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性通报
① 法律法规性公文有哪些
法定公文包括: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② 通知、通告、通报三种公文的异同是什么
通知,是运用广泛的知照性公文。
通告是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事项的周知性公文。
通报是上级把有关的人和事告知下级的公文。
③ ”表彰性决定”和“表彰性通报”的区别
”表彰性决定”和“表彰性通报”的区别:
1、表彰性决定和表彰性通报的种类不同
表彰性决定是“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的公文。决定根据其适用范围,可分为法规性决定、指挥性决定、知照性决定、奖惩性决定、变更性决定等五类。
表彰性通报是“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的公文。通报根据其适用范围,可分为表扬通报、批评通报、情况通报三类。
2、表彰性决定和表彰性通报的作用不同
《中国共产党各级领导机关文件处理条例试行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表彰性决定是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用的文种。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写入决定的内容要求下级机关及有关人员必须遵照执行,不得违抗。即具有法规作用和行动约束力。
而“表彰性通报”是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情况用的文种。“通报”为知照类公文,其主要作用是传递信息、沟通情况、发布成果推广经验,激励和教育人们。“通报”既不像“决定”那样对人们的行为带有约束力、限制的作用也不像“通知”那样,可以用来发布规定和布置安排工作。
3、表彰性决定和表彰性通报的正文组成不同
表彰性决定的正文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概述先进事迹,表明通报发出单位对通报事项的态度。
(2)指出先进单位或个人的主要做法经验,或叙述事情发生的经过并分析事件的意义。
(3)提出要求和希望,号召大家学习。
表彰性通报的正文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叙述错误事实经过。
(2)表明通报发出单位对事件的态度及处理意见。
(3)分析错误或事故产生的原因与危害性。
(4)提出要求,警示其他单位或个人。奖惩性决定重在处置,表扬批评性通报重在宣传与教育,正文的构成自然不同。
④ 通告通报公告的区别
通告通报公告的区别如下:
1.所告知的对象不同。通报是上级机关把工作情况或带有指导性的经验教训通报下级单位或部门,无论哪种通报,受文单位只能是制发机关的所属单位或部门;通告所告知的对象是全部组织和群众,它所宣布的规定条文,具有政策性、法规性和某种权威性,要求人们遵照执行,一般都要张贴或通过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公告,通常是以国家的名义向国内外宣布重大事件。
2.制发的时间不同。通报制发于事后,往往是对已经发生了的事情进行分析、评价,通报有关单位,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通告制发于事前,都有预先发出消息的意义;公告也制发于事后,用来宣布重大事件和决议、决定。
3.目的不同。通报主要是通过典型事例或重要情况的传达,向全体下属进行宣传教育或沟通信息,以指导、推动今后的工作,没有工作的具体部署与安排;通告公布在一定范围内必须遵守的事项,有着较强的、直接的和具体的约束力;公告是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向国内外郑重宣布重大事件和决议、决定。
4.作用不同。通报可以用于奖惩有关单位或人员,通知、公告无此作用。
(4)法规性通报扩展阅读:
通告:是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事项的周知性公文。通告的使用面比较广泛,一般机关、企事业单位甚至临时性机构都可使用,但强制性的通告必须依法发布,其限定范围不能超过发文机关的权限。
通报:基本意思是用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指示精神或情况时使用的公务文书。通报适用行政机关,党务机关及人大使用。
公告:是指政府、团体对重大事件当众正式公布或者公开宣告,宣布。
参考资料:网络-通告网络-通报网络-公告
⑤ 通告具有那些类型
通告有法规性通告和知照性通告两大类型。这两种通告是以法规性的强弱不同为标准来区分的,二者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法规性的通告不可能没有知照性,知照性的通告完全没有法规内容的也不多见。但二者在性质上毕竟有所区分,如《关于坚决清理非法占道经营的通告》,强制性措施较多,属于法规性通告;关于因施工停水、停电的通告,主要起通知事项的作用,没有强制性措施,属于知照性通告。
⑥ 公文中通知、通告、通报、公告、决定、函、请示、申请、报告等的区别
通知、通告、通报、公告是公开性的来发布一些东西,通知常用于法规、制度等;通告是告诉人们周知的事,通报通常是用来批评,公告则是政府团体公开宣布的公文。
决定是下行文,主要向下发布决定;函是平行文,同等级之间的信息;请示是上行文,向领导询问;申请也是上行文,是用来申请某些活动;报告则是用来汇报的,也属于上行文。
通知,是运用广泛的知照性公文。用来发布法规、规章,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某项事务等。
通告,是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事项的周知性公文。通告的使用面比较广泛,一般机关、企事业单位甚至临时性机构都可使用,但强制性的通告必须依法发布,其限定范围不能超过发文机关的权限。
通报是一个汉语词汇,基本意思是用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指示精神或情况时使用的公务文书。
公告,是指政府、团体对重大事件当众正式公布或者公开宣告,宣布。
决定,根据《2012年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规定,决定是“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的公文。
函是指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函是一种平行文,不能用于上下级机关。
请示是“适用于向上级请求指示、批准”的公文。请示属于上行文。
申请,意思是向上级说明理由,提出请求,是一个中性词。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
(6)法规性通报扩展阅读:
公文的分类:
1、命令(令)
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2、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3、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4、通告
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5、通知
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6、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7、议案
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8、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公文大致分为15种,剩下的还有请示、批复、意见、函、纪要、决议、公报。
⑦ 法规性通告的正文部分有哪些组成要素
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为配合刑诉法实施,最高人民法院12月24日公布《关于适用〈中华回人民共和答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公安部修订《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修订《民事诉讼法》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施行时未结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 、
修订《中小学校财务制度》
修订《高等学校财务制度》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药品和医疗器械行政处罚裁量适用规则》
《性病防治管理办法》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
修订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修订了《人身伤害鉴定标准》
⑧ 通报的格式
通报的格式:
1、标题
由制发机关,被表彰或被批评的对象和文种构成。通常有两种构成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另外一种是由事由和文种构成。
2、主送机关
有的特指某一范围内,可以不标注主送机关。
3、正文
表彰(批评)通报正文结构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说明表彰或批评的原因,即写清先进事迹或错误事实的经过情况,要求用叙述的手法真实客观地反映事实;
第二部分,对所叙述的事实进行准确的分析,中肯的评价,做到不夸大、不缩小,使人们能从好的人和事物中得到鼓舞,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第三部分,一般是对表彰的先进或批评的错误作出嘉奖或惩处。最后还要根据通报的情况,针对现实的需要,发出号召或提出要求。
4、落款
写上发文机关名称及发文日期。
(8)法规性通报扩展阅读:
通知和通报的区别:
1、告知的内容不同:通知:告知的主要是工作的情况,以及共同遵守执行的事项。通报:告知正反面典型,或有关重要的精神或情况。
2、目的要求不同:通知:要求受文机关了解要办什么事,该怎样办理,要求遵照执行。通报:主要是交流、了解情况,起教育宣传作用。
3、表现方法不同:通知:主要是叙述,告知人们做什么,怎样做,叙述具体。通报:兼用叙述、分析和议论,有较强的感情色彩。
4、其他
通知:事实尚未发生。
通报:以事实作前提。
通报事情的性质、范围大于通知。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通报
⑨ 通知,通报,通告的区别
1、三者内容范围不同
通知的内容范围是批转转发公文,传达需要办理和周知的事项;通报的内容范围是表扬先进,批评错误,传达交流重要情况信息;通告的内容范围是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
2、三者告知作用不同
通知的告知的主要内容四工作情况和共同遵守执行的事项;通报的告知正反面典型,相关的重要精神或者情况;而通告的告知主要是将知晓的情况、事情、规定和要求发布出去。
3、三者目的要求不同
通知的要求不同是告知事项、布置作业、部署行动、严格约束、严格执行;通报的要求不同是交流了解情况,通过典型事例教育人们,宣传先进思想和事迹;而通告的要求不同是宣布有关规定和遵守事项,公布某些单位和个人周知或者办理的一般性事宜。
4、三者表现方法不同
在表现方法上,通知的表现方法叙述(具体且语言平实);通报的表现方法叙述、说明、分析和议论,具有较强的感情色彩;而通告的表现方法叙述(具体且语言平实)。
(9)法规性通报扩展阅读:
法定公文常考的主要有决议、决定、命令(令)、 公报 、公告 、通告 、意见、通知 、通报、报告 、请示、批复 、议案 、函 、纪要等,事务性文书常考的有公开信、倡议书、宣传稿、发言稿、讲解稿、新闻稿、汇报材料、情况反映、调查问卷等。
法定公文中的通知、通报、通告三者只是一字之差,但是在写作中却有极大的区别,通知、通报、通告是党政机关公文中比较常见的文种。在实际运用中,通知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公文。
机关工作人员经常需要阅读或拟写通知,了解文体知识以及写作规范后,应该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要做到准确选择文种,正确表达思想,规范使用公文,高效发挥作用。
⑩ 通知通告对字体、字号有什么要求
按照国际标准A4型纸的版面的话,大致有以下要求。
文件标题:红色反线下空2行,用2号宋体字(加粗),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
正文:用3号仿宋字,一般为黑色。
批转和转发文件的公文,所转发的文件内容要在标题中出现,但不一定使用书名号。如《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见的通知》。
通知缘由:
发布指示、安排工作的通知,这部分的写法跟决定、指示很接近,主要用来表述有关背景、根据、目的、意义等。
晓谕性的通知,也可参照上述写法。如《国务院关于更改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澳门分社名称问题的通知》,采用了根据与目的相结合的开头方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家信息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采用的是以“为了”领起的“目的式”开头方式。
批转、转发文件的通知,根据情况,可以在开头表述通知缘由,但多数以直接表达转发对象和转发决定为开头,无需说明缘由。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