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耕地建房最新政策法规

耕地建房最新政策法规

发布时间: 2020-12-22 19:44:47

㈠ 农村是先分户才能建房,还是先建房再分户

一般是先分户比较好,因为二户比一户可以占面积大啊。

㈡ 农村土地确权和户口上的人数有关系吗

农村土地确复权跟农村户口有制直接关系。
农村土地确权跟户口当然是有关系了,户口即户籍,由公安机关户政管理机构所制作的,本集体村民的身份是户口体现出来的。农村土地确权是指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确认、确定,简称确权。
每宗地的土地权属要经过土地登记申请、地籍调查、核属审核、登记注册、颁发土地证书等土地登记程序,才能得到最后的确认和确定。
(2)耕地建房最新政策法规扩展阅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自2012年12月31日起实施。
第五条: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有效保障农民财产权利。
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是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的内在要求。必须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加快包括农村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地籍调查,尽快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中央财政予以补助。

㈢ 农村建房需要邻居签字才可以获得批准吗

不需要邻居签字,需要向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同意后才可以同意建房。农村居民申请宅基地条件和审批程序中并没有提出需要邻居签字。

根据《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第十八条规定:农村村民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建住宅的,应当先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提出建房申请,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后,按照下列审批程序办理:

1、需要使用耕地的,经乡级人民政府审核、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出具选址意见书后,方可依照《土地管理法》向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划拨土地;

2、使用原有宅基地、村内空闲地和其他土地的,由乡级人民政府根据村庄、集镇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批准。

城镇非农业户口居民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需要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建住宅的,应当经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同意后,依照前款第(一)项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

回原籍村庄、集镇落户的职工、退伍军人和离休、退休干部以及回乡定居的华侨、港澳台同胞,在村庄、集镇规划区需要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建住宅的, 依照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

四、农民宅基地审批程序

符合申请宅基地条件的农村村民,应向本集体提出申请,经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讨论通过,由村民委员会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3)耕地建房最新政策法规扩展阅读:

自建房(农民房)是泛指拥有自有土地的单位和个人,自己组织并通过雇佣他人施工,而建造的房屋和建筑。自建房是我国传统建造方式的主流,尤其是在我国农村地区,农村居民几乎都是通过自建房方式,来满足各自的居住需求。不能在规划区以外或建设用地以外建房。

自建房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 自建房要选择好的建造团队,要有建筑草图。

二、自建房要监工保障,保证建房质量,要准备钢材,砖瓦,水泥等材料。

三、自建房要建房涉及到占用公共道路的问题,要处理好邻里关系。要写一张建筑合同,这样在结算的时候才能有据可谈,避免结算出现问题。

四、自建房要设计好地下管道到问题,一劳永逸,要不然麻烦大了。

五、自建房要不要忘了线路铺设。要保证墙体垂直。

六、自建房要准备门窗,好预留门窗大小。

七、自建房如果是楼房建设要注意给邻居的遮荫问题,处理好自己楼房的面积和结构合理。

八、自建房要准备动力电源。

九、自建房要选择好建房季节,最好是正月过后就建。

十、自建房地基一定要处理好。

㈣ 新结婚的农村户口怎样获得宅基地

『在新的时代,农村实行了“三十年不动”的土地承包政策,而且“到期后可以再续三十年”!所以,在农村出现了“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常态,那么,有人因结婚分户要建房子没有宅基地应该怎样办呢?』

「点击右上角“关注”按钮可以获取原生态乡村的更多优质内容!」



在2018年底,全国农村集体土地的确权颁证将收尾,从此,农村集体土地的使用权将比较稳定,同时也说明,如果集体内没有机动地,“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就成为常态,集体对土地使用权的干预会大幅度减少!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原来具有农村户籍的人,原则上就是本集体内的成员,作为农村集体成员,是可以享受一定面积的耕地承包权和免费宅基地的使用权的。不过,这个前提是符合“二轮承包”的期限,即在“二轮承包”期以前获取的山林田土和宅基地的承包使用权,将没有争议地进行确权颁证,对于这个期限过后新增的人口,土地承包和宅基地的使用权只能在原家庭范围内来获得!

由此可见,你在农村有兄弟,如果自己原来是这个家庭成员,现在不论是分家拆户也好,还是户口迁出再迁回也好,在原则上只要是该集体成员,就可以享受集体内的权利和福利。根据上面提到的原则,你首先应该从原家庭中着手,你需要与兄弟协商,毕竟你也是原家庭一员,就是按农村习俗论,分家拆户,你兄弟们也应该给你腾出一个可以建房的地,比如老宅基地边的山林田土、菜土及晒坪等自留地!


如果以上方式行不通,基本要解决的可能性就很小了!但仍然可以试着向村集体打报告,向组上申请,如果集体内有多余的未确权颁证的机动地、荒地等,就可以考虑。如果这条路仍然行不通,那么,你就可以物色一下其他户是否可以有这样适合建房,而他家也没有什么实质性使用计划,这时你就可以去沟通协商,通过一定的资金来协调,让该户同意,报集体批准后再申请国土规划部门,也能达到建房的目的!


总之,新时期后所有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的问题再也没有那么想当然了,权利诉求都有一定的前提!一切都以和谐社会和协商解决为前提,不能够想当然而采取过激行为,将会导致自己在集体内寸步难行!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欢迎不同意见留言讨论。感谢您的阅读点赞、收藏转发!

㈤ 宅基地可以随便买卖吗

农村房屋买卖合同效力之认定
来源:
作者:
日期:11-01-08
农村房屋买卖合同效力之认定
□李民黄伟
当前在农村房屋买卖纠纷案件中,合同效力的认定系人民法院裁判焦点和难点,而其中的关键问题是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能否转让。本文就此问题谈一点浅见,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宅基地使用权的特点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特点主要有:一是所有权归村集体;二是主体特定,即限定为本村农民;三是行使时受限制,使用权人仅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原则上只能建造住宅和附属设施供其自己居住使用,不能出卖或转让;四是无偿性和社会保障性,宅基地使用权作为一种用益物权,涉及9亿农民“安身立命”。目前我国农村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基本保障。
二、宅基地取得、行使、转让的特殊性
取得方式上的局限性。实践中,农民取得宅基地的方式主要是以合法审批建房原始取得,另有继承或受赠房屋、购买房屋、土地改革分配房屋等途径。物权法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适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由此可以看出,审批取得宅基地使用权,应具备五个条件:一是具有村民资格;二是履行规定程序,村民向本村委会申请同意,经乡政府审核后报县政府土地主管部门审批;三是符合土地规划;四是以户为单位,根据人数确定面积;五是分配的标准和面积,不得超出当地省人民政府的规定。
行使时的排他性和规范性。法律规定,宅基地使用权只能由宅基地使用人行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损毁宅基地,因此具有排他性;同时应依法行使,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规定,不得违法扩大面积,也不能以出卖、赠与、入股经营等方式处分宅基地,不得擅自改变宅基地的用途。
转让时的限制性。宅基地使用权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有条件地转让,即经本村委会同意,宅基地使用权可以在本村内随住房的转让而有条件转让。
三、农村房屋买卖合同效力的认定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可以转让,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经本村委会同意;二是转让人与受让人为同村人;三是转让人户口已迁出本村或“一户多宅或多房”。如系一户一宅,须明确表示不再申请宅基地,且有证据表明其已有住房保障;四是受让人无宅基地;五是宅基地使用权不能单独转让,须与住房一并转让。符合上述条件,则可认定农村房屋买卖合同有效。
农村房屋买卖合同的下列情形应认定无效:一是向村外的人出售农村住房,因违反集体成员权属性而无效;但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购房人取得了卖房人的在村集体成员资格而可认定有效。二是擅自出售农村住房,未经本村委会批准的无效;但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双方当事人补办了审批手续的,可认定有效。三是购房人已有农村住房的,因不符合“一户一宅”的法律规定而无效。四是城镇居民购买农村住房的,因违反国务院的政策规定而无效。五是非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购买农村住房的,因其不具有宅基地使用权人的主体资格而无效。

㈥ 易地搬迁扶贫房屋有居住年限和房产证吗

没有复的,对易地扶贫搬迁制项目实施主体(以下简称项目实施主体)取得用于建设安置住房的土地,免征契税、印花税。对安置住房建设和分配过程中应由项目实施主体、项目单位缴纳的印花税,予以免征。对安置住房用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在商品住房等开发项目中配套建设安置住房的,按安置住房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计算应予免征的安置住房用地相关的契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以及项目实施主体、项目单位相关的印花税。

(6)耕地建房最新政策法规扩展阅读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助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易地扶贫搬迁实行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通知明确,对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按规定取得的住房建设补助资金、拆旧复垦奖励资金等与易地扶贫搬迁相关的货币化补偿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免征个人所得税。对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按规定取得的安置住房,免征契税。

热点内容
司法监督问题 发布:2025-03-31 14:03:54 浏览:52
国外法学本科 发布:2025-03-31 13:56:27 浏览:998
道德经三十九章 发布:2025-03-31 13:53:57 浏览:309
实施条例和实施办法 发布:2025-03-31 13:52:34 浏览:254
要法律援助 发布:2025-03-31 13:45:56 浏览:501
道德模范钟南山 发布:2025-03-31 13:35:29 浏览:26
互联网的刑法处理 发布:2025-03-31 13:21:12 浏览:202
聊城司法拍卖网 发布:2025-03-31 13:19:51 浏览:644
司法拍卖佣金 发布:2025-03-31 13:18:43 浏览:390
法院民法典宣讲方案 发布:2025-03-31 13:12:33 浏览: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