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包装法律法规
① 过度包装有什么危害
一是浪费大量资源。包装工业的原材料如纸张、橡胶、玻璃、钢铁、塑料等,使用原生材料,来源于木材、石油、钢铁等,这些都是中国的紧缺资源。如果用于过度包装大量使用,而没有相应地进行回收利用,就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二是污染环境。消费者抛弃大量包装废弃物,加重对环境的污染。中国包装废弃物的年排放量在重量上已占城市固体废弃物的1/3,而在体积上更达到1/2 之多,且排放量以每年10%的惊人速度递增。过度包装产生的成本相当可观,而这些耗费大量资源的过度包装物,到了消费者手中全部变成了生活垃圾。
三是损害社会利益。首先过度包装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使其在支付了必要的商品价值后,又被强加了额外的巨额包装费。其次伤害了企业利益。激烈的不正当竞争,造成了过度包装在市场上的泛滥,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利用夸大包装装饰功能的方法从消费者身上取得更多的价值。在短期内,企业营利可能会有明显上涨,但从长远来看,这无疑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表现
一是浪费资源,加剧了资源能源供需矛盾
二是污染环境,危害人类的生存
三是增加了产品成本,损害消费者利益
四是助长奢侈浪费,毒化社会风气。这种现象的存在,与中华民族崇尚朴实、节俭的传统美德格格不入,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背道而驰。
② 过度包装会造成哪些后果
过度包装的危害有哪些?商品过度包装问题正在无形中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消费环境的质量,小编今天为大家刊登的文章,请大家坐下来好好地看一看,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过度包装的危害主要分为四点:
一是浪费大量资源。包装工业的原材料如纸张、橡胶、玻璃、钢铁、塑料等,使用原生材料,来源于木材、石油、钢铁等,这些都是中国的紧缺资源。如果用于过度包装大量使用,而没有相应地进行回收利用,就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二是诱发社会奢侈风气,暗藏腐败行为,加剧社会不和谐。各地出现的天价月饼、天价洋酒、天价保健品等,诱发了社会奢侈之风,有悖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更有害的是,过度包装的节日礼品被有些人作为“遮羞布”,搭配着贵重的有价证券、礼品甚至金钱,大开贿赂之道。
三是污染环境。消费者抛弃大量包装废弃物,加重对环境的污染。中国过度包装漫画包装废弃物的年排放量在重量上已占城市固体废弃物的1/3,而在体积上更达到1/2 之多,且排放量以每年10%的惊人速度递增。过度包装产生的成本相当可观,而这些耗费大量资源的过度包装物,到了消费者手中全部变成了生活垃圾。
四是损害社会利益。首先过度包装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使其在支付了必要的商品价值后,又被强加了额外的巨额包装费。其次伤害了企业利益。激烈的不正当竞争,造成了过度包装在市场上的泛滥,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利用夸大包装装饰功能的方法从消费者身上取得更多的价值。在短期内,企业营利可能会有明显上涨,但从长远来看,这无疑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商品的过度包装也属于欺诈行为。虽然法律、法规并未明确规定构成欺诈行为必须具有主观故意,但从文义上理解,欺诈就是掩盖事实真相误导消费者,“欺诈”二字本身已经揭示经营者具有主观故意。所以,在下列6种情形下,经营者如果不能证明自己没有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故意,就属于欺诈: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销售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或厂址、篡改生产日期的商品,销售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商品,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销售伪造或者冒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商品。
③ 人大代表建议立法解决商品过度包装现象,过度包装有哪些危害
商品过度包装浪费太严重,人大代表建议立法解决,究竟具体的解决方法有哪些呢?这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产品的制造工艺也逐渐进步。我国市场需求很大,也使得制造商们想尽办法来吸引顾客的注意。产品的包装是产品售卖中重要的部分,精美的产品包装能够为产品加分,吸引到更多顾客的注意。但是现在有些产品的包装越来越繁琐且无用。其实他们就是过度包装。包装所用的一些材料会造成环境污染。其次,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他们的过度包装其实是让消费者的利益受损的。然后就是会破坏市场秩序。过度包装可能会引发商家的竞争效仿。所以通过立法来限制过度包装是很有效的手段,希望社会都能形成共识,拒绝过度包装,保护环境。
④ 食品过度包装处罚依据
法律分析:食品包装符合法律规定,对于过度包装目前没有明确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条 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一)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二)成分或者配料表;(三)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四)保质期;(五)产品标准代号;(六)贮存条件;(七)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八)生产许可证编号;(九)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应当标明的其他事项。
⑤ 导致过度包装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过度包装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有法律法规不健全、高额的利润驱使、巨大的市场需求、消费者默许认同。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
一方面国家标准只对化妆品和食品进行了包装限制,药品、保健品、儿童玩具、电子用品等商品没有进行相应标准限制。另一方面,虽然食品、化妆品有了限制标准,但没有规定对企业不执行标准的罚则,只能采取劝告劝谏,要求企业整改等隔靴搔痒式惩罚,导致食品、化妆品行业过度包装行为屡禁不止。
二、高额的利润驱使
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通过不断“升级”包装,以获取高额利润。以绿茶御品清香为例,散装630元/斤,简装1260/斤,而精装的要2520元/斤;一家知名品牌白酒专卖店,同等度数同等窖藏年份的白酒,把玻璃瓶包装换成瓷瓶,再加上一个外包装盒,售价就提升了近500元,可见,商家通过升级包装,可获得相当可观的利润回报。
三、巨大的市场需求
在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大环境下,大部分普通消费者碍于面子,送亲戚朋友大都会选择购买包装精美的商品。而真正的“大客户”还是一些公款消费的企事业单位,有的单位一次就订购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的高档包装商品。正是这种“礼尚往来”的消费心理给过度包装商品创造了巨大的生存空间。
四、消费者默许认同
大部分消费者对于过度包装商品往往采取默许认同的态度,甚至会主动要求购买过度包装商品。有部分消费者由于是公款消费,所以买东西的时候也不会考虑是否货值相当;还有一部分消费者,出于攀比和虚荣心理,盲目跟风,由此助长了过度包装现象越演越烈。
(5)过度包装法律法规扩展阅读
商品包装欺诈的行为:
商品的包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元素:商品名称、商标、图案色彩等装饰、企业名称厂址等产品信息。从目前市场上所存在着的商品包装欺诈的情况看,商品包装欺诈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形欺诈的方式,另一类是有形欺诈的方式。这里的“形”是指商品体积的表现形状。
所谓无形欺诈,就是通过在商品包装物表面上印制与商品质的不一致的图像或文字,从而使买者在商品的质的方面受骗。
所谓有形欺诈,就是通过包装物的形态给买者造成一种错觉,认为包装着的商品与包装形成的最大体积相一致,从而使买者在商品数量方面受骗。可见,无形欺诈是用虚假的商品质地欺骗买者,而有形欺诈则是用虚假的商品数量欺骗买者。
⑥ 吴培冠委员建议立法解决过度包装问题,具体该如何解决
我觉得如果要彻底解决这种过度包装问题,是需要很长时间来实现的,因为现在的过度包装问题是非常严峻的,而且这种局面也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所以我觉得并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解决的。
立法解决过度包装问题,是否会受到很多人的支持呢?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过度包装问题损害的不仅仅是社会的形象,同时也消耗了更多的资源,这对于我们的子孙后代来说是有害处的。而且过度包装所产生的垃圾对于环境来说也是有害的,严重影响着我们的居住环境,也影响着空气质量。因此在我看来,如果立法解决过度包装问题,一定会受到很多人的支持以及拥护。
⑦ 在当前形势下,如何避免过度包装,从而减少资源浪费
措施:
1、遏制过度包装之风需要加强宣传力度,转变人们观念和意识。
通过媒体、各类大型宣传活动、市场巡查、上门年检等契机,向广大消费者、生产厂家及经营者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理性的消费理念,引导商家强化社会责任感,加强诚信建设。
2、刹住过度包装不良之风需要加强法律监管。
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要求,各级政府部门严格按照要求执行,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完善有关限制过度包装的法律法规。
政府部门只有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增加对过度包装行为的惩罚,让违法企业付出高昂的违法成本,加大监管力度。
4、增强消费行业的自律意识,主动发挥作用。
在生产企业组织中行成联盟,龙头企业作为引领者和倡导者要以身作则,增强社会责任感,注重可持续发展。
(7)过度包装法律法规扩展阅读:
过度包装的危害:
一、是浪费资源。包装工业的原材料如纸张、橡胶、塑料、木材等,都是我国的紧缺资源。
二、是污染环境。消费者抛弃大量包装废弃物,加重对环境的污染。耗费了大量资源和成本的过度包装物,到了消费者手中全部变成了生活垃圾,而这种包装垃圾则是造成城市“垃圾围城”主要原因。
三、是损害社会利益。过度包装之风形成了奢华、浮夸的社会风气,催生了扭曲的、病态的消费理念,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四、是诱发社会奢侈风气,暗藏腐败行为,毒化社会风气。
⑧ 有哪些产品涉及过度包装问题被市场监督局点名
近日因过度包装问题被市场监督局点名的产品种类有很多,化妆品成为过度包装的重灾区!还有一些保健品、茶叶咖啡等产品。
产品为了销售进行一定的包装本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但是凡事过犹不及,过度的包装虽然提升了产品的观感但也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最后又要消费者买单。与其华而不实的过度包装不如用于产品自身质量的提升。在国家大力提产节俭、低碳环保的环境下,企业应该响应国家的号召,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合法经营。
⑨ 哪位委员建议立法解决商品过度包装
3月10日消息,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教授吴培冠呼吁,近年来电商物流迅猛发展,使商品包装过度问题更显突出。应抓紧推动完善国家层面的包装立法,建立有关包装的法律体系。
吴培冠介绍,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去年对电商平台销售的饼干、化妆品、茶叶等商品进行包装计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抽查的50批次商品中有12批次存在过度包装问题。其中茶叶和咖啡包装不合格发现率为20%,化妆品包装不合格发现率更是高达70%。
“包装过度是指超出正常的包装功能需求,其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超过必要程度的包装。”吴培冠指出。
吴培冠建议,应该抓紧推动完善国家层面的包装立法,建立有关包装的法律体系,“目前我国包装行业涉及的法规散见于环保及其他行业相关的法律条文中,还没有一部完整的包装法。制定包装相关法律是依法治理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包装行业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9)过度包装法律法规扩展阅读
简约绿色包装要从源头开始:
“简约绿色包装要从源头开始,做好技术研发、绿色设计。”在吴培冠看来,应加强对包装技术研发的支持。随着我国电商快递行业的迅速发展,包装使用数量逐年攀升,可顺应潮流从线上对过度包装进行变革,因为在电商平台,相对质量、价格、评价等因素,商品的包装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力更小,这种特殊的电商环境有助于包装减量化的实施。
政府可以加大对包装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比如在科研项目立项、高新技术项目评定等方面,对相关科研单位、包装制造企业给予更多支持。
⑩ 4月启动快递过度包装专项治理,邮政快递部门将采取怎样的措施
目前,我国的快递业务发展迅速。这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另一方面,大量的快递包装也给绿色环境带来了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快递包装既环保又经济,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关爱光还强调,为有效执行《办法》法规,做好包装工作,邮政总局将根据实际行业情况,推动《快递业限制过度包装要求》行业标准的出台,进一步完善过度包装标识的依据,同时加强标准监督。
过度包装的特别管制已于4月正式启动,力争用一年的时间有效遏制过度包装和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并初步建立防止过度包装的长期工作机制。
关于包装的统一管理,协议使用者的指导和管理以及行业内塑料污染的处理,地方邮政管理部门将加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确保有关规定能够得到贯彻执行。
最后,在该行业中,在有效实施措施一周年之后,邮政管理部门将组织专项执法检查以确保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