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食品监督条例
㈠ 卫生监督所监督检查执法主体是什么
是上级卫生局
具体情况可参考以下文章:
沈河区卫生监督所行政执法主体依据
沈河区卫生监督所
(区卫生监督所受区卫生局委托行使以下执法依据中的行政处罚、强制、检查等职能)
行政执法主体依据
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三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管辖范围内行使食品卫生监管职责。
卫生部《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根据《食品卫生法》以及卫生部有关规章和标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保健食品的监督、监测及管理。
卫生部《保健食品管理办法 》第二十八条 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一般卫生监督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法 》及有关规定执行。
卫生部《新资源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第十条食品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强对新资源食品的经常性卫生监督。
卫生部《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 第二十四条 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的一般卫生监督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及有关规定执行。
卫生部《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第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餐饮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卫生部《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主管管辖范围内食物中毒的监督管理工作。
辽宁省人大常委会《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办法》第三条省、市、县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卫生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十条各级卫生防疫机构,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
卫生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三条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所属的卫生防疫机构对管辖范围内的公共场所实施卫生监督。
建设部、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饮水卫生监督工作。
卫生部《学校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中小学小校学生集体用餐的监督管理工作。
国家教育委员会、卫生部《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四条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指导。
卫生部《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辖区内化妆品的卫生监督工作。
沈河区卫生监督所
(区卫生监督所受区卫生局委托行使以下执法依据中的行政处罚、强制、检查等职能)
行政执法主体依据
卫生部《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第二条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要认真履行化妆品监督职责.
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八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卫生部《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行政区域内放射诊疗工作的监督管理。
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的疾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废物管理办法》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进行管理。
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第二条,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消毒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四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监督管理献血工作。
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医师工作。
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第三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第四条第二款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
第十三条第二款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对公众开展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专门教育,增强全社会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沈河区卫生监督所
(区卫生监督所受区卫生局委托行使以下执法依据中的行政处罚、强制、检查等职能)
行政执法主体依据
第二十九条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负责突发事件的技术调查、确证、处置、控制和评价工作。
第三十四条 第二款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突发事件现场等采取控制措施,宣传突发事件防治知识,及时对易受感染的人群和其他易受损害的人群采取应急接种、预防性投药、群体防护等措施。
第三十八条第二款 交通工具上的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由交通工具停靠点的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铁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采取控制措施。
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母婴保健监督管理工作。
卫生部《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产前诊断技术应用的日常监督管理。
国务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预防接种的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中医药管理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中医药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中医药有关的工作。
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所辖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
卫生部《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第三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医师外出会诊的监督管理。
卫生部、国家教委《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 第三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主管辖区托儿所、指导辖区内幼儿园的卫生保健管理工作。
沈河区卫生监督所
(区卫生监督所受区卫生局委托行使以下执法依据中的行政处罚、强制、检查等职能)
行政执法主体依据
卫生部《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是医师执业注册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医师执业注册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第十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工作的监督管理
卫生部《血站管理办法》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血站的监督管理工作。
卫生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卫生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六十六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所辖区域内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卫生部《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严格加强对医疗机构开展人体器官移植的监督管理。
卫生部《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人类精子库的日常监督管理。
卫生部《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医师执业注册监督管理工作。
卫生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日常监督管理
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的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艾滋病防治条例》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艾滋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卫生部《性病防治管理办法》第四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开展性病防治各项工作。
沈河区卫生监督所
(区卫生监督所受区卫生局委托行使以下执法依据中的行政处罚、强制、检查等职能)
行政执法主体依据
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第四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母婴保健工作,并对全国母婴保健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国务院《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单采血浆站、供血浆者、原料血浆的采集及血液制品经营单位的监督管理。
国务院《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据本条例的规定,负责对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卫生部《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美容服务监督管理工作。
卫生部《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暂行管理办法》第十四条 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
国务院《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乡村医生的管理工作。
卫生部《医疗气功管理暂行规定》第三条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全国医疗气功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中医药行政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内医疗气功的监督管理。
卫生部《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第二条 卫生部主管全国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辽宁省人民政府《辽宁省城镇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办法》第三条 省、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卫生行政部门在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本辖区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其所属的卫生防疫机构负责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测管理工作。
卫生部《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第三条 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遵守本办法,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发放卫生许可证。
国务院《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第三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全国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国务院公安、卫生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和本条例的规定,对有关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和本条例的规定,对本行政区域内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第三条 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辽宁省人大《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四条 省、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省、市、县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生育工作和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工作;其他行政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国务院《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本地区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的卫生监督和碘盐的卫生监督以及防治效果评估
市卫生监督所职责: 行使全市卫生监督执法职责;承担市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卫生行政执法任务;对各类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案件进行查处,对各类卫生许可实施监管;组织实施对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法律、法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㈡ 关于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的问题,望同事给予回答!!!!
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很多,我初步给你罗列了一些,更多法律法规这里列不下的可以联系我:[email protected]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有关问题的解释
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
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保险许可证管理办法
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
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
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规定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
防雷工程专业资质管理办法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
港口建设管理规定
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工作条例
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暂行管理办法
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工作条例
工伤保险条例
工伤认定办法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规定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着装管理规定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
关于颁发《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的通知
关于办理假冒伪劣烟草制品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问题座谈会纪要
关于查处重大责任事故的几项暂行规定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草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决定
关于实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
关于印发《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
关于印发全国无烟草广告城市认定实施办法的通知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DAT/22-2000 )
锅炉使用登记办法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备事故处理规定
国家烟草专卖局对于系统内单位购进和销售假冒商标卷烟处理的有关规定
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烟草系统特大、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烟用滤嘴材料运输管理暂行规定
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印发治理卷烟体外循环核查报表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规定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决定
国务院关于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实施办法
国营贸易烟草类货物进出口内部管理办法
国营企业职工个人防护用品发放标准
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
航道建设管理规定
火灾事故调查规定
火灾统计管理规定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基层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
计量基准管理办法
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
建设部关于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的若干意见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建设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办法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
建设项目(工程)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验收办法
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进口医疗器械检验监督管理办法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卷烟销售网点安全管理规定
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员管理办法
劳动保护用品配备标准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劳动部关于《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问题解答
劳动部关于《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有关条文的解释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
劳动监察程序规定
辽宁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辽宁省保安服务管理条例
辽宁省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维护管理办法
辽宁省城镇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规定
辽宁省档案条例
辽宁省高速公路管理条例
辽宁省合同监督条例
辽宁省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规定
辽宁省计算机信息保密管理规定
辽宁省劳动合同规定
辽宁省企业厂务公开规定
辽宁省失业保险条例
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
辽宁省统计管理条例
辽宁省行政复议规定
辽宁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办法
辽宁省行政执法条例
辽宁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
辽宁省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
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
漏电保护器安全监查规定
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
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
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
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期货从业人员管理办法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企业财务通则
企业会计制度
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
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
企业职工培训规定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统计问题解答
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
全国农村卷烟销售网络管理规定
全国农村卷烟销售网络管理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决定
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群众监督大力减少伤亡事故的几项措施
全国总工会关于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实行工会监督的暂行办法
商业仓库消防安全管理办法
沈阳市城市除运雪规定
沈阳市城镇从业人员养老保险规定
沈阳市城镇企业职工失业保险规定
沈阳市档案管理条例
沈阳市档案消防安全管理办法
沈阳市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
沈阳市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规定
沈阳市会议记录规范
沈阳市集体合同规定
沈阳市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办法
沈阳市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制办法
沈阳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
沈阳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
沈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
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
鲜茧收购资格认定办法
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
消防监督程序规定
消防监督检查规定
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
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规定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压力容器使用管理登记规则
烟草行业安全管理暂行条例
烟草行业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
烟草行业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意见
烟草行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烟草专卖品准运证管理办法
烟草专卖文明执法行为规范
烟草专卖行政处罚程序规定
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
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
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规定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规章制定程序规定
中国烟草总公司章程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颁发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的三个条例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签证管理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出口管制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
辽宁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
辽宁省耕地质量保护办法
辽宁省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监督管理办法
辽宁省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实施办法
辽宁省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实施办法
辽宁省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
辽宁省海域使用管理办法
企业年金试行办法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㈢ 2006年6月1日修改的法律
37部法规2006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全文)
6月1日,将有37部法律、规章开始实施。其中,国家级7部,地方级30部,内容涉及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生产安全等方面,对于提高公众生活的安全度具有重要意义;《审计法》的修改增加了审计机关权限,对于预防职务犯罪,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国家级的法律、法规、规章如下:
发布单位 名称 解读 文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2006修订) 明确了被审计单位和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健全审计监督机制、完善审计监督职责、加强审计监督手段以及规范审计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八号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尾矿库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号
农业部 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 明确了入行门槛;规范了菌种的命名;加强菌种生产的监管 农业部令第62号
海关总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报关员执业管理办法 不再对报关员实行年审 海关总署令第146号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 药品说明书和标签上将加注相关“警示语”;药品说明书必须注明全部活性成分;禁止强化药品商品名弱化通用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24号
中国海事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速客船安全管理规则 禁止超载;禁止在未经批准的站、点上下旅客;遇恶劣天气客船应停航
卫生部 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 凡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并按照规定办理卫生许可证,食品生产经营者因违反食品卫生法规,被处以吊销卫生许可证的3年内不得申请卫生许可证
地方级的法规、规章如下:
发布单位 名称 文号
天津市 天津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 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100号
天津市轨道交通管理规定 天津市人民政府令101号
山西省大同市 大同市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
辽宁省 辽宁省财政监督条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哈尔滨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146号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齐齐哈尔市水资源管理条例 齐齐哈尔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4号
江苏省 江苏省预防职务犯罪条例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14号
浙江省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2号
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
浙江省宗教事务条例(2006修订)
浙江省宁波市 宁波市消火栓管理办法 宁波市人民政府令〔2006〕136号
安徽省合肥市 合肥市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实施办法 合肥市人民政府令第122号
安徽省淮北市 淮北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 淮北市人民政府令第41号
山东省 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山东省村务公开条例
山东省信访事项听证办法(试行) 鲁政办发〔2006〕31号
河南省洛阳市 洛阳市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办法 洛阳市人民政府令第84号
湖北省 湖北省安置帮助教育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人员暂行规定 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87号
湖北省行政执法争议协调办法 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88号
湖北省燃放烟花爆竹若干规定 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89号
湖北省公路规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 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90号
湖北省武汉市 武汉市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条例
湖南省 湖南省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办法 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07号
湖南省长沙市 长沙市城市容貌规定 长沙市人民政府令第98号
广东省汕头市 汕头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规定 汕头市人民政府令第87号
广东省深圳市 深圳市校车交通安全管理暂行办法 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150号
海南省海口市 海口市规范性文件制定与备案管理办法
云南省 云南省外来投资促进条例 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6号
陕西省 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 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0号
甘肃省兰州市 兰州市消火栓管理办法 兰州市人民政府令【2006】第5号
来源: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赵鸿帆)
㈣ 投诉举报人应当依法行使投诉举报权利不得采取暴力胁迫或者其他违法手段干扰食
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办法将在今年3月1日正式实施。该办法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内容,如推进社会共治的管理模式,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进一步细化投诉举报办理程序,进一步完善投诉举报信息管理和进一步明确投诉举报工作责任。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为您一一介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21号
《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办法》已经2015年12月2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局长 毕井泉
2016年1月12日
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工作,推动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加大对食品药品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食品药品投诉举报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反映生产者、经营者等主体在食品(含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环节中有关食品安全方面,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中有关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涉嫌违法行为。
第三条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属地管理、依法行政、社会共治的原则。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工作的指导协调,加强宣传,落实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并支持公众投诉举报食品药品违法行为。
第四条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主管全国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工作,主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制度和政策并监督实施;
(二)调查处理全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并发布相关信息;
(三)通报全国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工作情况;
(四)协调指导同级食品药品投诉举报机构的具体工作。
第五条地方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工作,主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根据本办法制定本行政区域的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制度和政策并监督实施;
(二)调查处理本行政区域的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并发布相关信息;
(三)通报并向上级报告本行政区域的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工作情况;
(四)协调指导同级食品药品投诉举报机构的具体工作。
第六条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机构负责全国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的具体工作,主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对直接收到的食品药品投诉举报进行受理、转办、移送、跟踪、督促、审核等;
(二)收集、汇总全国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信息,定期发布全国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分析报告;
(三)制定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工作程序、标准和规范,对地方各级食品药品投诉举报机构进行业务指导;
(四)承担全国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的宣传、培训工作。
第七条地方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的具体工作,主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对直接收到的食品药品投诉举报进行受理、转办、移送、跟踪、督促、审核等;
(二)对上级转办的食品药品投诉举报进行转办、移送、跟踪、督促、审核、上报等;
(三)对下级食品药品投诉举报机构进行业务指导;
(四)收集、汇总、分析本行政区域的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信息,按要求定期向上一级食品药品投诉举报机构报告;
(五)承担本行政区域的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宣传、培训工作。
第八条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畅通“12331”电话、网络、信件、走访等投诉举报渠道,建立健全一体化投诉举报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全国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信息互联互通。
第九条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受理的投诉举报进行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投诉举报人,及时解决和回应公众诉求。
㈤ 优能洗发水怎么样
那款不错,之前我的头发掉的很多头皮也很痒,自从用了优能抑脂平衡调理露后,不再掉发头皮也不痒了,不过要坚持使用哦....
㈥ 中国国内有几种法律有没有分类请详细说明,谢谢~!
一.关于你所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应有数以万计),根据法律效力来源不同,分为:
.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的法律及法律解释,如: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第六号) (2008-10-29)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主席令第五号) (2008-10-2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主席令第四号) (2008-08-2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八十七号) (2008-02-28)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主席令第八十五号) (2007-12-29)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决定(主席令第八十四号) (2007-12-29)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的决定(主席令第八十三号) (2007-12-29)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主席令第八十二号) (2007-12-29)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决定(主席令第八十一号) (2007-12-2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主席令第八十号) (2007-12-29)
·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主席令第七十九号) (2007-12-29)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主席令第七十七号) (2007-10-2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主席令第七十六号) (2007-10-28)
·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主席令第七十五号) (2007-10-2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主席令第七十四号) (2007-10-28)
·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决定(主席令第七十二号) (2007-08-3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主席令第七十一号) (2007-08-3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主席令第七十号) (2007-08-31)
·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主席令第六十九号) (2007-08-3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主席令第六十八号) (2007-08-30)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主席令第六十六号) (2007-06-2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主席令第六十五号) (2007-06-29)
·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主席令第六十二号) (2007-03-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主席令第六十三号) (2007-03-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主席令第六十号) (2006-12-29)
·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决定(主席令第五十九号) (2006-10-31)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决定(主席令第五十八号) (2006-10-3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主席令第五十七号) (2006-10-3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主席令第五十六号) (2006-10-3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主席令第五十五号) (2006-08-28)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主席令第五十四号) (2006-08-2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主席令第五十三号) (2006-08-28)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主席令第五十二号) (2006-06-3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主席令第五十一号) (2006-06-3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主席令第五十号) (2006-04-3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主席令第四十九号) (2006-04-30)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决定(主席令第四十八号) (2006-03-01)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主席令第四十六号) (2005-12-30)
·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主席令第四十五号) (2005-12-29)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主席令第四十四号) (2005-10-28) 等等。
2.国务院及其各部委颁布的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及其解释,如:
· 草原防火条例(国务院令第542号) (2008-12-05)
· 森林防火条例(国务院令第541号) (2008-12-05)
· 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540号) (2008-11-14)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539号) (2008-11-1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538号) (2008-11-1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国务院令第537号) (2008-10-17)
· 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36号) (2008-10-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35号) (2008-09-19)
· 国务院关于修改《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的决定(国务院令第534号) (2008-09-12)
·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禽遗传资源进出境和对外合作研究利用审批办法(国务院令第533号) (2008-09-04)
· 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1号) (2008-08-11)
·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0号) (2008-08-0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32号) (2008-08-06)
· 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国务院令第529号) (2008-08-04)
· 国务院关于修改《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528号) (2008-07-29)
· 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27号) (2008-07-28)
·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令第526号) (2008-06-09)
·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25号) (2008-05-30)
·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524号) (2008-04-29)
· 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22号) (2008-04-24)
· 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国务院令第523号) (2008-04-24)
·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21号) (2008-03-13)
· 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20号) (2008-03-10)
· 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519号) (2008-02-22)
· 土地调查条例(国务院令第518号) (2008-02-14)
· 国务院关于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国务院令第516号) (2008-01-23)
· 国务院关于修改《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的决定(国务院令第515号) (2008-01-13)
·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国务院令第514号) (2007-12-16)
· 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国务院令第513号) (2007-12-16)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 (2007-12-11)
· 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511号) (2007-12-06)
· 现役军人和人民武装警察居民身份证申领发放办法(国务院令第510号) (2007-10-30)
· 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的决定(国务院令第509号) (2007-10-29)
· 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国务院令第508号) (2007-10-15)
· 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507号) (2007-09-30)
· 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陆上石油资源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506号) (2007-09-24)
· 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05号) (2007-09-21)
· 国务院关于修改《物业管理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504号) (2007-08-31)
·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503号) (2007-07-27)
· 国务院关于修改《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实施办法》的决定(国务院令第502号) (2007-07-20)
· 财政部印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 (2008-12-09)
·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2号) (2008-12-0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年第3号令 (2008-12-03)
· 新闻出版总署废止第三批规范性文件的决定(新闻出版总署令第39号) (2008-11-28)
·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36号) (2008-11-25)
· 三峡水库调度和库区水资源与河道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35号) (2008-11-24)
· 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15号) (2008-11-21)
· 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管理规定(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1号) (2008-11-18)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亚太贸易协定》项下进出口货物原产地管理办法(海关总署令第177号) (2008-11-05)
· 国土资源部立法工作程序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1号) (2008-10-28)
· 对外援助标识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商务部令2008年第16号) (2008-10-27)
· 公共航空旅客运输飞行中安全保卫规则(民航局令第193号) (2008-10-23)
· 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发展改革委令第2号) (2008-10-22)
· 证券期货规章制定程序规定(证监会令第59号) (2008-10-22)
· 外商投资矿产勘查企业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08年第4号) (2008-10-22)
· 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考务规则(知识产权局令第48号) (2008-10-21)
· 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知识产权局令第47号) (2008-10-2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化验管理办法(海关总署令第176号) (2008-10-16)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项下进出口货物原产地管理办法(海关总署令第175号) (2008-10-06)
·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令第1号) (2008-09-28)
· 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修订后)(商务部令2008年第12号) (2008-09-25)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废止《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的决定(质检总局令第109号) (2008-09-22)
·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7号) (2008-09-12)
· 中央企业资产损失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20号) (2008-09-11)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 (2008-09-05)
·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104号) (2008-08-27)
· 价格鉴证师注册管理办法(2008年修订)(发展改革委令第1号) (2008-08-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服务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08年第6号) (2008-08-15)
· 游艇安全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08年第7号) (2008-08-13)
· 道路旅客运输班线经营权招标投标办法(交通运输部令2008年第8号) (2008-08-05)
·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商务部令2008年第13号) (2008-08-04)
· 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令2008年第4号) (2008-07-30)
· 邮政普遍服务监督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令2008年第3号) (2008-07-30)
· 公路、水路交通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交通运输部令2008年第5号) (2008-07-23)
· 出入境检验检疫查封、扣押管理规定(质检总局令第108号) (2008-07-14)
· 外国航空运输企业航线经营许可规定(民航局令第192号) (2008-07-04)
· 娱乐场所治安管理办法(公安部令第103号) (2008-07-02)
· 计量比对管理办法(质检总局令第107号) (2008-06-27)
·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1号) (2008-06-17)
· 国家旅游局关于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旅游局令第28号) (2008-06-10)
等等。(可以说行政性的法律文件最多的)
3.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颁布的司法解释,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8-11-26)
· 关于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相互认可和执行仲裁裁决的安排 (2008-01-10)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电力设备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7-08-21)
·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2007-08-09)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6-09-08)
·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 (2006-07-27)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6-01-24)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林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5-12-30)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设定抵押的房屋的规定 (2005-12-27)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2005-12-09)
·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著作权刑事案件中涉及录音录像制品有关问题的批复 (2005-10-18)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错误造成案外人损失应否承担赔偿责任问题的解释 (2005-08-29)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事人申请承认澳大利亚法院出具的离婚证明书人民法院应否受理问题的批复 (2005-09-04)
·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5-08-29)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2005-08-29)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法院案件管辖权问题的若干规定 (2005-08-29)
·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5-08-29) 等等。
4.地方人大及其人民政府颁布的地方性法规及政府规章(当然不包括较小的市及区一级),如:
· 福建省企业和企业经营管理者权益保护条例 (2008-12-11)
· 海南省城镇园林绿化条例 (2008-11-11)
· 陕西省封山禁牧条例 (2007-12-26)
· 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 (2007-12-26)
· 北京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检查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办法 (2007-12-19)
· 北京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听取和审议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专项工作报告办法 (2007-12-18)
· 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2007-12-10)
· 安徽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 (2007-12-05)
· 海南省沿海防护林建设与保护规定 (2007-12-03)
·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视察办法 (2007-11-14)
· 北京市信息化促进条例 (2007-11-12)
· 安徽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2007-10-23)
· 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条例 (2007-10-09)
· 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 (2007-10-08)
· 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条例 (2007-09-24)
· 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墙体材料促进条例 (2007-08-31)
·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监督条例 (2007-08-27)
· 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 (2007-01-17)
·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2006-10-30)
· 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 (2006-10-23)
·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安徽省农村能源建设与管理条例》的决定 (2006-10-20)
·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安徽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的决定 (2006-10-20)
·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办法 (2005-12-22)
· 陕西省汉江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2005-12-16)
· 陕西省农村村庄规划建设条例 (2005-12-15)
· 湖北省企业负担监督条例 (2005-12-13)
· 江西省企业负担监督管理条例 (2005-12-10)
· 吉林省志愿服务条例 (2005-12-10)
· 浙江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 (2005-12-10)
·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 (2005-11-07)
· 安徽省专利保护和促进条例 (2005-11-04)
· 浙江省专利保护条例 (2005-10-27)
·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天津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决定 (2005-10-24)
·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天津市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的决定 (2005-10-24)
· 天津市信访工作若干规定 (2005-10-24)
· 福建省森林资源流转条例 (2005-10-17)
· 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 (2005-10-13)
· 福建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 (2005-10-13)
· 海南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规定 (2005-10-08)
· 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 (2005-10-06)
·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云南省物业管理规定》的决定(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51号) (2008-12-11)
· 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办法(海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17号) (2008-11-28)
· 浙江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53号) (2008-11-26)
· 海南省海洋渔船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海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18号) (2008-11-24)
· 辽宁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23号) (2008-11-21)
· 天津市促进实验室发展办法(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14号) (2008-11-19)
· 广东省拥军优属规定(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26号) (2008-11-17)
· 江西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江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68号) (2008-11-12)
· 四川省促进社会力量参与艾滋病防治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229号) (2008-11-11)
· 内蒙古自治区优秀运动队自主择业退役运动员经济补偿办法(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60号) (2008-11-10)
· 甘肃省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办法(甘肃省人民政府令第50号) (2008-11-04)
· 云南省军人抚恤优待规定(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48号) (2008-10-14)
· 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规定(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13号) (2008-10-13)
· 天津市价格监测管理规定(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12号) (2008-10-10)
· 天津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11号) (2008-10-10)
· 天津市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办法(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10号) (2008-10-09)
· 天津市土地开发整理管理规定(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9号) (2008-10-09)
· 天津市土地整理储备管理办法(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8号) (2008-10-09)
· 天津站地区综合管理规定(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7号) (2008-10-08)
· 上海市长兴岛开发建设管理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7号) (2008-10-07)
· 山西省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和退役安置办法(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225号) (2008-09-27)
· 河北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试行)(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8〕第11号) (2008-09-18)
· 河北省无障碍设施建设使用管理规定(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8〕第10号) (2008-09-11)
· 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36号) (2008-08-25)
· 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22号) (2008-08-21)
· 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保障监察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37号) (2008-08-11)
· 辽宁省政府债务管理办法(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19号) (2008-07-16)
· 辽宁省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发布使用办法(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20号) (2008-07-09)
· 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办法(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6号) (2008-07-07)
·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停止执行8件市政府规章中涉及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规定的决定(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3号) (2008-07-04)
· 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办法(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8〕第9号) (2008-06-23)
· 天津市人民政府重大事项决策程序规则(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5号) (2008-06-17)
· 关于废止部分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4号) (2008-06-11)
· 北京市林业植物检疫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06号) (2008-06-04)
· 北京市商业零售经营单位促销活动管理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07号) (2008-06-03)
· 重庆市压缩天然气汽车安全管理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216号) (2008-06-02)
· 北京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05号) (2008-05-27)
· 云南省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办法(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45号) (2008-05-23)
· 天津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3号) (2008-05-15)
· 天津市城市管理规定(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2号) (2008-05-08)
5.自治区人大及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布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如: · 云南省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自治条例 (2008-02-13)
· 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自治条例 (2008-02-13)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岩溶资源保护条例 (2008-02-13)
· 玉屏侗族自治县乡村公路条例 (2008-02-13)
· 三都水族自治县乡村公路条例 (2005-08-29)
· 三都水族自治县城镇管理条例 (2005-08-29)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城镇建设管理条例 (2005-08-29)
· 鄂温克族自治旗环境保护条例 (2005-08-29) 等等。
6.此外还有一些我国政府所签订的国际条约或协定,(这部分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如:
· 人大批准"中国和葡萄牙关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条约" (2007-12-2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纳米比亚共和国引渡条约 (2007-08-0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安哥拉共和国引渡条约 (2007-08-09)
· 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 (2005-08-29)
· 上海合作组织特权与豁免公约 (2005-08-29)
· 关于在国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约 (2005-08-29)
·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关于合作打击非法贩运麻醉药品、精神药物及其前体的协议 (2005-08-2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关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协助的协定 (2005-08-29) 等等。
二.一般研究法律是将其分类的,如: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等。(上述法律文件都是归于某一类的)。
三.即便是法律工作者也不会知道全部规范性法律文件的。
㈦ 国内有几种法律
楼上回答的比较完整了,另外还有一类类规范性文件也是普遍适用的: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及他们的所属部门对于专门问题做出的批复,这些批复里面有一部分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一部分则不具有普遍适用性。
㈧ 辽宁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的辽宁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畜禽屠宰管理,保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公民身体健康,根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和国家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人工饲养的猪、牛、羊、鸡的屠宰及其监督管理。
本条例所称畜禽产品是指畜禽屠宰后未经加工的胴体、肉、脂、脏器、血液、骨、头、蹄(爪)、皮等。
第三条畜禽屠宰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制度。
未经定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畜禽屠宰活动。但农村地区个人自宰自食的畜禽和城镇居民自宰自食的家禽除外。
第四条省、设区的市(以下简称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人民政府负责管理畜禽屠宰工作的行政部门(以下简称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畜禽屠宰的监督管理工作,其所属的畜禽屠宰管理机构,负责畜禽屠宰监督管理的具体工作。
卫生、畜牧兽医、环保、工商、质监、公安、建设、民族事务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畜禽屠宰监督管理的有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协助县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本乡(镇)的畜禽屠宰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引导、扶持畜禽定点屠宰厂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鼓励其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推广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第六条清真用畜禽的定点屠宰,除符合本条例规定外,还应当遵守省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七条县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畜禽屠宰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及时协调、解决畜禽屠宰监督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将畜禽屠宰管理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二章设置规划与审批 第八条省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畜牧兽医、环保等有关部门制订畜禽定点屠宰厂(场)设置规划。设置规划应当符合城乡规划,并遵循合理布局、适当集中、保护环境、有利流通、方便群众的原则。设置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在地处偏僻、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屠宰量较小的乡村,可以设置仅限于向本地市场供应畜禽产品的小型畜禽定点屠宰点。
第九条市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畜牧兽医、环保等有关部门,根据省畜禽定点屠宰厂(场)设置规划,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畜禽定点屠宰厂(场)和小型畜禽定点屠宰点(以下简称畜禽定点屠宰厂、点)的具体设置方案,经征求省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门意见,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市畜禽定点屠宰厂、点设置方案应当在充分利用现有符合条件的畜禽定点屠宰厂、点及其设施的基础上,规定本行政区域内畜禽定点屠宰厂、点的数量、规模、布局以及小型畜禽定点屠宰点的畜禽产品的销售区域等内容。小型畜禽定点屠宰点的畜禽产品不得超出规定区域销售。
第十条畜禽定点屠宰厂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屠宰规模相适应,水质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水源条件;
(二)有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待宰间、屠宰间、急宰间以及畜禽屠宰设备、冷藏设施和运载工具;
(三)有与屠宰规模相适应并依法取得健康证明的屠宰技术人员;
(四)有与屠宰规模相适应并经考核合格的肉品品质检验人员;
(五)有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检验设备、消毒设施和消毒药品;
(六)有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污染防治设施;
(七)有病害畜禽及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设施;
(八)依法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第十一条小型畜禽定点屠宰点应当具备待宰间、屠宰间及必要的屠宰设备,有经考核合格的屠宰技术人员和专、兼职肉品品质检验人员,有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污染防治设施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并符合卫生防疫规定。
第十二条申请设立(包括新建、改建、扩建)畜禽定点屠宰厂,应当向市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建设项目规划选址意见书和环境影响评价的批准文件。市人民政府应当依照行政许可法规定的审批期限,组织畜禽屠宰、畜牧兽医、环保、建设等部门,依照本条例和畜禽定点屠宰厂设置方案进行审查,并征求省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经审查符合条件的,作出同意建设畜禽定点屠宰厂的书面决定;不符合条件的,应当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申请设立小型畜禽定点屠宰点,应当持符合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条件的有关材料,经县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门向市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由市人民政府按前款规定进行审查。
第十三条畜禽定点屠宰厂、点建成后,申请人应当向市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竣工验收书面申请,并提交符合本条例第十条规定条件的有关技术资料和说明文件。市人民政府应当依照行政许可法规定的审批期限,组织畜禽屠宰、畜牧兽医、环保等部门,对竣工的畜禽定点屠宰厂、点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颁发畜禽定点屠宰证书和畜禽定点屠宰标志牌。
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其确定的畜禽定点屠宰厂、点名单及时向社会公布,并报省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畜禽定点屠宰厂、点应当持畜禽定点屠宰证书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向工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第十四条畜禽定点屠宰厂、点应当将畜禽定点屠宰标志牌悬挂于显著位置。
畜禽定点屠宰厂、点不得出租、出借或者转让畜禽定点屠宰标志牌和证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冒用或者使用伪造的定点屠宰标志牌和证书。 第三章定点屠宰 第十五条畜禽定点屠宰厂、点屠宰的畜禽,应当持有畜禽产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出具的检疫合格证明和畜禽标识。
畜禽定点屠宰厂、点不得屠宰没有检疫合格证明和畜禽标识的畜禽。
第十六条畜禽定点屠宰厂、点屠宰畜禽,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
第十七条畜禽定点屠宰厂、点应当如实记录其屠宰的畜禽来源和畜禽产品流向。畜禽来源和畜禽产品流向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两年。
第十八条畜禽定点屠宰厂、点应当按照国家肉品品质检验规程进行肉品品质检验。肉品品质检验包括宰前检验和宰后检验。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健康状况;
(二)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以外的疾病;
(三)有害腺体;
(四)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
(五)有害物质;
(六)白肌肉(PSE肉)或黑干肉(DFD肉);
(七)种猪及晚阉猪;
(八)国家规定的其他检验内容。
第十九条畜禽肉品品质检验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肉品品质检验应当与畜禽屠宰同步进行;
(二)建立肉品品质检验结果及其处理情况登记制度,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两年;
(三)对经肉品品质检验合格的畜禽产品,应当出具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对畜类胴体或者片鲜肉加盖肉品品质检验合格验讫印章;对禽类产品附加肉品品质检验合格标识;对分割包装未经熟制的肉品,应当在包装物封口处加封肉品品质检验合格标识。
畜禽定点屠宰厂、点屠宰的畜禽产品未经肉品品质检验或者经肉品品质检验不合格的,不得出厂、点。
第二十条小型畜禽定点屠宰点屠宰的畜禽产品经肉品品质检验合格的,应当加盖小型畜禽定点屠宰点专用的肉品品质检验合格印章,出具小型畜禽定点屠宰点专用的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
第二十一条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章、标识由省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作,由市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发放。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涂改、出租、出借或者转让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章、标识。
第二十二条畜禽定点屠宰厂、点对检疫、检验出的病害畜禽及其产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如实记录处理情况,处理情况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对无害化处理产生的费用和损失,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给予必要的补助。
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无害化处理的过程进行现场监督。
第二十三条畜禽定点屠宰厂、点以及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畜禽或者畜禽产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
畜禽定点屠宰厂、点不得屠宰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畜禽。
第二十四条畜禽定点屠宰厂对未能及时销售或者及时出厂的畜禽产品,应当采取冷冻或者冷藏等必要措施予以储存。
第二十五条运输畜禽产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畜禽产品具有动物产品检疫、检验合格证明和检疫、检验标志;
(二)使用符合国家卫生要求的专用的密闭运载工具;
(三)运输有温度要求的畜禽产品应当使用专用的冷藏车或者保温车;
(四)畜类片鲜肉应当吊挂运输;
(五)畜类分割产品和禽类产品应当使用专用容器或者专用包装。
运输小型畜禽定点屠宰点的畜禽产品,应当符合卫生要求,不得敞运,防止肉品污染。
第二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未经定点违法从事畜禽屠宰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畜禽屠宰场所或者畜禽产品储存设施,不得为对畜禽或者畜禽产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场所。
第二十七条畜禽定点屠宰厂、点应当建立产品召回制度,发现其产品不安全时,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通知销售者停止销售,告知消费者停止使用,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产品,并向当地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畜禽定点屠宰厂、点对召回的产品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该产品再次流入市场。
第二十八条从事畜禽产品销售、肉食品生产加工的单位和个人以及餐饮服务经营者、集体伙食单位销售、使用的畜禽产品,应当是畜禽定点屠宰厂、点屠宰并经检疫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的畜禽产品,并登记其来源。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销售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畜禽产品。
从事畜禽产品销售的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明示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或者检验合格标识。
定点屠宰厂屠宰的种猪和晚阉猪,应当在胴体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上标明相关信息,并不得用于加工无皮鲜、冻片猪肉,销售时应当明示。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九条畜禽定点屠宰厂、点应当建立信息报送制度,按照国家有关屠宰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及时报送屠宰、销售等相关信息。
第三十条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畜禽屠宰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进入畜禽屠宰等有关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二)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有关情况;
(三)查阅、复制有关记录、票据以及其他资料;
(四)查封与违法畜禽屠宰活动有关的场所、设施,扣押与违法畜禽屠宰活动有关的畜禽、畜禽产品以及屠宰工具和设备。
第三十一条县以上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通信地址或者电子信箱,受理对违反本条例规定行为的举报,及时依法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举报经调查属实的,对举报人应当给予奖励。
第三十二条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门发现畜禽定点屠宰厂、点已经不具备本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条件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整改;拒不整改或者经整改仍达不到本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条件的,由市人民政府取消其畜禽定点屠宰厂、点资格。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定点非法从事畜禽屠宰活动的,由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屠宰的畜禽、畜禽产品、屠宰工具和设备以及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难以确定的,对个人并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对非法从事畜类屠宰活动的单位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非法从事禽类屠宰活动的单位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出租、出借或者转让畜禽定点屠宰标志牌或者证书的,由市人民政府取消其畜禽定点屠宰资格;有违法所得的,由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
第三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九条第二款规定,小型畜禽定点屠宰点屠宰的畜禽产品超出规定区域销售的,由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难以确定的,并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和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畜禽定点屠宰厂、点未按规定进行畜禽屠宰和肉品品质检验的,未如实记录、保存畜禽来源和畜禽产品流向的,由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两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畜禽定点屠宰厂、点出厂未经肉品品质检验或者经肉品品质检验不合格的畜禽产品的,由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业整顿,没收畜禽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一万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难以确定的,对畜类定点屠宰厂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禽类定点屠宰厂和小型畜禽定点屠宰点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上述违法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市人民政府取消其畜禽定点屠宰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畜禽定点屠宰厂、点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对畜禽、畜禽产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由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门没收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畜禽、畜禽产品、注水工具和设备以及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对畜禽定点屠宰厂或者其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处一万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货值金额难以确定的,按照以下规定处以罚款:
(一)对畜类、畜类产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对畜禽定点屠宰厂或者其他单位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一万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的罚款;小型畜禽定点屠宰点对畜类、畜类产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对禽类、禽类产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对畜禽定点屠宰厂或者其他单位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小型畜禽定点屠宰点对禽类、禽类产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畜禽定点屠宰厂、点对畜禽、畜禽产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除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外,还应当由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业整顿;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两次以上对畜禽、畜禽产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由市人民政府取消其畜禽定点屠宰资格。
第三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畜禽定点屠宰厂、点屠宰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畜禽的,由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畜禽、畜禽产品以及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一万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难以确定的,并处两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市人民政府取消其畜禽定点屠宰资格。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运输畜禽产品不符合规定条件的,由畜禽屠宰或者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并处两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许可证。
第四十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为未经定点违法从事畜禽屠宰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畜禽屠宰场所或者畜禽产品储存设施,或者为对畜禽、畜禽产品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场所的,由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对单位并处两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一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一款和第二款规定,销售、使用非畜禽定点屠宰厂、点屠宰的畜禽产品、未经肉品品质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畜禽产品以及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畜禽产品的,由工商、食品药品监督、质监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尚未销售、使用的畜禽产品以及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难以确定的,按照以下规定处以罚款:
(一)非法销售、使用畜类产品的,对单位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一万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非法销售、使用禽类产品的,对单位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第二十八条第四款规定加工、销售种猪和晚阉猪肉品的,由工商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销售的肉品以及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上述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照)机关吊销有关证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畜禽屠宰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在畜禽屠宰监督管理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利用职务之便谋取非法利益的;
(二)拒绝履行法定职责或者未在规定时限内办理有关事项,给畜禽屠宰企业造成损失的;
(三)实施违法行政行为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三条本条例规定范围以外鸭、鹅、食用犬等畜禽的定点屠宰,由省人民政府根据具体情况规定,其中行政审批的设置和程序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四条本条例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
㈨ 小餐饮有了营业执照,一定要办食品经营许可证吗
一定要的办的。
小餐饮经营许可证申办流程、所需材料如下:
一、 内容概述:小餐饮,是指有固定经营门店,从业人员少、条件简单,从事餐饮服务的小餐馆、小吃店、小饮品店等个体经营者,应当依法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领取《小餐饮经营许可证》。
二、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和《陕西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及摊贩管理条例》
三、 标准规范:《XX省小餐饮管理办法》
四、申办条件:
(一)有固定、合法的经营场所,经营场所远离污染源,并设置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
(二)加工经营场所内应当保持清洁,不得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三)厨房各功能区布局合理,粗加工、烹饪、餐用具清洗消毒、食品原辅料贮存区域等场所分区明确,防止食品存放、操作产生交叉污染;
(四)操作间与就餐场所、卫生间有效隔离;
(五)配备有效的冷藏、洗涤、消毒、排烟净化、防蝇、防尘、防鼠设施,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废弃物)的容器或者设施;
(六)无专用餐饮具清洗消毒设施的,应当使用符合规定的一次性餐饮具或者采用集中式消毒餐饮具。
㈩ 吕家传是传销吗,3.15骗局揭秘吕家传
吕家传是传销。
据辽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消息称,铁岭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科收到关于投诉铁岭市银州区俊升堂医疗器械商行膏药有质量问题的转办单〔案件编号TS(Y)-2015-08132〕。铁岭市局执法人员对铁岭市银州区俊升堂医疗器械商行进行现场检查。
在检查该单位经营区合格品货架上发现标示生产企业:夏邑县现代汉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类医疗器械生产登记号豫商食药监械生产备20150001,备案号豫商械备20150004号,四个规格的冷敷贴共计84袋,已依法扣押上述冷敷贴4袋,并依法进行协查。
2018年1月15日,河南省商丘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商丘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取消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及产品备案的公告》,文中显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现将我局取消的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及产品备案的企业予以公告。
夏邑县现代汉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锁备案的豫商械备20150001号、豫商械备20150002号、豫商械备20150003号、豫商械备20150004号、豫商食药监械生产备20150001号已全部取消。因此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吕家传膏药为“三无产品”。
(10)辽宁省食品监督条例扩展阅读:
“吕家传”膏药由夏邑县现代汉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加工,河南省吕家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推市场,产品只在线上销售。吕家传膏药代理级别共分为天使、合伙人、董事、官方四个级别,且依次递升。
其中,天使级别只需要购买5盒吕家传膏药即消费550元便可直接晋升,合伙人级别需要购买30盒即消费2700元,董事则需要200盒即消费14000元,而拿货1000盒即消费55000元便可直接晋升最高级别即官方。官方级别的代理商还将额外获得高分成比例,分红比例最低4500元,最高220万封顶。
“成为会员后,只要别人从你这拿货以后就是你底下的人了,不会存在他越过你直接去找平台拿货,而且你下面的人销售的也算你的,升级官方后就不用卖货了,直接可以吃后面的人的销售额的奖励,也就是分红。”。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吕家传的销售模式与传销中“会员依附式”发展和交纳费用获得加入资格颇为相似,凡有类似《禁止传销条例》里面列举的行为,并且未经商务部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