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发布时间: 2022-05-10 20:20:03

『壹』 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了,有损伤员工利益的,员工可以要求单位补回来吗

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强制性规定、以及制定规章制度的程序不合法,给员工带来利益(权利)损害的,可以要求用人单位予以赔偿或补偿。适用于申请劳动仲裁,对于劳动仲裁不予受理或对仲裁结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贰』 在职场中,如何判定员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

首先,每家单位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比如新员工进单位工作,人事都会给员工员工手册,里面写明哪些行为是违反单位规章制度的,违反后的处理结果也都在手册中写明,如果员工违反了手册中的规章制度,对单位处罚不服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确定公司的规章制度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不相违背,再来对照员工的执行情况,哪条和公司的要求不相符合,有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有没有给公司的运营及生产资料造成重大的损失来判断,细节各个公司又有自己的标准。如果没有违反法律,以各个公司的规章为准。如不服认定可以走法律程序以法院判决为准。

『叁』 违反法律法规的协议有效吗

法律分析:违法的合同,如果违反的是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则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合同无效的除外。另外合同如果违反的是低于法律、行政法规效力等级的规章制度,则并不必然无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肆』 怎么算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

妨碍正常工作秩序,违反安全制度等就属于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
以下属于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情形:
1、对员工采取暴力、威胁、恐吓、纠缠等手段,严重妨碍、影响或破坏生产工作、生活秩序;
2、蓄意损坏、损毁公司及员工个人资产、财产或各种设备、设施;
3、故意泄露公司机密,侵占公司财产,利用工作之便或公司名誉谋取私利,徇私舞弊;
4、在单位内聚众赌博;
5、在单位内部有伤风败俗之行为者;
6、对同仁有强制猥亵或者强奸行为者;
7、严重违反各种安全制度,导致重大人身或设备事故者;
8、伪造公司公文或者公章者;
9、经公检法部门给予行政拘留、劳教、叛刑处理者。
内容上应合法、符合常理。尤其对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而除名的内容的规定更是如此,除名应该属于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的处罚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伍』 如何理解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

  1. 《合同法抄》第52条规定,袭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此处强制性规定应作“效力性强制规定”理解,也就是说,并非所有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都无效。

  2. 此处的合同无效并不导致整个合同无效,只是合同中涉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部分无效。

  3. 根据最高法《合同法解释一》第4条,法律和行政法规应理解为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和国务院制定的性质法规,地方法规和行政规章不会导致合同无效。

『陆』 违反我国法律法规有哪些法律责任

违反我来国的法律法规,构成犯源罪的追究刑事责任,违法的,追究行政责任。
法律链接:《行政处罚法》第八条 行政处罚的种类:
(一)警告;
(二)罚款;
(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四)责令停产停业;
(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六)行政拘留;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刑法》第三十三条【主刑种类】主刑的种类如下: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无期徒刑;
(五)死刑。
第三十四条【附加刑种类】附加刑的种类如下:
(一)罚金;
(二)剥夺政治权利;
(三)没收财产。
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

『柒』 因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被辞退是否有赔偿

没有赔偿。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二项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凡因第三十九而解除合同的,均没有赔偿。劳动者在违反公司制度的情况下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是不能要求用人单位进行经济补偿的,如果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还需要对用人单位进行赔偿。
法律分析
劳动者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被用人单位辞退的,如果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是经过:一、民主程序主动;二、没有违反法律法规;三、由劳动者签字确认,并且告知给劳动者本人的;且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劳动者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证据的,用人单位是可以辞退劳动者的,并且是无需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的;如果用人单位没有证据证明劳动者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是严重违纪,并且达不到辞退目的的,则用人单位的辞退属于一种违法辞退,用人单位是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其赔偿金的。因此,如果劳动者确实在违反公司制度的情况下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是不能要求用人单位进行经济补偿的,反之如果劳动者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还需要对用人单位进行赔偿。否则,用人单位将会依法追究劳动者的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捌』 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行为在几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不再查处

2年内。
《劳来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源条

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

前款规定的期限,自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玖』 违反保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领导干部应承担什么责任

法律分析:违反保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或造成泄密的领导应付《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主席令第28号,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网页链接第五章规定的法律责任:违反规定的予以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的;

(二)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的;

(三)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的;

(四)邮寄、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或者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出境的;

(五)非法复制、记录、存储国家秘密的;

(六)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的;

(七)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的;

(八)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的;

(九)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

(十)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

(十一)擅自卸载、修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的;

(十二)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的。

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且不适用处分的人员,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督促其所在机关、单位予以处理。

第四十九条机关、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发生重大泄密案件的,由有关机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不适用处分的人员,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督促其主管部门予以处理。

机关、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对应当定密的事项不定密,或者对不应当定密的事项定密,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有关机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第五十条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运营商、服务商违反本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由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予以处罚。

第五十一条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履行保密管理职责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拾』 列举违反法律法规的事例,并写出违反的相关的法律

随地大小便,违反《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故意损毁他人财物,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或者《刑法》。
毁坏城市道路,违反《城市道路管理条例》。

热点内容
上海对外经贸法学调剂 发布:2025-02-06 18:04:15 浏览:464
公司会议纪要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6 17:55:50 浏览:966
法治限制党 发布:2025-02-06 17:53:18 浏览:680
劳动法非定时工作制 发布:2025-02-06 17:25:21 浏览:638
民法自然年 发布:2025-02-06 16:22:48 浏览:542
辽阳司法所 发布:2025-02-06 15:42:18 浏览:62
雇佣律师 发布:2025-02-06 15:30:25 浏览:278
刑事诉讼法第151条具体内容 发布:2025-02-06 15:09:35 浏览:271
法考界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教主 发布:2025-02-06 15:08:22 浏览:724
劳动法福建哺乳期 发布:2025-02-06 14:58:58 浏览: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