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防控政策法规

防控政策法规

发布时间: 2022-05-14 18:51:22

⑴ 疫情防控措施和做法

合易认为:疫情之下,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控。
1)关心员工的健康。企版业在疫情发生时,应做好对权员工、客户的保护工作,体现出非常时期的人性关怀。鉴于此次肺炎疫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各企业应把员工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在对员工进行传染病预防及治疗知识教育的同时,在内部采取严格的卫生防范措施,定期对办公区域、生产区域进行全面消毒。
2)成立专门机构,安排专项资金。疫情来临时,企业应成立应急应变指挥小组,并安排应对疫情的专项资金,解决非常时刻的临时紧急问题。
3)保持企业内部的稳定,努力练好“内功”。受疫情影响,企业的部分业务可能难以正常开展。此时,企业不妨将目光内转,在系统战略思考的同时,将以往没有精力顾及和放松了的基础管理工作抓起来,练好内功,为疫情过后的发展积蓄力量。
4)建立健全危机预防机制。我国大部分企业目前还没有建立危机管理机制,有的尽管有企业危机管理机制的一些要素,但并没有制度化。肺炎疫情的爆发再一次给中国企业界上了一堂沉重而有价值的危机管理课,中国企业应当以此为契机,建立完备的危机预防制度。

⑵ 江苏兴化防控政策

法律分析:1.大型聚集性活动一律停止。

2.影剧院、歌舞娱乐场所、网吧、棋牌室、公共文化场所、体育健身场馆、美容按摩、足浴浴室、旅游景点、书店、宗教活动场所、托育机构、教育培训机构等非市民日常生活必需的场所全面暂停营业。

3.农贸市场、超市、药店等场所合理安排营业时间,加大消毒频次。快递、外卖必须实行无接触配送。人民体育场、三水园、昭阳湖公园、直港河步道、车路河步道等实行人员限流。

4.严禁大规模操办婚丧喜事和各类大型群体性聚餐活动,红事缓办、白事极简。

5.进入酒店、宾馆、餐饮、理发等公共场所,必须佩戴口罩、测体温,扫行程码、出示苏康码,餐饮场所按接待能力的50%实行限流。

6. 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青团员要发挥带头作用,不组织、不参与聚集性活动,积极主动参加疫情防控,带动邻居、亲友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要求。

7. 全体市民非必要不外出,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任何影响干扰疫情防控行为者,将严肃依法依规依纪处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三条 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可以决定增加、减少或者调整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以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第一条 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条 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 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

第一条 为了防止传染病由国外传入或者由国内传出,实施国境卫生检疫,保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通航的港口、机场以及陆地边境和国界江河的口岸(以下简称国境口岸),设立国境卫生检疫机关,依照本法规定实施传染病检疫、监测和卫生监督。

第三条 本法规定的传染病是指检疫传染病和监测传染病。 检疫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黄热病以及国务院确定和公布的其他传染病。 监测传染病,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确定和公布。

⑶ 无论是疫情的常态化防控还是经济发展,都应以什么政策

法律分析:以民生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刺激和扩张的重点要坚持民生导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开展群众性卫生活动,进行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防治意识和应对能力,加强环境卫生建设,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生物的危害。

各级人民政府农业、水利、林业行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指导和组织消除农田、湖区、河流、牧场、林区的鼠害与血吸虫危害,以及其他传播传染病的动物和病媒生物的危害。

铁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消除交通工具以及相关场所的鼠害和蚊、蝇等病媒生物的危害。

第三十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

军队医疗机构向社会公众提供医疗服务,发现前款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时,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报告。

第三十九条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⑷ 深圳疫情防控政策

法律分析:1、对7月7日-13日南京除机场外其他途径来(返)深人员,在原“四个一”健康管理基础上,再补做一次核酸检测;2、对7月14日-20日南京除机场外其他途径来(返)深人员,居家健康监测至离开南京满14天,核酸检测七天三检;3、对7月21日-27日南京除机场外其他途径来(返)深人员,居家隔离至离开南京满14天,第1、4、7、14天开展核酸检测;4、对7月28日及以后南京除机场外其他途径来(返)深人员,实施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第1、4、7、14天开展核酸检测。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开展群众性卫生活动,进行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防治意识和应对能力,加强环境卫生建设,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生物的危害。

各级人民政府农业、水利、林业行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指导和组织消除农田、湖区、河流、牧场、林区的鼠害与血吸虫危害,以及其他传播传染病的动物和病媒生物的危害。

铁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消除交通工具以及相关场所的鼠害和蚊、蝇等病媒生物的危害。

第三十九条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⑸ 兰考防疫最新政策是什么

【法律分析】
兰考县当前疫情防控政策如下:
一、积极配合,做好提前报备春节期间坚持做到“非必要不返兰、非必要不离兰”的防控要求,确需返兰的请做好个人防护,并遵守以下防控事项。1.省外低风险地区人员、脱离工作岗位14天以上且向单位报备过的县外重点行业从业人员在提前3天报备后,入(返)兰时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达后向社区(村)如实报告个人行程,再做一次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者居家健康监测14天。(重点行业从业人员指陆路、航空、水运口岸接触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的高风险岗位和集中隔离场所、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进口冷链食品加工企业、交通运输工具等行业从业人员)2.境外入(返)兰人员要提前3天向目的地村(社区)和单位报备,主动配合属地疫情防控机构完成“点对点”转运、核酸检测、健康筛查等疫情防控措施。入兰后严格落实“21天集中隔离+7天健康监测+2次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结束后每7天1次)”管控措施。在第一口岸城市入境且完成21天集中隔离人员,入兰后落实“7天健康监测+2次核酸检测”,在第一口岸城市入境且完成14天集中隔离人员,入兰后落实“7天集中隔离+7天健康监测+2次核酸检测”。3.14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省辖市旅居史的入(返)兰人员,提前3天向目的地村(社区)和单位报备,入兰须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配合做好“14天集中隔离+7天健康监测”措施,期间进行7次核酸检测。
二、积极配合,减少聚集活动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宾馆酒店、餐饮等重点场所按照防控要求,严格执行“测温、验码、戴口罩、一米线”等防控规定;图书馆、影剧院和文化娱乐场所等公共场馆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原则上室内接待人员上限不得超过容载量的50%,室外不超过容载量的75%,广大群众应积极配合各项防控措施。
三、做好防护,养成良好习惯疫情仍在继续,风险就在身边,节日期间,请大家坚持做好个人防护。在人员密集场所、密闭的公共场所、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等时,请科学佩戴口罩。坚持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吃熟食、用公筷、常清洁等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四、依法依规,严厉打击到位针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将依照法律法规严肃处理。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入小区、超市、农贸市场、酒店等公共场所,拒不配合管理人员的劝导佩戴口罩的;2.出入小区、超市、菜市场、酒店等有关场所,拒不配合健康信息核查,拒绝配合身份登记规定的;3.经过疫情防控卡点的车辆和人员,以冲卡或者其他方法,拒不配合、接受卡点工作人员检查的;4.纳入核酸检测范围的人群,不参加统一组织的核酸检测的;5.封控、封闭小区的居民拒不配合封控管理的;6.健康码为黄码、红码的人员,不按照规定居家健康监测或者集中隔离观察的;7.疫情防控期间,居民违反规定外出参加打牌、餐饮、娱乐等聚集活动,经劝阻无效的;8.疫情防控期间,在家庭住所开设辅导班、棋牌室、麻将室,违规售卖感冒发热药品的;9.集中隔离结束后,不按照规定接受健康监测和管理,经劝阻无效的;10.隐瞒病情、瞒报行程信息(尤其是重点地区旅居史)、隐瞒与确诊病例或者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史的;11.在预防、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或者流行的,情节严重的;12.居民和企业不配合开展疫情防控相关的消毒工作,经劝阻无效的;13.拒绝配合疾控和公安部门开展的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14.疫情期间,恶意囤积、哄抬物价、牟取暴利的;15.违反疫情防控规定,乱扔口罩、防护服等医疗防护用品等;16.对拒绝或者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病人、疑似病人,不配合治疗要求的;17.在疫情期间,故意传播新冠肺炎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18.具有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的人员,未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到发热门诊就医,经劝阻无效的;19.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者抗拒疫情防控措施的,故意传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20.生产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用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医用器材的;21.违反国家相关规定,哄抬疫情防控急需的口罩或者其他涉及民生的物品价格,牟取暴利,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22.疫情防控期间,编造虚假疫情信息,在网络等公众场合散布的,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还帮助散布和传播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十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因违法实施行政管理或者预防、控制措施,侵犯单位和个人合法权益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第十七条 国家建立传染病监测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国家传染病监测规划和方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传染病监测规划和方案,制定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监测计划和工作方案。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以及影响其发生、流行的因素,进行监测;对国外发生、国内尚未发生的传染病或者国内新发生的传染病,进行监测。

⑹ 乌鲁木齐调整小区防控政策,新政策是什么

乌鲁木齐市的疫情在严格有力的措施下已经开始进入尾声,连续多日没有新增确诊患者的乌鲁木齐,已经开始逐步调整疫情防控政策,提前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以后,确定没有无症状患者以及确诊患者,就可以逐步解封了。

不过解封也不是所有的小区都可以解封的,有一定的硬性规定。

调整疫情防控措施的小区,都是没有出现确诊患者的小区

被解封的小区,所有维持老百姓生活的营业场所都可以开放,像超市,便利店,蔬菜水果售卖店,都可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营业。

不过营业时间也是有要求的,每天营业时间不能太晚。

目前,新疆已经逐步解封,公交系统也开始从新恢复正常,还有就是新疆户外旅游景点也已经恢复正常了,跨省游开始重新上马,外省游客持有7天核酸检测报告,就可以出行各大酒店了。

新疆旅游业这次确实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最近两年赴新疆旅游的人数增加的速度非常快,新疆旅游的景点也确实非常多,让人流连忘返的。

新疆尚未完全解封,疫情还没有彻底远离我们,希望大家一定要继续坚持,养成出门佩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的好习惯,彻底把疫情控制在摇篮之中。

⑺ 防疫补助2021标准政策文件

【法律分析】
关于2021疫情国家规定补贴,由于疫情期间,一线医护人员,以及防疫工作者,付出很大的努力,坚守在一线。对此,国家对这些人员进行补贴。根据2021年疫情补助政策,只对两类人发放补贴。第一类是参加疫情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对于直接接触待排查病例工作相关人员,中央财政按照每人每天300元发放的补助;对于参加疫情防治的其他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中央财政按照每人每天200元予以的补助,都可以享受免税政策。第二类是参与疫情防控人员。对于第一类人员范围之外,参与政府布置疫情防控任务的人员,取得按照省级及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标准发放的临时性工作补助和奖金,也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五十九 国家将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将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本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六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本级政府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预防、控制、监督工作的日常经费。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传染病流行趋势,确定全国传染病预防、控制、救治、监测、预测、预警、监督检查等项目。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实施重大传染病防治项目给予补助。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流行趋势,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项目范围内,确定传染病预防、控制、监督等项目,并保障项目的实施经费。
第六十一条 国家加强基层传染病防治体系建设,扶持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染病防治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城市社区、农村基层传染病预防工作的经费。
第六十二条 国家对患有特定传染病的困难人群实行医疗救助,减免医疗费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第六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储备防治传染病的药品、医疗器械和其他物资,以备调用。
第六十四条 对从事传染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现场处理疫情的人员,以及在生产、工作中接触传染病病原体的其他人员,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并给予适当的津贴。

⑻ 最新防疫政策规定老年人跨省市出行需要哪些防控程序

摘要 1、要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多监测、少外出

⑼ 北京防疫政策最新规定是什么

(上下滑动查看)






9





顺义区:聚集性疫情涉农商行数据中心,目前21人感染,涉及6区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庞星火介绍,5月9日通报的新增感染者中,包括一起顺义区聚集性疫情,主要涉及顺义区农商银行数据中心,截至目前报告感染者21例,包括工作人员17例、其家庭成员4例;涉及6个区,顺义区10例,海淀区5例,丰台区3例,朝阳区、通州区、昌平区各1例。本起疫情是社会面零星隐匿传染源导致的聚集性疫情,规模较大,感染者分布范围较广,增加了本市疫情发展形势的不确定性。






10





北京发布居家隔离最新指引!不满足这些条件一律集中隔离



据@北京卫生监督 消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居家隔离观察工作指引(第四版)发布。全文如下:


本指引适用于指导和规范社区(村)居家隔离观察相关工作。





一、居家隔离观察基本条件




居家隔离观察人员居住场所须由社区(村)医务人员进行居家内外环境专业评估。不满足居家隔离条件的,一律进行集中隔离。

⑽ 疫情防控措施有哪些

疫情防控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外出佩戴口罩。

2、主动做好健康专监测,自觉发热时属主动测量体温。若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口罩及时就近就医。

3、办公场所要注意加强通风清洁,配备洗手液、消毒剂等防护用品。食堂也是人群密集的场所,建议错峰吃饭,减少聚集。

4、注意营养,适度运动。

5、出行前若无可疑症状,可正常出行。若出现可疑症状,建议居家休息和就地就医,待症状消失后再启程。

(10)防控政策法规扩展阅读:

纵观国内外疫情形势,常态化疫情防控是一项艰巨繁重又较为持久的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只有把疫情防控这根弦绷紧,把常态化疫情防控抓紧抓实抓细,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不断巩固发展疫情持续向好形势,才能为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热点内容
让法治成为全民的信仰 发布:2025-02-06 00:55:22 浏览:695
我怎么看新的劳动法 发布:2025-02-06 00:55:14 浏览:668
行政法和经济法的区别 发布:2025-02-06 00:54:32 浏览:905
初级会计经济法模拟题 发布:2025-02-06 00:40:59 浏览:822
海商法调整的船舶 发布:2025-02-06 00:40:22 浏览:638
刑法终审权 发布:2025-02-06 00:36:28 浏览:312
医院执行劳动法情况 发布:2025-02-05 23:48:01 浏览:782
道德的归宿 发布:2025-02-05 23:12:09 浏览:513
三部民法典 发布:2025-02-05 23:07:01 浏览:263
2016商法答案 发布:2025-02-05 22:24:37 浏览: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