时至24时。

二、限制通行区域

(一)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的全部行政区域以及其他区(市)的建成区;

(二)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高速公路。

三、限制通行区域依法设置国Ⅱ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禁止通行标志,驾驶人应当遵守本通告规定,按照交通标志指示通行。

四、国Ⅱ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违反规定驶入限制通行区域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公安部《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的有关规定,对驾驶人予以处罚并记分。

国Ⅱ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违反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或者道路运输管理有关规定的,由生态环境部门或者道路运输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5)青岛市道路环境法规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

第三十九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道路和交通流量的具体情况,可以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采取疏导、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等措施。遇有大型群众性活动、大范围施工等情况,需要采取限制交通的措施,或者作出与公众的道路交通活动直接有关的决定,应当提前向社会公告。

第五十三条 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执行紧急任务时,可以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驶路线、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和信号灯的限制,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让行。

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非执行紧急任务时,不得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不享有前款规定的道路优先通行权。

Ⅵ 青岛的自然环境及形成原因和整改措施

一、青岛为海滨丘陵城市,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凹。其中,山地约占青岛市总面积(下同)的15.5%,丘陵占2.1%,平原占37.7%,洼地占21.7%。青岛市海岸分为岬湾相间的山基岩岸、山地港湾泥质粉砂岸及基岩砂砾质海岸等3种基本类型。浅海海底则有水下浅滩、现代水下三角洲及海冲蚀平原等。

青岛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新华夏隆起带次级构造单元——胶南隆起区东北缘和胶莱凹陷区中南部。区内缺失整个古生界地层及部分中生界地层,但白垩系青山组火山岩层发育充分,在青岛市出露十分广泛。岩浆岩以元古代胶南期月季山式片麻状花岗岩及中生代燕山晚期的艾山式花岗闪长岩和崂山式花岗岩为主。市区全部坐落于该类花岗岩之上,建筑地基条件优良。本区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自第三纪以来,区内以整体性较稳定的断块隆起为主,上升幅度一般不大。

二、青岛市大体有3个山系。东南是崂山山脉,山势陡峻,主峰海拔1132.7米。从崂顶向西、北绵延至青岛市区。北部为大泽山(海拔736.7米,平度境内诸山及莱西部分山峰均属之)。南部为大珠山(海拔486.4米)、小珠山(海拔724.9米)、铁橛山(海拔595.1米)等组成的胶南山群。市区的山岭有浮山(海拔384米)、太平山(海拔150米)、青岛山(海拔128.5米)、北岭山(海拔116.4米)、嘉定山(海拔112米)、信号山(海拔99米)、伏龙山(海拔86米)、贮水山(海拔80.6米)等。

三、青岛市共有大小河流224条,均为季风区雨源型,多为独立入海的山溪性小河。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较大河流33条,按照水系分为大沽河、北胶莱河以及沿海诸河流三大水系。
大沽河水系,包括主流及其支流,主要支流有小沽河、五沽河、流浩河和南胶莱河。大沽河是青岛市最大的河流,发源于招远市阜山,由北向南流入青岛,经莱西、平度、即墨、胶州和城阳,至胶州南码头村入海。干流全长179.9千米,流域面积6131.3平方千米(含南胶莱河流域1500平方千米),是胶东半岛最大水系。大沽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61亿立方米。该河20世纪70年代前,径流季节性较强,夏季洪水暴涨,常年有水;之后,除汛期外,中、下游已断流。
北胶莱河水系,包括主流北胶莱河及诸支流,在青岛境内的主要支流有泽河、龙王河、现河和白沙河,总流域面积1914.0平方千米。北胶莱河发源于平度市万家镇姚家村分水岭北麓,沿平度市与昌邑市边界北去,于平度市新河镇大苗家村出境流入莱州湾。干流全长100千米,流域面积3978.6平方千米。该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5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24千克/立方米。
沿海诸河系,指独流入海的河流,较大者有白沙河、墨水河、王哥庄河、白马河、吉利河、周疃河、洋河等。

四、形成原因:
青岛市地处“中朝准地台(华北地台)”-“胶辽隆起区(鲁东地盾)”-“胶北台拱、胶莱坳陷和胶南隆起”的邻接部,位于沂沭和响水口-千里岩深断裂带之间。本单元区内缺失整个古生界地层及部分中生界地层,但白垩系青山组喷出岩层发育充分,出露广泛。地质演化最剧烈的时期为中生代燕山晚期,断裂、岩浆活动剧烈;新生代时期的构造活动与晚中生代相似,但活动的强度相对减弱。火成岩主要是元古宙胶南期月季山式片麻状花岗岩及中生代燕山晚期的艾山式花岗闪长岩和崂山式花岗岩,市中心区全部坐落于该类花岗岩之上,建筑地基条件优良。本单元区以断裂构造为主,古近纪以来以整体性较稳定的断块隆起为主,上升幅度一般不大。

五、整改措施:
青岛建置后的前60多年间,城市规模有限,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与居民生活的废弃物数量少,自然生态破坏量不大,环境污染不明显。从1958年起,随着化工、钢铁、造船等工业迅速发展,尤其是在“大跃进”期间,树木被大量砍伐用以炼钢,甚至在居民密集的街区都出现了空气污浊、废渣遍地、污水横流的现象,使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文革期间,有利于环保的法规受到批判,致使一度在居民区建起铜铝、电镀、塑料厂等污染型街道工业,因管理失控,使得城区二氧化硫浓度超标,酸雨频发,河流污染,胶州湾沿岸及海域污染严重。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城市交通噪声较大,海上船舶溢油事故屡有发生。

1973年青岛市制订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并确定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工作方针。1974年成立了青岛市环境保护办公室,1976年成立了青岛市环境保护领导小组,1979年市环保办改为青岛市环境保护局。1980年组建了青岛市环境监护监测站,开始对大气、水质、噪声等进行定期监测,后期又增加了对近海水质、潮间带、淡水水生物、底质、放射性等例行监测。

1990年代,随着环境保护被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一批约束性工作计划、控制性指标和法律法规的出台,使得污染状况开始缓解,水环境和声环境恢复良好,但市区工业排放污染仍然存在。2000年,市区二氧化硫年均浓度首次达到当时的国家二级标准,生活水源地水质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市区噪声也达到了标准,被评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由于历史原因,一些高污染的大型工业企业曾集中于北部内陆和胶州湾沿岸,一度使得空气和水的质量较差。随着“环湾保护”构想的推进,工业企业的工艺提升和搬迁改造,老工业区的环境得到了改善。

针对不断增加的机动车产生的尾气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青岛市加大机动车尾气检测力度,对全市的加油站、油罐车、油库进行综合整治;提高公共交通纯电动车辆的使用比例,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黄标车“黄改绿”,注销报废尾气检测不达标的黄标车;推行老市区单向交通网络和居住社区交通“微循环”调流等。此外,青岛市对城市环境监控力度加大,设置了环境监测中心站、环境监察队等多个环保机构,并于2012年10月起在全国率先开始公布对细颗粒物等大气污染物的监测结果。相对地,包括城区河道水质在内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需要作进一步的综合治理。

Ⅶ 青岛市环境综合治理20条

市环保局发布消息称,该局日前印发《关于简政放权提速增效服务发展的意见》,涉及三大任务20条新规,着重以深化环保审批制度改革为主要抓手,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积极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助推企业发展。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打造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岛,加快环境管理战略转型,进一步简政放权、提速增效、服务全市经济发展,市环保局根据《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行政审批有关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市环保工作实际,制定该意见。

减少环评审批事项。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程度,研究制定并向社会公布《青岛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豁免目录》,对列入豁免名录的建设项目,不再办理环评审批手续。

减少环评审批办理环节。取消建设项目环评初审环节,简化企业办事流程,将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由两次受理减少为一次受理,项目单位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后,直接报送环保部门政务大厅服务窗口。

减少环评审批前置要件。环评审批时,不再将土地预审材料作为前置要件。对暂时未取得发改部门项目建议书批准或备案文件、规划部门选址意见的建设项目实施容缺受理、并联审批,企业在领取环评批复前提供。

取消竣工环保验收初审环节。把建设项目试生产环境保护审核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初审合并为一次受理,需要进行试生产的建设项目,在获得试生产批复后,可以按照竣工环保验收规定直接委托开展验收监测(调查)工作,完成后报送环保部门办理验收手续。

取消部分辐射类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监测。对涉及Ⅳ类、Ⅴ类放射源和Ⅲ类射线装置建设项目的竣工环保验收,不再进行辐射环境监测,根据区(市)环保局现场核查情况直接出具验收意见。

简化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编制内容。环评文件重点突出项目建设和选址的环境可行性、产污环节、污染防治措施、环境风险防范等方面内容,精简压缩其他方面内容。

简化建设项目环评技术评估。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并附专项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再进行技术审查评估;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根据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分类简化评估流程,除重大环境敏感类项目外,将评估时限由15个工作日压缩至10个工作日。

积极推进网上审批办理。利用互联网手段,推动审批便捷化。协调市审批服务大厅,加快推进环评审批服务的网络化进程,实现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试生产和验收等审批事项的网上办理。

加强环评审批咨询服务。在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增设咨询服务岗位,开通网上咨询,畅通咨询服务电话,为企业提供及时便捷的环评、审批、验收等咨询服务。

优化审批内部流程。建立内部协商制度,对于企业在环评审批等业务办理中涉及环保内部多个部门的事项,由审批部门统一受理,内部流转,协调解决。

加大力度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建立全市重大建设项目环保专人跟踪协调服务制度,及时帮助解决企业在环评审批和验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认真落实联系服务企业制度,主动向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环保法规政策方面的咨询指导,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加大力度服务全市环保产业企业发展。由局领导分工负责,对全市100家废水、废气治理,废弃物处置,环境监测等环保行业重点企业和环保科研院所,加强走访联系服务。

加大力度服务“三创”建设。对涉及“互联网+”、“海洋+”发展战略、创客创业园区、科研机构的企业,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为建设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岛提供服务保障。

加大力度做好饮食服务业环评审批管理。制定出台《青岛市饮食服务业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对饮食服务业实施分类管理,简化审批流程,促进饮食服务业有序健康发展,保障周边居民的环境权益。

扩大环境监测数据信息共享。定期对我市重点园区和工业聚集区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测评价,有关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及时发布公开,为新建项目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提供便利条件。

加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通过政府采购、项目招标、委托代理、公众参与等方式,探索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加快推进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设施建设、环境质量监测等工作市场化、社会化运行,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运行效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强化环境监管责任落实。促进全市环境保护工作监督管理责任规定、大气污染防治责任书、河长制等已出台的环境保护政策规定和目标责任的落实。

强化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环境监管。提高企业污染防治水平,严厉打击污染防治设施不健全、污染物超标排放、环评弄虚作假等环境违法行为,源头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强化环境监管执法。充分利用好新环保法赋予的限产限排、停产整治、停业关闭、行政拘留、查封扣押等行政手段,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促进企业公平竞争,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强化环评机构监督管理。修订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星级评定管理办法》,优化评分考核机制,把环评文件编制质量、编制时间及修改时限等事项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通过市场机制,优胜劣汰。

Ⅷ 青岛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是什么

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场所内,不得销售烟花爆竹。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场所之外,不得销售或者燃放拉炮、摔炮、砸炮以及其他危险性较大的烟花爆竹。《青岛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规定》,业经青岛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修订,并报经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保障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防治环境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下列区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一)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二)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的建成区。建成区范围由所在区人民政府划定并向社会公布。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区(市)人民政府,可以划定本辖区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并向社会公布。法律法规对民用机场净空区域等特殊区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下列场所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一)机关办公场所;(二)文物保护单位;(三)机场、车站、码头等交通枢纽以及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四)医疗机构、学校、幼儿园、老年人休养场所;(五)建筑物的楼顶、阳台、楼梯、走廊、窗口;(六)林地、绿地等重点防火区;(七)易燃易爆物品生产、储存单位;(八)储备可燃的重要物资的仓库、基地;(九)输变电设施安全保护区;(十)区(市)人民政府划定的其他场所。前款所列场所,区(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设置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警示标识,并做好安全提示和防范工作。第四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禁止制作烟花爆竹。第五条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场所内,不得销售烟花爆竹。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场所之外,不得销售或者燃放拉炮、摔炮、砸炮以及其他危险性较大的烟花爆竹。第六条因重大公共节日、庆典需要举办大型焰火燃放活动的,承办者应当向公安机关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在指定时间、地点燃放。第七条市、区(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工作。公安机关负责烟花爆竹的公共安全管理。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烟花爆竹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城市管理、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广播电视、气象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相关工作。街道办事处和镇人民政府应当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工作纳入基层社会治理,加强组织协调和指导监督。第八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相关工作,加强对居民、村民、业主的宣传教育引导。第九条市、区(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宣传工作。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公益宣传和舆论监督。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在本单位、本行业进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宣传教育。学校和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烟花爆竹安全知识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教育。第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涉及烟花爆竹违法行为的,有权进行劝阻或者向公安、城市管理、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举报。举报经查证属实的,对举报人给予奖励。举报奖励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并公布。酒店、宾馆、婚庆公司等单位在承办宴席、典礼时,对违反本规定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应当进行劝阻;对不听劝阻的,应当向公安机关报告。第十一条违反本规定第二条、第三条第一款、第五条第二款规定,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场所燃放烟花爆竹,或者燃放拉炮、摔炮、砸炮以及其他危险性较大的烟花爆竹的,由公安机关责令停止燃放,处三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在重污染天气期间违法燃放烟花爆竹的,处五百元罚款。重污染天气由市人民政府依据生态环境、气象部门的预警报告确定并向社会发布。第十二条对违法制作、销售、运输、携带、邮寄烟花爆竹或者未经批准进行大型焰火燃放活动的,由相关行政执法部门依照《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对没收的非法烟花爆竹以及被弃置的烟花爆竹,由公安机关组织销毁、处置。第十三条违反本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他人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第十四条本规定所规定的行政处罚,依照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或者综合行政执法的有关规定,由综合执法部门处罚的,从其规定。第十五条本规定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2004年1月6日青岛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的《青岛市禁止制作和限制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同时废止。

Ⅸ 城市绿线的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第112号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已经2002年9月9日建设部第6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部长汪光焘
二○○二年九月十三日 第一条为建立并严格实行城市绿线管理制度,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城市规划法》、《城市绿化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本办法所称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第三条城市绿线的划定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绿线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绿线管理工作。
城市人民政府规划、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城市绿线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第五条城市规划、园林绿化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密切合作,组织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应当确定城市绿化目标和布局,规定城市各类绿地的控制原则,按照规定标准确定绿化用地面积,分层次合理布局公共绿地,确定防护绿地、大型公共绿地等的绿线。
第六条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提出不同类型用地的界线、规定绿化率控制指标和绿化用地界线的具体坐标。
第七条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绿地布局,提出绿化配置的原则或者方案,划定绿地界线。
第八条城市绿线的审批、调整, 按照《城市规划法》、《城市绿化条例》的规定进行。
第九条批准的城市绿线要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城市绿地、服从城市绿线管理的义务,有监督城市绿线管理、对违反城市绿线管理行为进行检举的权利。
第十条城市绿线范围内的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地、风景林地等,必须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公园设计规范》等标准,进行绿地建设。
第十一条城市绿线内的用地,不得改作他用,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以及批准的规划进行开发建设。
有关部门不得违反规定,批准在城市绿线范围内进行建设。
因建设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城市绿线内用地的,必须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在城市绿线范围内,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应当限期迁出。
第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城市绿地范围内进行拦河截溪、取土采石、设置垃圾堆场、排放污水以及其他对生态环境构成破坏的活动。
近期不进行绿化建设的规划绿地范围内的建设活动,应当进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并按照《城市规划法》的规定,予以严格控制。
第十三条居住区绿化、单位绿化及各类建设项目的配套绿化都要达到《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的标准。
各类建设工程要与其配套的绿化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达不到规定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四条城市人民政府规划、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城市绿线的控制和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五条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本行政区域内城市绿线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及时纠正。
第十六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改变城市绿线内土地用途、占用或者破坏城市绿地的,由城市规划、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城市规划法》、《城市绿化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
第十七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在城市绿地范围内进行拦河截溪、取土采石、设置垃圾堆场、排放污水以及其他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活动的,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八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在已经划定的城市绿线范围内违反规定审批建设项目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由有关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城镇体系规划所确定的,城市规划区外防护绿地、绿化隔离带等的绿线划定、监督和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二○○二年十一 月一日起施行。 为规范我市园林绿地绿线划定,确保绿线范围内的绿地有效管理、不被侵占,加强青岛市城市园林绿地的保护,全面发挥绿地作用,结合本市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青岛市城市园林局提出。
本标准由青岛市园林环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起草。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刘文栋、冯宜冰、李衍良、边光、邸林晓、孙杰。 本标准规定了青岛市城市绿线划定规范的定义、城市绿线的划定、城市绿线的调整。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青岛市行政区范围内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的划定。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CH 5002-1994 地籍测量规范
CJJ 48-1992 公园设计规范
CJJ/T 97-2003 城市规划制图标准
《城市绿化条例》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青岛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城市绿线
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包括城市总体规划、专业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所确定的城市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3.2
公园绿地
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
3.3
生产绿地
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本规范划定生产绿地绿线的范围仅限于国有性质的生产绿地。
3.4
防护绿地
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3.5附属绿地
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3.6
其他绿地
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
3.7
城市总体规划
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3.8
分区规划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布局地区的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等方面所作的进一步安排。
3.9
控制性详细规划
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3.10
修建性详细规划
以城市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4.1城市绿线划定的组织
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乡规划、绿地系统规划和现状绿地组织划定本市的城市绿线。并应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政府审批后一年内完成绿线的划定工作。
4.2城市绿线的划定深度
4.2.1在城市的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应对城市绿线做相应深度的划定。
4.2.2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阶段的城市绿线应该能够确定绿地的性质、种类、位置和规模,通常以文字表述和表格的形式体现。对面积较大的公园绿地,规划应在图纸上明确绿线划定的位置,并在文字中对其位置和面积作详细说明。
4.2.3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绿线是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提出不同类型用地的界线、规定绿地率控制指标和绿化用地界线的具体坐标。规划控制体系采用强制性内容和指导性内容相结合的原则。强制性内容含绿线控制坐标、用地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高度、建筑控制线、车行出入口方位,绿地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指导性内容含设计风格、种植方式、设施设置情况、公园步行出入口方位,绿地在建设过程中参照执行。编制的技术控制指标和规定应合理、务实、可行,指导性和操作性强,符合本市的特点和承受能力,可结合青岛市的新、旧城区和建设的近、远期分别制定不同的标准。
4.2.4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的绿线是城市绿线划定的实施线,应明确绿地规划指标、绿化配置原则和方案,绿地界线和各控制点坐标。应能够直接指导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等绿线的划定。
4.3地形图要求
4.3.1地形图应满足现势要求。
4.3.2选取1:500、1:1000比例尺地形图应不小于在绿地绿线外50m范围;选取1:2000比例尺地形图应不小于在绿地绿线外100m范围;选取1:5000比例尺地形图应不小于在绿地绿线外150m范围;选取1:10000比例尺地形图应不小于在绿地绿线外200m范围。如果绿地外毗邻道路,则应在道路外第一排建筑物处截取。特殊地段地形图应视现场情况而定,地形图应能清晰表达绿地的空间关系。
4.3.3地形图比例按表1的规定选取。(根据绿地边界复杂程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地形图比例。例如空旷的狭长地带绿地可选取1:10000比例尺地形图、居民区绿地可选取1:500比例尺地形图等)。
表1 地形图面积 小于50公顷 50公顷~100公顷 大于100公顷 比例尺 1:500或1:1000 1:2000、1:5000或1:10000 4.3.4电子版地形图应为矢量(dwg)格式文件。
4.3.5坐标系选用青岛市统一的坐标系。
4.4现状调查要求
4.4.1对绿线内的土地利用情况,分类进行调查,并标明其位置和范围。
4.4.2对影响绿线划定的土地使用情况,应进行地籍调查,并明确其位置和范围。
4.5城市绿线的划定方法
4.5.1城市绿线的划定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绿化条例》、《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和《青岛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等的要求。
4.5.2城市绿线的定位可用坐标法、地形地物法等。
4.5.3绿线图的编号方法按CH 5002-1994中5.2.2的编号原则编制。
4.5.4城市绿线的划定应根据批准的城乡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及现状绿地界定各类绿地的绿线,并对绿地内的构筑物逐一核实其合法性。
4.5.5新建绿地
4.5.5.1新建公园绿地
新建公园绿地的绿线划定应符合CJJ 48-1992的规定。公园占地规模应符合表2的规定,并注明四至边界。公园绿地内的建筑不得超过规定的比例标准,并划定控制线。
表2 绿地类型 面积,ha 综合性公园, > 10 居住区公园 5~10 居住小区游园, > 0.5 儿童公园, > 2 动物园, > 2 植物园, > 40 其他专类公园, > 2 4.5.5.2新建生产绿地
划拨土地的苗圃应划入城市绿线内,绿线以四至边界为依据,结合地籍线划定。
4.5.5.3新建防护绿地
4.5.5.3.1市政设施绿地中的城市高压走廊的绿线划定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电压,kv 10 35 110 220 330 500 每组导线中心线向两侧延伸距离,m 5 10 13 20 23 38 4.5.5.3.2青岛市生态间隔区的具体范围、坐标以青岛市人民政府批准的有关测绘资料为准。
4.5.5.4新建附属绿地
4.5.5.4.1新建附属绿地的绿线划定应符合《青岛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中绿地率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建设项目的验收划定绿线。
4.5.5.4.2城市内铁路旁的防护林带宽度应不少于30m。
4.6城市绿线的分级
4.6.1城市绿线分二级进行划定
——一级绿线包含青岛市的城市风貌保护区、风景区,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市内山头绿地、生态间隔区、生产绿地、其他绿地、城市沿海岸带200米规划带;
——二级绿线包含附属绿地、防护绿地、公园绿地中的社区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
4.7城市绿线的划定方案
4.7.1方案编制成果应包括:文本、图纸、附件,其中文本、图纸应有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
4.7.2城市绿线文本应包括:表达绿线划定目标,对绿线划定依据、原则等规定性要求及绿线四至的文字表格、表述等。
4.7.3图纸为绿线图,其内容应包括现状土地使用情况、绿线边界、绿地面积、绿线边界的文字说明(以北界、东界、南界、西界的顺序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进行说明),两级绿线分别以绿色加粗线、细线表示。
4.7.4图纸的编绘应符合CJJ/T 97-2003的要求。
4.7.5纸质文档在上报存档时应叠成A4大小装订,上报行政主管部门时应叠成A3大小装订。
4.7.6附件为基础资料汇编。
4.8城市绿线的方案审批
4.8.1对绿线划定方案进行公示,广泛征求意见。
4.8.2修改完成后报市政府审批。
4.9城市绿线的界标设置及备案
4.9.1市政府批准后的绿线方案,应确定绿线坐标及界标设置。测定坐标、埋设界标工作应委托给符合资质要求的测绘单位进行,界标的式样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在不影响交通及景观的前提下,混凝土界标的埋设深度可高出地面10cm。
4.9.2将坐标填表登记造册,填表样式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
4.9.3根据实际情况,对界址点埋设界标,必要时可对绿地边界进行围档。
4.9.4定界完成后由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5.1城市绿线的调整应根据绿线级别的不同按法定程序报批。
——一级绿线的调整经园林、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并报经市政府同意,按照国家、省、市的审批权限报批;
——二级绿线的调整经园林、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报市政府审批。
5.2按政府审批意见重新调整绿线图。调整后的绿线图中应对照原绿线图标注原绿线边界,并说明和提供政府审批文件和依据,对现场界标和界址点重新设置、存档。 (规范性附录)
界标类型
界标种类和使用范围 种 类 使用范围 混凝土界标
石灰界标 在较为空旷的界址点和占地面积较大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界址点应埋设或现场浇筑混凝土界标,泥土地面也可埋设临时性石灰界标。 带铝帽的钢钉界标 在坚硬的路面或地面上的界址点应钻孔浇筑或钉设带铝帽的钢钉界 带塑料套的钢棍界标
喷漆界标 以坚固的房墙(角)或围墙(角)等永久性建筑物处的界址点应钻孔浇筑带塑料套的钢棍界标,也可设置喷漆界标。 (规范性附录)
界址点成果表
绿地名称:
编号: 面积: (m)
计算: 检查: 日期: 年 月 日

Ⅹ 山东省有哪些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山东省环境保护法律有以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2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24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材料管理条例

2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

2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参考资料http://www.sdein.gov.cn/flfg/hjbhfl/

热点内容
道德经都 发布:2025-02-08 00:20:03 浏览:489
民事诉讼法判决给钱没钱 发布:2025-02-08 00:04:29 浏览:767
二建法规编 发布:2025-02-08 00:03:48 浏览:359
法律援助向哪里申请 发布:2025-02-07 23:53:51 浏览:236
行政法学综述 发布:2025-02-07 23:31:58 浏览:38
食品安全法中的社会共治 发布:2025-02-07 23:25:06 浏览:441
思想道德文献 发布:2025-02-07 23:19:44 浏览:87
法律的效力大于行政法规 发布:2025-02-07 23:07:21 浏览:394
法学考研英语要求 发布:2025-02-07 22:53:53 浏览:308
山东司法厅长原厅长简历 发布:2025-02-07 22:48:32 浏览: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