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林郑法规

林郑法规

发布时间: 2022-05-15 15:15:07

① 林郑月娥施政报告:建设北部都会区,构建深圳香港“双城三圈”

(观察者网讯)据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公报10月6日消息,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发布了任期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提出了目前为止占地面积最大的规划蓝图“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

报告指出,将在香港北部建设一个占地300平方公里、宜居宜业宜游的“北部都会区”,在满足约250万人口的居住需求的同时,还能与深圳形成“双城三圈”的战略性布局,为国家发挥“双引擎”作用,产生“强强联手”作用。

10月6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立法会发表《行政长官2021年施政报告》。图自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公报

10月6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发表任内第五份施政报告,也是本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最后一份施政报告,勾勒香港未来发展。报告以“齐心同行 开创未来”为题。在今年《施政报告》的经济篇章,开宗明义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题,表明香港发展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林郑月娥表示,香港只要用好中央支持特区的政策,发挥独特优势,将可为经济注入源源不绝的动力。

建设“北部都会区”,构建“双城三圈”战略性布局

林郑月娥表示,香港拥有高度国际化的营商优势,在国际贸易中占重要地位。去年,香港的商品贸易总值全球排名上升至第六。受惠于内地有效控制疫情而保持供应链稳定,香港商品贸易总额由去年第四季开始反弹。今年首八个月合计,香港商品贸易总额更高达65099亿港元,是有史以来新高。

林郑月娥指出,将建设香港北部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都会区”,并开拓更多可供居住和产业发展的土地。“北部都会区”包括元朗区和北区两个地方行政区,占地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其中包括天水围、元朗及粉岭、上水等已发展成熟的新市镇及其相邻乡郊地区,并有六个处于不同规划及建设阶段的新发展区和发展枢纽,覆盖由西至东的深港口岸经济带及更纵深的腹地。

“北部都会区”可额外开拓约600公顷用地作住宅和产业用途。整个项目完成后,总住宅单位数目将达90.5万至92.6万个,容纳约250万人居住;而职位数目亦将由现在的11.6万个,大幅增加至约65万个,包括15万个为科创产业的相关职位。

“都会区”能够推进陆港两地融合,与深圳形成“双城三圈”的战略性布局。在国家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港深两地紧密互动,由西至东建设了七个陆路口岸和相连的交通基建,使两地有条件跨越后海湾、大鹏湾和深圳河而相互连接,形成“双城三圈”的空间格局。

“双城”是香港和深圳;“三圈”即由西至东分别为深圳湾优质发展圈、港深紧密互动圈和大鹏湾罕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双城三圈”覆盖了深港口岸经济带和深圳发展最成熟的都市核心区,以及香港境内城市建设资源正在高速汇集并仍拥有庞大发展潜力的北部都会区。“双城三圈”空间概念的确立,有利港深政府共同促进两地在经济、基建、科创、民生和生态环境的紧密合作,发挥强强联手,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益。

近年来,香港与内地的经贸、科技等合作不断加强。报告指出,除了粤港澳大湾区外,香港特区政府与泛珠三角区域、北京、上海、福建和四川分别建立了合作机制,推动两地多领域的合作。在中央支持下,香港已着手与湖北省成立鄂港高层合作新机制。

满足房屋需求,改善民生

《报告》中也多次提及民生问题。

香港的贫富悬殊是大众关心的议题。为此,香港加快兴建公营房屋,在未来十年,香港政府已觅得约350公顷土地,可兴建约33万个公营房屋单位,比去年公布的数字略高,足以满足该十年期预计的30.1万个公营房屋单位的需求。

除此之外,过去几年,香港大幅改善现金福利。第一,推出高额长者生活津贴,让约57万名长者,每月领取3815港元的高额津贴。第二,优化在职家庭津贴计划,大幅增加金额和放宽申请资格,让收入不超过22400港元而育有两名儿童的四人住户每月领取最多4200港元津贴。第三,落实一系列改善综合社会保障援助措施,包括大幅增加租金津贴及放宽多项特别津贴资格等。林郑月娥表示,用于社会福利的经常开支由2017至2018年度的653亿港元,大幅上升至2021至2022年度的1057亿港元,四年间增幅达62%。

因此,根据去年底公布的2019年贫穷人口数字,香港成功把贫穷人口大幅由政策介入前的149万减至64万,为不少基层市民提供实质援助,让他们脱离贫困。

今后,香港政府将继续用现金福利协助有需要长者脱贫,并以职津为较低收入的在职住户,特别是育有儿童的住户,提供财政支援;加快兴建公屋,增建过渡性房屋。

林郑月娥在结语中指出,今天,香港在国家安全和选举制度双重保障下,已回到“一国两制”的正确轨道,她比任何时候都对香港更有信心、更肯定香港可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只要特区坚持以“一国”为本、“一国”为根,以“爱国者治港”,“两制”肯定会枝繁叶茂,香港仍然是祖国的掌上明珠。

② 林郑“背后的女人”是谁

有港媒特别注意到林郑身边的女保镖。据香港《大公报》28日报道,林郑27日走基层时,她“背后的女人”(女保镖)令人眼前一亮。她名叫叶君幼,绰号“阿油”,加入警队前是全职运动员,曾在亚洲锦标赛中夺得三项铁人亚军,2011年加入警队负责巡逻和报案室工作,2013年4月成为机场特警(ASU),是当时唯一的女机场特警。

③ 林郑长官行政月娥的简介

林郑月娥(Carrie Lam Cheng Yuet-ngor),大紫荆勋贤,GBS,1957年5月13日出生于香港,1980年从香港大学毕业后加入香港政府。

自2000年起,先后担任香港特区政府社会福利署署长、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常任秘书长、香港驻伦敦经济贸易办事处处长、民政事务局常任秘书长、发展局局长。2012年7月至2017年1月,担任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

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香港特区国安委主席。



(3)林郑法规扩展阅读

仅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一年多来,香港在不利的社会环境下仍在基建、人员交流、科创和金融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我本人对粤港澳大湾区是非常有感情的。”林郑月娥希望,未来能在青年创业和创新方面与其他城市加快和加强合作,同时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进展,香港也能更好发挥自身所长,服务国家所需。

“香港的长处肯定是专业服务,比如金融,内地企业融资和人民币海外结算都可以用香港的金融平台;仲裁服务、优质的教育和医疗服务等也是香港长处,香港起码有3到4所大学都有计划在大湾区建立新的校园。”她说。

④ 林郑月饿为什么姓林郑

在香港、台湾及东南亚部分地区,已婚女性以“夫姓+自己姓名”进行组合。林郑月娥,婚前叫郑月娥,在嫁给林兆波博士之后,冠夫姓改为林郑月娥。

香港政商界已婚女士冠夫姓的比例高于其他行业的女性,主要是因为香港中西荟萃、古今交融,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1、民国法律的影响

香港在1971年前,针对中国人没有专门的婚姻条例,是按照《大清律例》、中国传统习俗、英国法律制度等,对婚姻共同作出规范。

2、英国习惯法的影响

姓名权是夫妻人身关系的重要内容。对此,香港法律没有作出明文规定,而是沿用了英国的习惯法。

人物评价

林郑月娥行政长官带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坚定维护“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认真谋划香港长远发展,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共建“一带一路”,着力破解事关广大居民切身利益的问题。

努力为青年人成长和发展创造条件,体现了“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精神,取得了良好成绩。中央对林郑月娥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

⑤ 林郑月娥是哪里人

林郑月娥(Carrie Lam Cheng Yuet-ngor),大紫荆勋贤,GBS,1957年5月13日出生于香港,1980年从香港大学毕业后加入香港政府。自2000年起,先后担任香港特区政府社会福利署署长、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常任秘书长、香港驻伦敦经济贸易办事处处长、民政事务局常任秘书长、发展局局长。2012年7月至2017年1月,担任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
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

⑥ 林郑月娥发言感谢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这是为何

林郑月娥发言感谢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

香港从2019年开始就一直被祖国人民所牵挂,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做出的决策,香港特别行政区第6届立法会仍然会履行职责,其时间不得少于1年,一直到第七届立法会任职期开始截止。决策明确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七届立法会依规形成后,任职期仍为四年。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策,解决了立法会选举因新冠疫情延迟1年而发生的真空期难题,如此一来,能够让立法会顺利衔接,仍然处理进行中的立法任务,令政府部门维持常规运行,前段时间被撤销竞选资格的反对党议员,可能也会续任1年,中央人民政府是充分考虑,如此一来可防止纠缠于复杂争论,令立法会重返平稳正轨,而这对香港社会抗疫和经济发展都有益,实际上,绝大部分群众都希望立法会在缓冲期能聚焦民生实事,不要斗争,窝里斗,切实履行议员的职责。

⑦ 林郑月娥删除剑桥名誉院士身份

是的,2020年8月15日林郑月娥删除剑桥名誉院士身份。

在香港国安法实施后,英国剑桥大学沃尔森学院在今年7月曾发表声明,表示正考虑“褫夺”林郑月娥2017年获颁的荣誉院士名衔。该学院院长克拉克还声称,对香港最近发生的连串事件深表关注,宣称“学院强烈支持保障人权及言论自由”。

而据香港“东网”等港媒8月15日报道,香港行政会议秘书处按特首林郑月娥通知,删除她在个人利益登记册上,有关英国剑桥大学沃尔森学院名誉院士身份的项目。

(7)林郑法规扩展阅读

剑桥回应林郑月娥退还名誉院士身份

沃尔森学院林郑月娥删除剑桥名誉院士发表声明称,由于“近期香港发生的事”,学院提高对林郑月娥承诺保障香港“人权与言论自由”关注后,她却以主动退还荣誉院士名衔作为回应。

声明还“找补”说,原本打算在9月考虑是否褫夺她的名誉院士名衔,不过将不会再这样做,也不会作出任何评论。

香港前特首梁振英则于15日深夜发文,力挺林郑月娥的决定:林郑月娥同意作为沃尔森学院的名誉院士,是剑桥大学的光荣。但英国人如果执意和香港一拍两散,要承受巨大经济和其他损失的将会是英国人。

⑧ 林郑月饿为什么姓林郑

因为香港政商界已婚女士冠夫姓,即以“夫姓+自己姓名”进行组合。如林郑月娥,婚前叫郑月娥,在嫁给林兆波博士之后,改为林郑月娥。

在香港首任女特首林郑月娥就任后,特区政府行政署特别发出总务通告,就如何称呼特首及特首丈夫作出规范。比如,在正式场合可称呼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避免使用“阁下”一词;在致辞时,可称呼为“林太”。通告特别强调,称呼他们夫妻不可以用“伉俪”,因为特首的身份比其丈夫要尊贵。

当代姓氏

现代国家的法律对于夫妻的姓氏有如下5种情形:

1、坚持妻从夫姓原则:瑞士民法典第160条中规定:“(一)丈夫的姓氏为夫妻共同姓氏。(二)新娘有权当面向公民身份登记官员提出要求,将自己原有的姓氏置于夫姓之前。”

2、实行从一约定,无约定时从夫姓的原则。如《德国民法典》第1355条第2款就作此规定。

3、允许双方当事人任意约定原则。如原《苏俄婚姻和家庭法典》第18条就作此规定。

4、妻子在姓名前冠以夫姓原则。中华民国1929年民法第1000条就作此规定。

5、保持各自姓氏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10条就作此规定。

⑨ 林郑月娥是复姓吗

不是,林郑月娥是冠夫姓,是按照“夫姓+自己姓名”的组合形式,林郑月娥结婚前叫郑月娥,嫁给丈夫林兆波博士之后,改为林郑月娥。

香港政商界已婚女士冠夫姓的比例高于其他行业的女性,而对于普罗大众,既不从政当官,也不身价显赫,承载的外界压力相对较小,自然很少有女性婚后改姓的。

这就让人感觉到,在香港冠夫姓的,大抵上都能归类于“上流社会”。不过也有例外,比如在香港新界的个别村庄,至今还有整村人使用同一姓氏的传统。

(9)林郑法规扩展阅读

从1971年起,香港陆续出台《婚姻条例》《修订婚姻制度条例》、《婚姻诉讼条例》、《婚姻诉讼及财产条例》、《分居及赡养令条例》、《收养子女条例》、《未成年人监护条例》、《保护妇孺条例》等,对婚姻制度产生了长远影响。

这些法律对夫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作出了规范,有力保障了女性在婚姻、教育、遗产和土地的继承权、生育、就业和税务等方面权利。这就使得女性不再需要冠夫姓、依赖丈夫才能生活,有力提升了女性的地位、改善了女性的权益。

热点内容
2016商法答案 发布:2025-02-05 22:24:37 浏览:897
对教师宣传法律知识 发布:2025-02-05 22:23:04 浏览:81
法院的业务庭 发布:2025-02-05 20:06:51 浏览:974
黄骅司法辅警 发布:2025-02-05 19:26:40 浏览:910
怎样用物理方法治晚上打呼 发布:2025-02-05 19:07:27 浏览:407
刑事司法学英文 发布:2025-02-05 17:37:59 浏览:903
城阳人民法院电话 发布:2025-02-05 17:37:47 浏览:250
法院杜云发 发布:2025-02-05 16:57:31 浏览:449
这得问候南京那位法官 发布:2025-02-05 16:30:58 浏览:497
保安法律知识培训ppt 发布:2025-02-05 16:22:37 浏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