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与法规研究中心
㈠ "标法中心"的全称是什么好像是属于质检总局的
标法中心全称国际检验检疫标准与技术法规研究中心,是直属于国家质检总局,专业从事国际检验检疫标准与技术法规研究工作的科研单位。其中,标法中心在研究技术性贸易措施方面一直处于国内领先位置。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WTO/TBT-SPS国家通报咨询中心和质检总局的WTO/TBT-SPS研究部都设在标法中心.是国家质检总局下设的事业单位,负责组织开展国内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和质检宏观政策,发展战略和应对措施的研究工作,为建立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和制定质检政策提供决策和技术支持;组织实施中国质检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翻译工作:负责国内外质检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的跟踪研究,并组织落实检验检疫标准的制定,修订,审定和发行等工作。承担检验检疫标准,技术法规和其他法律法规的咨询服务工作;编辑,出版和发行检验检疫标准与技术法规等资料;参加国内外标准化活动。
㈡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的机构设置
一、职能部门
1、办公室(院办)
2、党委办公室(党办)
3、人力资源管理处(人事处)
4、财务管理处(财务处)
5、总工程师办公室(总师办)
6、科技管理处(科技处)
7、行政管理处(行政处)
8、基本建设管理处(基建处)
9、顺义实验基地行政管理处(基地行政处)二、事业部
1、锅炉事业部(锅炉部)
2、压力容器事业部(容器部)
3、压力管道事业部(管道部)
4、气体装备事业部(气瓶部)
5、游乐设施事业部(游乐设施部)
6、机电设备事业部(机电部)
7、危化品装备事业部(储罐部)8、节能测试部
三、研究部门
研究开发中心(研发中心)
1、材料研究室(材料室)
2、结构研究室(结构室)
3、实验管理室(实验室)四、鉴定评审部门
鉴定评审中心(评审中心)
1、锅炉鉴定评审部(锅炉评审部)
2、境外鉴定评审部(国际部)
3、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与气瓶鉴定评审部(容管瓶评审部)五、标准法规部门
标准法规中心(标法中心)
1、技术法规部(技术法规部)
2、标准一部(标准一部)
3、标准二部(标准二部)
4、培训部(培训部)六、其它部门
1、节能技术中心(节能中心)
2、石油化工检维修技术中心(检维修中心)
3、无损检测技术中心(无损检测中心)
4、化学分析中心(分析中心)
5、认证评审部(认证部)
6、ASME检验事业部(ASME事业部)
7、《中国特种设备安全》杂志社(杂志社)
8、信息中心(信息中心)
9、服务中心(服务中心)七、挂靠单位
1、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秘书处(特协秘书处)
2、中国锅炉水处理协会秘书处(水协秘书处)八、代管单位
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许可办公室(许可办)
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事故办)
㈢ 查找国家标准和国外标准汇总的标准信息
接下来我们将从几个角度来检索网络上的标准信息:
一、 国内权威机构或组织的网站资源。
如果要了解标准或标准化的政策导向、法律法规或最新动态,那么我们可以去政府或非商业权威机构的网站上查询,当然不知道网址的话,也可以从门户网站上搜索关键词“标准”或“标准化”来查找。
下面列举几个权威机构或组织的网站资源。
1、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主办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主要功能:标准查询、标准审查、标准战略等。
2、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办单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委信息中心
主要功能:中国标准化管理、中国标准化机构、国内外标准化法律法规等。
3、中国标准协会 China Standards Service Net
主办单位:中国标准研究中心
主要功能:标准查询、标准服务、标准出版物、标准化与质量论坛、标准销售等。
4、中国标准信息网 China Standardization Information Center
主办单位:中国标准化协会
主要功能:标准查询、标准服务、标准动态、标准图书、法律法规、标准销售等。
5、国家标准咨询网 China Standards Information Consulting Service
主办单位:中国国家标准协会
主要功能:标准查询、标准动态、标准书目、标准论坛、标准销售等。
二、 国内行业标准全文在线检索资源。
1、中国通讯标准化协会 China 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Association
主办单位:中国通讯标准化协会
2、中国电力标准化 China Electric Power Standard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
3、机械工业标准服务网
主办单位:机械工业标准出版中心
4、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China Electronics Standardization Institute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5、中国农业质量标准网
主办单位: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农业部质量办公室
6、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网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
7、中国标准文献数据库查询(推荐使用)
主办单位:中国标准化协会
三、 国际性标准化组织和区域性标准化组织。
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及国际标准化组织认可的制定国际标准的其他国际组织。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照明委员会(CIE)
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CISPR)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际辐射单位和测量委员会(ICRU)
国际图书馆协会和学会联合会(IFLA)
国际制冷学会(IIR)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 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2、区域性标准化组织: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
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
欧洲电信标准学会(ETSI)
欧洲质量组织(EOQ)
欧洲经济委员会(ECE)
欧洲认证协会(EA)
欧洲标准计量协会(EUROMET)
欧洲国家法定计量服务组织(WELMEC)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
太平洋地区标准大会(PASC)
欧亚标准计量认证委员会(EASC)
亚太法定计量论坛(APLMF)
亚太经合组织(APEC)
泛美技术标准委员会(COPANT)
非洲地区标准化组织(ARSO)
南亚国家协会(ASEAN)
阿拉伯标准化与计量组织(ASMO)
阿拉伯工业发展与矿业组织(AIDMO)
3、国家标准化组织(部分):
德国标准化学会(DIN)英国标准学会(BSI)
法国标准协会(AFNOR) 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
日本规格协会(JSA)
四、 国外专业标准化站点
MMPA-美国磁性材料制造商协会
JISC-日本工业标准
AISC-美国钢结构协会
MPIF-美国金属粉末工业联盟
MPTA-美国机械动力传动协会
TTC 日本无线通讯技术协会
AMCA-美国通风与空调协会
NACE-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
TTA 韩国无线通讯技术协会
NEMA-美国电器制造商协会
DTI-英国工业贸易部
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
IEE-英国电气工程师协会
ASTM-美国材料试验协会
NIST-美国标准技术协会
UKAS-英国皇家认可委员会
EIA-美国电子工业协会
RTCA-美国航空无线电技术委员会
NTS-挪威技术标准协会
GISB-美国气体工业局标准
IEEE-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
SAE-美国自动工程协会
TIA-美国无线通讯产业协会
ISA-美国仪表学会
ISO-美国信息标准组织
3GPP-第三代移动通讯伙伴项目
CFR-美国联邦法规
JEDEC-美国电子器件工程联合委员会
㈣ 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的服务内容
(一)国内标准发行、国外原版标准代理代购与标准文本授权复制
中国标准出版社、中国计量出版社等国内标准出版机构的代理发行和授权复印:用户可全套或部分购买/复印标准及其他相关出版物的单行本或合订本。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在中国的标准代理销售和授权打印:用户可按ASTM原价相对应的人民币价格购买原版ASTM出版物,包括:ASTM全套标准(含每季度更新一次的光盘版与每年出版一次的纸本版)、ASTM分类标准(光盘版或纸本版)、ASTM其他出版物。用户还可委托打印单份ASTM标准文本。 美国Global公司在中国的代理:用户可委托代购纸本版或光盘版的国外原版标准、技术法规等资料。 (二) 数据库产品
《标准文献信息服务系统》目前已升级至第4版,新版是集标准文献的采购管理、标准题录数据管理、标准查询检索、客户关系管理、标准跟踪服务、标准文献发行销售管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管理系统,覆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台湾标准、备案企业标准以及国外标准等多种标准文献,适用于标准文献管理机构、发行机构、服务机构、质量技术监督管理机构、信息研究机构等。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购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国外标准数据库,并可获得数据库的更新维护。 《主要工业产品出口欧盟信息库》具有:①通过产品类别及产品名称查找与之相关的标准及技术法规;②通过法规编号或法规名称查找法规信息及中英文全文、产品适用/不适用范围、与某法规相关的产品及相应标准;③通过标准号、标准名称查找到对应的标准信息与法规信息等功能。包括:欧盟24个现行新方法指令的中英文全文;按指令取得CE标志的工作流程图;用以推断产品满足相关指令基本要求的协调标准题录(EN、HD、ETS);欧盟境内按相应指令要求可以开展CE产品安全认证的指定机构(Notified Body) 的信息;1119项工业产品(包括整机或零配件)清单等信息。
《主要农产品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数据库》收录了ISO、CAC、IPPC、OIE、IDF、ICC、UN/ECE等国际标准化组织或机构制定的国际标准和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地区)的技术法规、标准以及有关我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覆盖了粮食、油料、蔬菜、水果、畜禽肉、蛋类、水产品、乳制品、茶叶、食用菌和蜂蜜、香草香料、坚果等13大类65小类722种植物源和动物源性产品。分别建立了国外技术法规题录库、标准题录库、农药残留限量指标库、兽药残留限量指标库、有害污染物限量指标库、微生物学限量指标库等6个信息子库,包括技术法规题录2652项,各类标准、准则、规范和建议等题录2671项,农药最高残留限量指标、兽药最高残留限量指标、有害重金属和污染物限量指标、有害微生物残留限量指标及其它信息47500个。
标准有效性查证
向社会出具公正性检验报告的检测机构及一些认证、认可企业出具标准有效性查证报告,确保用户所使用的标准现行、有效。同时提供标准有效性跟踪服务。
上海市标准化情报网
上海市标准化情报网向会员单位提供最新国内外标准信息检索、咨询服务;国内外受控标准有效性查证;WTO/TBT有关信息与案例提供等服务。包括通用公司、贝尔公司、大众汽车、西门子、日立电器在内的43家“世界500强”知名跨国企业在华投资机构,已经与上海市标准化情报网建立了直接、长久的标准化服务合作关系。
㈤ 国家标准发布机构是什么
我国国家标准发布机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工作的主管机构,正式成立于2001年10月。其主要职责是:
(一)参与起草、修订国家标准化法律、法规的工作;拟定和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拟定全国标准化管理规章,制定相关制度;组织实施标准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二)负责制定国家标准化事业发展规划;负责组织、协调和编制国家标准(含国家标准样品)的制定、修订计划。
(三)负责组织国家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负责国家标准的统一审查、批准、编号和发布。
(四)统一管理制定、修订国家标准的经费和标准研究、标准化专项经费。
(五)管理和指导标准化科技工作及有关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六)负责协调和管理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有关工作。
(七)协调和指导行业、地方标准化工作;负责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备案工作。
(八)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和其他国际或区域性标准化组织,负责组织ISO、IEC中国国家委员会的工作;负责管理国内各部门、各地区参与国际或区域性标准化组织活动的工作;负责签定并执行标准化国际合作协议,审批和组织实施标准化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负责参与与标准化业务相关的国际活动的审核工作。
(九)管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和商品条码工作。
(十)负责国家标准的宣传、贯彻和推广工作;监督国家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
(十一)管理全国标准化信息工作。
(十二)在质检总局统一安排和协调下,做好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WTO/TBT协议)执行中有关标准的通报和咨询工作。
(十三)承担质检总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5)标准与法规研究中心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五条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工作。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标准化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
第六条国务院建立标准化协调机制,统筹推进标准化重大改革,研究标准化重大政策,对跨部门跨领域、存在重大争议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进行协调。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建立标准化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标准化工作重大事项。
㈥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是做什么的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直属事业单位,是我国从事标准化研究的国家级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其主要职责是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全局性、战略性和综合性的标准化问题,负责研制综合性基础标准,提供权威标准信息服务。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将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多方位标准支持,为推动中国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等提供重要支撑,为政府的标准化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1] (初名国家科委标准化综合研究所)始建于1963年,是直属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从事标准化研究的国家级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主要针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全局性、战略性和综合性的标准化问题进行研究。
全院有职工500余人,包括研究员30名、博士及博士后80名(截
止2010年)。主要开展标准化发展战略、基础理论、原理方法和标准体系研究。承担节能减排、质量管理、国际贸易便利化、视觉健康与安全防护、现代服务、公共安全、公共管理与政务信息化、信息分类编码、人类工效、食品感官分析等领域标准化研究及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承担相关领域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承担相关标准科学实验、测试等研发及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工作。组织开展能效标识、顾客满意度测评工作,承担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研究及技术支持工作。负责标准文献资源建设与社会化服务工作,承担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运行和标准化基础科学数据资源建设与应用工作。同时,工作直接支撑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相关管理职能,包括我国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国家标准技术审查、全国工业产品、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等。
作为国家级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一直致力于积极参与并主导国际组织活动,维护国家利益,承担了国际地理标志网络组织(ORIGIN)副主席职务,承担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技术委员会副主席、秘书等13个关键职务,主持制定ISO标准20项。
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党组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党组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紧密围绕中心任务加强党建、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教育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讨和论文评选活动,连续九年获得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和首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㈦ 国家质检总局和质量技术监督局
我认为是从属关系,
国家质检总局职能和组织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简称国家质检总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主管全国质量、计量、出入境商品检验、出入境卫生检疫、出入境动植物检疫、进出口食品安全和认证认可、标准化等工作,并行使行政执法职能的直属机构。
国家质检总局内设19个司(厅、局),即;办公厅、法规司、质量管理司、计量司、通关业务司、卫生检疫监管司、动植物检疫监管司、检验监管司、进出口食品安全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产品质量监督司、食品生产监管司、执法督查司(国家质检总局打假办公室)、国际合作司(WTO办公室)、科技司、人事司、计划财务司、机关党委和离退休干部局。另外,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国家监察部向国家质检总局派驻了纪律检查组和监察局。
国家质检总局对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局)(简称国家认监委)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局)(简称国家标准委)实施管理。国家认监委(副部级)是国务院授权的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全国认证认可工作的主管机构。国家标准委(副部级)是国务院授权的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工作的主管机构。
国家质检总局下设15个直属事业单位,即:机关服务中心、信息中心、国际检验检疫标准与技术法规研究中心、中国纤维检验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中心,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中心、中国质量报社、中国国门时报社、中国标准出版社和中国计量出版社,为质检决策和实施提供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WTO/TBT国家通报咨询中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WTO/SPS国家通报咨询中心设在国家质检总局。
经国家民政部批准,10个行业学、协会挂靠在国家质检总局,即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中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协会、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中国计量协会、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中国防伪行业协会、中国设备管理学会、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
为履行出入境检验检疫职能,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31省共设有35个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海陆空口岸和货物集散地设有近300个分支局和200多个办事处,共有检验检疫人员3万余人。质检总局对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垂直管理。
为履行质量技术监督职责,全国共设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并下设2800多个地、市、省行政管理部门,共有质量技术监督人员18万余人。质检总局对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机构实行业务领导。
更多信息:http://www.aqsiq.gov.cn/zwgk/zjjs/
质量技术监督局
机构性质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是省政府管理质量、标准化、计量工作并行使执法监督职能的直属机构。
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提出制订标准化、计量和质量监督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计划,研究起草相关的地方性法规草案。
(二)组织协调全省打击生产和经销假冒伪劣产(商)品的质量违法行为,制定和实施打假保名优工作方案;查处跨省市、跨行业、跨地区以及影响全省经济发展的重大质量、计量和标准化案件;组织并监督质量技术行政执法工作,规范系统内行政执法行为。管理与质量技术监督有关的技术法规备案。
(三)管理全省质量监督工作;管理和指导质量监督检查;制定并组织实施年度监督检验计划;组织对重点产(商)品质量实施重点监督;受理质量投诉、举报,管理产(商)品质量仲裁的检验、鉴定。
(四)宏观管理和指导全省质量工作;组织实施国家《质量振兴纲要》;研究拟定提高我省质量水平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和方法;协调建立重大工程设备质量监理制度;负责组织重大产品质量事故的调查;管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工作。
(五)统一管理全省地方标准的计划、审批、编号、发布;组织制定四川省地方标准(含标准样品),协调和指导行业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的制定;管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备案;监督标准的贯彻执行;管理全省组织机构代码和商品条码工作。
(六)统一管理全省计量工作;推行法定计量单位和国家计量制度;组织建立、审批和管理四川省计量基准和标准物质;制定计量器具包括商品房面积测量器具的四川省检定系统表、检定规程和计量技术规范,组织量值传递;规范和监督商品量的计量行为。
(七)统一管理和监督质量、计量和实验室的认证认可工作;研究制定并组织执行认证认可工作的规章、制度,贯彻实施强制性管理的安全认证制度;依法对与质量监督相关的检测技术机构及社会中介组织实行资格认可和监督管理;查处不符合认证要求、假冒认证标志的产品以及违反有关认证法律法规的其它行为。
(八)综合管理全省锅炉、压力容器、电梯、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客运架空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防爆电器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监督工作;制定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对锅炉、压力容器实施进出口监督检查。
(九)组织制定全省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规划;组织协调行业和专业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管理和指导全省质量技术监督科技工作;组织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的宣传、信息工作;管理局直属单位,指导挂靠的学会、协会工作。
(十)负责全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的人事工作、离退休和社会保障工作、经费和国有资产工作以及纪检、监察审计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管理机构编制工作;负责系统国家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的教育培训工作;指导、协调公务员培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编写工作;推行质量技术监督行业执业资格制度。
(十一)承担质量、计量、标准化及特种设备等方面的境外合作交流事务,组织执行有关国际性协议协定。
(十二)承办省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内设机构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设12个职能处室和机关党委:
(一)办公室(挂对外交流合作处牌子) 负责系统政务工作的组织协调,负责局机关文秘、档案、机要、保密、机关财务、信访、安全保卫、基建房产、目标管理、后勤管理等日常政务工作,制定并监督执行机关工作制度;收集、分析和传递信息;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起草重要报告;协调承办全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对外合作交流事务,制订和组织实施年度外事活动计划。
(二)人事教育处 负责全系统机构编制及国家公务员管理工作;按干部管理权限,提出市地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列入省局管理的领导班子的调整、配备和领导干部任免的意见和建议;负责全省质量技术监督队伍建设工作,承办系统人员调配、交流、安置以及备案审查工作;主管系统离退休人员和社会保障工作;编制和实施教育培训计划,管理质量技术监督行业资格认证工作;组织实施国家劳动工资政策、制度;负责表彰奖励和出国、出境人员政审工作;指导有关社会中介组织的工作。
(三)计划财务处 编制和组织实施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规划、计划;管理系统财务、装备、基建、国有资产和统计工作;组织编制系统固定资产投资的中长期计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全系统财务预决算、固定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等工作,统一管理和监督全系统资金分配和使用工作。
(四)科学技术处 编制和组织实施质量技术监督科技发展规划、计划;组织管理系统技术开发、成果推广、科技项目、信息服务、发明、专利、科技成果评审和奖励工作;负责防伪技术和防伪产品的管理、协调,承担全省防伪产品的综合管理工作;研究并指导技术检测机构及相关社会中介组织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五)政策法规宣传处 研究和指导全省质量技术监督体系的改革;研究制定质量技术监督法制建设规划,负责组织相关法规、规章的起草、论证、解释;管理与标准、计量、质量有关的技术法规的备案;受理行政复议;对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实施监督;承担局新闻发布工作;管理组织宣传报道及局系统报刊出版工作。
(六)质量处 指导和管理全省质量工作,组织拟订全省质量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草案;组织实施国家有关质量振兴工作的政策措施、名牌发展战略及质量发展规划、计划;组织推广科学的、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组织重大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协调建立重大工程设备质量监理制度;建立重点产品开业审查制度;指导省质量管理中介组织的工作;负责全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对外可使用"四川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专用章"。
(七)监督处 负责生产、流通领域中产(商)品质量、计量和标准化监督,组织协调全省打击生产和经销假冒伪劣产(商)品活动中的质量、计量违法行为;组织开展企业质检机构的审查认可;负责质量检验机构的发展规划和日常管理;组织实施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管理和协调产品质量的行业监督、地方监督与专业质量监督;管理质量仲裁检验、鉴定工作。
(八)标准化处 贯彻标准化法律、法规,组织执行国家标准;统一管理全省各类地方标准的计划、审批、编号、发布;组织拟订四川省地方标准(含标准样品),协调和指导行业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的制定;指导企业产品标准制定,管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备案;监督检查重要标准的实施;承担有关ISO、IEC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具体业务工作。
(九)计量处 组织实施计量法律、法规,负责推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管理和监督国家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组织实施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检定规程和计量技术规范;组织全省量值传递,依法监督管理全省计量器具(含商品房面积测量器具);规范和监督商品量的计量行为;组织计量仲裁检定;规范社会公正计量服务机构。
(十)认证评审处 负责贯彻质量认证、安全认证与实验室认可制度;依法组织对检测技术机构的审查认可和计量认证;负责质量认证咨询机构的备案考核和内审员的评定注册;监督管理质检机构、中介检测机构、质量咨询机构和境外在川的检验、认证、咨询机构;协调认证、咨询、检测等技术机构的对外交流和合作。
(十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 管理各类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监督工作;贯彻实施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并组织监督检查;对锅炉、压力容器、气瓶、压力管道等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等环节和进出口进行监督检查;对有关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和调查处理;负责有关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操作人员的培训、资格考核工作。
(十二)监察审计处(与省纪委派驻的纪检组、省监察厅派驻的监察室合署办公) 贯彻实施监察、审计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对全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的政务和财务工作执行情况进行监察、审计,查处违反政纪和财经纪律的案件;规范全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行业作风建设。
(十三)机关党委 负责局机关和直属、挂靠单位的党群工作。机关党委办事机构的设置方式,由局党组按照省委规定确定。
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5748433.html?si=2
㈧ 华南理工大学 余以刚教授怎么样
姓名:余以刚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8年1月
职称:副教授
学院:轻工与食品学院
最后学历: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食品安全、农产品加工
1968年1月出生,湖北人,汉族,中共党员。1999年毕业于江南大学粮油及植物蛋白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0,3-2002年3月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博士后。2002,4-2002,5国家质检总局标准与法规研究中心。2002,6-2006,5东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合技术中心技术负责人。2006,5-至今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任教,主要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水溶性膳食纤维等研究工作。主讲《食品安全与检测》和《现代仪器分析》。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一部《食品标准与法规》,2010年1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主编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特色教材一部《动植物检验检疫学》,2009年3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社会兼职:中国粮油学会食品分会常务理事,国家质检总局WTO/TBT通报评议组成员,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标准化委员会副秘书长。余以刚具有全国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从业人员资格证书(证书号44000004)。主持科研项目10多项,发表论文40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0多项。
主要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
1.主持了2007年广州市科技攻关重点项目“以豆渣为原料生产膳食纤维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为2007Z2-E0221。
2.主持了2009年度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带His纯化标签假病毒的制备及用作病毒检测内标的研究” 项目编号:9151064101000070。
3.主持了2005年东莞市科研项目“高温加工食品中致癌物丙烯酰胺的含量普查和消除方法研究”,东科[2005]73号文第47项。
4.主持了2004年东莞市科研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荔枝高效保鲜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04D1034
5.主持了2007年东莞市科研项目“荔枝、龙眼保鲜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及产业化”(东科[2007]1号)。
6.主持(非牵头)2008年度广东省科技计划 项目“以酒糟为原料液态发酵生产紫芝功能性制品和产业化开发”( 项目编号: 2008B011000014 ;文件编号: 粤科计字[2008]144 号。
7.主持横向科研项目“食源性致病菌液相基因芯片技术高通量检测体系的应用研究”。
8.主持横向科研项目“肉类及水产品类食源性致病菌共增菌与流式液相芯片分型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9.主持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大学生创新基地建设项目“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检测体系及食品抗氧化能力评价方法研究”。
10.主持了2009年广东省田园农业科技服务专项计划项目“大豆加工附产物豆渣综合利用技术示范” 项目编号:2009B02050600 1-31。
11.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传统酿造食品中益生菌防腐机理的研究” (20676042)。
最近出了一个视频,是为牡丹江市西佩思公司经营的康嘉奇奶昔做的鉴定,可以去搜一下!
望采纳!!!
㈨ 质量技术监督局是做什么工作的它属于政府部门吗
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工作有以下: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方针、政策,统一管理和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
(二)负责《计量法》、《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相关配套法规、规章的贯彻实施和行政执法。
(三)负责质量工作的宏观指导。贯彻实施国家《质量振兴纲要》,研究制定本市质量发展的战略;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和方法;组织对重大质量事故的调查;组织实施精品名牌战略。
(四)负责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组织实施省质监局部署的产(商)品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省质监局批准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计划,调解和处理质量纠纷。
(五)统一管理标准化工作。宣传贯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并实施监督;负责农业标准化的实施及其示范区工作;管理组织机构代码和商品条码工作。
(六)统一管理计量工作。推行法定计量单位,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组织开展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和量值传递;查处生产和流通领域的计量违法行为,组织计量仲裁检定,调解计量纠纷。
(七)负责宣传贯彻GB/T19000-ISO9000系列标准,积极推进质量认证工作,并按省质监局的部署,对质量认证中介机构的行为和认证标志的使用进行监督。
(八)负责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和监督管理工作,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行为。
(九)负责棉花等纤维质量监督工作,依法查处收购、加工、销售、仓储等环节的违法行为。
(十)负责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工作。依法组织查处产品质量、标准和计量违法行为。受理消费者投诉和举报,受理工商部门移交的在流通领域查出的属于生产环节引起的产品质量问题,并依法组织查处。
(十一)承担食品、食品相关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责任,组织实施相关生产许可、强制检验等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组织查处食品及相关产品生产和加工的质量违法行为。
(十二)承办国务院、质检总局或当地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十三)依法组织、指导并监督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考核工作。
质量技术监督局是国家职能部门之一
(9)标准与法规研究中心扩展阅读:
质量技术监督是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以标准为依据,以技术检验、计量检测为手段,对产品质量进行规范和监督管理的行政活动。
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综合性的基础工作,其覆盖范围广泛,涉及到工农业生产、工程建设、科学研究、文化教育、医药卫生、环境保护、核安全、国内外贸易、服务行业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质量技术监督的作用:
1. 质量技术监督与经济监督、政纪监督一样,是国家行政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将在“提高质量、净化市场、加强技术基础、推进与国际惯例接轨”等方面,发挥“规范市场、扶优治劣、引导消费、服务企业”的重要作用。
参考链接:质量技术监督-网络
㈩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研究领域
标准化战略、政策以及标准化相关法律法规研究;标准化理论、原理与方法研究;标准体系及制定规则研究;标准化效益、发展状况及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标准与知识产权研究;技术法规及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国际标准化发展及趋势研究;公共安全标准化研究;图形符号与城市导向标准化研究。
术语学和术语标准化研究;人类工效学标准化研究;服务标准化研究(包括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社会信用标准化研究;社会责任标准化研究;统计方法应用标准化研究;标准化实证经济学研究。
节能标准化研究;能效标准化研究;节水标准化研究;废旧产品回收利用标准化研究;可再生能源标准化研究;环境管理标准化研究;清洁生产标准化研究;环保产品标准化研究;能效标识研究与授权管理。
数字化设计、制造、管理和集成标准化研究;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行业/企业信息化标准化研究;信息分类编码、数据元和元数据标准化研究;地理信息标准化研究;健康信息化标准化研究;高新技术综合标准化研究
质量管理标准化研究;消费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研究;市场质量评价标准化研究;风险管理标准化研究;缺陷产品管理研究;企业标准化研究;工业标准化研究。
食品标准化研究;农业标准化研究;生物技术标准化研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研究。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标识制度研究。
全球产品统一标识系统、物流信息化与供应链管理及条码、射频等自动识别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