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规章制度的违法规定

规章制度的违法规定

发布时间: 2022-05-06 04:17:04

『壹』 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公司是否可以对员工进行罚款

公司是没有罚款的权力的。但公司经常通过内部规章制度对员工扣发奖金和工资,这一块法律并没有禁止。劳动法提倡用人单位不能仅仅为了处罚职工就订立规章制度,而应当依据劳动法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劳动者如有一般性违纪情况,应主要通过批评教育等来解决。
一、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各国劳动法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大都包括以下基本内容:劳动就业法,劳动合同法,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制度,劳动报酬,劳动安全与卫生的程,女工与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制度,劳动纪律与奖惩制度,社会保险与劳动保险制度,职工培训制度,工会和职工参加民主管理制度,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以及对执行劳动法的监督和检_制度等。
二、劳动法最早属于民法的范围,十九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劳动法在各国的法律体系中日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逐渐脱离民法而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三、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劳动法——《学徒健康与道德法》,禁止纺织厂使用9岁以下的学徒,并规定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12小时,同时禁止做夜班。十月革命后,1918年苏维埃政府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劳动法典,并于1922年颁布了新的《苏维埃劳动法典》。早在1931年1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苏维埃工农兵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
四、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先后制定了《劳动保险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这些和相关的司法解释一起,构成了广义上的劳动法。狭义上的劳动法,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贰』 怎么算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

妨碍正常工作秩序,违反安全制度等就属于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
以下属于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情形:
1、对员工采取暴力、威胁、恐吓、纠缠等手段,严重妨碍、影响或破坏生产工作、生活秩序;
2、蓄意损坏、损毁公司及员工个人资产、财产或各种设备、设施;
3、故意泄露公司机密,侵占公司财产,利用工作之便或公司名誉谋取私利,徇私舞弊;
4、在单位内聚众赌博;
5、在单位内部有伤风败俗之行为者;
6、对同仁有强制猥亵或者强奸行为者;
7、严重违反各种安全制度,导致重大人身或设备事故者;
8、伪造公司公文或者公章者;
9、经公检法部门给予行政拘留、劳教、叛刑处理者。
内容上应合法、符合常理。尤其对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而除名的内容的规定更是如此,除名应该属于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的处罚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叁』 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情形

(一)涉嫌违反治安处罚法及构成犯罪的行为:1、盗窃同仁或单位财物(包括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者。2、对同仁施以暴力、敲诈勒索或有重大侮辱威胁行为者。3、聚众闹事妨害正常工作秩序者。4、在单位内聚众赌博。5、故意毁坏公物,金额较大者(500元以上为较大)。6、在单位内部有伤风败俗之行为者。7、利用职权受贿或以不正当手段谋取私利者。8、对同仁有强制猥亵或者强奸行为者。9、严重违反各种安全制度,导致重大人身或设备事故者。10、利用公司名义招摇撞骗,使公司蒙受名誉或经济损失者。11、伪造公司公文或者公章者。12、经公检法部门给予行政拘留、劳教、叛刑处理者。(二)违反单位考勤制度的行为:1、一个月内迟到、早退累计超过六次(含)以上者。2、连续旷工7天或一年内累计旷工15天以上者。3、一年内请事假30天以上者。4、在工作时间睡觉或擅离职守,导致公司蒙受重大损失者。5、无故旷工未向领导汇报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5000元以上)者。6、违反公司考勤制度年度内累计计大过三次或者计大小过累计10次者。(三)违反公司员工日常行为规范及工作纪律的行为:1、多次违反公司员工日常行为规范年度内因此累计被记大过三次以上者。2、故意违反公司员工行为规范,给公司形象或者利益造成重大损害者。3、因违反公司员工日常行为规范记大小过年度内累计10次者。4、上班时间长时间从事非工作范围内的活动,被发现经批评仍不悔改且有三次以上的类似行为者。(四)违反单位诚信保密制度的行为:1、虚报工作成绩骗取公司奖励或者规避公司惩罚者。2、遗失重要公文未及时汇报者。3、故意撕毁公文者。4、故意泄漏重要商业秘密者。5、隐瞒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材料骗取公司提拔者。(五)影响生产秩序及侵害公司利益的行为:1、在外从事第二职业或其它也非法经营活动者。2、借用公司名义承揽业务谋取私利者。3、非法收授商业贿赂或者回扣者。4、非法煽动罢工、怠工,影响生产秩序者。5、非法携带或拥有危险品或**(如枪支、弹药、刀械、毒品等)进入公司者。6、工作严重失误导致公司大量产品不合格或者其他导致公司利益重大损失者。7、故意严重损害公司利益者。(六)违反公司员工管理制度的行为:1、员工拒不服从单位正常工作调动者。2、员工不服从上级指挥,目无领导,顶撞上级,而影响公司指导系统的正常运作,情节严重者。3、造谣生事,捏造需要事实,导致其他员工降薪、降职或受处分者。4、利用职权,散步虚假信息或者擅自发布命令,扰乱公司正常管理者。

『肆』 规章制度违法行为的分类有哪些

违法行为的分类包括:
1、刑事违法,指违反刑法且刑法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
2、民事违法,指违反民事法律规定,损害他人民事权利的行为;
3、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侵害受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的行政行为;
4、交通违法,指违反道路交通运输相关管理规定的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民法典》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伍』 什么叫严重违反规章制度

法律分析: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是指经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规定为严重违反的情形,而劳动者拒不遵守或者多次重复违反,给用人单位管理造成重大妨碍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情节。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陆』 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

法律分析:首先,规章制度的内容必须是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而且是通过民主程序公之于众。其次,劳动者的行为客观存在,并且是属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何为“严重”,一般应根据劳动法规所规定的限度和用人单位内部的规章制度依此限度所规定的具体界限为准。如,违反操作规程,损坏生产、经营设备造成经济损失的,不服从用人单位正常工作调动,不服从用人单位的劳动人事管理,无理取闹,打架斗殴,散布谣言损害企业声誉等,给用人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和管理秩序带来损害。第三,如果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处理,需要按照本单位规章制度规定的程序办理的,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八十九条 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柒』 公司规章制度发布时间晚于实施时间违反什么法律

不违反法律,很多企业都是这样,先实施再走审批流程,但如果涉及到责任追究的话,规章制度文件发布前的就按老办法处理。供参考

『捌』 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应如何处理

建立劳动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维持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确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回之间权答利、义务关系的需要。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规章制度的内容和制定的程序上都不能违背法律的规定。
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应承担如下法律责任
(1)行政责任。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首先应承担行政责任,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应给予通报批评。
(2)民事责任。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补偿受害人的经济损失。赔偿的范围原则上应该是受害人的全部实际损失。

热点内容
民法通则92条 发布:2025-02-07 15:01:48 浏览:583
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如何考核 发布:2025-02-07 14:39:47 浏览:619
法官询问证人 发布:2025-02-07 14:31:30 浏览:331
最后一次出走社会与法 发布:2025-02-07 14:27:26 浏览:224
法律服务所存在的问题 发布:2025-02-07 14:20:24 浏览:350
专利侵权管辖法院 发布:2025-02-07 14:15:12 浏览:453
良知下集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剧 发布:2025-02-07 14:14:00 浏览:969
婚姻法财产分割过错方 发布:2025-02-07 14:05:55 浏览:134
合同到期终止合同是劳动法的第几条 发布:2025-02-07 13:41:31 浏览:977
一村一居一法律顾问简报 发布:2025-02-07 13:18:24 浏览: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