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医生走穴法律法规

医生走穴法律法规

发布时间: 2022-05-15 21:56:19

① 医师在执业地点之外执业怎样处罚

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或者非医师行医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其违法所得及其药品、器械,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医师吊销其执业证书;给患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更多信息可关注我方网站

② 在职医生可以私自在外边给别人做微整手术么,这样违法么可以举报么

这种行为称之为“走穴”,医生接私活属于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执业医师应当在其执业范围和执业注册地点内执业。。可以举报

③ 医生在外行医是否违反规定

不违反规定.院外行医的话,首先这个医生他是具备行医的资格。在我们现在国家的这种政策和法规不健全,就是在这方面医生院外行医这方面的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现在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一般都是通过医院去请你,或者是通过那个医院的某个大夫来请这样的医生去,这个的话就说是,首先医生是具备资格的;第二的话,这种情况一般都不是私下的一种私人的关系,一般都是医院请。所以不违反规定.
行医所得是否属于非法所得?这就要看医生是否通过医院了,如果通过医院,医院在医生行医回来后,应该上交一部分,剩下来的归自己.相反不通过医院所得的收入都归自己,这就涉及到是否交税的问题. 不过这种情况在我国非常普遍,太多了,越是专家走穴越多.当然他们的收入也不能算非法所得.

④ 有执业医师证异地行医会有什么处分

《执业医师法》第37条、第39条辨别 明白 了与行医有关的法律责任内容。从触及 的内容来看,我们以为 ,第37条所规则 的“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违背 本法规则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许 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撤消 其执业证书;构成立功 的,依法追查 刑事责任”,由于这里所称的“医师”是指“在执业活动中”,阐明 行政法规确定的这类人员是具有医师执业资格的。因而 ,是指已获得 医师执业资格的人员。该条文内容主要明白 了关于守法 执业的法律责任难题 。据此,关于 具有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员施行 的行政守法 行医行为,如未经变更注册而跨地域 行医、在未经答应 的执业范围内行医、私自“走穴”,到非注册答应 的医疗机构行医等。由于此类行为主体均具有医师执业资格,因而 在形成 伤亡等严重后果的状况 下,不能以合法 行医罪论处,只能依据 实践 状况 ,以过失致人轻伤 (死亡)罪、医疗事故罪等追查 刑事责任。15

⑤ 什么叫走穴,怎么来的

“走穴”《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指演员为了捞外快而私自外出演出。”

起源:

“走穴”一词最早出现在相声艺术行业,对于那些长期在某一个地方表演的人,比如茶馆,对这种地方称之为穴眼,每一个艺人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穴眼,而在不同穴眼中走动的 人就称之为走穴。

延伸

走穴后来成了流行语,一般指演员为了捞外快而外出演出,赚取高额收入。“走穴”一词出现之后,被引入各个行业,如医生、教授、节目主持人、画家、官员等避开单位工作,运用自己技能到外面赚外块,都称为“走穴”。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走穴

⑥ 医生走学是什么意思

关于走穴,新《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指演员为了捞外快而私自外出演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医生也开始加入“走穴大军”,利用休息时间私自外出诊治病人。四川省卫生厅厅长谢明道坦言:“在医疗机构中,不具备独立执业资格的人员独立执业,医生走穴甚至当橱窗专家,医疗文书记录不全等现象比较普遍。”北京市海淀区一家大医院的麻醉科主任说:“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各大医院就开始有高水平的医生到外院或者外地走穴,而且已经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价目表,只是这个话题始终不愿拿到桌面上明谈。

中文名:走穴医生
外文名:Go to the doctor
走穴:指演员为了捞外快而私自外出演出
法律规定:异地执业属于“非法”

⑦ 走穴的种类繁多

自从中央电视台第一次搞了个春节联欢晚会后,每逢什么喜庆节日的,各
地都少不了搞个晚会的。各地方的文艺晚会办多了,需要的文艺表演人员也多。而刚开始搞晚会那一阵子,文艺表演团体不多,人员也有限。而且,那时,还是吃大锅饭的体制,文艺表演人员都是有单位的。一些晚会的组织者,不可能把整个的文艺单位拉过来搞台晚会,所以就打起了一些演员,特别是名角的主意,唱两首歌多少钱,一拍即合。那时节,名角们可忙了,赶完一个场马上又赶下一个场。这就是走穴了,又叫赚外快,广东人管这个叫“炒更”。 央视主持人参加社会活动即“走穴”,一般出自两个理由,一是做公益事业,而这要事先申报给中央电视台里;二是配合央视的广告部门,这样的活动一般都要受到严格限制。央视名嘴被批准参加社会活动后,他们所得的出场费都是由央视直接向活动主办方收取的,并不是把出场费全部给主持人本人,而名嘴们也并不是以“提成”的方式取得奖励,一般情况下,会以奖金的形式,对出场的主持人给予一定的奖励。
李咏在2005年以18万元高居主持人出场费榜首,朱军12万元、王小丫12万元、崔永元12万元紧随其后。央视相关人士称,事实上,李咏、朱军、王小丫的品牌价值很高,曾经有人称李咏品牌价值过亿,假使他们出去“走穴”,每次的出场费也绝对不只十几万元。也就是说,像李咏级别的名嘴,出场费都应超过20万元。地方台的主持人在参加社会活动时受到的限制较少,他们获得的出场费一般也不是直接由他们所在的电视台收取。如果不是电视台指派参加的商业活动,出场费就归本人所有,自行缴税。 在很多迪斯科和酒吧以及夜总会里,越来越多的明星前来在现场为酒客们表演,并且进行一些互动活动,往日可望不可及的明星们,居然可以手执洋酒拍卖,还可以当场勾肩搭背地合影,自然成为夜店们不二的宣传噱头。虽然此类走穴活动并不“光彩”,但事实上,只要出得起价格,大部分明星都会接受这种演出。一些明星夜店走穴价格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
艺人走夜店在台湾和香港几乎都是没有底线的,所有的大牌,只要有钱都能请过来。比如周华健、林俊杰这类档次的艺人价格大概都在30多万,不时还有演出。一般人们都觉得在夜店演出的主力明星都是那些人气在下滑的艺人,其中就包括刚刚去世的龙方,尽管曾经是一代“奸雄”,但后来演艺事业发展不顺利,只好走夜场赚钱。温碧霞、李丽珍、钟淑惠这些曾经的艳星如今只剩下名气,韶华已逝,所以经常能在夜店看到她们,价位都在几万元。
原则上港台艺人都接受夜店演出,大陆艺人则受经纪公司约束,只要稍微“洁身自好”的艺人都会拒绝这样的活动。吴奇隆到内地发展以后也拒绝了夜店演出,但同档次的黄圣依则会以20多万的价格接受,爱戴和阿朵等人也都是靠夜店演出来捞金,所以特别欢迎这样的邀约。 尽管官员走穴已经成了“公开”的“潜规则”,但还是让老百姓大吃一惊:过去只听说歌星、影星出席各类商业活动,名气越大,出场费越高。一些政府官员参加商业活动的现象比较普遍,他们出席企业的新产品发布会、庆典、剪彩、揭幕、首发式等商业活动,一般都有出场费可拿,这是所谓的“潜规则”,或者说是公开的秘密。2008年6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对全国31个省、区、市1017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8.2%的人经常看到或者听说官员参加商业活动,47.7%的人认为官员不应该参加商业活动,72.0%的人认为官员参加商业活动不应该收取出场费。
商人只用了一个打着“辛苦费”招牌的红包就盗用了政府的信誉,抬高了企业的知名度,甚至在日后的竞争中有了一张“王牌”。而对于这些热衷于走穴的官员来说,自己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这种活动,拿个“辛苦费”也是应当,况且数额不大,拿得更是心安理得。殊不知,多少的官员就是在这种心安理得中滑向了腐败犯罪的深渊。
尽管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禁止官员出席类似活动的相关政策,但是官员走穴现象并未见减少,反倒有春风吹又生之势,造成的影响如网友所言:官员拿了出场费舒心,商家赚了开心,群众看了寒心。
要确保官员活动“商业性不涉足、公益性少插足,公权公用”,纪检部门还得下一副猛药。中国历史上强调人治而不是法治,当务之急就是健全并且细化制度,做到有法可依,制度透明化,减少人为对法律的干预,把所有的政策都摆在桌面上,一切照章办事。企业在官员那捞不到好处,走穴现象才会消失。 一直以来颇受争议的所谓医生“走穴”,其实质就是指医生利用休息时间兼职其它医疗机构的临时聘用既所说的医生“走穴”。
在医生“走穴”中,一方面医生本人从中获得报酬,即所谓的获得出场费,另一方面聘请单位从中获得医疗技术上的支持,患者获得更高一级医生的治疗。要说医生“走穴”也是一走三获利的事情,病人能获得更好的救治,借助大医院的专家教授的知名度,一些基层医院也能提升对外名气,“走穴”医生也能从中获得不菲的利益。假如名医行医放开,让医生“走穴”合法化,最欢迎的是民营医院,专家、名医能到这类医院来,对提升民营医院的医疗水准有极大帮助。
一般来讲一个普通外科医生的“出场费”800—1000元左右,也有些名医出场费开价3000元到5000元的也不鲜见。外科医生走穴的价码还要受到手术的易难程度而定,同时还有就是“走穴”医生的名气大小,技术的高低等等因素决定着“走穴”医生获得“出场费”的高低。

针对医生“走穴”现象,“走穴”医生所在医院一直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一方面采取各种奖罚措施限制本院医生“走穴”,另一方面又害怕一些业务骨干及精尖医技人员的跳槽等外流,有时候只能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办法默许,单从制度上又没有更好的法子加以制约,只能是院方针对“走穴”医生处理起来含含糊糊,医生走起穴来也是羞羞答答。 教师“走穴”,其实就是兼职第二职业。虽然早已不是新鲜事,但发展成如今大规模、成体系的态势却令人侧目。这种现象却渐呈愈演愈烈之势,有的地方甚至发展成地下产业,悄然涌动的“走穴”暗流正冲击着神圣的校园讲坛。尤其是,在一些地方,最初的教师个人行为甚至演变成了学校的行为。一些媒体和调查机构的调查显示,中国各地许多初三、高一、高三学生都请在职教师做家教,其他年级的学生也多半在上一些名师辅导班。“课内不足课外补”现象已是司空见惯,不少学生在学校放学后直接到老师家报到,而周末多半在外校、外地名师的辅导班中“度假”。一些名师的“业余收入”直逼万元。在职教师家教的泛滥让一些学生分不清课内课外,把课后的“加餐”当成“主食”,造成了学习上的“营养不良”。
教师“走穴”从最初的考前辅导演变成每天的日常作业,名师家教也从一个新鲜事物“进化”成人人忧虑的社会问题,并且渐趋普遍化和多元化。教师“走穴”正从单纯的课余“副业”向“主业”转变,一些教师对正常的教学敷衍了事,而把主要精力放在“走穴”上。如果对这种趋势不加遏止,任其自由发展,必然会影响到义务教育的质量,必然对正常的教育秩序造成冲击和破坏。

有关专家指出,如此做法违背了教学规律,老师、学生和家长谁也不会是赢家。教师希望补课提高学生成绩,家长望子成龙也无可厚非,但长此下去效果与目的往往会背道而驰,因为补课本身违背了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和认知规律。教师“走穴”最严重的危害莫过于造成师德滑坡,人为地扭曲师生关系。教师肩负着教书和育人的重担,教师热心于“走穴”势必给学生造成“金钱至上”的负面影响。
制止教师“走穴”现象,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改革教育体制是遏止教师“走穴“的制度基础;强化教师的社会责任是内在动力;重申师德和法律义务是外力约束。只有从这几方面共同着手,危害教育的“走穴”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他们,基本上个个是高校内有能力、有才干、有闯劲、有魄力的“四有新人”,是所谓的精英;他们,也许很少是科班出身,但却擅长表演、主持、走秀、绘画、编程等;他们,带着年轻灿烂的笑脸,自闯或通过媒介在求学的间隙提前走上了社会的大舞台,以自己的“一技之长”换取报酬,以艰辛的付出和汗水获得报酬,演绎出别样多彩的青春。他们,就是现下在各大校园兴起的新人类——“校园走穴族”。

⑧ 走穴医生的走穴医生-法规

2009年4月6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在医疗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不过长期以来,“医生走穴”并未因“涉嫌非法”而消失。那么,在新的医改框架下,早已存在并处于法律法规灰色地带的“医生走穴”,能否顺利地走进阳光地带?“走穴医生”所在医疗机构的默许,能否变成公开允许?“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
中国共有194万名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但知识和经验丰富的医生多集中于大城市。而按现行规定,除“会诊”和政府指派的任务,这些医生只能在注册医疗机构为患者治病,异地执业属于“非法” “多点执业”规定
现行《执业医师法》和有关文件均规定,医生只能在一个医疗机构注册执业;新医改方案中,这一限制将被探索放开,《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草拟稿)规定,医师已注册执业地点为第一执业地点,增加注册的执业地点依次为第二、第三执业地点,最多可以登记3个执业点;草拟稿还规定,医师多地点执业仅限于本省辖区内,医师必须具有副高级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在该技术职务上连续任职工作3年以上,同时经第一执业地点的医疗机构同意才可以申请多地点执业。

热点内容
2016商法答案 发布:2025-02-05 22:24:37 浏览:897
对教师宣传法律知识 发布:2025-02-05 22:23:04 浏览:81
法院的业务庭 发布:2025-02-05 20:06:51 浏览:974
黄骅司法辅警 发布:2025-02-05 19:26:40 浏览:910
怎样用物理方法治晚上打呼 发布:2025-02-05 19:07:27 浏览:407
刑事司法学英文 发布:2025-02-05 17:37:59 浏览:903
城阳人民法院电话 发布:2025-02-05 17:37:47 浏览:250
法院杜云发 发布:2025-02-05 16:57:31 浏览:449
这得问候南京那位法官 发布:2025-02-05 16:30:58 浏览:497
保安法律知识培训ppt 发布:2025-02-05 16:22:37 浏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