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维保单位处罚条例
① 无维保合同电梯适用于哪条处罚条款
《电梯使用标志》,这个标志同时也是证明电梯通过年检的凭证,上面记录着电梯下次检版验日期,如果逾期权没有年检,那就意味着这个电梯已经处于非法运行状态,应当禁止使用。
当然,由于这个标志和电梯是1对1的,每个电梯也只有一份,,所以,为了避免标志丢失,很多单位会在电梯里面张贴一张复印件,这张复印件和原件具有同等效力。
如果电梯没有维保,就等于车辆无牌无证上路行驶。如果发现无维保,市民可拨打96333或者12365进行投诉,一旦受理监管部门讲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条例》可处2000——30000元的处罚。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带来帮助
② 电梯使用中不聘用保养单位有什么处罚,哪条规定
电梯作为一种特种设备,必须有厂家和专业的维修单位,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维护和保养。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有哪几种情形之一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使用或者停产停业整顿?
(一)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未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擅自将其投入使用的;
(二)未依照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
(三)未依照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的,或者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的;
(四)未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的;
(五)使用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的;
(六)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未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继续投入使用的;
(七)未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的;
(八)未依照本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对电梯进行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的。
③ 电梯多久维护一次
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应当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电梯维保有严格的规定,一次现场保养至少要两个小时,还要作好记录以便质监部门检查。
电梯属于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每15日由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单位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电梯要每年做一次检验,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在《电梯使用标志》规定的下次检验日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
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接到定期检验要求后,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及时进行安全性能检验。
电梯维保有严格的规定,一次现场保养至少要两个小时,还要作好记录以便质监部门检查,一梯一档。另外,如果电梯出现安全隐患,维保员接到报告,必须在30分钟内赶到现场,排除隐患。
(3)电梯维保单位处罚条例扩展阅读
电梯未按规定保养的有关处罚
《特种设备安全法》对电梯维保单位和维保人员进行了严格的要求,使用单位使用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电梯的,责令停止使用有关特种设备,处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
未经许可,擅自从事电梯维护保养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未按照本法规定以及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电梯维护保养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等。
④ 电梯维保无人驻场规定时间内不能到达现场怎样处罚
这个不能进行处罚,处罚要有三条违反才进行处罚。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在电梯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电梯,不得继续使用。居民可以通过查看《安全检验合格》标志,了解到电梯应检验的时间。
如果发现到期未检,应不再使用电梯,马上向物业反映,如得不到解决可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12365)举报。
区县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接到电梯严重隐患的报告后,应当在2小时内到达现场,会同实施该项检验检测活动的检验检测机构予以处理,并视情况作出停止使用的指令,或者作出需要进一步技术鉴定的决定。
电梯使用单位未按照要求在明显位置张贴应急救援电话和有效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的,由质监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1000元罚款。
电梯使用单位应保证电梯应急照明正常有效、紧急报警装置能够有效应答;在电梯轿厢内或者出入口的明显位置张贴安全注意事项、警示标志、应急救援电话号码以及有效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
(4)电梯维保单位处罚条例扩展阅读:
日常维护保养是确保电梯安全性能的重要措施,因此电梯使用单位应指定具有资质的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至少每15日对电梯进行一次日常维护保养,确保电梯的安全性能,并对日常维护保养情况进行书面记录。
居民可以要求物业出示完成日常维护保养的凭据。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发现电梯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应当告知电梯使用单位,并报告所在地区县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
而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一旦接到电梯困人故障报告后,应当在30分钟内抵达现场实施救援。
使用单位应设置电梯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电梯安全管理人员中应当至少有1名取得国家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如果从事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含日常维护保养)的作业人员和检验检测人员作业时未携带有效许可证件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对其所在单位或者检验检测机构处1000元罚款。
电梯使用单位应当配备取得国家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的人员作为电梯司机的情况,即:医院供病人及其陪护人员使用的乘客电梯或者病床电梯;直接用于旅游观光的速度大于每秒2.5米的乘客电梯。
⑤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的维保责任处罚
这个可以肯定的说,不可以。
请看82条原文:
“第八十二条 已经取得许可、核准的特种设备生产单位、检验检测机构有下
列行为之一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
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其相应资格:
(一)未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办理许可证变更手续的;
(二)不再符合本条例规定或者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条件,继续从事特种设
备生产、检验检测的;
(三)未依照本条例规定或者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特种设备生产、检验检
测的;
(四)伪造、变造、出租、出借、转让许可证书或者监督检验报告的。”
82条的行政执法对象是“特种设备生产单位、检验检测机构”,而维保单位既不属于特种设备生产单位,也不属于检验检测机构。在对电梯维保单位的行政处罚上,法律规范目前存在空白,给日常监管带来不便,急需完善。
⑥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没按照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日常维护保养行为,可按《条例》88条进行处罚吗
怎么可能按《条例》88条进行处罚呀,是没依据的。
你看:
第八十八条 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单位,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罚款。
按《特种设备安全法》88条处罚是对的。
第八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未经许可,擅自从事电梯维护保养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未按照本法规定以及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电梯维护保养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⑦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没按照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日常维护保养行为(学校假期),可按《条例》88条进行处罚吗
按《特种设备安全法》就是应该的了。
如果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82条处罚就不可以了。
第八十二条 已经取得许可、核准的特种设备生产单位、检验检测机构有下
列行为之一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2 万元以上10 万元
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其相应资格:
(一)未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办理许可证变更手续的;
(二)不再符合本条例规定或者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条件,继续从事特种设
备生产、检验检测的;
(三)未依照本条例规定或者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特种设备生产、检验检
测的;
(四)伪造、变造、出租、出借、转让许可证书或者监督检验报告的。
根据总局法规司《关于“电梯日常维护保养”是否属于“特种设备生产活动”的请示》的答复函(质检法函[2012]100号)的意见,特种设备的生产不包括电梯日常维护保养。电梯维护保养单位未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等要求进行日常维护保养活动的行为,不适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八十二条的规定。
如果维保单位未按照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维护保养的,安全监察机构应责令其改正,同时督促电梯使用单位加强对其签约维保公司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的监督。
《特种设备安全法》
第八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未经许可,擅自从事电梯维护保养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未按照本法规定以及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电梯维护保养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这种事情以后可要注意了,假期送个停用申请,就不会有这事了,解释下吧,争取少罚点或不罚吧。
⑧ 电梯井道移位,跟使用单位反应了,政府主管部门是不是可以对电梯维保单位进行处罚,依据是什么
你提出的问题有毛病:
1、电梯井道移位是什么意思。是电梯不在原定位置还是怎么回事。
2、电梯出现故障,向使用单位反应,使用单位联系电梯维保单位对电梯进行检查,确定电梯故障原因,如果是人为故障,物业/使用单位去索赔。电梯自己运行时产生的故障,电梯维保单位对电梯进行紧急维修。
3、 ①使用单位在规定时间没有行动,可以联系政府部门处罚使用单位。
②使用单位联系联系维保单位,维保单位在规定时间没有行动,处罚维保单位。
(规定时间根据各地区的电梯维保条例确定)
⑨ 电梯维保人员无证上岗怎样处罚
法律分析:1、警告; 2、罚款; 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4、责令停产停业; 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6、行政拘留; 7、法律、行政法规规则的其他行政处罚。如果是自己私自操作,还要分原来进行教育没有,如果没有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就要追究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如果已经进行教育,就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违章操作可以根据单位的制度进行处罚,如果没有制度,应该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
法律依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第四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使用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特种作业人员上岗作业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有关要求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