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防雷法律法规规章
⑴ 企业必须进行防雷装置安全性能定期检测吗,有没有明确的规定
为了加强雷电灾害的防御工作,维护公共安全,构建和谐社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现就防雷装置安全检测、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防雷装置实行定期检测制度。防雷装置检测每年一次,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场所的防雷装置每半年检测一次。各行政、事业、企业单位要积极配合防雷减灾机构的工作人员做好本部门的防雷减灾安全工作。对已安装的防雷装置应主动接受防雷减灾机构的年度检测与检查,检测不合格的防雷装置各单位应及时整改。
二、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将防雷设计文件和相关材料报送当地防雷检测机构审核,未经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三、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项目的防雷装置,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人使用。防雷装置竣工后,应当经防雷检测机构验收;未经验收和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四、防雷工程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审核同意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根据施工进度,通知防雷检测机构进行质量跟踪检测。检测报告作为竣工验收的技术依据
五、根据《防雷减灾管理办法》规定,对应当安装防雷装置而拒不安装、已有防雷装置拒绝进行检测或经过检测不合格而又拒不整改的、防雷装置设计未经防雷检测机构核准擅自投入使用的、对重大雷电灾情隐瞒不报等违法行为,防雷检测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整改或予以处罚。
⑵ 防雷检测规范
法律分析:(一)建筑物等检测的相关标准
A,《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1-2008)
B,《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43-2002)
C,《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D,《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CJ16-2008)
法律依据:《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防雷装置检测有关事项的通知》 一、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规章规定,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竣工验收及相应防雷装置检测,由建设单位委托开展,相关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⑶ 防雷防静电检测的法规依据是什么
法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是为了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规范雷电灾害管理,提高雷电灾害防御能力和水平,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由中国气象局于2013年5月31日发布,自2013年6月1日起施行。
(3)企业防雷法律法规规章扩展阅读:
防雷防静电注意事项:
1、防雷防静电检测和防雷工程施工必须配备安全检查人员,在检测和施工前,安检人员要提前进行现场安全检査,听取受检单位对不安全因素及环境、设备等介绍,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检测和施工方案,排除不安全因素后方可进行检测和施工。
2、进入检测和施工现场前,安检人员要检查安全帽、绝缘鞋、绝缘手套、安全带是否完好,按规定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
3、在检测和施工中使用的各类设备工具(试电笔、电焊机、电锤、冲击电钻等)和测试仪(防雷元件测试仪、接地电阻测试仪、静电测试仪等)要按规定安全操作。
4、高空野外作业,必须配安全带和有关防护设备。杜绝受检单位和闲杂人员参与检测或施工工作。
5、在检测施工中,严格遵守电工安全操作规定。尽量不带电作业,如果必须带电作业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穿戴好绝缘鞋、绝缘手套、垫好橡胶垫等,并需安排专人监护。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防雷安全检测注意事项
⑷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国家是有关于防雷减灾的文件的,你可以上网查找文件。
⑸ 建筑物防雷检测国家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投入使用后的防雷装置实行定期检测制度。
防雷装置应当每年检测一次,对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场所的防雷装置应当每半年检测一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第十九条 投入使用后的防雷装置实行定期检测制度。防雷装置应当每年检测一次,对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场所的防雷装置应当每半年检测一次。
第二十条 防雷装置检测机构的资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负责认定。
第二十一条 防雷装置检测机构对防雷装置检测后,应当出具检测报告。不合格的,提出整改意见。被检测单位拒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合格的,防雷装置检测机构应当报告当地气象主管机构,由当地气象主管机构依法作出处理。防雷装置检测机构应当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出具的防雷装置检测报告必须真实可靠。
第二十二条 防雷装置所有人或受托人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做好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工作。发现防雷装置存在隐患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第二十三条 已安装防雷装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主动委托有相应资质的防雷装置检测机构进行定期检测,并接受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和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管理和监督检查。
⑹ 国家对从事防雷工程的相关单位是如何规定的
从事防雷工程的相关单位必须具有建筑物防雷施工资质。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资质实行等级管理制度,资质等级分为丙、乙、甲三级。
第五条丙级资质单位只能从事发下防雷工程专业的设计或者施工:
(一)《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包括建(构)筑物直击雷防护工程、整改工程及新增防直击雷工程项目;
(二)可进行的感应雷防护工程项目有:小型计算机网络、小型程控电话、小型自动控制系统,短波、超短通讯站,小型电视台,卫星电视地球接收站,共用天线,闭路电视、有线电视和家用电器等小型防雷工程项目。
第六条乙级资质单位可以从事以下防雷工程专业的设计或者施工:
(一)《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第二类、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包括建(构)筑物直击雷防护工程,整改工程及新增防直击雷工程项目;
(二)除可进行丙级感应雷防护工程项目外,还可承担的工程项目有:无线寻呼台,移动通讯中继站,中型电视台,一般雷达站、微波站、导航站,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中型自动控制系统、中型程控电话,中型计算机网络等中型防雷工程项目。
第七条甲级资质单位可以从事以下防雷工程专业的设计或施工:
(一)《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包括建(构)筑物直击雷防护工程,整改工程及新增防直击雷工程项目;
(二)除可进行乙级感应雷防护工程项目外,还可承担的工程项目有:大型移动通讯基站,大型电视台,大型程控电话机,大型计算机网络、大型自动控制系统,机场、大型车站、码头,智能大厦及其综合布线,油库、气库、弹药库、化学品仓库等易燃易爆场所,国防设施等大型防雷工程项目。
⑺ 防雷检测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最主要的是GB/T21431-2008,这是专供防雷检测的标准。除此以外还有GB50057-2010,GB50343-2012两本防雷国标。
再有就是各个行内业的行容业标准,比如 GJB 5080-2004《军用通信设施雷电防护设计与使用要求》、GJB 6784-2009《军用地面电子设施防雷通用要求》、YD 5098-2005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DB11/741-2010《文物建筑雷电防护技术规范》 等等。
最后,是和防雷工程相关的其他标准。比如在进行独立接闪杆架设的时候会涉及到独立基础施工,这部分工程需要符合混凝土的相关规范;在进行施工的时候用水用电、安全管理、现场环境卫生等等都是有相关规范规定的。
⑻ 如何将防雷安全监管纳入政府安全管理
一、强化防雷安全责任意识
雷电是常见的天气现象,也是危害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江苏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带,是雷暴多发地区。根据观测记录,2007年至2014年8年间,全省雷暴天数平均每年达到108天,平均每年发生较大雷灾441起,每年因雷灾造成的火灾或爆炸4起,雷击造成人员伤亡20人,雷电灾害已成为当前我省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江苏经济较发达,人口密度大,雷电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较大。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抓好防雷安全工作。
二、健全防雷安全责任体系
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明确工作职责,落实责任分工,建立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防雷安全工作责任机制。
(一)明确各级政府防雷安全领导责任。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防雷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防雷安全规划及应急预案,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防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建立健全防雷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及时解决防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落实雷电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防御设施建设经费,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防雷安全生产状况的隐患排查和监督检查,并将防雷安全考核纳入整个安全生产考核体系。
(二)落实部门防雷安全监管责任。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履行防雷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安监部门负责做好防雷安全监管工作的督导,制定防雷安全生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会同气象局进行防雷安全联合检查、联合执法,发现防雷事故隐患和问题,及时督促处理。气象部门负责建立雷电灾害预警评估体系,及时预报和发布雷电灾害信息,会同有关部门指导、监督防雷装置的检测工作,组织雷电灾害调查鉴定,对存在的防雷安全隐患问题责令责任单位整改,开展防雷安全检查指导。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气象等部门负责对新建重大建设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人员密集场所、大型太阳能、风能开发利用项目及生命线工程等进行雷电灾害风险及防范审查。经济和信息化部门负责对所辖大型企业、行业防雷安全的指导和监督。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在编制城乡规划时综合统筹防范雷电灾害,对建筑和公共事业的防雷安全进行监管。新闻出版广电部门负责广播电视等媒体及时、准确向社会传播雷电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应急处置情况。教育部门负责对学校教学、办公场所和员工学生宿舍防雷安全的指导和监督,对学生开展雷电灾害防御教育进行指导。旅游部门负责旅游防雷安全的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指导协调旅游防雷应急救援工作。
⑼ 国家防雷检测规定
防雷装置检测机构应当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出具的防雷装置检测报告必须真实可靠。
法律分析
如果流量远远低于保证精确度的最小流量,将导致无输出(如涡街流量计)或输出信号被当作小信号予以切除(如差压式流量计),这对供方来说都是不利的,有失公正。为了防止效益的流失,对于一套具体的热能计量设备,供需双方往往根据流量测量范围和能够达到的范围度,约定某一流量值为“约定下限流量”,而且约定若实际流量小于该约定值,按照下限收费流量收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计量检定机构,或者授权其他单位的计量检定机构,执行强制检定和其他检定、测试任务。执行前款规定的检定、测试任务的人员,必须经考核合格。这一功能通常在流量显示仪表中实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的需要,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经上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可以建立本单位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其各项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经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计量检定工作应当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就地就近进行。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
法律依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五部法律的决定》 五、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作出修改将第二十一条修改为:“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避免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确实无法避免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征得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的同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后,方可建设。”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