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文联规章制度汇编

文联规章制度汇编

发布时间: 2022-05-10 01:08:17

A. 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机构设置

浙江省文联机关内设4个职能处室和机关党委:
(一)办公室
协助领导对有关工作进行综合、协调、督促和检查;负责机关文秘、机要及图书资料管理等工作;编辑出版《浙江文艺报》、《浙江文艺年鉴》及《浙江文联信息》内刊通讯;负责机关行政和后勤保障工作。
(二)人事处
负责机关及直属单位的编制管理工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的干部任免、调配、交流、培训工作,做好干部档案的管理工作;负责文联系统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和劳动工资的管理工作;承办出国(境)人员的政审工作;负责文学艺术界组织的社会团体的资格审查和指导、监督、管理工作;做好离退休干部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三)组织联络处
负责同国际间及台港澳之间的民间文艺团体的交流和相关接待、申报事宜,负责与中国文联、兄弟省(市、区)文联、省内各市文联、企业文联的联络工作;负责联系和联络文联委员、文艺界知名人士;联络群众性文艺团体开展各项活动;接待由中国文联及其直属文艺家协会组织来访的外国艺术家和文艺组织,负责组织和协调省文联机关及直属文艺家协会的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组织省文联系统人员的出访活动,负责机关及直属文艺家协会出国(境)人员的审核及护照、签证的办理和艺术档案工作。
(四)文化产业处
负责省文联系统内的计划管理和产业管理,编制文化产业的中、短期规划和各年度的经费预决算;指导、监督、协调系统内各经营性事业单位的经营、投资、基本建设方面的计划财务工作;协助领导搞好相关调查研究工作并提供可行性意见;负责系统内的非公共财政拨款经费的管理、统计、审计工作,参与实施会计委派制度;负责财务、统计、审计人员的业务指导和业务培训工作。
(五)机关党委
负责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B. 想了解一下文联是什么性质在文联工作的人员有工资吗

文联的工作是正常的聘用制度,工作是有工资的。

文联的性质: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中国文联),是由全国性文学艺术家协会,各盛自治区、直辖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文联是由全国性文学艺术家协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全国性的产业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组成的人民团体。文联的经费来自国家拨款、会员会费和社会捐助。类似于行政事业单位,待遇福利很好的。 

拓展资料:

文联的具体职能:致力于繁荣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事业,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

中国文联属于厅局级别,国家文联主席的级别较高,一般为正部级干部。其性质如下: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

参公管理的群团组织。 我国的群众性的团体组织,即不是党委机关,如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也不是具有行。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中国文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全国性的文艺家协会,盛自治区、直辖市文学艺。

参考资料:网络-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C. 文联是公务员单位 文联是什么编制

文联是事业单位。

文联全称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全国性的文艺家协会,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全国性的产(行)业文学艺术联合会组成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文艺界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实行团体会员制。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及各级各类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实行分级管理。地方和基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按行政区划、依托基层单位、根据专业特点建立组织、开展工作。上级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依法依章程指导下级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工作。

而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接受政府领导,是表现形式为组织或机构的法人实体。

因此,根据定义,文联是事业单位。

(3)文联规章制度汇编扩展阅读

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影响,文艺家自由结社,陆续产生了众多的早期文艺团体。

国统区有以建设新文学为宗旨的文艺团体,如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南国社;以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为宗旨的左冀文艺团体,如左联、剧联;以抗日救亡为宗旨的爱国文艺团体,如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

解放区有工农剧社总社、中国文艺协会、鲁迅研究会、陕甘宁边区文化救亡协会(简称“边区文协”)、鲁迅文学艺术学院(简称“鲁艺”)、华北文艺界协会(简称“华北文协”)。

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前夕,文艺工作作为革命组成力量需继续参与、配合政治、军事斗争。文艺需要进一步的发展,需要确立新的发展方向,文艺界必须创建新的领导机构和工作制度。

国统区和解放区的文艺大军会师,文艺队伍面临加强团结、扩大团结的问题。统一战线工作需要一个全国性的文艺团体来领导文艺界全面参与革命斗争,创建新的全国性文艺领导组织成为迫切需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文联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事业单位

D. 宣传部下属文联属于什么类型的事业单位,如果事业单位改制的话将该成什么性质的

1、宣传部下属文联属于社会团体,参公单位。

2、文联不是事业单位,也不会改制。

3、事业单位改制的话需要确定下发改局所属事业单位到底是不是参公单位,因为有很多原本的事业单位改成参公的情况。

4、参公单位和事业单位都不属于行政单位,行政单位里的工作人员才能叫公务员。

5、转成公务员的话,如果是事业单位就别想了,如果是参公还有一线机会。

6、因为参公改革在即,原则上有执法权的参公单位可以转成行政单位,但前提是当地有空余的行政编制。



(4)文联规章制度汇编扩展阅读

事业单位改革

1、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包括政府的职责定位,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政府对事业单位管理的创新等。

2、要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方式,可重点研究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3、如何明确政府与事业单位的职责划分,切实保证政府与事业单位在职能、机构和运行机制上的分开。

4、如何收回和整合事业单位行使的行政职能,实现行政职能的有机统一,规范依法行政行为,如何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和行业管理,减少对事业单位的行政审批和直接干预。

5、是明确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如何根据事业单位的不同属性,实施分类改革,将主要承担行政职能和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分离出去。

6、如何从财政投入、税收政策、资产管理、人事管理、社会保障等制度方面促进事业单位强化公益属性。

7、如何进一步落实事业单位的用人权、薪酬分配权、职称评聘权、经费设施使用权、自主运营权等法人自主权。

8、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如何根据事业单位公益属性的不同,实施分类管理;如何实现政府管理职能和出资举办职能的适度分离。

9、积极探索管办分离有哪些有效的实现形式;如何建立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如何加强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

10、完善政府投入机制。如何加大投入力度、改革投入方式、完善投入监督机制,形成职权明确、分级负担、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事业单位投入机制。

11、如何明确不同层级政府的公益服务责任,举办相应事业单位。

12、是积极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服务。一方面,如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打造政策平台,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服务的提供。

13、另一方面,如何加强对社会公益组织行为规范的监管,完善有关收费标准、资产处置、收益分配、服务质量等政策,规范社会力量的公益服务行为。

E. 残疾人联合会 组联部都干什么

组联部是文联机关业务管理职能部门,
是在文联党组和文联主管领导下,
开展各项工作。
主要职能是:
认真履行文联“联络、协调、服务”的工作职能;负责团体会员的联络工作及
相关部门之间的业务往来;
负责推荐全国和组织全区文艺评奖工作;
负责对外文化交流工作;
负责对有关的文化艺术社团进行监督管理。其主要工作职责范围是:

1
、负责组织联络中国文联、外省区文联和各盟市文联及我区文艺家。

2
、负责文联名誉主席、名誉副主席及主席团成员、全委会委员的联络工作。

3
、负责全区文艺评奖的日常工作和中国文联评奖机构及文联各协会评奖的联络协调及推荐
评奖工作。

4
、负责规范和监督管理各协会文艺评奖的规章制度与程序和审核各协会文艺奖项组委会、
评奖委员会的组成和评奖方案的工作。

5
、负责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6
、负责统计各文艺家协会、职工文联全年度的获奖情况的汇总工作。

7
、负责对各协会有关的文化艺术社团申请登记、变更、年检、重大活动的审核及日常监督
管理工作。

8
、负责对本部门文件的运转、起草、批报工作。

F. 作为县文联主席该怎么履行职责

一、密切关注中宣部、中国文联的文艺理论、方针、政策动态,把握本省市县文艺发展的大方向。

二、掌握本县的各个协会的主席团成员名单,需换届的主持换届工作。
三、召开文艺协会领导班子座谈会,切实了解各协会的实际情况,如协会建设、会员规模、主要成就等,以便及时调整工作思路。
四、努力实现“德艺双馨”奖励制度,鼓励各文艺骨干创作出更过更好的符合时代特征,表现本地文化特色的文艺作品,并积极发挥组织、协调、服务职能,团结广大文艺家与文艺爱好者,发展壮大文艺队伍,积极创作,积极组织文艺下乡等演出活动,为本县的文艺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G. 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组织机构

2002年7月底至10月底,该会严格按照省委关于党群系统的省直单位和人民团体机构改革的步骤和要求,认真研究,周密部署,认真开展了机构改革竞争上岗工作。
广东省文联和各协会的驻会机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这次机构改革前,广东省文联和所属的12个省级文艺家协会在人员、编制、机构设置方面存在一种小、散、全的状态。如原来总共106个编制,都分散在省文联和12个省级文艺家协会使用,多的分到20多名,少的只有1、2名,但各家都要承担文秘、财务、图书资料、车辆、老干等行政后勤工作。结果,有的单位长期不够人用,需花钱聘请许多临工,而有的单位又人浮于事;有的单位平时没有多少工作量,一搞活动又远远不够人用,造成人员忙闲不均,浪费人力资源。特别是文联和各协会的行政后勤人员虽然加起来数量不少,比例大大超过了从事业务工作的人员,但运转不灵,效率不高,而且,各协会之间各干各的,文联与各协会之间、协会与协会之间,相互沟通、协调、配合不够,未能真正形成合力。
在这次机构改革中,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省文联和各协会的编制由106人精简为101人,内设机构仍保留为8个。但我们对各内设机构的职能和人员配置作了较大调整。主要是把原来分散在文联和各协会的行政后勤工作剥离出来,集中在新组建的办公室、人事培训部、组联部统一管理和服务,在全文联机关范围内实行人、财、物的统一管理。并根据各个岗位的工作量认真核定编制数。 12个协会的驻会机构则只保留组联部和艺术室的职能。考虑到有的协会只有二、三个专业干部,不便于管理,便按专业相近的原则,组成理论研究部、戏剧影视工作部、音乐舞蹈工作部、美术书法摄影工作部和曲艺杂技民间文艺工作部等5个部,它们与文联机关的3个综合服务工作部(即办公室、人事培训部、组织联络部)连成一个整体,按照各自的职能,重新配置人财物资源。协会摆脱繁杂的行政后勤工作,任务更加明确集中,行政后勤部门实行统管后也大大减少了人员重复交叉造成的浪费和扯皮现象,提高了人财物的使用效益。原来一些同志对我们的这种做法不理解,说文联把12个协会合并了,没有协会了,这是误会。而实际情况是各协会照样独立存在,各协会的业务工作还是按照章程独立自主在开展。我们只是根据我会的实际情况和精简统一效能的改革原则,把各协会的驻会机构合并重组,把各协会的行政后勤工作集中到文联办公室和人事部来管,在全文联机关实行人财物的统一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也使协会得以集中精力开展各项业务活动。
经过机构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省文联机关的工作出现了种种新气象,呈现出喜人局面。逐步理顺了省文联和属下各协会的关系,加强了机关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各协会可以集中精力做好业务工作,一遇大的活动,又可统一调配力量给予支持;机构设置更合理,人员配置更科学,业务人员与行政后勤人员的比例为1.89∶1,做到优化组合、减少冗员,提高了办事效率;干部队伍更年轻化、革命化、专业化了,据统计,机构改革后,省文联机关正处级干部的平均年龄从54.8岁下降到51.6岁,副处级干部的平均年龄从51.6岁下降到44.2岁;处级干部大专以上学历的由8名增加到11名;机关干部工作的自觉性、积极性有较大提高,文联的凝聚力加强了,省文联机关已初步形成职责分明、团结协作、努力学习和工作的新局面。机构改革后广东省文联编制数为101名。

H. 文联是什么单位

即文联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全国性的文艺家协会,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全国性的产(行)业文学艺术联合会组成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文艺界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

截至2011年11月,中国文联共有团体会员56个,其中14个全国文艺家协会,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兵团、文联,10个产业行业文联;设有全国性的文艺奖项12个。2019年9月,经党中央批准,十九届中央第四轮巡视将对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织开展常规巡视。

背景渊源:

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影响,文艺家自由结社,陆续产生了众多的早期文艺团体。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前夕,文艺工作作为革命组成力量需继续参与、配合政治、军事斗争;文艺需要进一步的发展,需要确立新的发展方向,文艺界必须创建新的领导机构和工作制度;

国统区和解放区的文艺大军会师,文艺队伍面临加强团结、扩大团结的问题;统一战线工作需要一个全国性的文艺团体来领导文艺界全面参与革命斗争,创建新的全国性文艺领导组织成为迫切需要。

I. 文联是什么性质的单位

文联属于由政府拨款的事业单位性质的单位,文联的全称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在中国文联实行团体会员制,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文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联以及中国煤矿文联、中国铁路文联、中国石油文联、中国化工文联、中国水利文协等产业文联。中国文联的最高权力机构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代表大会和由它选举产生的全国委员会。

研修培训

中国文联直属专业培训研修机构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主要职责是面向全国文联系统和文艺家协会、文艺工作者举办各类研修班、培训班、研讨班、研讨会。

组织各类文艺管理干部、文艺家和中青年文艺骨干的海外培训、研修项目;组织开展对当前艺术发展和艺术思潮的专题研究,以及文艺方面的学术交流、创作交流和艺术实践交流活动。

截至2017年5月,五年来中国文联深入实施中青年文艺人才研修培训工程,持续开展老艺术家终身成就表彰和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开展中青年文艺工作者思想状况调研,落实密切联系文艺家工作制度。

J. 温州市瓯海区第二高级中学的学校简介

学校提出了“零缺陷教育”理念,倡导教育教学过程“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提出了“创精品高中”的奋斗目标。
学校积极构建“零缺陷”德育管理方式。学校的德育工作本着“品行强化,道德内化,管理自我,发展自主”的思路,努力寻求符合本校实际的德育工作开展方式。学校十分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努力拓展德育新途径,注重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设立多个校外德育实践基地,建有中学生业余党(团)校、法律学校、家长学校等,开展德育导师制、心理辅导活动,深入开展学生志愿者活动,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协作意识、工作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培养和提高。温州电视台等媒体多次做报道了学校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活动。
学校积极探索“零缺陷”的课堂教学和管理方式。视教学质量为生命,十分重视教学硬、软件设施建设,完善校园网,实现班班通,并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机制,确保优质的教学质量;十分重视教学科研对教学质量的推动作用,学校承担着国家“十五”规划课题《语文素质与人文的发展》的子课题的研究任务,还进行着《OM竞赛活动与综合能力培养研究》、《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高中语文新教材备课艺术研究》等省市级课题的研究。
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内电视直播台、英语广播台、校报校刊、“青年论坛”、“青年辩论擂台赛”、校园网站“班级主页”等是你一展身手的舞台,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多姿多彩。学校注重校本课程开发,重视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学校提供给你自主学习的空间,你的学习兴趣将在学里得到激发,保证你在学习上向正确道路前进的多种可能性并创造“未来机会”。学生社团活动是学校校园文化的一大特色。现有15个学生学习提高型的文化社团、3个公益类社团、3个理论型社团、5个文艺类社团、4个活动型社团。学生社团多次荣获省市先进。学校社团活动对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 五四红旗团委 省二级特色示范学校 温州市文明单位 省三级重点中学 A级普通高中
温州市文明学校 绿色学校 温州市重点中学
全国中学九十九佳文学社 2001年3月30日,温州市教育委员会发文(温教普[2001]29号),同意创办温州市瓯海区第二高级中学。
2001年8月22日,根据瓯教[2001]147号、[2001]148号文件精神,学校聘任和公布了学校行政领导班子组成人员(瓯二高[2001]1号)。具体分工如下:章方辉:校长;潘风:副校长兼政教处主任;张文乐:副校长兼教务处主任;高东娅:教科室主任兼教务处副主任;沈家德:办公室副主任;徐敏:政教处副主任;金小平:教科室副主任;孙建楷:教务处副主任;黄长金:总务处副主任。
2001年9月13日,为创建学校德育网络,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育人作用,经研究决定,成立瓯海二高德育工作委员会。章方辉同志任主任,潘风同志、张文乐同志任副主任,政教处、年级段、教研组相关人员及各班主任为基本成员。
2001年10月12日,校第一届学生会成立。林建武同学当选为校第一届学生会主席。
2001年10月25日-26日,学校隆重举行首届田径运动会,区教育局黄大伟副局长等领导到校祝贺。高一(2)、高二(2)、高三(4)分获各段冠军,12人15次达4项国家三级运动员标准。
2001年10月30日,校第一届党支部成立,章方辉任书记,高东娅、沈家德为支部委员。
2001年11月5日,学校第一届工会成立,主席:潘风,委员:徐剑菲、周禄良、姜林阳、毛小茹,经审委员:韦毓阳、曾令团。
2001年11月25日,学校在瓯海宾馆召开首届教代会,中心议题是讨论结构工资实施方案。区教育局副书记、工会主席吴银贵到会祝贺并讲话。
2001年12月5日,瓯海二高校报《瓯海二高报》创刊。温州知名书法家陈忠康为报头题字,《中国校园文学》主编周祥、温州市文联主席张思聪、全国中语会文学社研究中心浙江分会秘书长章景曙为本报题词。
2002年4月5日,瓯海二高首届团代会隆重召开。会议选举何旦旭为共产主义青年团瓯海二高首届委员会书记,林晓昉为副书记。
2002年5月15日,学校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成立,首批127名志愿者面对国旗举行了宣誓仪式。6月10日,其首个服务基地:松柏社区服务基地正式挂牌。
2002年7月,学校第一批毕业生447人毕业,其中307人报名参加2002年高考。上重点线: 4人(理科)林仲贤、陈林、(文科)陈官、陈小芳;本科2:14人;本科3:37人;专科1:38人;专科2:93人;组档:67人;体艺:6本+1专;合计260人。上线率84.69,本科率19.87。
2002年10月10日,学校首个学生社团——水心书画社成立。书画社分为书法小组和美术小组。
2002年10月29日,“水心文学社”成立,并邀请温师院叶世祥教授作《我所理解的鲁迅》文学讲座。
2002年12月20日,区中学生辩论赛在学校举行,学校辩论队荣获冠军。
2003年4月,学校高三(2)班潘新新同学的作文《爱的思考》(署名牧野)被收入漓江出版社《2002中国年度最佳中学生作文》中。
2003年7月章方辉同志校长调离,8月区教育局任命陈汉初同志为瓯海二高校长,班子重新调整,副校长:潘风、张文乐;办公室主任:金小平;教务主任:孙建楷;政教主任:徐敏;总务主任:黄长金;教务副主任:何旦旭;政教副主任:南建义;团委书记:林晓昉。
2003年8月校刊《水心》创刊;10月《瓯海二高报》荣获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社评选的“全国中学九十九佳文学社刊(报)”称号。
2003年9月,学校在温州市高考总结表彰会上受到表彰,荣获市教育局颁发的2003年高考普通高中组教学质量三等奖。
2003年10月-11月份,分两个阶段成功举办了首届教学节,开出专题公开课41节,听课400余人次,“校本培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2003年10月21日,学校党支部举行换届选举,陈汉初、张文乐、金小平三位同志为第二届支委会成员,陈汉初同志为支部书记。
2003年11月14日,学校以36项达标,4项基本达标,2项不达标通过了省A级高中办学水平的督导验收,这是学校整体办学提高的一个标志。
2003年12月11-13日,学校女子排球队通过顽强拼搏,荣获瓯海区排球比赛冠军,这是学校体育史的第一个团体冠军。
2004年1月8日,我们以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规范的管理通过了温州市文明单位的评估验收。3月份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第十一批温州市文明单位。
2004年3、4月分,学校成功举办首届教学节。主要内容有:优质课评比,新入伍教师上岗公开课、区级新秀汇报课、青蓝工程汇报课、骨干教师示范课,课题研究、教育教学开放周等。
2004年4月,经反复讨论,多次修改,制定《瓯海区第二高级中学规章制度汇编》,经第二届教代会审议通过于2004年第一学期开始实施,它对规范学校内部管理,推进依法治校进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2004年5月,学校顺利通过第五轮温州市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达标学校的评估验收,成为市级行规达标学校。
2004年6月21-22日,温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评估组对学校进行市级重点中学评估验收。学校以22项达标,5项基本达标,顺利通过了评估验收,这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
2004年7月,学校真正意义上的首届毕业生毕业,高考取得突破性成绩,各项指标名列全区同类学校之首。报考人数277人,上线271人,上线率97.83;本科上线142人(其中重点上线8人),本科上线率51.26%。上重点线:(理科)林文斌、张伟伟、周增强、胡雪樟、林蓓蕾、夏锚、吴晓(外省考)、(文科)潘苏文,本科2:37人,本科3:90人,专科1:29人,专科2:87人,组档:14人,体艺:7本。
2005年5月,学校网站正式开通,学校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2005年7月4日至11月16日:为期四个半月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各位党员结合自身及岗位特点,认真整改,并开展送温暖活动效果良好。
2005年10月30日,学校成功举办了“成长心连心”活动,温州电视台、温州时报、温州都市报等新闻媒体作相关报道。
2005年12月6日,市绿色学校检查验收汇报会在学校举行。同时,学校通过了温州市绿色学校的评估验收。
2005年12月6-7日,省三级重点中学评估组对学校进行省三级重点中学评估验收,学校以34项达标,5项基本达标,顺利通过了评估验收,这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
2005年12月,学校制订了《第二个五年(2006-2010)发展规划》确立了创省二级重点中学的发展目标,并且重新修订了《教育教学评定条例》和《教育教学奖励条例》逐步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热点内容
劳动法生病不让请假 发布:2025-04-16 17:02:18 浏览:702
经济合作社议事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16 16:39:07 浏览:563
番禺冼律师 发布:2025-04-16 16:29:30 浏览:638
药学职业道德培训 发布:2025-04-16 16:24:37 浏览:369
生物反馈室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16 16:23:27 浏览:749
杭州华硕司法鉴定 发布:2025-04-16 16:13:32 浏览:919
治安联防队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16 16:13:20 浏览:505
合同法第十五条第二款 发布:2025-04-16 16:11:57 浏览:406
法院一区五城 发布:2025-04-16 16:11:49 浏览:705
慈善法和社会区别 发布:2025-04-16 15:59:02 浏览: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