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2008年罗马条例1

2008年罗马条例1

发布时间: 2022-05-15 19:51:59

A. 罗马法系材料一 罗马法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公民

(1)重证据;法律至上;辩护制度等(3分)
(2)由秘密走向公开;由祭司贵族垄断到平民参与;平民由知道到理解法律内容(3分)
(3)转变:由公民法走向万民法。(2分)随着罗马人对外扩张步伐的加速,越来越多的非罗马外邦人加入到罗马属民的行列之中。(1分)罗马国家为了调整和处理罗马人与非罗马人,以及非罗马人之间的权利关系,相继通过和颁布了一系列决议或法令。(1分)
(4)崇尚法治的精神,追求法律地位的平等。(2分)

B. 罗马条约有哪些规定

《罗马条约》规定,共同体的目标是促进成员国经济活动的和谐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各成员国间发展密切的关系。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条约规定,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关税和定量限制,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建立共同的农业政策、运输政策,建立对待第三方国家的共同关税率和贸易政策,建立保护竞争的制度。

根据条约规定,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分别建立机构,前者的机构有:部长理事会,是共同体的最高决策机构;执行委员会,是部长理事会的执行机构,负责日常工作;欧洲议会,是咨询和监督机构;欧洲法院,是仲裁机构。1967年,煤钢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的机构,与经济共同体机构合并为单一机构,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1961年,英国申请加入欧共体,随后爱尔兰、丹麦、挪威三国也申请加入。法国总统戴高乐认为,英国与美国的关系过于密切,英国加入欧共体会引来美国对欧共体的控制,因此否决了英国的申请。1967年英国再次申请加入欧共体,又被法国否决。1969年戴高乐下台,新任法国总统蓬皮杜决定不再阻止英国加入欧共体。1973年1月1日,英国、爱尔兰、丹麦三国正式加入欧共体。欧共体九国的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出口贸易额、外汇储备等,都超过美国,美国惊呼“遇到了梦想不到的挑战”。

此后,欧共体进一步扩大。1981年1月1日,欧共体接纳希腊为成员国;1986年1月1日,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正式加入欧共体;1995年1月1日,瑞典、挪威、芬兰加入欧共体。

1968年7月,欧共体成员国之间取消了工业品的关税和限额,实现工业品在共同体内自由流通,并建立对外的关税同盟。这比《罗马条约》规定的期限,提前了一年半。1969年,欧共体又实现共同的农业政策,并基本实现人员的自由流动。这些成就促进了各成员国经济的发展。

C. 罗马法的法律渊源是什么

法律渊源也即法的制定形式,罗马法从广义上来说法律渊源可以分为四大部分:自然法(习惯法)、制定法、执政官告示和法学家解释。
(一) 习惯法(自然法)
罗马法的产生是由罗马部落的产生而开始的,最初罗马是由七个王相继执政也即王政时期(公元前8-前6世纪),该时期主要的矛盾是阶级分化和财产不平等产生的平民和贵族之间的斗争,法律关系也即是为了调节原始氏族向阶级社会过度的矛盾,同时涉及宗教仪式和氏族习惯如祭祀家长权等。罗马第六代王对原有的根据血缘关系而调节的财产和户口关系进行了改革,同时确立的新的权力和义务。相传他还颁布过契约和侵权行为的法律,但没有真实文献可据。因此该时期主要渊源是不成文的习惯法。
(二) 制定法
狭义的制定法通常是指立法者或者立法机构颁布的一般法律,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同时存在三个名义上的立法机构:百人团民会议、部落民众会议和平民议会。上诉三个民众会议所制定的规制都属于“法律(lex)”,同时元老院的决议和帝国时期皇帝的谕令也属于罗马制定法的渊源。

D. 罗马法发展历程

罗马法发展的三个阶段:
1.早期阶段:
在罗马国家形成的初期,没有成文法典,只有未经政-府明确承认而被一般人接受并默认为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之规则的习惯法。由于习惯法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因此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而这种法律制度上的局限在司法制度落后的古代又往往会导致法律规范的不精确,无形中就为法官镇压平民,袒护贵族提供了方便。为了改变这种不平等的地位,平民在罗马共和国早期就曾主动组织起来向政府施加压力,要求编纂成文法。公元前450-前449年颁布的罗马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就是平民反对贵族斗争取得的成果。《十二铜表法》内容相当广泛,包括公法与私法、刑法与民法、实体法与程序法、同态复仇与罚金、氏族继承与遗嘱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对贵族斗争的继续,罗马进一步调整了公民内部的阶级关系,也不断促进国家立法工作的继续进行。
2.发展阶段:
从法律内容来看,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居住在罗马的异邦不能享受此法的保护,被称为公民法或者市民法,内容主要是有关罗马共和国的行政管理、国家机关及一部分诉讼程序的问题。公民法存在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法律主体范围狭小,内容保守、形式主义色彩浓厚、保留大量氏族残余等。随着罗马对外征服地区的扩大,罗马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公民法规不足以解决帝国疆域内出现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在罗马逐渐形成了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这就是有名的万民法。
3.完成阶段:
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之后,为了对庞大帝国进行有效统治,帝国前期的皇帝都非常重视法律的制定。加之许多著名的法学家从法理上对公民法和万民法作了详细的论述,大大丰富和完善了罗马法的内容。从3世纪开始,帝国内部自由民间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消失,原先适用于不同法律主体的公民法和万民法之间的区别也失去实际意义。罗马法进入整理和提炼的阶段。罗马帝国的哈德良皇帝、戴克里先皇帝、东罗马帝国的狄奥多西二世都曾组织人力进行过法典的整理编纂工作。公元7世纪的查士丁尼皇帝励精图治,希望重振罗马帝国的国威。他设立专门委员会编纂罗马法,形成了包括《查士丁尼法律汇编》、《法学总论》、《法律汇编》、《新敕令》四种法律文献在内的法律汇编,统称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这是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

E. 古代罗马政治制度的演变

1、王政时代

古罗马氏族制度解体并向城邦过渡的时期,其政治制度具有“军事民主制”与国家雏形阶段的历史特点。依靠平民的支持进行改革,促成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最终形成,把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推进了一步。

2、共和时代

王政时代末,“王”塔克文暴虐无道,罗马人愤而逐之。约于公元前509年建立了由罗马贵族掌权的共和国。共和时代早期,罗马政权掌握在元老院、公民大会以及执政官、监察官等行政长官手中,逐步形成寡头共和政体。

贵族当政,平民无权,平民与贵族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平民终于取得了设立平民保民官和平民会议、担任高级官职等一系列权利,促进了罗马共和政体的不断完善。

3、帝国时代

罗马帝国通常分为前期帝国(公元前27~公元284)和后期帝国(284~476),前期帝国采用普林斯制,后期帝国实行多米那特制。两者本质一致,旨在建立军事独裁的专制帝国,但各有特点。

共和制在当时还有影响,维护共和政治传统的社会力量依然存在,促使奥古斯都采取元首政治的传统方式。这种政治制度是古罗马奴隶制国家从共和走向帝制过程中产生的,在政治上具有过渡性。

(5)2008年罗马条例1扩展阅读: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经过的多次演变,从最初的“王政时代”发展到共和时代再从权力逐渐集中的“元首制”过渡到罗马帝国时期。而在这一过程中一直有元老院的身影。虽然制度的变革使得不同时期元老院的职责和权力有所变化,它对国家的重要性却不曾改变。

而元首制下的罗马元老院较为特别。在此之前的共和时期元老院权力极大,立法等国家事务执政官的人选都由元老院提出方案。而后的罗马帝国时期经过改革权力集中到了最高统治者手中,没有权利的元老院名存实亡。

F. 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等级制度
等级制度:罗马共和制三元奴隶制等级制度[1]
(1)一元公民等级:【公民】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二元平民等级:【平民】无选举权.无被选举权。但拥有人身自由。
(3)三元奴隶等级:【奴隶】没有人身自由。
三权分立
王权:两名执政官,掌管国内事物,指挥军队作战。一年一任,不得连任。由百人议会中选出。二执政官权力平等,如遇非常时期,设独裁官(又称狄克推多)代替二执政官,任期仅为半年,独裁官有 24名扈从,肩苛插战斧的一束,此权标就是法西斯的来源。
贵族:库里亚大会继续保留,但形同虚设,森都里亚大会仍是富人占优势,所提议案要经元老院批准,所以元老院是实权机关,300名终身职的元老是贵族势力的坚实堡垒,他们掌管着国库的运作和一切的对外事宜。
公民:前494年设立的保民官一年一任且必须由公民中选出,初为2名,后增至10名。此官职是为保护公民的利益而设的,凡是不利于公民利益的行为、法令等,保民官都有权力予以否决,保民官的人身与其否决权神圣而不可侵犯,其权利以后又进一步扩大。
除此之外,还设立财务官、市政官和大法官。均为一年一任,不得连任。三权分立是古罗马共和国的基本政治体系,也是被后人认为古代最经典的政治体系之一。这种结合了君主、议会、共和三种政体基本特点的体制为其称霸一方提供了保障。但也因为其存在着矛盾的隐患,例如: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以及后来随着国土的扩大,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矛盾、保守派与改革派、元老派与骑士派的矛盾。而平民与贵族之间这一最基本的矛盾更是自始自终伴随着共和国,这也使其日后必然走上改革的道路。
十一抽杀律
罗马军队之所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皆因其对军人的严厉法制。一名罗马青年若犯大错也经常罪不至死,而在军队中逃跑,偷窃,丢掉武器、盔甲及同性恋都是死刑。而其中最恐怖的便是“十一抽杀律”。罗马军法中规定战场逃跑的人要被判死刑,而执行的时候长官仅仅拿武器轻轻碰一下示意,然后所有其他士兵随意对此人加以任何凌虐及屠杀,其死状惨不忍睹。而如果一个团队集体逃跑则所有人抽签,十签中有一死签。抽中者按前面所说的加以惩罚。由于这种厉法使得士兵不敢逃跑,所以即使兵力少于对手的时候罗马士兵也会拼死而战直到全部战死。

G. 罗马私法包括哪些内容体现了哪些法律原则

罗马法的基本内容:
(一)人法
人法是对在法律上作为权利和义务的主体的人的规定。
1.自然人。包括两种:
(1)生物学上的人(包括奴隶在内);
(2)法律上的人,指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主体(奴隶不具有法律人格,被视为权利客体)。罗马法上的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三种身份权全部或部分丧失叫“人格减等”。罗马法规定,只有年满25岁的成年男子才享有完全的行为能力。
2.法人。虽然没有明确的法人概念和术语,但有初步的法人制度。
(1)法人的种类:
①社团法人,即以自然人的集合为成立的基础,如宗教团体。
②财团法人,即以财产为其成立的基础,如慈善基金。
(2)法人设立的条件:
①物质基础;
②最低法定人数(3人以上),一定数额的财产(多少没有严格规定);
③须经过元老院的批准或皇帝的特许。
3.家庭法
(1)实行一夫一妻的家长制家庭制度;
(2)家或家族是指在家父权下支配的一切人和物的总和(家父、妻、子女、奴隶、土地)。家的特点是以家父权为基础(共和国后期,家父的权力逐渐受到限制);
(3)婚姻有两种:“有夫权婚姻”、“无夫权婚姻”。
(二)物法
物法是罗马法的主体和核心,由物权、继承和债三部分构成。
1.物权
(1)物:除自由人以外存在于自然界的、对人有用的一切东西。它包括:
①有形物体和具有金钱价值的东西;
②无形体的法律关系和权利。
(2)物的分类:要式转移物,略式转移物;有体物,无体物;动产,不动产;主物,从物;特定物,非特定物;有主物,无主物;原物,孳息等。
(3)物权:权利人可以直接行使于物上的权利(其范围和种类皆由法律规定,而不能由当事人自由创设),其中所有权为自物权,其他的为他物权。
(4)物权的种类:所有权;役权(地役权、人役权);地上权;永佃权;担保物权(质权、抵押权)。
2.继承
(1)分类: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遗嘱继承优于法定继承。
(2)原则:早期:“概括继承”;后来:“限定继承”。
(3)关于法定继承人的顺序以及遗嘱继承的方式等问题,罗马法上均有较完备的规定。
3.债
(1)债的发生原因包括:
①合法原因,即由双方当事人因订立行为而引起的债;
②违法原因,即由侵权行为而引起的债,称之为私犯;
③准契约和准私犯。
(2)债的分类(根据债的标的和标的物的不同):特定债和种类债;可分债和不可分债;单一债和选择债;法定债和自然债。
(3)罗马法还对债的履行、债的担保、债的转移、债的消灭作了详细规定。
(三)诉讼法
1.公诉:对直接损害国家利益案件的审理。
2.私诉:根据个人的申诉,对有关私人利益案件的审理,它是保护私权的法律手段,相当于后世的民事诉讼。
3.诉讼程序:先后呈现法定诉讼、程式诉讼、特别诉讼三种形态。

罗马法对后世法律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罗马私法体系。
罗马法的有关私法体系,被西欧大陆资产阶级民事立法成功地借鉴与发展。《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就是对罗马法的继承和发展。如1804年制定的《法国民法典》,就继承了《法学阶梯》的人法、物法、诉讼法的体例;而1900年实施的《德国民法典》则是以《学说汇纂》为蓝本的,形成了总则、债法、物法、亲属法、继承法。法、德两国的民法体系,又为瑞士、意大利、丹麦、日本等众多国家直接或间接的加以仿效。
●2.罗马法中许多原则和制度,也被近代以来的法制所采用,如公民在私法范围内权利平等原则、契约自由原则、遗嘱自由原则、“不告不理”、一审终审原则等,权利主体中的法人制度、物权制度、契约制度、陪审制度、律师制度等。
●3.罗马法的立法技术已具有相当的水平。
它所确定的概念、术语,措词确切,结构严谨,立论清晰,言简意赅,学理精深。

希望会对你有所帮助,满意的话望采纳!

H. 古代罗马政治制度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体现为罗马法的发展。

因为罗马法是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欧洲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是西方政治文明的起源之一。

而罗马法:

1.是维护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等多领域。

2.是维系帝国和巩固统治的强有力的工具,对后世影响深远。

3.体现出帝国统治者的意志和要求,对于被统治者而言,不可能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其实质是维护少数奴隶主利益的工具,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

1.罗马法的形成和发展 

(1)早期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2)《十二铜表法》——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

(3)公民法:从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

(4)万民法——对外扩张的结果: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

(5)自然法: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6)《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罗马法的影响

(1)对古罗马:规范行为,调解矛盾,维系统治。

(2)对后世: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

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I. 3月25日历史上的这一天发生过什么大事

1807年——英国宣布废止奴隶贸易
1815年——奥地利、英国、普鲁士和俄国建立反对拿破仑新同盟,以维持欧洲确立的秩序。
1821年——希腊人民发动起义
189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1901年——保卫托尔斯泰
1913年——孙中山决定武装倒袁
1918年——大威力新式步枪在美国试验成功
1924年——雅典议会宣布希腊为共和国
1936年——阎锡山在山西成立“自强救国同志会”
1937年——阳翰笙编写的国防影片《夜奔》上演
1941年——南斯拉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加入罗马—柏林—东京联盟
1944年——《卡萨布兰卡》获第1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1947年——中共西北野战军青化砭大捷
1949年——中共中央进驻北平并举行阅兵式
1949年——北平市民贺孔才把家藏200年的10万卷图书赠给北平图书馆
1955年——中国农业银行在北京成立
195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在罗马签订
195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
1962年——法国抓获了在阿尔及利亚领导叛军的头目埃德蒙德·来霍德将军
1969年——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领导国家11年之后,把政权交给军方
1970年——协和客机超音速试飞成功,成为世界上首种以超音速飞行的客机
1975年——沙特国王费萨尔被患病侄子刺杀
1976年——“《文汇报》事件”
1979年——伊恩·史密斯同意罗得西亚独立日程表
1980年——中国世界电影学会在北京成立
1982年——尼加拉瓜桑地诺主义者政府暂时取消所有公民权利
1985年——美国从太空帮助火车运行
1988年——我国第一个现代化医疗急救中心——北京急救中心举行开业典礼
1988年——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
1995年——英国停止在北爱尔兰的军队巡逻
1996年——贺龙铜像揭幕仪式在他的故乡举行
1996年——法国、美国和英国签署南太平洋无核区公约
1997年——澳大利亚参院以微弱多数推翻1995年制定的世界首部安乐死法
1997年——北京持枪抢劫运钞车一案主犯被枪决
1997年——美前总统老布什圆跳伞梦
1998年——常昊获首届乐百氏围棋赛冠军
1998年——200年的计时钟在长城启动
1998年——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
1998年——中国政府宣布进行医疗制度改革
1999年——我国第一头转基因牛诞生,起名为“滔滔”
2002年——神舟三号飞船发射成功并进入预定轨道
2002年——李耀祺大肆侵吞国有资产被判死刑
2007年——曾荫权连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2008年——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的不丹王国告别百年君主制,成为世界上最新的议会民主制国家。

热点内容
2016商法答案 发布:2025-02-05 22:24:37 浏览:897
对教师宣传法律知识 发布:2025-02-05 22:23:04 浏览:81
法院的业务庭 发布:2025-02-05 20:06:51 浏览:974
黄骅司法辅警 发布:2025-02-05 19:26:40 浏览:910
怎样用物理方法治晚上打呼 发布:2025-02-05 19:07:27 浏览:407
刑事司法学英文 发布:2025-02-05 17:37:59 浏览:903
城阳人民法院电话 发布:2025-02-05 17:37:47 浏览:250
法院杜云发 发布:2025-02-05 16:57:31 浏览:449
这得问候南京那位法官 发布:2025-02-05 16:30:58 浏览:497
保安法律知识培训ppt 发布:2025-02-05 16:22:37 浏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