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2014

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2014

发布时间: 2022-05-05 12:49:02

① 上海有关园林绿化建设的地方性法律法规,还有全国的法律法规都有哪些

与园林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等,搜集希望能帮到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绿化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修正)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城市绿化条例
城市绿化植树工程施工规范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
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管理实施细则
《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罚款处罚办法
鞍山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
草坪产品等级标准
草坪与地被规程规范
垂直绿化技术规程
大树移植及保活技术措施初探
大树移植技术规程
大树移植施工技术规程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公园设计规范CJJ 48— 92
古树名木管理技术规范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哈尔滨市城市绿化条例
海北藏族自治州城镇绿化管理条例
花卉种苗产品等级标准
花卉种球产品等级标准
花卉种子产品等级标准
花坛、花境技术规程
吉林市绿化管理条例
假山叠石工程施工规程
辽宁省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
林业苗圃工程设计规范
绿地设计规程
绿化喷洒车的技术要求及操作规程
绿篱修剪机的技术要求及操作规程
某设计院绘图规范标准
宁波市农村绿化条例
盆花产品等级标准
盆栽观叶植物产品等级标准
上海市植树造林绿化管理条例
石家庄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条例修正案
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
鲜切花产品等级标准
行道树栽植技术规程
育苗技术规程
园林城市评选标准
园林古建工程技术操作规程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园林绿化管养规范
园林苗圃育苗规程
园林树木养护技术规程规范
园林系统公共标志实施规程
园林栽植土质量标准
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程
园林植物养护技术规程
园林植物栽植技术规程
浙江省林业育苗技术规程
竹子养护技术规程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
工程设计相关资料汇编
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监理工作流程图--监理总程序
建筑工程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全套作业指导书
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
施工项目管理手册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管理规定
学生公寓施工组织设计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城市规划准则
园路工程技术规程
泵站施工规范
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决算编制办法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
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
关于加强城市园林绿化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及有关事项的通知(北京)
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
江苏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
江苏省园林分类分级管理暂行办法
江苏城市古树名木汇编
城建监察规定

② 做园林设计所要承担的相关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绿化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修正)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城市绿化条例
城市绿化植树工程施工规范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
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管理实施细则
《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罚款处罚办法
鞍山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
草坪产品等级标准
草坪与地被规程规范
垂直绿化技术规程
大树移植及保活技术措施初探
大树移植技术规程
大树移植施工技术规程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公园设计规范CJJ 48— 92
古树名木管理技术规范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哈尔滨市城市绿化条例
海北藏族自治州城镇绿化管理条例
花卉种苗产品等级标准
花卉种球产品等级标准
花卉种子产品等级标准
花坛、花境技术规程
吉林市绿化管理条例
假山叠石工程施工规程
辽宁省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
林业苗圃工程设计规范
绿地设计规程
绿化喷洒车的技术要求及操作规程
绿篱修剪机的技术要求及操作规程
某设计院绘图规范标准
宁波市农村绿化条例
盆花产品等级标准
盆栽观叶植物产品等级标准
上海市植树造林绿化管理条例
石家庄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条例修正案
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
鲜切花产品等级标准
行道树栽植技术规程
育苗技术规程
园林城市评选标准
园林古建工程技术操作规程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园林绿化管养规范
园林苗圃育苗规程
园林树木养护技术规程规范
园林系统公共标志实施规程
园林栽植土质量标准
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程
园林植物养护技术规程
园林植物栽植技术规程
浙江省林业育苗技术规程
竹子养护技术规程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
工程设计相关资料汇编
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监理工作流程图--监理总程序
建筑工程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全套作业指导书
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
施工项目管理手册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管理规定
学生公寓施工组织设计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城市规划准则
园路工程技术规程
泵站施工规范
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决算编制办法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
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
关于加强城市园林绿化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及有关事项的通知(北京)
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
江苏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
江苏省园林分类分级管理暂行办法
江苏城市古树名木汇编
城建监察规定
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规定
城市动物园管理规定
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

③ 武汉船厂老厂区树木移栽到新厂区如何办理手续

摘要 一、许可依据、权限

④ 小区绿化树木与楼栋间距有标准吗

没有规定,但要经过主管部门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以武汉市为例,根据《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第九条: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市园林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城市绿化发展需要,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共同组织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后,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市园林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进行修改,并按照规定程序报批。

武汉市园林局工作人员表示,根据《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严禁擅自砍伐、移栽城市树木。擅自砍伐、移栽树木的,责令赔偿损失,并处以赔偿金额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

小区内树木需修剪或死危树砍伐的,应由所在社区居委会向各区园林局提出申请。因为居住区的树木归全体业主所有,若有业主反对,修剪审批就通过不了。

(4)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2014扩展阅读:

建设工程项目配套绿地率应当达到下列标准:

(一)新区建设的住宅项目不低于百分之三十,其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规划人口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低于15平方米、小区(含组团)不低于一平方米、组团不低于05平方米;

(二)旧区改建的住宅项目、保障性住房项目不低于百分之二十五,其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规划人口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低于105平方米、小区(含组团)不低于07平方米、组团不低于035平方米;

(三)新建行政办公、文化、教育科研、体育、医疗卫生等项目不低于百分之三十五;

(四)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不低于百分之二十五;

(五)商业商务设施、娱乐康体、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等商业服务业设施项目和物流仓储项目不低于百分之二十;

(六)城市主干道不低于百分之二十,次干道不低于百分之十五;

(七)新建工业园区不低于百分之二十,园区内各项目的配套绿地率,由工业园区管理机构确定,但一般不高于百分之二十;园区外新建工业项目配套绿地率,按照国家、省和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八)其他建设工程项目配套绿地率不低于百分之二十五。

⑤ 国家住建部对多栋高层小区绿化面积标准是多少

1992年6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00号公布自1992年8月1日起施行的《城市绿化条例》没有具体的规定,只是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可以依照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

举两个例子:

《宁波市城市绿化条例》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

第九条各项建设工程,必须安排一定比例绿化面积,绿化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为:

(一)新建住宅小区和旧城改造住宅区为百分之三十,其中人均公园绿地的面积分别达到以下标准:居住组团人均不低于零点五平方米;居住小区人均不低于一平方米;居住区人均不低于一点五平方米;

(二)除安全、消防、环保等有特殊规定的项目外,新建工业企业为百分之二十;

(三)对外交通、无污染的市政公用设施、商业金融、仓储用地不低于百分之二十;

(四)新建旅馆和体育、医疗、文教科研、行政办公、部队机关等不低于百分之三十五;

(五)泵站、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等对环境容易产生污染的市政公用设施不低于百分之三十五;

(六)新建城市干道不低于百分之二十五,改建城市干道不低于百分之二十,城市市区主要景观路段不低于百分之三十;

(七)其他新建工程不低于百分之三十,扩建、改建工程不低于百分之二十;

(八)特殊地段的建设项目须根据详细规划并经法定程序批准后另行确定。

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

第九条建设工程项目绿化用地所占该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例,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在建筑密度一区内的居住区不低于百分之二十五,其中公共绿地按居住人口规模人均不少于零点五平方米;在建筑密度二区内的居住区不低于百分之三十,其中公共绿地按居住人口规模人均不少于零点八平方米;在建筑密度三区内的居住区不低于百分之三十五,其中公共绿地按居住人口规模人均不少于一平方米;
(二)商业中心、仓储不低于百分之二十;
(三)交通枢纽、工业企业不低于百分之二十五,其中产生有害气体及其他污染的工厂不低于百分之三十,并设立宽度五十米以上的防护林带;
(四)学校、医院、科研机构、休疗养院所、机关团体、公共文化机构、部队等单位不低于百分之三十五;
(五)园林景观道路不低于百分之四十;宽度大于五十米的道路不低于百分之三十,宽度在四十至五十米的道路不低于百分之二十五,宽度小于四十米的道路不低于百分之二十。
因特殊情况,工程建设项目绿化用地面积达不到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规定标准的,经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可适当降低比例,但不得低于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七十,并按所缺的绿化用地面积缴纳绿化补偿费,由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本地段内安排绿化建设。

⑥ 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的第三章

第十九条城市的公共绿地、风景林地、防护绿地、行道树及干道绿化带的绿化管理,由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各单位管界内的防护绿地,由该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单位自建的公共绿地和单位附属绿地,由该单位管理;居住区绿地的绿化,已实行物业管理的,由业主委员会委托物业管理企业管理,未实行物业管理的,由社区管理机构管理;城市苗圃、花圃、草圃等生产绿地,由其经营单位管理。
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对城市绿化管理的指导、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绿化管理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及本市的绿化养护标准进行养护管理,及时补栽枯死的树木花草,保持树木花草繁茂、整洁、美观,设施完好。
第二十一条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和绿化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树木花草的栽培、养护、修剪、防治病虫害及绿化设施等管理制度。
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督促管理单位加强对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对引进的绿化品种,应当进行科学论证,防止危害生态平衡的植物传播蔓延。
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单位绿化及树木更新改造提供技术指导。
第二十二条国家保护树木所有者和管理维护者的合法权益。树木所有权按下列规定确认:
(一)园林、林业、公路、铁路、堤防等部门在规定的用地范围种植和管理维护的树木,分别归该部门所有;
(二)单位在其用地范围内种植和管理维护的树木,归该单位所有;
(三)居住区的树木,归业主所有;
(四)在单位自管的公房区域内,由单位组织种植和管理维护的树木,归该单位所有;
(五)在私有房屋庭院内,由房屋产权所有人自种的树木,归该产权所有人所有。
单位或者个人对树木所有权有争议的,可申请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确认,或者申请人民法院裁决。
第二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改变城市绿化规划用地性质,不得破坏绿化规划用地的地形、地貌、水体和植被。
第二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占用城市绿化用地。因建设或者其他特殊需要,临时占用城市绿化用地,须经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临时用地手续,并按规定期限归还;因临时占用城市绿化用地造成树木花草损失的,由占用单位负责赔偿。
第二十五条严禁擅自砍伐、移栽城市树木。因城市建设需要改变用地范围内绿化现状的,须按照以下规定申请办理砍伐、移栽审批手续:
(一)砍伐、移栽树木干径在二十厘米以下,并且一处一次砍伐、移栽数量在十株以下的,由所在地的区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报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砍伐、移栽树木干径在二十厘米以上,或者一处一次砍伐、移栽数量在十株以上的,以及城市道路、公共绿地的树木,由区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报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对因城市建设需要清除用地范围内的树木,能够移栽的应当移栽。
经批准砍伐树木的单位和个人,须按照砍伐一株补植五株的标准预先交付相应的保证金,并按照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补植;补植符合要求的,退还保证金。
第二十六条在紧急防汛期,防汛指挥机构根据需要应急砍伐树木的,在汛期结束后,应当向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补办手续,市或者有关区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补种。
第二十七条为保证管线的安全使用需要修剪树木的,必须经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按照兼顾管线安全使用和树木正常生长的原则进行修剪。管线设置在先的,修剪费用由树木管理单位承担;树木种植在先的,修剪费用由管线管理单位承担。
因不可抗力致使树木倾斜危及管线安全时,管线管理单位可以先行修剪、扶正或者砍伐树木,但应及时报告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和绿地管理单位。
第二十八条对城市古树名木实行统一管理,分别养护。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古树名木的档案和标志,划定保护范围,制定保护措施,加强养护管理。
严禁砍伐、迁移和损伤古树名木。因特殊需要迁移古树名木的,必须提出可靠的迁移方案,经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九条禁止下列损坏城市绿化及其设施的行为:
(一)在绿地内乱搭乱盖和乱倒乱扔废弃物;
(二)损坏草坪、花坛和绿篱;
(三)在草坪和花坛内堆放物料;
(四)人工强光照射树木、刻划树木、攀摘花木;
(五)损坏栏杆、站石、水管等绿化设施;
(六)在城市绿地内设置广告牌(栏);
(七)对树穴硬覆盖;
(八)借树搭棚或者擅自在行道树上悬挂物品;
(九)在街头绿地、道路绿带内设置商业、服务业摊点;
(十)在绿地内随意挖坑取土、排放污水污物、停放车辆、焚烧物品;
(十一)其他损坏城市绿化及其设施的行为。
第三十条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城市绿化建设和维护的经费专款专用,由财政部门监督使用。

⑦ 园林设计标准

“适用、经济、美观”是园林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

园林设计工作的特点是有较强的综合性,所以,要求做到适用、经济、美观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当然,同任何事物发展规划一样,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情况下,根据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环境的差异,彼此之间有所侧重。

一般情况下,园林设计首先要考虑“适用”的问题。所谓“适用”,一层意思是“因地制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另一层意思是园林的功能适合于服务对象。“适用”的观点带有一定的永恒性和长久性。即使 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清代皇帝,在建造帝王宫苑颐和园和圆明园时,也考虑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颐和园原先的瓮山和瓮湖(又叫西湖)已具备大山、大水的骨架,经过地形整理,仿照杭州西湖,建成了以万寿山、昆明湖和山水骨架、以佛香阁为全园的构图中心、主景突出式的自然山水园。与颐和园毗邻的圆明园,原先是丹凌?地貌,自然喷泉遍布,河流纵横。根据圆明园的原地形和分期建设的情况,建成平面构图上以福海为中心的集锦式的自然山水园。由于因地制宜,适合于各自原地形的状况,从 而创造出自具特色的园林佳作。
在考虑是否“适用”的前提下,其次考虑的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正确地选址,因地制宜,巧于因借,本身就减少了大量投资,也解决了部分经济问题。经济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做到“事半功倍”尽量在投资少情况下办好事。当然,园林建设要根据园林性质、建设需要确定必要的投资。

在“适用”、“经济”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美观”,即满足园林布局、造景的艺术要求。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美观要求提到最重要的地位。实质上,美、美感,本身就是一个“适用”,也就是它的观赏价值。园林中的孤置假山、雕塑作品等起到装饰、美化环境,创造出感人的精神文明的氛围,这就是一种独特的“适用”价值,美的价值。 在园林设计过程中,“适用、经济、美观”三者之间不是孤立的,而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单纯地追求“适用、经济”,不考虑园林艺术的美感,就要降低园林的艺术水准,失去吸引力,不受广大群众的喜欢;如果单纯地追求“美观”,不是全面考虑到“适用”问题或“经济”问题,就可能产生某种偏差或缺乏经济基础而导致设计方案成为一纸空文。所以,园林设计工作必须在适用和经济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美观”,美观必须与适用经济协调起来,统一考虑,最终创造出理想的园林设计艺术作品。

⑧ 武汉为什么称为火炉

武汉称为火炉是因为武汉江河湖泊众多,水汽大量蒸发,团团热气将整个城市罩住,一方面减慢了地面热量向空中辐射的速度,另一方面使人体表面不易散热,宛如桑拿,汗出如浆,闷热难耐。

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空前规模的燃烧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汽车的降价、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们购车代步;加上空调的普及,这些都在向大气排放大量热气。

城市里的人口、高楼、道路密集,混凝土、柏油路使太阳辐射升温快,散热慢,热岛效应越来越明显,城市的温度在逐步升高,越来越多的“火炉”城市涌现出来,这也是人类无节制活动加剧地球环境急剧变化升温的现实例证。

(8)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2014扩展阅读

“火炉”武汉不再那么热:

武汉,有近40%的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达10多平方米,城市植被犹如一台台巨大的绿色空调,在不断为城市降温。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武汉告别“火炉”背后因素众多,但城市植被的增加功不可没。绿植通过蒸腾作用与光合作用,大量吸收空气热量与二氧化碳。

绿色空间直接关系城市可持续发展、基本承载力。武汉市陆续制定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条例、武汉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等系列地方性条例和规章,用制度铁腕来守住绿线这条城市生态底线。

⑨ 与园林有关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共7章70条,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同时废止。

2、《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1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

根据2017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决定》修正。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1979年9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原则通过 1979年9月1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令第二号公布试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根据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决定》修正。

5、《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1985年6月7日由国务院发布,共17条。

6、《城市园林绿化资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发,本办法自一九九五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7、《城市绿化条例》
经1992年5月20日国务院第104次常务会议通过,自1992年8月1日起施行。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

(9)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2014扩展阅读:

园林古建筑行业作为受固定资产影响较大的行业,在城镇化进程的大背景下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以大唐芙蓉园为代表的城市园林古建筑运营模式、以宋城文化为代表的影视文化园林古建筑运营模式纷纷取得超额收益,并得到业界认可。

与此同时,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促使全社会日益重视生态环境。2001-2010年,全国城市绿化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投资额从163.2亿元增加至1235.90亿元,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2%左右,充分显示城市园林绿化行业是一个朝阳行业。

到2010年,中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149.45万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22%,绿地率34.17%,城市人均拥有公园绿地面积10.66平方米。

园林古建筑不但能很好的继承了传统文化,也对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在“十二五”期间,国家振兴文化产业并更加强调环境保护的大趋势下,园林古建筑也将得到更加长足的发展。

⑩ 涉及城市管理方面法律法规知识有哪些

国家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
国务院行政法规: ·
《城市绿化管理条例》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国务院关于修改〈物业管理条例〉的决定》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城市道路管理条例》
省市地方性法规(各个地方法规有些区别,下面列举武汉市相关规定):
武汉市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信息发布与传播办法(试行)
湖北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及传播管理办法
武汉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武汉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
《武汉市住宅区物业管理条例(2004年)》
行政规章:
武汉市景观灯光设施建设和管理办法
武汉市道路桥梁融雪防冻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试行)
《武汉市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办法》
《武汉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燃气管理办法》

热点内容
人大立法环保调研 发布:2025-02-07 21:13:41 浏览:382
钦州人民法院领导 发布:2025-02-07 21:08:57 浏览:227
私募基金公司出具法律意见书 发布:2025-02-07 20:52:10 浏览:642
司法拍卖成交率 发布:2025-02-07 20:26:14 浏览:254
梧州十大杰出律师 发布:2025-02-07 20:19:36 浏览:680
所得税立法 发布:2025-02-07 20:04:38 浏览:131
法社会中的恋爱与婚姻的论文 发布:2025-02-07 19:26:09 浏览:336
在职法律硕士联考大纲 发布:2025-02-07 19:20:55 浏览:346
海事法院院长的级别 发布:2025-02-07 18:49:16 浏览:672
社会公民懂法识法的演讲稿 发布:2025-02-07 18:39:32 浏览: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