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让行人规章
① 如何正确礼让行人,有明确的相关法律法规吗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
第四十七条:“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又根据公安部123号令:“对机动车行经斑马线不礼让行人的违法行为处罚款200元,记3分;对于行人闯红灯等行为将处10元罚款,对于翻越道路隔离设施的处10元罚款~机动车辆行经斑马线应主动礼让行人。
以下三种情况都是违法行为:
1、路上的行人在进行通过斑马线过马路的时候,汽车驾驶员鸣笛并且以很快的速度驶过斑马线。
2、汽车司机在斑马线人流较多的情况下,鸣笛示意,意图冲散斑马线人群的行为。
3、前一辆车辆在斑马线之前进行礼让行为,后车强行变车道通过斑马线。
(1)杭州让行人规章扩展阅读:
相关案例:
2015年5月19日上午,交警部门当庭播放了一段监控视频,画面显示一辆银色的轿车由东向西行驶至斑马线,而行人由南向北横穿斑马线,银色车辆通过时,行人站停,车辆通过后,行人继续往前走,但这段监控视频看不清该车的车牌号码;另一段视频是执法人员从另一个角度拍摄的,显示了这辆车的行进过程。
这一处罚是不是合乎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贝某和交警在庭上展开辩论,问题的焦点是:在斑马线上遇到行人,机动车究竟该怎么过。
贝某认为,法律规定“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但视频显示,行人已在避让车辆,停了下来,“正在”应该是连续的动作,这个行人也不是车辆逼迫之后才避让,所以自己减速通过的做法,一点也没错。
“不能对法条做机械理解。”贝某说,规定机动车让行人先行没错,但前提是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如果行人已经停下主动让车辆先行,车辆可以先行通过。
交警方则认为,法律规定是“停车让行”,而不是减速让行,当行人在斑马线上时,机动车必须停下来让行人优先通过,以保护行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在庭上,交警还出示了数据:2013年至2014年,全国因未礼让斑马线行人导致交通事故共4907起,共造成1145人死亡,死亡率超过23%。
② 礼让行人是怎么规定得
《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规定:机动车经过人行横道时应礼让行人,违者将受到处罚,拒不履行处罚决定的,将被录入个人信用信息。
《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
(1)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
(2)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
(3)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
对遇行人正在通行人行横道时未停车让行的行为,交警将依法处以罚款100元,记3分的处罚,造成交通事故的,罚款200元,记3分。
哪些行为属于不礼让行人:
(1)行人正从斑马线过马路时,驾驶员驾车鸣笛示意行人让行并快速通过斑马线。
(2)机动车在行经斑马线时,强行冲散过马路的队伍,比如学生放学排队从斑马线上过马路时,仍然有驾驶员强行通过,切断过马路行人的队伍。
(3)在斑马线前的导向车内,前车已经停车让行,而后车却变道强行通过斑马线的行为。
遇到以下情况,也应该礼让行人:
(1)行人在道路右幅人行横道行走、未抵达道路中心线时,在左幅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应当减速行驶,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人行横道。行人在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分隔线外侧等待,未进入机动车道时,机动车应当减速行驶,可在确保安全前提下通过人行横道。
(2)行人越过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分隔线,进入斑马线区域,机动车未停车让行,则属于交通违法行为。行人在道路中心线等待,虽然未进入机动车所在车道,但是机动车未停车让行,也属于交通违法行为。行人通过右转渠化岛斑马线时,车道上的机动车未停车让行,同样属于交通违法行为。
③ 礼让行人是谁提出的
礼让行人最早是由杭州市公交集团董事长沈勇在2007年就制定了《公交营运司机五条规范》,其中明确规定“行经人行横道时减速礼让”,从制度上保障“礼让”的实施。之后杭州市内出租车也自发加入到了“礼让斑马线”的行动中。杭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斑马线“礼让行人”首次被写入了该地方性法规。
一,礼让行人的好处
对行人的礼貌是一个非常好的政策,对于车主和行人来说都是如此,因为车主不会永远都是车主,行人一辈子也不会停止开车。这是一件互惠互利的事情,方便了行人,也更安全了交通。机动车体积庞大,且处于比行人更强的关口,要多注意不要挤压行人的出行空间。斑马线前减速、礼貌停车,不仅是每个司机应该履行的法律义务,也是适当的道德平衡的结果。然而,文明出行也离不开出行者的配合。车辆和行人是享有路权的主体,享有通行的权利,这也意味着礼貌的义务。“斑马线上对行人的礼貌”的规定并不意味着任何一方权利的缺失。
二、礼让斑马
“礼貌斑马线”不仅是一种交通规则,更是司机与行人之间的一种社会互动。在人口快速流动、异质性日益增强的现代社会,司机和行人通常是陌生人。对陌生人的态度是社会文明的一面镜子。虽然从未见过面,但司机和行人走在同一条路上。无论是驾驶员还是行人的角色扮演,都会直接影响对方的出行质量和交通体验。在这方面,司机和行人构成了一个出行共同体。当双方处于对立和排斥的两极时,就会互相伤害。当双方都有规则意识和公共精神时,他们将是互利的。
礼貌不仅仅是遵守规则,更是一种礼仪,是建立在双方角色互换,懂得换位思考,自律自己行为的基础上。患者人的礼貌也是一种自我修养,自我学习,知礼也是一种美德,积极的礼貌可以让自己未来的路越走越宽。礼貌不仅是道路,也是自我行为的体现。生活中很多人都可以从中学习。
④ 杭州斑马线礼让行人什么时候开始的
2007年
拓展:
首先,杭州市公交集团《公交营运司机五条规范》,明确规定“行经人行横道时减速礼让”,从制度上保障“礼让”的实施。
其次,2009年,杭州市内出租车也自发加入到了“礼让斑马线”的行动中。2杭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斑马线“礼让行人”首次被写入了该地方性法规。
最后,2016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至此,杭州的“礼让行人”从最开始的文明倡导升格为地方法条款。
⑤ 问答:为什么杭州的机动车礼让行人做得这么好
这是我前段时间在头条问答上回答的问题,阅读量出奇的好,网友评论也很积极,现在发出来给大家看看,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
为什么杭州的机动车礼让行人做得这么好?我先不说答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给大家讲讲故事。
(网络图片,非现场拍摄)
以上就是我亲身经历的杭州机动车礼让行人,分析的原因也不知道对不对,欢迎杭州的喷油点评。最后再一次给杭州的交通点赞,在这里真正感受到了行人被尊重的感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⑥ 杭州如何做到车让人的
对于杭州如何做到车让人的,我有下面的看法。
杭州的现象
据统计,杭州市道路斑马线前机动车的赠品率已超过93.91%,“斑马线礼遇”已达99%。
事实上,在杭州生活和旅行的人都熟悉斑马线前的行人现象。
近年来,杭州市各界共同努力,以市民的积极性为契机,深化“文明起步”,进一步提高城市文明和文明市民的素质和程度,成功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斑马线已经成为许多司机最基本的素质。
⑦ 杭州礼让行人规定什么时候开始的
2007年,杭州市公交集团就制定了《公交营运司机五条规范》,其中明确规定“行经人行横道时减速礼让”,从制度上保障“礼让”的实施。2009年,杭州市内出租车也自发加入到了“礼让斑马线”的行动中。2015年10月30日,杭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斑马线“礼让行人”首次被写入了该地方性法规。该条例于2016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至此,杭州的“礼让行人”从最开始的文明倡导升格为地方法条款。
⑧ 杭州的机动车礼让行人做的很好,这是为何
杭州的机动车礼让行人做的好,这是为什么呢?机动车礼让行人,这是对于每一位司机最重要的要求。因为在道路交通中,最弱势的就是行人。他们的速度较慢,而且保护能力也较弱。如果发生相应的交通事故,那么受伤的就很可能是行人。因此很多的交通,道路,法律都会有对行人安全的规定。在发生相映事故时,法律也会对行人进行更多的保护。所以如果机动车能够做到礼让行人,那这个城市的道路交通安全将会有比较大的提升。一般来说,从法律的层面上进行加强,以及司机的交通意识增强都是提高这种现象的最好方式。
杭州的机动车礼让行人做得好,就是因为杭州的交管意识较为落实,并且司机的意识也有所提高,在对于礼让行人方面,有过加大宣传的做法,无形中增加了司机的意识以及对行人的保护。
⑨ 为什么杭州、宁波等地的车辆礼让行人可以做得这么好
不得不说,杭州、宁波等地的车辆礼让行人确实做得很好,让人不得不竖起大拇指。这与杭州政府的提倡、公交车的表率以及市民素质的提高都有着很大的关系。
为啥能做得这么好呢?首先还是政府的提倡起了作用。由于近年来车辆数量的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也在增加。为了能够保障市民出行安全,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杭州、宁波等地的政府开始大力提倡车辆礼让行人,再加上新闻媒体的协助宣传,让礼让行人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让司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这个观念。
他们做的这么好,和当地人的整体素质提高也离不开关系。因为人的素质提高了,所以大家在这方面会自觉地履行,也就不会出现车辆抢行的现象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