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未成年犯罪条例
Ⅰ 美国的关于青少年犯罪的法律条文和规定有哪些啊
一、简要说明
首先是美国宪法里的规定。
其次是具体法律规定有《少年法庭法》、《联邦青年矫正法》、《青少年犯罪法》、《青少年教养法》、《少年法庭和家庭法院的标准》、《少年法庭模范规则》、《防止虐待未成年人和待遇法》;《未成年人电视法》、《通信内容端正法》、《未成年人在线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隐私规则》和《未成年人互联网保护法》。
二、具体阐述
青少年法(Juvenile Law)是一系列以青少年为对象或主体的法律法规的总称。在美国,保护青少年权益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相关政策法规主要有《美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青少年犯罪法案》。
青少年法适用于那些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不能承担刑事责任的人,一般是指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在美国,青少年法主要由各州来管理,大多数州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
国会在1968年通过了《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法案》(Juvenile Delinquency Prevention anc Control Act),该法案在1972年修订更名为《预防青少年犯罪法案》(Juvenile Delinquency Prevention Act)。
该法案明确定义了青少年3罪(Juvenile Delinquency),并制定了一系列规则,各州法律必须与此一致。
在美国,少年犯罪有专门的司法程序。当青少年被指控犯罪,处理的程序与成人犯罪是有很大区别的。青少年犯罪被称为“违法(delinquency)"行为,需要青少年法庭(juvenile court)来改正其违法行为。
一般情况下,青少年法庭会尽最大的努力来教养(rehabilitation),而不是处以监禁(incarceration)等惩罚。只有在像谋杀(murder),绑架(kidnap),纵火(arson)和强奸(rape等重罪案件中,青少年才会被当作成人来对待,这将取决于法官的判断。
青少年的权利与成人享有的权利也是不一样的。例如,青少年不可通过陪审团审理案件,在许多案件中,他们也没有参与公开庭审的权利。但是,青少年有权知晓所有对其违法行为的控告,有权获得听(hearing),有权与控诉方对质。
(1)美国未成年犯罪条例扩展阅读:
美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发展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少年法院的国家,联邦政府和各司法管辖区都有自己的少年法院。在美国,除了联邦立法,各州立法中也有少年司法制度。
在创建之初,美国少年司法制度将与少年有关的民事、刑事、行政类案件都纳入少年法院的管辖范围,体现了关爱和保护少年的司法政策。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少年暴力犯罪成为美国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美国少年司法制度走向强硬化。
这是美国司法系统考虑到社会利益和少年利益需要兼顾后作出的选择,这一倾向至今未变。美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发展演变可以简述如下。
1、美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形成
美国强调政府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设立少年法院的初衷就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权益。1899年,美国伊利诺伊州颁布了《少年法院法》,规定少年审判机构与成年人审判机构相分离,界定了少年法院的管辖范围,强调少年司法程序与成年人刑事司法程序的原则性区别,明确规定少年司法的目的是矫正而非惩罚。
此后,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为了解决少年司法实践中产生的问题,美国联邦及各州陆续颁布了一些专门立法,其中都延续了《少年法院法》的核心规定。美国少年法院的建立以儿童利益最大化为指导原则,少年法院的管理对象主要是:触犯刑法的少年。
基于身份违法的少年,即做了成年人可以做但未成年人不可以做的事情,如逃学、离家出走、酗酒等;被忽视教养的少年,即缺乏父母照顾、监护或在生活上不能自理、被遗弃的少年等。
2、美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变革
受少年犯罪率上升等因素影响,20世纪70年代,美国各州建立了少年司法分流制度,通过分流将犯罪行为轻微的少年排除出司法程序,将罪行严重的少年交由成年人刑事法院处理。实践证明,该制度减少了司法成本,提高了结案率,在督促少年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维护了社会治安。
(1)、案件输入阶段的分流
美国少年司法体系独立于成年人司法体系,有独立的运行机制,参与主体包括警察、少年法院(庭)、缓刑监督官、政府律师和儿童代理人、少年收容所、少年教养院和一些少年福利机构。进入少年司法程序者可以是自愿也可以是被移送的。
美国各司法管辖区都有自己的移送制度,各州的移送制度在程序上基本相同。任何官方或个人(少年的父母、老师、邻居以及普通市民等)都可以控告违法犯罪的少年并提出申请要求少年法院予以处理。
(2)、审前分流
根据美国相关法律,少年刑事案件进入审判程序之前,有关部门可以进行分流。分流的结果有三种:无条件释放涉案少年;将一些涉案少年移送监管部门、福利机构或成年人刑事法院;案件进入少年法院。将涉案少年送往成年人刑事法院,是对少年法院管辖权的放弃。
(3)、审判过程中再分流
在美国,被提交到少年法院的案件将近一半是由接纳部门根据少年的特殊情况进行非正式处理的。在大部分司法管辖区,触法少年只有保证将被害人的损失恢复原状、在学校出勤、遵守服用药物的建议或宵禁等,才会得到非正式处理。这些少年服从缓刑监督官的监控,因而这一处理方式也被称为非正式缓刑。
非正式处理措施执行完毕,案件即可终结,否则,案件将进入少年法院。案件正式被少年法院接纳后,法院通过审查相关证据,认定少年确实实施了犯罪行为,同时认为由成年人刑事法院予以处理更为合适,便可作出放弃案件的决定。
对于一些初次违法、年龄较小的触法少年,法官一般都会判决将其移送监管机构如矫正所、教养所、训练营等,或者判决附条件(判处罚金等)释放,以降低再犯率,弱化标签效应。
一些犯重罪的少年将在监管机构被监管至成年后再次移送刑事法院予以处理。近几年来,美国少年法院采取了很多措施突出少年司法的矫正功能,如密苏里州的小型矫正中心疗法在整个美国被复制。立法者、矫正官和政府工作人员都承认,将资金从少年拘留所投向社区矫正机构能降低再犯率并节约成本。
Ⅱ 美国小孩子几岁才能坐牢
一般来说不会坐牢,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实行劳动教养,但作为父母和法定监护人,将会承担相应经济处罚和经济责任。
Ⅲ 美国未成年是指多少岁以下
儿童的违法行为在多大年龄才构成犯罪?在中国发生的一场惨烈的谋杀案使这个问题浮出水面。上个月,东北城市大连的一个13岁男孩承认对一个10岁女孩进行性侵犯,刺死她并将其尸体扔在路边。但是,这名男孩不会在监狱里度过一分一秒,因为根据中国法律,直到14岁,儿童才对其行为负刑事责任。他将在“康复中心”度过三年,这是目前最严厉的惩罚。
这样的规则并不罕见。联合国建议各国将其最低刑事责任年龄(MACR)设定为不低于12岁,并鼓励他们将这一限制年龄继续推后。很多国家如此做了。超过40个国家/地区将分界线定在14岁。屈指可数的几个国家 - 包括阿根廷和莫桑比克 - 将分界线定在16岁。在其他地方,最低年龄要小得多。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国将MACR设置为7岁。
在某些国家/地区,儿童可被指控犯罪的年龄因地而异。在美国,有33个州,没有最低要求。在威斯康星州,到10岁可被起诉。在其他国家,定义可能是模糊的。例如,在叙利亚,只有在儿童进入青春期后,他们才应承担刑事责任。几个非洲国家有类似的标准。在伊朗,“九个农历年”后女孩才有责任,但男孩直到15岁才负有责任。
在未成年儿童犯下特别严重的罪行后,通常会要求降低MACR。最近在中国发生的谋杀案引发了关于豁免儿童起诉是否会妨害正义的辩论。一个问题是,在大多数法律制度中,如果罪犯不了解自己做错了什么,则不承担刑事责任。确定孩子何时有犯罪意图可能很困难。
此外,大多数国家,即使是那些存在死刑的国家,都遵守《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该公约禁止对18岁以下的儿童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 然而,一些本来禁止未满18岁被判处死刑的国家,包括埃及和伊朗,仍被指会对其执行死刑。
反对惩罚儿童的人认为,青少年经常是这种环境的受害者。许多人来自贫困家庭,或被成年人摆布或剥削。将他们定为犯罪只会加剧这些危害,限制工作前景并鼓励累犯。批评者还指出,降低责任年龄不一定能减少犯罪。在丹麦于2010年将其从15岁减少到14岁之后,研究人员发现14岁参与的犯罪似乎并没有减少。
Ⅳ 美国未满14岁犯罪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美国建立了一套少年司法制度,对犯下严重罪行但又不具备刑事能力或者只有部分刑事能力的儿童进行教育与矫治。
被判缓刑的青少年不会关进监狱,一般要求少年遵守法律、按时上学、定期会见保护观察员、在社区范围内活动、夜间在指定的时间段内不得外出等。其目的在于让少年在原有的社区关系与人际关系中接受治疗和引导,使其恢复正常的生活。
14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国外是怎么处理的?
被实施家庭监禁的青少年,则除了上学、工作及其他事先取得许可的事情外,一般被限制在家中。电子监控是在青少年的手腕等处戴上GPS设备,把活动范围限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训练营则是一种更加严厉的形式。在训练营,青少年要接受90-120天的军事化管理,回来后还要接受社区的密切监督。
法律依据:《美国少年司法制度》美国的少年司法制度在各州实践中大体分为五种情形:一是大多数州规定少年法庭管辖少年的一切犯罪行为;二是少年法庭只管轻罪案件,重罪案件由普通刑事法院管辖,比如犹他州;三是只有特别严重的犯罪(主要是杀人、强奸)等少年法庭才不能管辖,以田纳西州为典范;四是像印第安纳州那样少年法庭不能管辖应判死刑和终身监禁的犯罪案件;五是同类案件少年法院和普通法院都可以管辖,少年法院如果不审判,必须做出放弃管辖的决定,然后移送普通法院审理。如果从管辖的行为对象来看,少年法庭除了处理少年的犯罪行为,也处理不良行为和违法行为,对于身份罪以及遭到家庭遗弃、虐待的少年保护案件都有管辖权。
Ⅳ 未成年人在美国喝酒算不算犯法
未成年喝酒在许多国家都是违法的,但不触犯刑事,美国颁布了《禁止未成年饮酒法》防止未成年人饮酒。
在美国,为了减少年轻人接触酒精及减少饮酒机会,各州把饮酒最低年龄提高到21岁,此外,各州规定21岁以下的驾驶人,其血中酒精浓度不得超过0.00%或0.02%,以减少肇事率。
加州法定饮酒年龄为二十一岁,也就是说,任何商店和个人禁止向低于这一年龄的为成年人提供酒精含量超过百分之零点五的酒精饮料。二十一岁一下的人甚至不可以在州立公路或校园内或学校附近等公共场所携带酒类。
未成年人还应遵守县市条例,禁止在公园或娱乐场所饮用酒精饮料。任何成年人或未成年人在禁区内携带开瓶的酒都属于违法行为。
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七条中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饮酒。
(5)美国未成年犯罪条例扩展阅读:
酒精对青少年的身体危害
1、酒对人体最重要的影响在肝脏,因为肝脏是身体的化学工厂、解毒中心,任何外来的化学物质,都会在肝脏里面代谢。
2、除了肝脏以外,酒精对胰脏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胰脏分泌很多酵素,假如喝酒引起胰脏发炎的话,代谢功能也会受到影响,甚至引起糖尿病。另外一个影响最大的器官就是脑部。
3、嗜酒的人还常有过胖的问题,对食道与胃部也有不好的影响,还会妨碍钙质和维他命的吸收。
4、酒精对人的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危害最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和抑制作用。少量可兴奋,过量则形成抑制作用。
如果饮酒过多,就会脸红,乱说胡话,以后站立不稳以至醉倒、呕吐等。随之昏睡,面色苍白,血压下降,最后陷入昏迷,严重的还可以引起呼吸困难,窒息,造成酒精中毒死亡。
青少年由于视神经尚未发育完善,当酒精血浓度达到15~55毫克%时,可引起严重视力减弱,达到200~300毫克%时,可发生复视。
饮酒后,不仅神经反射的速度显著减慢,酒精对脑细胞损害也相当大,对大脑发育极为不利,造成学习效率降低,在体育比赛中难以创造出理想的成绩,还容易发生生产事故和交通事故。
5、青少年饮酒,还容易引起肌肉无力,性发育早熟。酒精对精子和卵子都有毒害,造成不育和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女孩还容易未老先衰。
各国对未成年喝酒的规定
美国政府规定:年龄不满21岁(有的州是18岁)的年轻人不可以饮酒;对于前来进行消费的年轻人,出售含有酒精饮料的零售商、酒吧和有售酒水执照的餐厅,必须按照规定要求其出示身份证明,来确认其是否已经达到了合法年龄。
对于达不到年龄要求的青少年,店主会拒绝他们进入酒吧,也会拒绝向他们出售酒水。对于违反规定者,无论是饮酒的青少年还是商家都会受到惩罚,但是各州规定不一样,所以受到惩罚的严重程度也有所不同。
饮酒者可能会被罚款250~300美元不等,吊销驾驶执照或者推迟获得驾照的时间半年到一年不等,有的被罚参与社区义务劳动数天。商家也面临罚款甚至是吊销营业执照的后果。
日本于1925年制定《禁止未成年人饮酒法》,规定商店、饮食店不得向未满20岁的未成年人提供酒类饮品,而日本的法定婚龄是男18岁,女16岁。
也就是说,可以结婚了,却不一定能喝酒。2000年又规定:向未成年人出售酒类的商店、饮食店,其营业人员或业主最高可罚款50万日元,店家可被吊销执照。
瑞典于1982年明文规定:商家不得向中小学生和青少年售酒。后来还成立了“瑞典禁酒教育委员会”。
在澳大利亚,法律规定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能抽烟、喝酒,如果要购买烟酒类商品必须出示身份证件证明自己已满18岁。如果家长在家让小孩儿喝酒并喝醉的话,那么家长则犯了虐童罪,会受到法律制裁。
西班牙和德国等国家也都明确颁布了限制未成年人饮酒的法律法规。
因葡萄酒而享有盛名的法国也对未成年人饮酒“说不”,法国卫生部出台法令,禁止在法国境内任何地方售酒给18岁以下未成年人,在学校附近的公共场所饮酒也被禁止。
“法国新提出的健康法案,煽动未成年人过度饮酒将被处以1.5万欧元罚款及1年监禁。该法案同时还指出,将对煽动他人饮酒者予以法律惩罚,以遏制此种行为。此外,法案还扩大了处罚范围,任何人煽动他人饮酒导致醉酒,都将被处6个月监禁及7500欧元罚款”。
Ⅵ ★美国是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有哪些相关法律保护措施
美国国会于1974年通过了《预防虐待儿童法》,要求各州制定法律,对虐待、忽视或遗弃儿童情况必须举报,以便于儿童保护部门能够及时对处境危险的儿童提供救济,并于1980年通过了《收养援助及儿童福利法》,确立了美国儿童保护的实施做法及取向。有关儿童照顾方面的联邦政策与法令,有《家庭保护法案》、《儿童营养修正案》、《儿童安全保护法案》、《儿童健康法案》等;为防止虐待未成年人,颁布了《家庭暴力保护法案》、儿童虐待受害者权利法案》等;还有防止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犯的《儿童性暴力及色情法案》、《儿童保护及猥亵执行法案》等 。
在美国,儿童网络保护政策已经构成基本的体系。这个体系是以《儿童在线保护法案》、《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案》、《儿童互联网保护法案》三个联邦法律为基础,规范了商业组织、家庭、学校等在儿童网络保护方面的行为。其保护的重点措施是:研制屏蔽性软件,要求学校、图书馆、网吧安装屏蔽性工具;设立与成年人分开的专门的未成年人的上网场所;对不良信息网站的严格管理,成人网站设定身份认证制度;对未成年人隐私权的保护等。
Ⅶ 美国是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有哪些相关法律保护措施
在美国的声讯台、互联网和电视、电影里,不乏色情、暴力等儿童不宜的节目。美国政府通过各种法规,尽量让未成年人远离这些不良影响。
确认年龄 划分时段
美国政府规定,所有包含色情、暴力等儿童不宜内容的声讯服务台,在接电话时必须首先询问对方年龄,要求对方报出驾驶证和信用卡号码,以确认
已年满18岁。这些问讯都要通过录音记录,以备接受司法部门检查。美国电影协会有严格的分级制度,所有电影广告都必须注明分级,电影院在检票入场时都要严格检查。
进入千家万户的电视和互联网也有严格规定。不适合儿童观看的节目只能在深夜的规定时段播放。在一般时段播放的节目中有裸露镜头或是粗俗言语,要加上马赛克和剪辑,露骨的色情节目只能在加密的收费频道里播放。所有有色情或暴力内容的网站,都必须在首页上醒目注明“本网站只对成人开放”。此外,美国所有出售酒精类饮料的商店、餐厅等,在发现可能是未成年人买家时,必须要求他出示身份证件,以确认他超过21岁的合法年龄才可以出售。赌场、成人俱乐部等也有同样的规定。
科技手段 增设锁定
目前,美国不少新型电视机和有线节目接收装置都有锁定功能,父母给不适合儿童观看的频道加密码锁。
在互联网方面,美国已推出一些有过滤功能的软件,父母在给孩子的电脑安装了这类软件后,电脑可以识别有“色情”、“成人”、“暴力”、“只允许18岁以上”等关键词的网站,自动禁止孩子点击。最近,美国一些电脑公司还开发出监视软件,父母通过这些软件远程监视孩子上网情况。尽管对此举争议较大,一些孩子抱怨隐私被侵犯,但它确实有效制止了许多起未成年人企图登录色情网站。
法规完善 处罚严厉
近年来,美国通过了大量保护未成年人的法令。仅互联网就有《通信内容端正法》、《未成年人在线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隐私规则》和《未成年人互联网保护法》,条文相当详细具体。一旦触犯这些法规,处罚力度不小。如《通信内容端正法》规定,通过网络向未成年人提供猥亵、低俗内容是犯罪行为,违者处以2.5万美元以下罚款,还可判入狱两年。不少州还有纵容或引诱未成年人喝酒罪,商店、餐厅等向未成年人出售含酒精饮料的当事人,可以比照这一罪名处罚。
律师凯文说,应该承认的是,美国未成年人的暴力或色情犯罪的案例并不少,但自从有了越来越多的法律后,这些案件的增长势头明显减缓。
Ⅷ 在美国对未成年人犯法有哪些法律
在美国对未成年人犯法的法律有:《少年法庭法》《预防虐待儿童法》《儿童网上隐私保护法》《儿童在线保护法》《禁止未成年饮酒法》等等,具体如下:
1、《少年法庭法》
世界上第一部青少年法规是1899年7月1日美国伊刺诺斯州第41届州议会通过。共21条,规定了该法调整的对象和少年法庭管辖的范围,少年法庭的审理程序,监护人,监护措施,对违法少年的处理、保护措施、教养和监护机构、收养、宗教选择以及少年法庭的权力等。
2、《预防虐待儿童法》
美国国会于1974年通过了《预防虐待儿童法》,要求各州制定法律,对虐待、忽视或遗弃儿童情况必须举报,以便于儿童保护部门能够及时对处境危险的儿童提供救济,并于1980年通过了《收养援助及儿童福利法》,确立了美国儿童保护的实施做法及取向。
3、《儿童网上隐私保护法》
美国儿童在线隐私权保护法于2000年4月21日生效,主要针对在线收集13岁以下儿童个人信息的行为。它规定网站管理者要遵守隐私规则,必须说明何时和如何以一种可以验证的方式向儿童家长索求同意,并且网站管理者必须保护儿童在线隐私和安全。
4、《儿童在线保护法》
美国为防范暴力、色情等网络不良文化危害青少年,从1996年至今,先后通过了4部相关法律:《通信内容端正法》、《儿童在线保护法》、《儿童网络隐私规则》和《儿童互联网保护法》(儿童特指18岁以下的未成年学生)。这些法律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区别对待儿童和成人,保护儿童不在网上遇到只有成人才能接触的内容。
5、《禁止未成年饮酒法》
美国颁布了《禁止未成年饮酒法》防止未成年人饮酒。在美国,为了减少年轻人接触酒精及减少饮酒机会,各州把饮酒最低年龄提高到21岁,此外,各州规定21岁以下的驾驶人,其血中酒精浓度不得超过0.00%或0.02%,以减少肇事率。
Ⅸ 欧美国家的十四岁未成年人犯罪怎样处罚
首先要确定年龄。美国大部分州遵循一般法,即7岁以下完全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7-14岁无充分证据证明下无刑事责任能力,14岁以上完全刑事责任能力。部分州对于承担刑责的年龄有更明确的界限,最低8岁,最高15岁。
警察视罪行严重程度决定是教育后通知监护人领走或拘留。如果拘留,首先考虑非诉讼程序,比如移交警局内部或社区相关机构处理。
罪行严重,则进入司法程序,首先由少年法庭收容。如果法官认为罪行较轻,可能在这个步骤就停止了,转为其它非诉讼途径解决。如果罪行较重,继续少年法庭的司法程序。如果法官认为罪行极其严重,可能移交成人法庭进入一般刑事诉讼程序。
绝大部分未成年人犯罪都会以非监禁的形式宣判,严重的,可能送往训练学校、青少年改造中心等带有监禁色彩矫正机构(少年监狱,少管所之类的);最严重的,会送到一般成人监狱服刑(通常是被指控谋杀、抢劫、强奸、贩毒等等成立)。
(9)美国未成年犯罪条例扩展阅读:
在美国,很多州法对未成年人的年龄定义也不同。例如:在内布拉斯加州(Nebraska)法律定义未成年人包括11~17岁以下未结婚的行为人。
在内布拉斯加州,如果未成年人触犯法律,法院专门设有未成年人法庭。未成年人法庭有专门的未成年人法律。在审理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法院会委派一名律师为未成年人辩护。在定罪后,法院有专门的机构对未成年人进行监禁、教育和改造。
但是在特殊情况下,根据案子的严重性、未成年人智力、心理成熟度、犯罪行为是否有预谋性和计划性,未成年人也会像成年人一样被法庭按成年人的法律审理。例如,未成年人参与的谋杀、强奸、有武器的抢劫,根据未成年人的心理成熟度和智商,很有可能会被法院依照成人的刑法审理和执行。
美国联邦法是用来管理跨州类犯罪,一般没有对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处罚条款。美国最高法院2005年以5比4的裁决宣布未满18岁未成年人杀人不可以判死刑。此决定是美国最高法院对美国宪法的最新解释。所有州法院必须遵守美国最高法院的判决。
那么,美国一般怎么样预防青少年犯罪?大多数州立学校有聘请全职辅导员(counselor)向学生们提供心理咨询和行为矫正帮助。如果辅导员发现某些学生需要帮助或行为异常,一般会先向学生家长反映,但有时会直接向相关政府部门反映。
网络 少年法庭法
Ⅹ 美国未成年犯罪年龄界限
以十八岁为界?
但是有的可以提前,这要看法官的看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