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日期

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日期

发布时间: 2022-05-15 16:25:26

㈠ 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在即一切都准备好了吗

据报道,《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将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条例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明确不分类即违法,并创新了一系列制度机制,比如计量收费、可以拒绝接收、分类指导员等。

值得一提的是,条例规定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缴纳生活垃圾处理费,按照谁产生谁付费、多产生多付费的原则,逐步建立计量收费、分类计价、易于收缴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这无疑是与市民最贴身也最受关注的制度。过去,垃圾处理费的收支、用途曾被指不公开、不清晰,几度成为公众议题的垃圾计量收费也曾被指存在只罚不奖、可操作性低等不足。在强制垃圾分类已拉弓引箭之际,还须避免罚款单兵突进,多考虑一些借力社会力量促使垃圾源头减量等关键措施。唯有夯实基础,加之久久为功,强制垃圾分类才有望不会陷入欲速则不达的窠臼。

来源:新快报

㈡ 垃圾分类是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的

1、垃圾分类是1996年实施的。

2、垃圾分类(英文名为:Garbage classification),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3、垃圾在分类储存阶段属于公众的私有品,垃圾经公众分类投放后成为公众所在小区或社区的区域性准公共资源,垃圾分类搬运到垃圾集中点或转运站后成为没有排除性的公共资源。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的。

4、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的效益。

㈢ 2020年国考申论备考:让垃圾回到它该去的地方

面对垃圾围城,上海将在7月1日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在此之前,《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已于2018年7月1日正式实施。
5月30日,上海共建双千兆示范城市暨中国电信智能家庭生态合作大会,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上海市副市长吴清考察了一家名为猫先生的智能垃圾分类企业。这家企业是电信在智能垃圾分类领域的唯一合作商。当时,东方卫视记者通过镜头详细记录了猫先生APP扫码登录回收站系统。
今年5月1日,福州全城垃圾分类活动全面铺开。在福州,生活垃圾则分为五类,分别是厨余(湿)垃圾、大件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福州市各级各部门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助推垃圾分类工作落细落小落实。
此外,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将于10月1日起施行!
材料摘编自 通信信息报:中国全面进入垃圾分类时代,有删减。
二、 深度解读
最近,垃圾分类成了持续不断的热点话题。多地或将建立相关条例,对违反垃圾分类规定的行为设定相应惩罚规则——这一“史上最严垃圾分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我们的生活。经过两年半的实践,我国的垃圾分类有了一些成就,也有了几种可复制、可推广的好模式。
前期环卫和再生资源“两网融合”的探索,部分地区引入专业公司实行“干湿两分”、“绿色账户”、“积分兑换”等形式对于民众提高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及生活垃圾减量起到一定作用。这种以奖励为主,分出来可回收物循环利用导向的垃圾分类模式不仅在现在,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是有效手段。但是相对于每年城乡生活垃圾5%以上的增速,仅仅靠奖励回收再生资源实现减量是不够的,要全系统均衡完善体系。
现在垃圾分类46个重点城市立法逐渐出台,垃圾分类进入了强制时代,实行绿色价格机制,逐渐过渡到产生者付费,有奖有惩、奖惩并举。垃圾分类在立法的同时,更要强调政府的责任,先从顶层设计减量化入手,如限制包装重量和体积,限制外卖餐饮固液比,限制快递包装物循环利用次数,净菜进城……
理清政府责任才能起到教育引导作用。同时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宣传教育,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发挥志愿者主观能动性,发挥专业公司的经验优势,发挥社区街道村镇细胞的活力。从这个维度看,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是否完善、是否及时夯实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最重要的是不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要在公众比较容易接受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分类方法。在政府角度,居民分出来的东西,后端必须得有明确的出路,系统一定要完善。不能说前端分了,后面又混了,又走了之前效果不好的老路。实际上,打通环节,才能取得垃圾分类的效果。楼紫阳:垃圾分类需要慢慢推,我一直在说一个词,“小步快走”——也即大原则定了,中间发现问题及时改,改到让大家满意。
观点整理自:《曲睿晶:垃圾分类系统建设 要让使用起来简而优》
三、 参考文章
垃圾分类很难,但应坚持下去
垃圾分类,有利于垃圾处理和回收,是与信息文明时代相匹配的行为方式。它看起来是小事,实际上是一个极为复杂而繁琐的大事和难事,并且涉及生活习惯的养成。困难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目前中国垃圾分类标准比较混乱,有些垃圾没有被准确归类;二是回收之后,垃圾后期处理环节没有采取分类处理措施,导致前期工作大打折扣;三是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会增加各个方面的成本,包括居民的分类处理、企业的运输和处理成本;四是技术落后制约了垃圾分类。但无论如何艰难,垃圾分类都应当做下去,而且迫在眉睫。
废弃物管理处提出科学的分类并进行传播和指导极为重要,哪些是正确的分类,哪些是错误的分类需要家喻户晓,否则,垃圾分类就会夭折于第一步。不过,也需把这样的科学分类传播到每个家庭的每位成员。这是一种新的生活课程,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和养成习惯。
可以借鉴信息时代的智能化和简便化,让每个人的手机中都贮存一个科学的垃圾分类APP,并按这个APP分类垃圾。实际上,关于垃圾分类回收的“互联网+垃圾分类回收”APP已经在很多城市走进寻常百姓家,并在探索进行垃圾分类的“互联网+资源垃圾”回收方式,实现“线上交易+线下物流”。但仅有这些也还不够,因为这既涉及公民生活习惯的改变和养成,也关乎居民的生活成本和空间。如果按过去的垃圾回收,居民的生活垃圾大致也就是厨余、卫生间和客厅的垃圾。但是,现在分为4大类垃圾,也意味着居民家中至少应有4种垃圾桶或垃圾袋,既占用空间,也让人感到麻烦,因此一些人未必会进行垃圾分类。对此,一种对策是,如果能生产出更加智能的垃圾分类装备,如4类垃圾袋并销售,就有可能让居民在家中实行4大类垃圾的分类处理。
正确地分类垃圾后,后续的垃圾回收和运转也十分重要。后续的垃圾回收和运转当然需要标准化和科学处理,但是首先在公众养成垃圾分类上,应当毫不犹豫地坚持下去。
这种要求对于公众来说是文明行为的新开端,对于市场来说,垃圾分类将是中国另一个百亿级别的潜在市场,从2019年起就会逐步开启。德国早在1904年就开始实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至今已有100多年;日本从1980年就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回收,至今也有近40年的时间,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
因此,培养中国人的垃圾分类,可能需要几代人的时间,目前还需要探索有效和奖励的办法,又要结合信息化时代的特点做到简易可行,鼓励公众长期坚持下去。
有疑问的可以点击下方电话免费咨询,或者是点击下方进入官网找客服人员帮助大家解答。

㈣ 广州全面推进城乡垃圾分类工作

原标题:全面推进城乡垃圾分类工作

天河沙东街云龙苑小区的居民正在使用智能垃圾分类设施。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骆昌威 摄

机关举办专题学习,推进垃圾分类。

施行垃圾分类之后的增城区仙村镇碧潭村,村容村貌变化很大。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机团单位里垃圾分类氛围浓郁,分类投放成新时尚;全市范围的某连锁餐厅已全面铺开强制垃圾分类,统一收运、统一处置;过去的脏乱小村,因为垃圾分类实现村容村貌的“华丽转身”……推动垃圾分类,离不开大家的参与。
未来,广州将继续开展垃圾分类进单位、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不懈努力,让全社会多行业共同参与其中。而每一位市民也要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努力让美丽花城更干净、更整洁。
统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波
推动垃圾分类广州再出发
2018年,广州出台全国第一部有关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地方性法规——《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2019年,广州要在全面提高分类精细化智慧化上继续发力。
垃圾分类要更大决心:中心城区的居住小区(社区)垃圾分类要全覆盖,其余5区物业居住小区(社区) 垃圾分类要全覆盖;
提面扩质要有效发力:50%行政村要推行生活垃圾分类,6个整区和其余5个区22条街道整街要推进垃圾强制分类,广州大学城8所高校、龙洞大学城16所高校要实现精准分类……
近日,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推动垃圾分类各项工作落细落实,全链条提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在全市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
垃圾分类从每个人做起
《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施行一周年,作为制定出全国第一部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地方性法规的立法机关,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如何从自身做起完善垃圾分类?
据了解,早于《条例》施行前,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就制定了《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垃圾强制分类实施方案》,让“垃圾分类 从我做起”的墙上标语,变成一种行动自觉。如今,机关内部生活垃圾分类井然有序,许多变化正在发生。
走进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办公楼,不同的场景下,摆放了不同类型的垃圾桶。户外摆放着定时投放的分类垃圾箱,楼层内有四种颜色的垃圾桶,按“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区分。看得出来,垃圾桶经常冲洗拭擦,整体比较干净。桶内分类基本正确,“可回收物”装得较多,都是纸张、塑料瓶等。
午餐时分,工作人员就餐后排着队将垃圾分类投放,差不多经过7个步骤——筷子、汤匙、托盘和汤碗有各自放置的地方,在“餐厨垃圾”桶内倒掉食物残渣后,一次性饭盒和污染纸张要放在“其他垃圾”桶,牛奶盒和可乐瓶等要放在“可回收物”桶。整个过程无人引导。
“垃圾桶里面都是分好类的,不好意思丢错垃圾进去,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种习惯,不会丢错了。”一位受访的工作人员说。而一位经常来人大开会的其他单位工作人员说,在这里会习惯性地检查“有没有丢错”,所以形成良好的垃圾分类氛围很重要。
据了解,市人大常委会为了在机关内部建立健全机关垃圾分类常态化工作机制,成立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除了完善垃圾分类的设施,还在许多“看不见的地方”下功夫,严格遵照市的垃圾分类标准执行,使生活垃圾分类达到全覆盖。
机关建立了垃圾分类台账,规范垃圾定时定点收集和分类,平时联系市、区、街道等垃圾分类主管部门上门指导。统一回收可回收物时,会做好品种与数量记录。对于需要分类收运的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会委托辖区城管环卫部门组织分类收运。
做好垃圾分类,另一个目的是要减少各类资源的浪费,从源头上减少垃圾,因此也要鼓励大家自觉分类,把资源化的垃圾分离出来并回收。在日常办公方面,推行无纸化办公,全面实施纸张双面打印,提倡重复使用。同时,落实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号召,减少餐厨垃圾产生。
垃圾分类教育:
知识普及走进暑假亲子活动
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是关系广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为了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利用多种宣传手段,制作了H5动画,加强对垃圾分类的宣传。
去年,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事务中心党支部还在办公楼内开展了“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互动宣传及岗位练兵活动。通过现场投放、登记台账和分类清运等三个场景的表演,加深大家对垃圾分类的认识。
垃圾分类,也要从娃娃抓起。常委会机关事务中心党支部还组织过一次以此为主题的暑假亲子活动。让参加活动的20多名3-12岁儿童,按生活垃圾分类的标识颜色,收集相应的生活垃圾和照片。活动当日,孩子们用收集的“垃圾”分组合作完成“垃圾分类机器人”作品,设计主题为生活垃圾分类的手抄报。孩子们对该活动兴趣浓厚,人人都积极发挥想象力,在活动中增强了对生活垃圾分类的责任意识,养成垃圾分类习惯,并把这一好习惯带回家,传播给每个家庭成员。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瑞琪)
沙东街云龙苑小区:
垃圾分类可赚积分
在天河区有一个小区,已实行垃圾分类超过6年。去年该小区产生垃圾总量为471.2吨,其中收集餐厨垃圾就达94.8吨,可回收物达71.35吨。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100%,参与率达到96%以上。这个小区就是沙东街云龙苑小区。
天河区沙东街云龙苑小区位于广州大道北江园街128号,小区毗邻白云山麓,内有建筑楼房29栋,居住着580户家庭,2100余名居民,其中出租房180户。
“还没有实行垃圾分类时,小区里的垃圾就丢在垃圾收集点,不仅丢得乱七八糟,而且很臭,我们很多居民都受不了。”居民程小姐已在小区住了10年,她见证了整个小区的垃圾分类投放的变迁。
尤其是近两年来,让程小姐感触特别深。“以前我婆婆都喜欢将家里的可回收垃圾收集起来,然后再送到附近的垃圾回收站去卖;我让她不要收集了,她又舍不得。现在小区里有了可回收垃圾的智能回收设备就好多了,在家门口就可以卖垃圾换钱。”程小姐说。
“智能”垃圾桶:助推居民形成垃圾分类意识
2017年,云龙苑小区首次将智能设备引入小区,实现了扫描二维码即可投放并可积分兑换成现金。程小姐的婆婆使用的就是这一款应用。
记者发现,通过这款名为纳吉岛的智能设备,居民们只需扫码登录,然后将废品丢入各个分类的箱中,即可实时称重并积分,而该积分可按照1:1的比例直接兑换成现金提现到个人微信账号。如果不想提现,则可以在手机上的微信公众号上直接兑换成商品。
在该小区,该智能设备配置了十多个桶,分别回收纸张、塑料瓶、一般塑料、玻璃、小家电、铁制品、铝制品等,设备旁还写着参考价格。“价格是根据市场价变化的,会在手机端显示出来。”负责回收的工作人员杨长雄告诉记者,为了让回收变得更省人力,这里也采用了定时定点投放的模式:每周一、三、五的早上7时至9时和晚上7时至9时,这里将准时开放。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秦松)
增城区仙村镇碧潭村:
垃圾分类2年 村美了人变了
循着一条马路驶进碧潭村,映入眼前的是潭水、绿树和整洁村屋街道。两年多之前,大部分村民怎么也没预料到,看似简单的垃圾分类能带来如此巨大的改变。从曾经的处处邋遢到如今的公园景色,不少村民已将垃圾分类和村落的卫生保洁视为生活的一部分,共同打造干净整洁的美丽乡村,颇为自豪。
如今,垃圾分类已是大家茶余饭后闲聊的话题,但碧潭村党支部书记赵景枝回忆道,“对于村民来说,要形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并不容易,但现在看来一切都值了。”从完善设施、宣传教育到村民发力、村容变化……碧潭村探索了不少属于自己的垃圾分类经验。
2017年,增城区仙村镇碧潭村成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推动垃圾分类投放。“现在卫生环境好很多了,大家都不好意思乱扔垃圾了。”赵卫波是村里的老街坊,在碧潭村生活多年。他回忆道,以前的碧潭村无论是池塘还是街道抑或是家门口,处处都可以扔垃圾,就等土地来“降解”。“垃圾分类是一个十分陌生的理念。”他说。
“可是现在,有现成的分类桶在家门口,再加上农村的垃圾并不复杂,很容易就可以分类了。”赵卫波说,在碧潭村,家里进行了分类后,每天早上8点便会有环卫人员进行分类收集。
不仅如此,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后不久,碧潭村还开始了家家户户的卫生评比活动,设立村户荣辱榜,“5分是一条合格线,包括垃圾分类和卫生环境的评比,大多数人都很积极参与评比。”
因为这样的宣传和鼓励,如今村里311户家庭房屋门前在社会各方的支持下都布置了分类垃圾桶,且还配备了钳子。“不少有意识的村民看到周边有垃圾也会用钳子分类钳至垃圾桶。”如今,对赵卫波和大多数村民来说,垃圾分类就如同新的生活习惯,“不分类反而不自在”。他告诉记者,现在的村道很少看到垃圾的影子,“谁如果想随意扔垃圾,可能都会被附近的人以异样的目光看着,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不对的。”
垃圾分类宣传
村头“大喇叭”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乡村做垃圾分类,首先得让村民形成垃圾处理的意识。”赵景枝告诉记者,“卫生评比让大家更有动力了,但前提是让大家认可分类。”他还记得,2016年以前,进村得踩着鸡屎走进去,处处都不好看,曾经的碧潭村村民并没有意识到垃圾对村子环境的影响。
然而,碧潭村的“小”成了开展垃圾分类的一大优势。记者观察发现,碧潭村仅311户人。自碧潭村成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以来,其村委工作人员、村民代表、党员以及市政管理所工作人员开始了长期的走村入户宣传垃圾分类工作。
市政所负责人阮志坚告诉记者,“当时碧潭村对家家户户都派发垃圾宣传单和小册子,解答村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垃圾分类难点,增进大家对垃圾分类的了解。”光是走访入户还不够,碧潭村还利用村广播进行垃圾分类宣传,经常通过广播分享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倡导每一个户人“认真搞好个人和家庭卫生”。
“碧潭村至少派发了宣传单张700份,喷绘墙画不下5幅,村里到处可以看见垃圾分类的标语。”赵景枝分享道,“后来碧潭村还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不间断地宣传正逐步提高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据了解,如今碧潭村的村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知晓率达到了90%以上。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赞)
大型快餐连锁品牌:
携手服务商统一收运处置
饮料倒入1号投放口、汉堡等剩余食物倒入2号投放口、饮料杯及包装纸等倒入3号投放口,一盘剩余垃圾通过简单三步进行了分类投放。如今,餐饮企业纷纷参与到垃圾分类中,记者实地走访麦当劳餐厅,了解餐饮垃圾分类情况。
位于棠下的一家麦当劳餐厅,记者观察到,餐厅内放置了两个分类垃圾桶,在桶的正上方设有2个餐厨垃圾投放口,主要投放骨骼内脏、菜梗菜叶、果皮、茶叶渣、残枝落叶、剩菜剩饭。其中,左侧1号投放口注明“倒出饮料”、右侧2号投放口注明“放入剩食”。而在分类垃圾桶的前侧设有3号其他垃圾投放口,主要投放污染纸张、一次性餐具。
投放垃圾时,店员首先会打开饮料杯盖,将残余饮料和冰块倒入1号投放口,之后将吃剩的食物与包装纸分开,食物投入2号投放口,饮料杯及包装纸投入3号投放口。
据餐厅员工介绍,该分类垃圾桶于2018年底投入使用。市民李先生接受采访时说:“在麦当劳这样的公共场所进行垃圾分类,不仅能保护环境,而且也能够起到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值得点赞!”
餐饮业:将推动行业全流程分类处理
记者了解到,截至2018年12月,中国内地已开设超过3000家麦当劳餐厅,其中广州有240家。据广东三元麦当劳副总经理黄钻介绍,广东市场近400家麦当劳餐厅与有资质的垃圾服务商开展合作,执行统一收运垃圾,统一处置。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今年广州将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工作,完善全流程管理,树立餐饮店生活垃圾全流程分类处理理念,先源头减量、分类回收、资源化利用,再无害化处理。“餐饮行业是推行垃圾分类强制制度的重要机构,麦当劳也是垃圾分类教育的好场所,应充分发挥这个优势,将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纳入传播体系,为其他快餐连锁企业的垃圾分类提供示范引领。”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楚涵)

㈤ 广州的垃圾分类已经开始了吗

其实广州强制垃圾分类的条例2017年就通过了,规定2018年7月实施。只不过好像没有效果。
下面就是2018年的新闻:
《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下称“《条例》”)将于2018年7月1日起实施。2018年6月29日下午,广州市城管委召开专项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从去年9月1日起广州实施垃圾强制分类至今的执法情况,以及《条例》实施后的工作安排。据了解,广州今年将针对全市5908家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服务行业等单位进行重点督导和执法,并在明年“考虑向不分类投放垃圾的个人开罚”。

㈥ 《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国内首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在广州诞生,并于4月1日正式实

(1)每个公民都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同时也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2)我回们要忠实履行义务,法律要求我们做的我答们必须去做。保护环境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垃圾分类关系到我们共建环境优美、资源节约的生活环境,我们要按要求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3)具体做法。如认真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积极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不仅在家里做好垃圾分类,在学校等公共场所也要做好垃圾分类等。

㈦ 国内第一部生活垃圾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实施时间是

11月20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于明年3月1日起实施.作为国内首部规范垃圾处理的地方性法规,条例确立了"产生收费"和"垃圾分类"两项制度原则.今后,该市将逐步实施多排放多付费,少排放少付费,混合垃圾多付费,分类垃圾少付费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计量收费,分类计价.也就是说,多扔多缴费.

㈧ 2011年4月,广州市颁布实施了《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53号)。

《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已经2011年1月14日市政府第13届130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11年4月1日起施行。

市长 万庆良 二○一一年二月十日 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广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是指按照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利用价值以及环境影响等,并根据不同处理方式的要求,实施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的行为。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行政街、镇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建成区和其他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区域。

第四条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应当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原则。

2012年本市应当建立完善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系统。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具体实施区域由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划定并公布。

第五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负责本规定的组织实施。区、县级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

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依照职责分工具体负责本辖区内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

其他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下列规定履行职责:

(一)经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再生资源(分类后的可回收物)回收利用的管理;

(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学校、幼儿园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推广工作;

(三)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危险废物(分类后的有害垃圾)、餐饮垃圾的回收和处理,加强对危险废物、餐饮垃圾的回收、处理的监督管理;

(四)文化广电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加强对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期刊等宣传媒体发布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公益广告的监督管理;

(五)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将包含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规划内容的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纳入城市规划,通过规划布局、预留和控制相应的设施用地。

第六条 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应当督促和动员单位、个人积极参加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第七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会同发展改革、经贸、国土房管、环保、城乡建设、规划等有关部门,依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安排,制定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专业规划应当包含生活垃圾转运、终处理设施的建设安排、地点、规模、处理方式等内容。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回收利用的技术创新以及有关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并纳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第九条 各级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和教育、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卫生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增强市民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意识。

报刊亭、地铁、机场、车站、码头、旅游景点、景区等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的经营者或者管理者,应当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

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指导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

学校应当结合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积极参与推广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第十条 本市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期刊等宣传媒体应当按照相关法规、规章的规定,安排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方面的公益性宣传内容。各宣传媒体根据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制定宣传计划并加以实施。

第十一条 本市城市生活垃圾分为以下四类:

(一)可回收物,包括生活垃圾中未污染的适宜回收和资源利用的垃圾,如纸类、塑料、玻璃和金属等。

(二)餐厨垃圾,包括生活垃圾中的餐饮垃圾、厨余垃圾和集贸市场有机垃圾等易腐性垃圾,如食品交易、制作过程废弃的食品、蔬菜、瓜果皮核等。

(三)有害垃圾,包括生活垃圾中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物质,如废充电电池、废扣式电池、废灯管、弃置药品、废杀虫剂、废油漆、废日用化学品、废水银产品、废旧电器以及电子产品等。

(四)其他垃圾,包括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餐厨垃圾之外的其他城市生活垃圾,如大件垃圾以及其他混杂、污染、难分类的塑料类、玻璃类、纸类、布类、木类、金属类、渣土类等生活垃圾。大件垃圾,是指体积大、整体性强,或者需要拆分再处理的废弃物品,包括家具和家电等。

第十二条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的设置由各区、县级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统筹负责。

收集容器实行设置责任人制度。设置责任人按照以下规定确定:

(一)新区开发、旧城改造以及新建住宅区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由开发建设单位负责;

(二)有物业管理的商品住宅区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由物业服务企业负责;

(三)单位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由产生单位或者使用单位负责;

(四)公共场所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由场所主管部门或者经营管理单位负责。

前款规定以外其他区域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由区、县级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设置责任人应当保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完好和正常使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的设置应当符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的要求。容器表面应当有明显标志,标志应当符合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分类标志》的规定。

第十三条 市、区、县级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本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划和相关标准,设置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转运和处理设施。

第十四条 城市生活垃圾应当按照以下规定分类投放:

(一)可回收物应当交售给再生资源回收站点或者投放至可回收物收集容器;

(二)有害垃圾应当交给有害垃圾回收点或者投放至有害垃圾收集容器;

(三)餐厨垃圾应当投放至餐厨垃圾收集容器;

㈨ 《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什么时候颁布的

二○一一年二月十日发布,2011年4月1日起施行。

热点内容
2016商法答案 发布:2025-02-05 22:24:37 浏览:897
对教师宣传法律知识 发布:2025-02-05 22:23:04 浏览:81
法院的业务庭 发布:2025-02-05 20:06:51 浏览:974
黄骅司法辅警 发布:2025-02-05 19:26:40 浏览:910
怎样用物理方法治晚上打呼 发布:2025-02-05 19:07:27 浏览:407
刑事司法学英文 发布:2025-02-05 17:37:59 浏览:903
城阳人民法院电话 发布:2025-02-05 17:37:47 浏览:250
法院杜云发 发布:2025-02-05 16:57:31 浏览:449
这得问候南京那位法官 发布:2025-02-05 16:30:58 浏览:497
保安法律知识培训ppt 发布:2025-02-05 16:22:37 浏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