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法规2015
❶ 节能环保的法律法规
清洁生产审核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 《关于印发重版点企业清洁生产权审核程序的规定的通知》 《关于印发北京市<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 (京发改[2006] 364号) 《关于印发<北京市支持清洁生产资金使用办法>的通知》 京财经一[2007] 156号 《关于发布北京市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暂行办法和北京市清洁生产审核咨询机构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京发改 [2007] 1379 号 《关于印发<北京市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京财经一[2005] 412号 《关于印发<北京市清洁生产专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京发改 [2007] 1760号 《关于发布北京市第三批清洁生产审核咨询机构名单的通告》京发改 [2007] 791号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❷ 有关节能环保的政策法规都有哪些
节能环保法律法规总目录:1.《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3.《关于印发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的通知》4.《关于印发北京市<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 (京发改[2006] 364号)5.《关于印发<北京市支持清洁生产资金使用办法的通知》 京财经一[2007] 156号6.《关于发布北京市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暂行办法和北京市清洁生产审核咨询机构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京发改 [2007] 1379 号7.《关于印发<北京市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京财经一[2005] 412号8.《关于印发<北京市清洁生产专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京发改 [2007] 1760号9.《关于发布北京市第三批清洁生产审核咨询机构名单的通告》京发改 [2007] 791号
❸ 节能减排的相关法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意见
2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意见》发布,该意见阐述了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性,提出了“总体要求”,明确了十一项“重点领域和任务”、六大“重点工程”和五项“政策措施”。该意见的发布,为中国的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国家发改委8月9日表示,为确保实现2013年节能减排目标、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并为实现“十二五”目标奠定良好基础,国家将重点从八个方面入手,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各项工作。
国家发改委将加强宏观指导,做好节能减排形势分析,加强预警调控,定期发布各地区节能指标完成情况晴雨表;
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把新上项目节能评估关,控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
实施节能改造、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节能产品惠民、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和节能能力建设等节能重点工程;
在重点领域节能方面,将推进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开展绿色建筑行动,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建设活动;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以解决影响群众身体健康的大气、水、重金属等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切实加大治理力度;
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行动;
继续加大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加强节能标准制修订工作;
着力增强全民节能减排意识,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❹ 节能法律法规
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07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公布,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第一条 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第三条 本法所称节约能源,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第四条 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
第五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节能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并组织编制和实施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年度节能计划。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节能工作。
第六条 国家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每年向国务院报告节能目标责任的履行情况。
第七条 国家实行有利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限制发展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节能工作,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推动企业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和单位产品能耗,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改进能源的开发、加工、转换、输送、储存和供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国家鼓励、支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
❺ 节能法规和文件有那些
近年来我国政府发布的重要节能法规和文件
1、 2004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版发出“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权活动的通知”,(国办发2004第30号文);
2、 2004年11月国务院发《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3、 2006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
4、 2006年8月《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
5、 2007年03月19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
6、 2007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发布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7、 2007年10月28日公布新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8、 2008年1月《高效照明产品推广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和发改委联合发布(财建[2007]1027号)
9、 2008年8月《公共机构节能条例》;
10、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2008年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科[2008]160号)
参考资料:江苏海国节能审计事务有限公司
❻ 关于节能的法律法规
英语节能的通用法律法规及政策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3 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
4 节约能源监测管理暂行规定
5 能源标准化管理办法
6 节约用电管理办法
7 关于建立GDP能耗指标公报制度的通知
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能源发展重点专项规划
9 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十五规划
10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十五”规划
11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
12 节能中长期规划
13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14 国务院关于“十一五”期间各地区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标计划的批复
15 “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
16 能源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节约能源的重要意义有:
1、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化石能源是不可持续的一种能源,过度的依赖化石能源会造成地球资源的紧张,对化石能源的无节制的开采利用,总有一天化石能源会消耗殆尽,到时候人们就会面临能源危机。地球上可供人们利用的化石能源是有限的,只有节约能源,开发再能能源,人们才能持续发展。
2、有利于环境保护 .目前的能源大部分都是化石能源,无论是开采过程中,还是使用过程中,都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如果我们减少能源的使用,做到节约能源。那么我们就能减少能源的开采与利用,就能为保护地球做出一点微薄的贡献。
3、有利于提高人们爱好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生活中吃的用的都来自与大自然。特别是能源,因为有了能源,我们的生活才变得更美好了。可是我们知道地球的能源是有限的,只有节约能源,做到爱好地球,我们美好幸福生活才能世代相传。
能源就是向自然界提供能量转化的物质(矿物质能源,核物理能源,大气环流能源,地理性能源)。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能源的出现和先进能源技术的使用。在当今世界,能源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
❼ 国家对节能减排方面出台了哪些政策,文件,法律法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意见》该意见阐述了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性,提出了“总体要求”,明确了十一项“重点领域和任务”、六大“重点工程”和五项“政策措施”。
国家发改委为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并为实现“十二五”目标奠定良好基础,国家将重点从八个方面入手,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各项工作。
1、国家发改委将加强宏观指导,做好节能减排形势分析,加强预警调控,定期发布各地区节能指标完成情况晴雨表;
2、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把新上项目节能评估关,控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
3、实施节能改造、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节能产品惠民、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和节能能力建设等节能重点工程;
4、在重点领域节能方面,将推进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开展绿色建筑行动,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建设活动;
5、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以解决影响群众身体健康的大气、水、重金属等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切实加大治理力度;
6、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行动;
7、继续加大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加强节能标准制修订工作;
8、着力增强全民节能减排意识,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中央企业节能减排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1、节能减排工作基本要求
2、中央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组织管理体系。
3、中央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节能减排领导机构,负责本企业节能减排总体工作,研究决定节能减排重大事项,建立工作制度和例会制度。
4、中央企业根据分类管理的要求建立与生产经营相适应的节能减排协调、监督管理机构。
(7)节能法规2015扩展阅读:
实施措施
(一)认真组织开展全员节能行动
1、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的重大意义,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全面开展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节能条例》,提高干部职工节能意识,把节能变成每名职工的自觉行动。
2、积极开展能源紧缺体验活动。结合实际情况节能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在每年的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能源紧缺体验活动,强化节能意识。
3、开展节约能源、资源宣传周活动。通过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树立勤俭节约观念,培养干部职工自觉节约能源、资源的良好习惯,把节约能源、资源变成自觉行动。
(二)加强制度建设
1、制定健全各项制度,完善保障体系,建立资源节约的长效机制。
2、制定适用于本单位实际的节能规划和科学的节能方案。
3、建立健全节能降耗督导检查制度和公开通报制度,监督检查节能降耗工作的落实。
4、建立健全资源、能源消耗的统计报告制度,客观全面反映资源、能源消耗的实际情况和节能降耗工作的实际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节能减排
❽ 国家发布的有关节能的法律法规、条例有什么
通用法律法来规及政策
1 中华源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3 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
4 节约能源监测管理暂行规定
5 能源标准化管理办法
6 节约用电管理办法
7 关于建立GDP能耗指标公报制度的通知
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能源发展重点专项规划
9 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十五规划
10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十五”规划
11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
12 节能中长期规划
13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14 国务院关于“十一五”期间各地区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标计划的批复
15 “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
16 能源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❾ 截至2015年1月国家最新的建筑节能标准是哪个
建筑节能新标准(GB-T50378-2014)2015年1月实施
新标准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1、将标准适用范围由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和旅馆建筑,扩展至各类民用建筑.
2、将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3、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行管理六类指标的基础上,增加"施工管理"类评价指标.
4、调整评价方法,对各评价指标评分,并以总得分率确定绿色建筑等级.相应地,将旧版标准中的一般项改为评分项,取消优选项.
5、增设加分项,鼓励绿色建筑技术、管理的创新和提高.
6、明确单体多功能综合性建筑的评价方式与等级确定方法.
7、修改部分评价条文,并为所有评分项和加分项条文分配评价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