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h法规与生态纺织品
① 有谁知道REACH法规的要求
不知道您需要知道多么具体呢?
什么是欧盟「REACH制度」?
REACH制度,中译名《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与限制制度》,是欧盟基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的长远考虑,同时也为提高欧盟化学工业竞争力,追求社会可持续发展,即将建立的一个统一的化学品监控管理体系。
REACH法规主要对3万多种化学品及其下游的纺织、轻工、制药等产品的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等进行管理。它将取代欧盟现有的40多项有关化学品的指令和法规,涉及面相当广。法规中对企业影响最大的是注册,对于1吨以上的新物质,新法规生效后60天,生产商、进口商要完成注册。
REACH制度的主要内容?
(1)注册(Registration):要求年产量超过1吨的所有现有化学品和新化学品及应用于各种产品中的化学物质需要注册其基本信息,对年制造量或进口量大于或等于10吨的化学品和化学物质还应进行化学安全评估并完成安全报告。
(2)评估(Evaluation):评估包括档案评估和物质评估: 档案评估包括测试草案的审查和注册符合性审查;测试草案的审查是要求年生产量在100吨以上的注册者或下游用户提交测试草案,优先处理年生产量在100吨以上的PBT、VPVB等物质;注册符合性审查是抽查各吨数范围档案的5%,审查提交材料是否符合法规的要求。
(3)授权(Authorization):对具有一定危险特性并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化学品进行许可授权,其中包括CMR(所有1类或2类致癌物质、诱导基因突变的物质或对生殖有害的物质),PBT (持久的、生物累积的和有毒的物质),vPvB(非常持久、高生物累积性物质)等。
(4)限制(Restriction):如果认为某种物质自身、配置品或制品的制造、投放市场或使用所引致的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的风险不能被充分控制,且需在共同体层面予以指出,则委员会或某成员国应提交档案,风险评估委员会和社会-经济分析委员会在分别考虑了档案相关部分的基础上阐明对限制建议的意见,欧委会根据有关程序做出最终决定。
可以加我MSN:[email protected]
② OEKOTEX-CERTIFICATE 是什么认证
Oeko-Tex标准认证,也即是世界上最权威的、影响最广的纺织品生态标签。悬挂有Oeko-Tex Standard 100标签的产品,都经由分布在世界范围内的十五个国家的知名纺织检定机构(都隶属于国际环保纺织协会)的测试和认证。
对有意购买纺织品的最终用户而言,纺织品上的Oeko-Tex®标签代表着产品经过测试的在人类生态学上的无害性,因此标签成为最终用户做出纺织品购买决定的一个重要依据。
信心纺织品——广泛安全性的同义词,从坯布直到商店货架上的成品。从纺织品生产链各个环节的制造商、经销商直到购买满足各种功能要求、色彩鲜艳的时尚纺织品的用户。
(2)reach法规与生态纺织品扩展阅读:
Oeko-Tex Standard 100禁止和限制使用纺织品上已知的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他们包括:PH值、甲醛、可萃取重金属、镍、杀虫剂/除草剂,含氯苯酚,可解理芳香胺染料、致敏染料、有机氯化导染剂,有机锡化物(TBT/DBT),PVC增塑剂、色牢度、有机挥发气体、气味。
借助Oeko-Tex Standard 100的知名度和权威性,国内的纺织企业开始大力开发国际市场,既提高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也符合了中国政府对于纺织行业的规划!
③ reach法规,主要是针对哪些原材料
摘要:阐述了欧盟 REACH 法规产生的立法背景、进展情况和主要内容,指出其对涂料行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 REACH 法规;注册;评估;授权;限制
1 立法背景
1.1 经济背景
化学工业是欧盟的支柱产业之一,其进出口额均居全球首位。化学工业对欧盟经济的发展和欧盟收支盈余做出了主要的贡献,在欧盟的发展战略中居于中心位置。因此,在欧洲维持一个具有竞争性和创新性的化学工业成为欧盟一个重要目标。
1.2 社会背景
欧盟希望通过实施 REACH 法规,达到两方面的效果。一是提高产业工人和民众的健康和安全水平;二是维持化学工业高水平的就业率。欧盟化学工业直接雇佣工人 170 万,间接提供多达 300 万的工作岗位。
1.3 环境因素
主要是为了避免化学品对空气、水、土壤和建筑物的污染,以及防止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 尤其是要提高对一些有毒有害物质(持久的、生物积累的和有毒的物质)的控制。
1.4 法律因素
欧盟认为现行化学品政策由政府负责评估和控制化学品风险的责任,使政府责任过于沉重,而且实际上难以真正履行。因此造成了风险评估进程缓慢,耗费巨大的行政资源,使现行制度无法有效开展工作。在 REACH 法规中,欧盟将管理化学品风险的责任由产业承担。
2 进展情况
2001 年 2 月 27 日 ,欧盟在对现有化学品管理体系进行审议的基础上,出台了《未来化学品政策战略白皮书》。白皮书提出要对现有化学品管理体系进行改革,以实现保护人类和环境、保持和加强化学工业的竞争力等七大目标。
2003 年 5 月 7 日,欧委会根据白皮书制定出了 REACH 草案,并发起网上咨询。在两个月的咨询期间,共收到 6 500 多份评议意见。
欧委会随后研究、分析、采纳了有关建议,并对草案进行了修改。在此基础上欧委会于 2003 年 10 月 29 日 ,向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提交了 REACH 草案。
2004 年 1 月,欧盟向 WTO 进行了通报,征求成员国评议意见。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 W T O 成员都对 REACH 法案提出了评议意见。
2005 年 11 月 1 7 日, REACH 草案在欧洲议会通过一读。
预计今年秋天进行二读,可能在 2007 - 008 年开始实施。
3 主要内容
REACH 法规的全称为《欧盟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与限制法规》。欧盟通过 REACH 法规建立起一套对化学品的生产、贸易、使用的管理体系。该体系主要由以下四部分构成:
( 1 )注册。要求企业负责收集化学物质的相关信息,并使用这些信息加强对化学物质的风险管理;
( 2 )评估。成员国主管部门对企业提交的注册信息进行审查,以确定企业是否履行了其义务;
( 3 )授权(许可)。评估并审定某些受到极高关注的化学物质的风险,如果相关风险已经得到充分控制,或其社会经济效益大于产生的风险,且没有适当的替代物或技术,欧委会将对其使用给予授权;对于以上物质未经授权,不得使用。
( 4 )限制。对于风险不可接受的物质,欧委会将以法律形式进行限制甚至禁止。
REACH 法规的管辖范围包括了在欧盟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中的几乎所有化学物质,不论是单独存在的,还是存在于制品、制剂或其它产品中。因此除化工产品外,含有化学物质的纺织品、鞋、玩具、家具等产品也将受到波及。
为了更好地实施 REACH ,欧盟将创建欧洲化学品管理局(管理局)。该局负责在欧盟层面管理 REACH 制度的技术、科学和行政事务,并确保各成员国执行 REACH 法规的一致性。管理局主要负责管理注册程序,指导成员国进行评估,就授权和限制程序提出意见和建议。
3.1 注册
3.1.1 产品范围及免除
REACH 规定,企业年产量或进口量超过 1t 的物质,都需要进行注册。不管这种物质是单独存在,还是在制品或制剂中存在。企业没有注册,将不得对化学物质进行生产或进口。
但 REACH 对于产品范围也作了一些特殊安排:如对独立存在的中间体,只要求进行简化的注册;以研发为导向的产品和工艺免除 5a 的注册期。
同时 REACH 规定一些产品不需要注册,这些产品包括:聚合物;低风险物质及风险已为人所熟知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石油、煤等;在其他法规已有所规定的物质,如存在于药品、食品添加剂、食品调味剂、饲料添加剂、动物营养品等中的物质。
3.1.2 注册的主体
REACH 规定,只有位于欧盟境内的生产商和进口商可以申请注册。欧盟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在欧盟设立或指定全权代表机构来完成注册。
3.1.3 注册的内容
注册人需要提供一份技术档案,其中包括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注册的物质以及物质的固有属性。
REACH 规定生产或进口的量越多,要求提供的信息也越详细:
>1t 的物质,提供物理化学性质、基本的人类健康数据和短期生物毒性;
>10t 的物质,提供人类健康数据(体内数据)、毒理学数据;
>100t 和 1 000t 的物质,对环境是否有慢性和长期的影响,是否会造成死亡。
此外,对于生产量或进口量≥ 10t/a 的物质,企业还应提交一份化学安全报告。化学安全报告除包含上述信息外,还要对物质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风险管理的措施。
如果产量或进口量增加到下一个级别,或者发现了该物质的其他用途或特性,企业需要对技术档案和化学安全报告进行更新。
对于在产品中的物质(如汽车、纺织品中的化学物质),适用专门的注册程序。如果物质达到了危险品的标准或者在正常、可预见的使用条件下会释放出来,则需要按照正常程序进行注册;如果正常条件下不会释放,但在使用中偶然释放了出来,只需要向管理局进行通报,但管理局有可能要求进行注册。
企业提交注册信息后,管理局会对技术档案进行完整性审查,确定提交的材料是否齐备,但这仅为形式审查,并不考察材料的实质内容。审查的结果会告知申请人,如果管理局没有提出异议,则可进行生产或进口。
3.1.4 注册期限
考虑到申请的数量巨大,欧盟对不同风险的物质设定了不同的注册时间,总的原则是风险高的物质先注册,量大的物质先注册。
“新物质”( 1981 年 9 月以后上市的物质)在 REACH 实施后 1a 之内完成注册。
对于在 1981 年 9 月之前上市的物质称为“分阶段物质”,根据生产或进口的吨数不同设定了不同的注册期限:
生产或进口量超过 1 000t/a 的化学品 ; 超过 1t 的致癌物质和诱导基因突变的高危险物质: REACH 实施 3a 内完成注册;超过 100t/a 6a ;超过 1t/a 11a 。
为了减少动物试验以及重复检测, REACH 对“分阶段物质”设立了预注册制度。规定分阶段物质的每个潜在注册人都应在 REACH 生效后的 18 个月内向管理局进行预注册,提交已掌握的该物质的特性或研究成果等材料。
3.1.5 信息披露问题
为了保证用户能够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健康、安全和环境, REACH 要求企业向下游用户提供产品时,同时提供其中化学物质的相关信息(包括如何使用、有无风险等)。对于被欧盟列为危险品的物质,还要按照要求提供一份安全数据表,详细说明与该物质相关的各种安全信息。出于同样的目的,管理局也会向社会公众披露产品的一些安全信息。
3.2 评估
在完成注册程序后,管理局会挑选一部分技术档案要求各成员国的主管机构进行评估。挑选的原则是在每个吨位级别中随机挑出至少 5% 的技术档案,以及所有提供了动物实验提案的技术档案。评估工作由成员国主管部门具体负责。
评估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叫档案评估,它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对动物实验的提案进行评估。在主管部门对动物实验的提案评估结束之前,注册人不需要进行上述实验,如果提案通过了评估之后,主管当局会给企业设定一个期限进行实验并提供实验数据。如果没有通过评估,可能会要求注册人对实验的一些条件进行修改,或拒绝这个实验提案;二是评估注册的符合性,也就是评估技术档案中的信息是否符合 REACH 中的相关要求,这是实质性审查。如果主管机构认为不符合要求,会要求企业补充材料。第二种评估方法是物质评估,管理局在对各种物质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如果怀疑某种物质对健康或环境存在风险,会制定出一份计划对该物质进行为期 3 年的物质评估,期间可能要求企业提供更多的信息。
3.3 授权(许可)
欧盟认为仅仅对产品进行注册和评估并不能解决所有化学品的风险问题,还对部分物质的使用设定了更为严格的授权甚至是限制的制度。授权程序规定,对欧盟认为需要高度关注的物质,在没有经过欧委会授权之前不能生产、进口或者使用。这些产品主要包括:
( 1 )致癌物质,引起基因突变和生殖毒性的物质;
( 2) 具有持久留存、生物积累性、毒性的物质( PBTs )和高度存留和积累的物质( vPvBs )。
即使物质的年产量或进口量没有超过 1t ,只要具有上述特性,都需经过授权,即使是聚合物也不能豁免。申请人如果想获得某种物质的授权,应向管理局提交申请,该申请应包括物质的性质、申请人、化学安全报告,必要时还要对该物质进行社会经济学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和替代品分析。
在种情况下,企业将获得授权:一是化学安全报告可以证明该物质的危害性可以得到充分控制;二是危害性虽不能得到充分控制,但申请人可以证明该物质的社会经济效益超过了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性,且目前没有合适的替代品或替代技术。
3.4 限制
限制程序被欧委会称为 REACH 体系的“安全网”。该程序规定如果某种物质的制造、投放市场或使用所导致的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且有必要在欧盟层面予以指出,欧委会有可能将该物质的使用列入限制清单。目前该清单上的物质主要是持续性污染的物质、 1 类和 2 类致癌物、诱导基因突变或生殖毒性的物质。
4 REACH 对我国涂料、颜料企业的影响
由于我国颜料产品对欧出口量较大,在 REACH 体系下要求提供的产品信息也较多。这些信息的获取必将增加企业成本,降低在欧盟市场的价格优势,严重的甚至有可能退出欧盟市场。具体而言,成本的增加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 1 )检测成本。企业获得 REACH 要求的检测数据需要进行各种实验,花费巨大。欧盟估计每种化学物质的检测费用少则数万欧元,多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欧元。由于目前欧盟对中国实验室的检测结果不予认可,意味着所有的数据检测都无法在国内进行,这对中国企业影响较大。虽然企业可以通过预注册制度来分享信息,以降低检测成本,但如果在先注册人以商业秘密等为由拒绝分享某些测试结果,其他企业仍需重新进行检测。
( 2 )注册 / 授权档案以及化学品安全报告等材料的准备工作,将耗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并可能需要企业引进专业人才。
( 3 )在履行注册、申请授权等程序时,企业需向管理局或欧委会缴纳有关费用,并派专人关注程序进展情况,与当局保持沟通。
( 4 )如某种化学物质未获得欧委会授权,企业需考虑对替代物质进行购买或研发等工作。
( 5 )如产品因成本过高或无法达到 REACH 体系的要求而致退出欧盟市场,企业在进行市场转移、开拓新市场过程中难免造成成本增加。
( 6 ) REACH 法规要求所有在欧盟生产的化学物质履行注册等程序,必将导致我国从欧盟进口原材料的价格上升,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
此外,欧盟 REACH 法规的实施有可能在美、日、韩等其他国家引起连锁反应,对我国化工产业形成合围之势。因此,我国相关企业务必未雨绸缪、早作准备。
5 涂料、颜料企业应对建议
( 1 )结合自身产品,深入研究 REACH 法规。每家企业具体情况、生产的产品都有所差别,企业需要结合自身情况评估 REACH 法规对本企业造成的影响,并根据有关规定选择应对策略。
( 2 )在日常生产中关注化学品安全,注意搜集化学物质相关信息,确保所生产、使用的化学品的安全性。如果产品被欧盟认为缺乏安全性,或对人类、环境风险较高,将可能被列入评估或限制的范围内,影响正常贸易的进行。
( 3 )加强企业内部建设,建立起一套 REACH 的管理机制。从控制原材料的来源着手,掌握最终产品的流向,是否对欧盟直接和间接出口、客户的使用情况等;了解在供应环节需要向下游客户提供哪些生产数据、测试结果等;评估 REACH 法规会不会对非欧盟市场的业务产生影响;放眼整个产业,留意哪些上游产品将有可能因违反规定而停供。
( 4 )企业与行业协会保持良好沟通,及时向政府提供相关信息。涂料协会内部有很多企业生产的产品相同或相似,在对信息的需求方面具有一致性,如果协会能在企业间进行协调,内部共享这些信息,将极大地降低企业的检测成本。商务部将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继续与国内有关部门合作,对 REACH 法规中不合理的部分向欧盟进行交涉,并对企业做好宣传和培训等工作。
( 5 )欧盟的进口商有地域、语言、信息获取等方面的优势,而且作为化学物质的直接注册人,他们对于相关规定的了解也更为深入。如果我国企业在欧盟的进口商比较固定,可以通过他们了解到 REACH 法规的相关信息,并按照其建议采取相应的对策。 (end)
④ REACH瑞驰法规,具体是怎么回事纺织品需要做什么
REACH法规要点解读
内涵-生效日期-理念
内涵:REACH是2006年12月18日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正式共同通过的《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制度》法规((EC)No.1907/2006)的英文词头的组合缩写。其中,R(Registration注册)、E(Evaluation评估)、A(Authori sation许可)、CH(Chemicals化学品)。
与此同时还通过了一项与此密切相关的法规修正指令,其正式名称是:【指令2006/121/EC为了适应法规(EC)No.1907/2006(REACH),修改理事会指令67/548/EEC有关危险物质分类、包装和标签的有关条文】。
生效日期: REACH法规自2007年6月1日起生效。涉及法规的第II, III, V, VI, VII, XI 和XII篇(分别涉及注册、数据共享和避免不必要的试验、下游用户、评估、许可、分类与标签目录、信息等主题)与第128条(涉及欧盟内部各成员国的规定)和136条(有关现有物质的过渡措施)自2008年6月1日起实施;第135条(涉及通告物质的过渡措施)自2008年8月1日起实施;法规第VIII篇和附录XVII(两项都涉及限制的规定) 自2009年6月1日起实施。
指令2006/121/EC在正式公布后第20天开始生效,从2008年6月1日起实施。本指令第一条第6点“原指令16条撤消”从2008年8月1日起实施。
新成立的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uropean Chemicals Agency)设在芬兰赫尔辛基,在该法规生效12个月之后才能进入全面运转的状态。新的单一的REACH法规将替代目前欧盟已有的有关多个法规。
理念:贯彻实行三个理念和原则:
预防原则:即在对某种化学物质的特性和将产生的风险不了解的情况下,该物质被认为是有害的。有可能对人的安全与健康、动植物的生命与健康以及环境带来风险,因此要做实验研究和风险分析,取得证明该物质无害时,该物质才被认为是安全的。
谨慎责任:化学物质本身或作为配制品或物品的成分的化学物质,其制造商、进口商和下游用户在制造、进口或使用该化学物质(或投入市场)时,应保证在合理可预见情况下,不得危害人类健康或环境。应尽一切努力预防、限制或弥补这种影响,对其风险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
举证倒置原则:REACH法规改变了现行制度中由政府举证为由产业部门举证,不仅化学物质的制造商或进口商,而且整个供应链中的所有参与者都有责任来保证安全使用化学物质。
REACH法规涵盖哪些范围?
REACH法规涵盖了在欧盟制造、进口或投入市场的全部化学物质,既包括化学物质本身、配制品中的物质,也包括物品中所含的化学物质,范围很广。
法规对三类产品的定义如下:
● 化学物质(Substance)定义为自然存在的或人工制造的化学元素和它的化合物。包括加工过程中为保持其稳定性而使用的添加剂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杂质,但不包括任何一种在不影响其稳定性或改变其成分的情况下就可被分离的溶剂。金属也属化学物质。
● 配制品(Preparation)是指所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质的溶液或混合物。合金被归类为配制品。
● 物品(Article)是指由一种或多种物质和(或)配制品组成的物体。在生产过程中,它被赋予了特定的形状、外观或设计,比它的化学成分有更多的最终功能。例如纺织品、汽车、电子芯片、轮胎、胶鞋、不干胶贴、玩具、PVC洗澡垫、记号笔等等。
REACH法规不适用的范围及可豁免注册有哪些规定?
● 现有其他法规已经覆盖另有规范的化学品(例如:放射性物质、农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动物营养素、医药及植入或直接与人体接触的医疗器械、兽药、化妆品、调味料等)不适用本法规。
● 每个制造商或进口商年产量或进口量在1t以下(小于1t/a)的化学物质,或配制品、物品中所含化学物质的数量在1t/a以下的均可豁免。
● 现行普遍认为低风险而无需注册的物质,如:水、空气、氢气、氧气、氮气、惰性气体或纸浆等。
● 未经化学改性处理的自然存在的物质,如矿物质、矿石、精矿、水泥熟料、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压缩天然气、原油、煤等,无需注册。
● 受海关监管的物质。
● 废物(如指令2006/12/EC的规定)
● 由其他行为者再进口与自欧盟出口的已注册的同一物质,可不再注册,但需要提供是同一物质的依据和证明。再进口者被视为下游用户。
● 在欧盟内回收再生所得与已注册的物质相同的物质,可豁免注册,但需要提供是相同物质的依据和证明。
● 欧盟成员国可以对国防需要的物质豁免注册。
● 聚合物在尚未建立起实用、省钱的鉴别聚合物危害性的科学技术基准之前,可全部豁免。但在聚合物中尚未注册的单体和其他物质,含量超过2%并且每年总量超过1t/a的则要求注册。
● 仅用于产品或过程科研开发的化学物质,可申请豁免注册,豁免期限至多5年。申请豁免时要向管理局通报规定的信息。在一定条件下可申请延长至多5年,对专门用于开发医药或兽药产品的物质,或如果该物质不被投入市场,可申请延长至多10年。
● 中间体:估计有4万种中间体需要注册。
a)不分离出的中间体可豁免注册;
b)对就地分离的中间体和分离后外运的中间体,≥1t/a的要注册,但可简化要求。
● 已按67/548/EEC指令作了通告的物质,并已列入欧洲新化学物质名录(ELINCS)中,可视为已注册,其有关的制造商或进口商无需再重新注册,但有义务要保持更新注册数据资料,当数量达到下一个吨级范围,还应提交相应要求的信息。列入ELINCS名录的该物质的其他制造商或进口商,没被包括在通告内,他们应按非分阶段物质进行注册。
为什么说没有数据就没有市场?
对每个年生产量或进口量等于或大于1t/a的物质,除法规规 定不适用或可豁免的以外,每个制造商或进口商都有义务向欧盟化学品管理局进行注册(Registration),须按照法规规定的要求提交与该化学物质相关的全部数据和资料,并要求注册人对其提交的数据资料按规定及时更新。
欧洲化学品管理局通常须在登记后3周内完成资料完整性的检视,如果管理局未要求制造商或进口商提供更进一步的资料,则制造商或进口商可于登记3周后开始制造或进口该化学物质(非分阶段物质),或者继续制造或进口该化学物质(分阶段物质)。注册成功,欧洲化学品管理局将会给每个注册者授予每一个注册物质的注册日期和注册号,并收录在欧洲化学品管理局将要建立的REACH名录之中。如果制造商或进口商未能按规定提交完整的资料,则注册失败,该化学物质就不能被制造或进口。当然,事先不提交资料进行注册,也就同样不能在欧盟内制造或进口该化学物质。因此,没有数据就没有市场。
谁可以向欧盟化学品管理局提交注册申请?
按REACH法规规定只有以下几种身份的自然人或法人可以提交注册申请:
● 制造商是指在欧盟国家内定居并制造物质的自然人或法人。
● 进口商是指在欧盟国家内定居并对进口负有责任的自然人或法人。
● 非欧盟的制造商指定的在欧盟境内定居的“唯一代表人”。
第三方代表人 任何欧盟境内的制造商、进口商或相关的下游用户,在他们保持对本法规规定的全部义务负责的同时,可聘请第三方代表人与其他制造商、进口商或相关的下游用户讨论处理法规第11条、19条(两条都涉及联合提交数据)、第3篇(数据共享)和第53条(分摊费用)的事务。
欧盟化学品管理局不会向其他制造商、进口商或相关下游用户公开谁是已聘请第三方代表人的制造商、进口商或相关下游用户的身份。
不在欧盟国家内定居的制造商,将制造的物质、配制品或物品出口到欧盟国家内,经双方协议可指定欧盟内的自然人或法人为“唯一代表人”。能承担作为本法规中的进口商的其他义务。该代表人在实践处置该物质方面应具有足够的背景和信息,按照第31条规定能提供及更新进口的数量与销售给顾客的信息,以及按照第36条规定能提供安全数据表(SDS)的最新更新信息。非欧盟出口商应通知相同供应链中的其他进口商谁是他的“唯一代表人”,这些进口商可被视为下游用户对待。
当务之急——抓紧准备预注册
预注册有什么好处? 预注册的期限是什么?
目前在REACH法规生效之前,欧盟关于化学品法规有3个化学物质名录:欧洲现有上市化学物质名录(EINECS)、欧洲新化学物质名录(ELINCS)、不被认为聚合物的名录(NLP),这3个名录统称为EC名录,名录中每个物质有一个EC号。EC名录可用作为区分分阶段物质和非分阶段物质的工具。分阶段物质根据其吨位数量以及物质属性,要求在不同期限内完成注册(参见REACH法规实施时间表图解)。
预注册仅对分阶段物质适用。预注册要求在REACH法规生效后的12个月至18个月之间完成。(即2008年6月1日起至2008年12月1日止)。对制造商或进口商来说,预注册有好处,可以有个过渡期。没有进行预注册,则法规规定不能享有过渡期的好处。在他们准备注册的过程中,可以继续制造或进口该物质。同时预注册可方便信息共享,避免重复研究,尤其是脊椎动物试验,从而减少企业成本。
预注册要求提交的数据资料:
⑴化学物质的名称,包括EINECS号、CAS号或其他鉴别代码;
⑵预注册人的姓名、地址和联系人的姓名,或代表人的姓名、地址;
⑶登记的吨级数量范围及预注册截止期限;
⑷有关结构-活性定性或定量关系((Q)SAR)和有关同类物质和read-across 途径的规定,与之相关的化学物质的名称,包括EINECS号、CAS号或其他鉴别代码。
运筹帷幄——出口欧盟的企业要提前应对
1. 首先要主动了解REACH法规,弄清自己是什么角色以及要承担什么义务?
对我国出口企业来说,首先要弄清楚:
● 所出口的产品是属化学物质本身,还是属配制品或物品?
⑴ 其物质是一般化学物质?中间体?还是聚合物?
⑵ 如果是中间体,则要分清是属法规所指的哪一类情况?
⑶ 物品中的物质的释放情况?
⑷ 聚合物是否由未注册过的单体制造的?聚合物中是否含有其他物质?它们的含量是多少?
● 产品中每一种物质的属性及其数量范围(属于哪个数量等级?)
⑴该物质是否属REACH法规管辖范围?是否属可豁免对象?<1t/a可不考虑。
⑵该物质是属分阶段物质还是非分阶段物质?如果属分阶段物质,应当考虑预注册。如果属根据指令67/548/EEC,作为新物质已通告过的物质,则可视为已注册。如果属非分阶段物质,则应考虑注册。
⑶该物质法规规定的注册时限是什么时间?应及时做好注册的准备。
● 对出口对象进行分析,对方进口该物质是否是专门为产品和过程的科研开发(PPORD)所用?如果是,应力促对方办理申请PPORD豁免注册的手续。对一些定制化学品或中间体,有时是属这种情况。
● 在预注册或注册前,应向欧盟化学品管理局咨询,该物质是否在先已有人预注册或注册?
如果没有人预注册或注册过,则应考虑独立注册;如果有人预注册,则应考虑如何联合注册和实现数据共享;如果已有人注册,则应考虑如何与其协商共享数据事项。
● 熟悉注册的程序和对注册提交数据信息的要求。
2. 努力准备法规所要求的数据资料,争取获得各方面的帮助,及早完成注册
要符合REACH法规的注册要求,完成注册,通常是件相当复杂的事务。它涉及到法律、化学、安全、环保、物质的各种各样的用途等多方面的知识,是一件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一般要包括:要对出口产品中的化学物质进行分析,是否是属于REACH法规中规定需要注册的对象?收集有关物质本征特性的现有可利用的物性数据信息(进行文献检索);为获得缺少的数据信息,需要提出实验测试方案,安排进行实验测试;要和选定的“唯一代表人”进行联络,办理与注册有关的联合提交资料、协商共享数据等具体事务; 要按照REACH法规规定的格式,采用指定的软件IUCLID,用英文编写注册文档资料;要办理缴纳注册事务的费用等。因此建议企业要选择好专业咨询机构或事务所,帮助代理完成这个任务,从中解脱出来。要积极与政府部门、行会组织联系,争取获得帮助。
3. 企业应及早对其出口的产品进行摸底分析排队,制定出自己的应对方案。
● 首先应事先对该产品的上下游进行联系调查,对该产品的原料供应保证以及产品的下游需求的动态进行摸底。明确产品出口是否有问题?
● 对出口产品的经济性做分析,如果考虑办理注册费用以及出口利润的比较,是否还愿意继续出口?哪些产品打算去注册?哪个在先,哪个在后?明确打算注册的产品及其时间,做好各项准备。
4. 选定履行REACH法规的“唯一代表人”
明确是请进口商办理注册,还是选定“第三方”作为自己的“唯一代表人”。最好能在欧盟境内,我国有关部门考虑设立专门机构,能作为第三方“唯一代表人”,为我国出口企业服务。
5. 尽快培养明白人
根据集团公司或企业的性质和规模、出口产品的多少,考虑设立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处理有关REACH法规的事务。要尽快培养明白人,及早制定应对策略。
⑤ oekotex认证是什么意思,和REACh有什么区别
希望对你有帮助
⑥ REAcH法规是指关于化学品什么的法规
进口商要完成注册、轻工,中译名《关于化学品注册,对于1吨以上的新物质。 REACH法规版主要对3万多种化学品权及其下游的纺织,同时也为提高欧盟化学工业竞争力。它将取代欧盟现有的40多项有关化学品的指令和法规,新法规生效后60天、评估、许可和限制等进行管理,生产商、评估。法规中对企业影响最大的是注册,是欧盟基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的长远考虑、授权与限制制度》,涉及面相当广、制药等产品的注册,追求社会可持续发展,即将建立的一个统一的化学品监控管理体系REACH制度
⑦ 欧盟reach法规对于纺织品的环保要求
现在reach要求限定检测有害物质有156项,非金属有57项要测。
⑧ 小弟需要写一篇关于宁波纺织服装业出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有哪位高人给推荐点资料
国际出口市场上,2010年1~5月,欧盟累计召回189项纺织服装产品,同比增幅达105%。其中,中国产纺织服装产品为98项,同比增长51%。
综合欧盟要求中国纺织品召回的理由,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也就是最为直接的召回理由。
安全性是门槛。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关注婴幼儿纺织品的安全性。
产品检测难过关。纺织产品检测对纺织品设计有严格的要求。从多起召回事件来看,如儿童服装中装饰用的珠子和金属片存在问题或者是腰部以下的带子过长等,这些容易被制造商忽略的“小细节”,往往会成为制约产品顺利出口的“大障碍”。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规定都被欧洲列为标准,具有法规作用。如欧盟的EN14682就有“固定在服装上的环绳/线圈收紧后,在服装上突出的周长不能超过7.5cm;环绳/线圈平放时,在服装上固定的两点间的突出长度不能超过7.5cm”等明文规定。
环保状况频受限。在当今国际纺织业,注重生态环保的纺织品已被人们广泛关注,绿色纺织这一概念也在纺织界中被广泛提倡。
与生态环保紧密相关的便是欧盟的REACH法规和国际环保纺织协会的Oeko-Tex Standard 100。2010年1月至5月上旬,因化学品问题引起的召回事件就有17起,服装产品为6起,围巾6起,服装成为了因违反REACH而被召回的主角,生产国家涉及中国、印度、摩洛哥、意大利、菲律宾等。多起服装产品被召回,就是因为偶氮染料、邻苯二甲酸盐DEHP、有毒芳香胺、DMF超标等。在欧洲,对这些成分的含量有着明确的限制,如对偶氮染料燃料的极限值为30毫克/公斤。
因化学品超标(涉及偶氮染料、邻苯二甲酸盐DEHP、有毒芳香胺),违反了REACH法规。2010年4月份,欧盟召回儿童服装产品共计17起,中国产品占10起;毛绒玩具召回7起,中国产品占4起;两起儿童玩具服饰的召回产地均为中国;产自中国的电热毯因易引发火灾被召回。
2010年1~5月,欧盟累计召回189项纺织服装产品,同比增幅达105%。其中,中国产纺织服装产品为98项,同比增长51%。环保状况频受限。在当今国际纺织业,注重生态环保的纺织品已被人们广泛关注,绿色纺织这一概念也在纺织界中被广泛提倡。当然,欧盟对纺织品环保问题的保护并不仅仅局限于化学层面,还包括对纺织品含有的金属物质以及其他的成分进行严格检查,最大限度地确保纺织产品的生态环保,确保人们健康生活。
国内外的检测方法标准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生态纺织品服装的检测,GB/T18885和Oeko-Tex Standard 100规定的检测方法标准比较明确,在某些检测项目的具体规定上,Oeko-Tex Standard 100比较详细、全面,且总体来讲,Oeko-Tex Standard 100的限定值更严格一点。Oeko-Tex Standard 100标准紧密跟踪REACH法规和CPASIA(美国消费品安全促进条例),获得Oeko-Tex Standard 100 认证已成为各类纺织产品出口欧美市场的通行证。更值得重视的是,不仅国内外标准本身,测试方法,技术手段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标准的国际认可度也存在较大差距。我国自己的检测标准和检测结果,在国内消费者中缺乏认知度,在国际市场上又缺乏认可度,这两方面的“缺乏”导致国内纺织品销售市场,消费者权益得不到最大程度的保证,优质产品得不到应有的市场,进而阻碍了新型高科技高附加值纺织品的开发和纺织业自身的升级进步,也妨碍了市场秩序的良性发展。大部分出口企业不得寻求国际认证,而Oeko-Tex Standard 100认证因为其严格的标准和测试机构管理制度,与REACH法规等国际标准的紧密结合,国际认可度日益提高,国内企业认证数量逐年增加。出口欧美市场的产品,获得Oeko-Tex Standard 100认证已成为必要的通行证。TESTEX瑞士纺织鉴定有限公司驻北京办事处Oeko-Tex Standard 100认证每年的申请量都在增加(咨询电话010-66555657-212)。
因此为促进我国纺织业向着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环保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完善质量标准和功能标准,明确供功能定义,规范宣传用语,研发测试技术和方法,开展与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与互认,开展多边的循环对比试验,以提高我国的测试技术水平和国际认可度,加强市场管理和消费者科普教育,逐步形成有序的国内市场和强劲的国际竞争力。
⑨ 欧洲REACH法则对纺织品主要是哪些方面要求比较高
REACH是环保方面的法规,只对环保方面有要求。
⑩ 瑞旭技术的检测服务
美国CPSIA消费品检测
玩具邻苯二甲酸酯测试服务
双酚A测试
SVHC检测/符合性评估服务
限制物质清单(RSL)服务
SVHC通报
PAHs测试服务
RoHs检测服务
EN71 及美国ASTM F963服务
DMF检测...
橡塑成分分析
纺织品和服装测试
随着绿色环保和健康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绿色、无毒、无污染的消费品,人们更乐意选择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产品。绿色消费的倾向已经扩展到纺织和服装产品领域,随着各国有关纺织品和服装的法规不断推陈出新,生产商必须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产品,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环保需求。
性能测试
l 纤维成分分析
l 尺寸稳定性:水洗和干洗
l 外观持久性
l 色牢度测试:摩擦,汗渍,水洗等
l 燃烧性能
l 物理性能测试:拉伸,撕裂,顶破,接缝,耐磨损,抗起毛起球等
生态纺织品测试
AZO偶氮/致癌/致敏染料
偶氮染料是一种常用于纺织品和皮革染色的合成染料,化学结果上拥有一个氮氮双键(-N=N-)。有些偶氮染料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产生致癌的芳香胺。
REACH法规(EC)No 1907/2006附录XVII禁止在纺织品和皮革中使用22种致癌的芳香胺。在纺织工业使用的其他染料中,有一些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超过20种分散染料可致敏,另外9种染料可致癌。这些染料在与人体皮肤长期的接触过程中可通过皮革被人体吸收。
甲醛
甲醛广泛用于纺织品生产中,服装在树酯整理的过程中都要涉及甲醛,织物免烫抗皱整理剂、固色剂、胶水或粘合剂等。服装的面料生产,为了达到防皱、放缩等作用,或为了改善手感,就需在助剂中添加甲醛。甲醛对人体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
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
增塑剂是一类增加聚合物树脂的可塑性、增强制品柔软性的助剂,也是迄今为止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助剂种类,其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的使用最为广泛。邻苯二甲酸盐由于未聚合到塑料基质中,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可由塑料中转移到环境中,造成对水体等的污染。也可通过呼吸、饮食和皮肤接触直接进入人体,导致肝肾功能下降,具有致突变性、致癌性。全球已有很多国家通过立法限制使用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包括欧盟REACH法规和美国的《消费品安全改进法》等。
PH值
PH是表示有效的氢离子溶液酸碱度的负对数值,人体的皮肤表层一般呈弱酸性,以防止病毒的入侵。纺织品经一系列工艺处理后,PH值是偏高的(为碱性),纺织印染加工中各种药剂若未充分水洗,以及水洗过程中添加的各种整理剂未加以规范控制,都会引起织物PH值超标。织物上的酸碱度过高,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和腐蚀作用,引起皮肤炎症,对人体的汗腺系统以及神经系统都会造成损害。
重金属
重金属主要来自染料及助剂,纺织品经过某些染化料处理后残余有重金属离子,织物纤维在泥土及空气中也会吸收重金属。重金属一旦被人体吸收,会积聚在人体的肝或肾等内部器官中,当积聚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重金属通常指:锑(Sb),砷(As),铅(Pb),镉(Cd),汞(Hg),铜(Cu),铬(Cr),钴(Co),镍(Ni)。
六价铬
六价铬主要是皮革铬鞣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副产品,在其后的仓储和运输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六价铬。六价铬在体内具有致癌作用,会引起诸多的其他健康问题,导致肾脏和肝脏的损伤、恶心、胃肠道刺激等。
镍释放
镍广泛用于服装的金属合金辅料中,如钮扣、拉链、铆钉等。镍对人体皮肤存在潜在的过敏及毒害,现在镍已经成为最常见的皮肤接触过敏的原因之一。欧盟REACH法规(EC)No 1907/2006附录XVII规定了镍释放量得限制要求。
五氯苯酚(PCP)
五氯苯酚可用于纺织品,皮革制品和木材采用的传统防霉防腐剂,也可用作印花浆料防腐防霉的稳定剂。PCP对人体具有致畸和致癌性,而且自然降解过程漫长,对环境有害。
富马酸二甲酯(DMF)
富马酸二甲酯是一种挥发性化合物,通常用作真菌杀灭剂,也可用于干燥剂袋中,以防止皮革、家具、鞋或皮革配件在储存或运输过程中产生霉菌。人体与之接触、吸入或摄入,会对皮肤、眼睛和上呼吸道造成刺激和伤害。2009/251/EC规定,2009年5月1日后,欧盟市场上流通的产品或产品零件中富马酸二甲酯(DMF)的含量不应超过0.1ppm,产品及包装内不得使用含有DMF的干燥机、防霉剂。
杀虫剂
杀虫剂用于天然植物纤维的种植,以防病虫害和贮存中发生虫蛀,有一部分会被纤维吸收,虽然在加工过程中会被去除,仍有一部分残留在产品上,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具有累积的效果,达到一定程度可以致癌,还可破坏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
有机锡化合物
有机锡化合物主要用作聚氯乙烯塑料稳定剂,也可用作农业杀菌剂等。三丁基锡(TBT)是一种用于抗微生物整理的有机化合物,在纺织工业中一直被用于纺织汗液的微生物分解及相应的鞋袜和运动服装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有些有机锡还可用于PVC和PU的生产。有机锡化合物能透过皮肤被人体所吸收并对我们的神经系统造成影响,也可经呼吸道吸收。
阻燃剂
常用的阻燃剂有PBBs 多溴联苯, PBDEs 多溴联苯, TRIS 三-(2,3-二溴丙基)磷酸盐, TEPA 三-(氮杂环丙基)氧化磷. 卤素阻燃剂的优点是用量少,阻燃效率高且适应性广,但其严重缺点是燃烧时生成大量的烟和有毒且具腐蚀性的气体,危害很大。长期接触溴化阻燃剂会妨碍大脑和骨骼发育,在焚化处理时会释放容易导致癌症的溴化得二恶英和呋喃,危害荷尔蒙系统。
全氟辛烷磺酸盐/全氟辛酸(PFOS/PFOA)
PFOS和PFOA是防油、防水和防尘的极佳材料,被广泛用于民用和纺织行业。PFOS因其防油和防水性而作为助剂、整理剂、表面活性剂、清洗剂被广泛用于皮革、纺织品、地毯、涂料等产品加工过程中。PFOS是目前最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之一,具有强生物积聚性和毒性。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VOC是指一系列的挥发性有机溶剂,纺织品中的VOC主要来源是生产助剂和洗涤剂。它的毒性、刺激性、致癌性和特殊的气味性,会影响皮肤和黏膜,对人体产生急性损害,而且有些化合物具有基因毒性,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
烷基酚(AP)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
APEO广泛用于洗涤剂、乳化剂、润湿剂、稳定剂等,壬基酚(NP)主要用于生产表面活性剂,也用于抗氧剂、纺织印染助剂、润滑油添加剂、树脂改性剂、橡胶稳定剂等领域。壬基酚与环氧乙烷反应可合成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是一类典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欧盟REACH法规(EC)No 1907/2006 限制NP和NPEO的排放。其他普遍受关注的烷基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中,还有辛基酚(OP)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EO).
CIRS可执行以下国家及国际的测试标准: 美国 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料家协会(AATCC) 美国测试和材料协会(ASTM) 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 加拿大 加拿大国家标准协会(CAN/CGSB) 欧洲 欧洲标准协会(EN) 英国 英国标准协会(BS) 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FZ)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QB) 日本 日本工业协会(JIS)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标准协会(AS) 法国 法国标准协会(NF) 德国 德国标准协会(DIN) 其他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