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聊天法律法规
1. 现在的网络聊天很是困扰人有没有法律法规
现在国家还没有太完善的关于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当然不能聊一些涉及政治还还有色情了等等的一些内容
2. 网上晒聊天记录违法吗
法律分析:不犯法,但如果出现涉及他人隐私,导致他人隐私泄露的,属于违法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三条??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3. 使用网络聊天有诈骗罪吗
使用网络聊天有诈骗罪。通过网络聊天实施诈骗属于诈骗犯罪的一种形式。使用网络聊天软件,通过聊天的方式实施诈骗,达到最高院规定的“数额较大”标准,即构成诈骗罪。最高院规定的诈骗罪数额标准: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4. 微信聊天记录能否作为法律依据
微信聊天是属于电子证据的一种,是可以做为法律证据的,
我国《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电子数据为法定的证据类型。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电子数据是指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
因此,从法律规定来看,微信聊天记录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但是在庭审的时候是需要有原微信为承载体(也就是对话中的两个人之一的手机微信做为证据在法庭出示)或者是做了证据固化的,由公证处或版权协会(官方第三者文件佐证)的
单纯的非当事人微信的截图是没有什么用的
5. 网络上曝光聊天记录犯法吗
法律分析:曝光别人的聊天记录侵犯了别人的隐私权。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隐私权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三条 隐私权侵害行为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6. 利用别人的身份,进行网络聊天,算违法吗
利用别人的身份在网络聊天属于侵犯名誉权和姓名权。名誉,是指人们对于公民或法人的品德、才干、声望、信誉和形象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名誉权是人格权的一种。被维护的名誉是指具有人格尊严的名声,是人格的重要内容,受法律的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
法律分析
用别人的身份进行网络聊天已经侵犯了别人的名誉权和姓名权。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别人侵害的权利,为人们自尊、自爱的安全利益提供法律保障。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有权利用自己良好的声誉获得更多的利益,有权维护自己的名誉免遭不正当的贬低,有权在名誉权受侵害时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名誉直接关系到公民、法人的人格尊严,是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乃至社会活动的基本条件。法人的名誉表示社会的信誉,这种信誉是法人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在整个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法人的名誉往往对其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发生重大的影响。姓名使用权是一种专有的使用权,别人不得故意使用别人的姓名。在现实中有重名的现象,并不是侵权行为。重名也叫姓名的平行,即数人合法取得同一姓名。在这样的情形下,各人都有权使用自己的姓名,也都是正当行使权利,但是故意混同的除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条 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零一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7. 骚扰了别人,在语言上、聊天类的,会判刑吗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很多犯罪行为并不会在实地发生,它会发生在网络上。比如很多人就会通过微信进行犯罪,他们会建立一些微信群,然后把受骗者拉到群内,让他进行投资或者进行色情聊天,这都是一种犯罪行为。那如果骚扰了别人,在语言上、聊天类的,会被判刑吗?
总结
所以即使这种行为并不犯法,也不会被判刑,但是还是会被拘留的,会给你的档案上留下黑点,对你以后的生活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还是不要进行这样的行为,这也是非常不好的,对于人格也是有侮辱的。毕竟就算你在网络上,警察也是能够追查到你的真实地址的,对你进行惩罚。
8. 网上曝光聊天记录违法吗
法律分析:未经他人允许公开社交软件聊天记录公开不违法,但是如果公开了当事人的个人信息,包括:用户名、头像、图片、姓名等,则触犯了法律(隐私权),适用于民事诉讼。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三条 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9. 将成员移出群聊群主成被告,微信聊天都有哪些法律要遵守
微信虽然是网络聊天,但是一些犯法的东西还是不能触碰的。比如传播淫秽信息、聚众赌博、随意转发谣言造成群众恐慌的,都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微信聊天时,不得随意转发谣言。近两年我们经常会在微信群里遇到一些谣言的传播者。虽然大多数人都是觉得有用才会传播,但是对于那些明显存在邪恶意图的谣言,还是会受到法律制裁的。2017年年底,我们这边就有几个年轻人,因为涉及谣言的编辑及转发,被处以刑事拘留的事情。
所以在微信聊天时,我们尽量还是要避免某些不合法的行为,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不能因为自己的一时大意或者侥幸心理,就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牢狱之灾。
10. 网络聊天涉黄犯法吗
网络聊天涉黄,一方有卖淫行为的,是违法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卖淫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六条卖淫、嫖娼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在公共场所拉客招嫖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第十条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一)警告;(二)罚款;(三)行政拘留;(四)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