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的消防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的消防工作

发布时间: 2022-05-10 05:04:11

Ⅰ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什么样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单位监督管理

第四条国务院公安部门对全国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本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实施。军事设施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单位监督管理,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协助;矿井地下部分、核电厂、海上石油天然气设施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单位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照本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消防工作。

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我国消防工作贯彻什么的方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条:“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就是把同火灾作斗争的两个基本手段 —— 预防火灾和扑救火灾结合起来,在消防工作中,要把火灾预防放在首位。

积极贯彻落实各项防火措施,力求防止火灾的发生,无数事实证明,只要人们具有较强的消防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执行消防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消防技术标准,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大多数火灾是可以预防的。

在现实生活中各种火灾时有发生,因此,我们必须切实做好扑救火灾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发现,有效扑救,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的消防工作扩展阅读

地方性消防法规。除国家立法以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消防法》的原则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多数颁布了地方性消防法规。

部门规章。公安部先后颁布了与《消防法》相配套的《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火灾事故调查规定》、《消防监督检查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部门规章。

消防技术标准。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接受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局(即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组织领导,下设九个分委员会,负责制修订和审查各类消防技术标准草案。

Ⅲ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消防工作贯彻什么的方针

消防法规定消防工作方针是: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Ⅳ 消防法规定公民在消防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

消防法规定公民在消防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有六方面。
具体如下:
1、规定一般公民保护消防安全的义务;
2、鼓励公民的科学技术创新;
3、明确规定公民的公共消防安全义务;
4、规定公民的报警义务;
5、规定火灾调查中公民的义务;
6、畅通公民申诉途径。
公民积极参与。公民是参与者,同时也是监督者。公民应当做好自己身边的消防安全工作,还要监督自己周边所发现的违法行为,给予制止,检举揭发,以共同维护消防安全。单位全面负责。火灾发生的主体是单位。单位着不着火,起决定作用的是单位自身,而不是政府,也不是公安消防部门。单位着不着火,关键是靠平时做好消防工作。
部门依法监管。具有行政审批和执法职能的部门,必须依法履行职责。涉及到政府有关部门自己有系统有行业的,要依据有关规定,在部署自己系统,行业工作的同时,把消防安全工作与之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评,保证自己系统行业的消防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四条 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对全国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本级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负责实施。军事设施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单位监督管理,消防救援机构协助;矿井地下部分、核电厂、海上石油天然气设施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单位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照本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消防工作。
法律、行政法规对森林、草原的消防工作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是我国消防工作的最高法律吗

从我国的法律渊源上来讲,我国的正式法律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部门规章、自治法规等。从法律效力来讲,法律的效力仅次于宪法的效力。而《消防法》属于我国的法律,规定了全国消防工作方面的所有问题。所以,是我国消防工作的最高法律。

Ⅵ 我国消防工作实行什么责任制

我国消防工作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条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的消防工作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消防宣传教育。应急管理部门及消防救援机构应当加强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并督促、指导、协助有关单位做好消防宣传教育工作。

Ⅶ 消防法规定消防工作的方针是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条:“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版针”。权

把同火灾作斗争的两个基本手段 —— 预防火灾和扑救火灾结合起来,在消防工作中,要把火灾预防放在首位,积极贯彻落实各项防火措施,力求防止火灾的发生。无数事实证明,只要人们具有较强的消防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执行消防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消防技术标准,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大多数火灾是可以预防的。

(7)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的消防工作扩展阅读:

消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只有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在全社会成员的关心、重视、支持、参与下才能搞好。消防工作具的社会性;消防管理应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一切领域之中,从而决定了消防工作的社会性。

消防安全管理涉及到各行各业,乃至千家万户,在生产的工作和生活过程中,人们对消防安全管理稍有疏漏,对生产一时失神、失控、失误,就有可能酿成火灾,这就决定了消防工作的经常性;只有广在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才能控制、消除火灾事故的发生,这又决定了消防工作的群众性。

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什么的消防工作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

军事设施的消防工作 ,由其主管单位监督管理,公安机关消防机内构协助;矿井地下部分容、核电厂、海上 石油天然气设施的消防工作 ,由其主管单位监督管理。法律、行政法规对森林、草原的消防工作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规定消防工作参照的原则是

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的消防工作参照的原则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消防工作由国务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对全国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本级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负责实施。做好消防工作,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条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热点内容
2017婚姻法婚前买房 发布:2025-02-06 23:41:18 浏览:868
怎么样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6 22:18:27 浏览:266
宋疃司法所 发布:2025-02-06 22:11:37 浏览:186
泰州市姜堰区人民法院 发布:2025-02-06 21:11:45 浏览:162
民事诉讼法监督程序 发布:2025-02-06 20:10:29 浏览:603
章程适用合同法吗 发布:2025-02-06 20:08:19 浏览:562
北京市法律援助的困难证明 发布:2025-02-06 19:31:09 浏览:839
上海对外经贸法学调剂 发布:2025-02-06 18:04:15 浏览:464
公司会议纪要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6 17:55:50 浏览:966
法治限制党 发布:2025-02-06 17:53:18 浏览: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