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中国法规位阶

中国法规位阶

发布时间: 2022-05-07 15:27:05

⑴ 法律的位阶顺序由高到低为

法律分析:它们从高到低依次是:根本法、基本法、普通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法的效力位阶,是指不同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法律渊源体系中所处的效力位置和等级。在法的位阶中处于不同或相同的位置和等级,其效力也是不同或相同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七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第八条 香港原有法律,即普通法、衡平法、条例、附属立法和习惯法,除同本法相抵触或经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作出修改者外,予以保留。

⑵ 法律法规的等级

广义的法律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法律是全国人大制定的。回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  
地方答性法规是地方人大制定的。  
规章是国务院部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及地方政府制定的。
注意: 
1、规定是规范性文件,不属于法律范畴,效力低于法律。 2、条例是法律的名称,不是法律的种类。 
法律效力等级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我国法律遵循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在法律覆盖层面上,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地方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⑶ 什么是法的效力位阶

所谓法律效力位阶,是指每一部规范性法律文本在法律体系中的纵向等级。下位阶的法律必须服从上位阶的法律,所有的法律必须服从最高位阶的法。

在中国,按照宪法和立法法规定的立法体制,法律效力位阶共分六级,它们从高到低依次是:根本法、基本法、普通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⑷ 法律效力位阶

法律效力位阶,是指每一部规范性法律文本在法律体系中的纵向等级。
下位阶的法律必须服从上位阶的法律,所有的法律必须服从最高位阶的法。
按照宪法和立法法规定的立法体制,法律效力位阶共分六级,从高到低依次是:根本法、基本法、普通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各种法律渊源形成了一个由上至下、处于不同位阶、具有不同效力的体系,即法律渊源体系。
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立法公开,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第八条 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
(一)国家主权的事项;
(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四)犯罪和刑罚;
(五)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
(六)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
(七)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征用;
(八)民事基本制度;
(九)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
(十)诉讼和仲裁制度;
(十一)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项。

⑸ 我国的法律权力大小排列顺序

从高到低,依次为:
宪法

法律 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

行政法规 国务院通过的

部门内规章、地方性法规 由国务院各部委容或者各省级政府颁布的

地方性法规 计划单列市政府颁布的

地方性有约束力的文件 其他地方政府以其职权颁布的

⑹ 法律中的位阶是什么意思

所谓法律位阶,是指每一部规范性法律文本在法律体系中的纵向等内级。下位阶的法律必容须服从上位阶的法律,所有的法律必须服从最高位阶的法.
在我国,按照宪法和立法法规定的立法体制,法律位阶共分六级,它们从高到低依次是:根本法律、基本法律、普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⑺ 立法层级和法律位阶是一回事吗

不一样。但有共通的部分。
立法层级,主要是从“立法主体”的角度说的。主要有以下层级:
1、全国人大——立法。
2、国务院——行政法规(暂行条例、实施条例等)。
3、中央各部委——部门规章。
4、省级人大及常委会、设区的市的人大及常委会——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5、省级政府——地方政府规章。
不同的立法主体,其制定的规范最终的“法律效力”不一样。全国人大的立法,是面向全国的,全国各地都受其约束。宪法、基本法律等都是人大制定。

法律位阶是各种法律规范所处的法律地位。
前面的“立法层级”是从“立法主体”谈,而法律位阶,是从“法律规范”本身所处的法律地位谈。
法律地位有高有低,法律位阶因而又称之为“法律效力等级”。位阶高的是“上位法”,位阶低是“下位法”。下位法的制定要符合上位法的基本要求,否则会造成冲突,需要做调整(立改废)。
第一位阶是:宪法。(我国宪法也明确规定了,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第二位阶是:法律(狭义的法律,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第三位阶是: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第四位阶是:地方性法规、经济特区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第五位阶是:规章。(政府规章或行政规章。规章具体分为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从以上的分别中其实也能感觉到共通的部分,法律位阶也主要受其立法主体的影响。

⑻ 什么是法律位阶

你好,所复谓法律位阶,是指制每一部规范性法律文本在法律体系中的纵向等级。下位阶的法律必须服从上位阶的法律,所有的法律必须服从最高位阶的法. 在我国,按照宪法和立法法规定的立法体制,法律位阶共分六级,它们从高到低依次是:根本法、基本法、普通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希望能帮助到你望采纳

热点内容
四川大学诉讼法考研 发布:2025-02-07 09:16:01 浏览:66
新婚姻法女性不婚 发布:2025-02-07 09:15:15 浏览:516
迟到罚款是否违反劳动合同法 发布:2025-02-07 08:46:07 浏览:824
辩论赛依法治国 发布:2025-02-07 08:40:02 浏览:80
南京司法鉴定中心 发布:2025-02-07 08:39:27 浏览:956
银行贷款不还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2-07 08:27:03 浏览:498
婚姻法测题目加答案 发布:2025-02-07 08:00:00 浏览:165
行政法判决 发布:2025-02-07 07:45:44 浏览:420
遗产纠纷律师 发布:2025-02-07 07:43:41 浏览:476
婚姻方面的法律服务热线 发布:2025-02-07 07:16:02 浏览: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