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共享单车管理条例
Ⅰ 上海推什么样的共享单车监管措施
新民晚报消息,25日,记者从浦东新区宣传部文明办、公安分局、建交委、城管执法局等在张江举办的“共享单车、接力文明”主题宣传活动上获得的消息。
同时,根据制定的禁停目录,有关部门发布了共享单车停放的“负面清单”,明确了小陆家嘴区域、花木行政中心区域等3个区域7条道路(合计40个路段)为禁止非机动车骑行、停放道路。增设“正面清单”,首批在轨交6号线东方体育中心站等7个轨道交通出入口处增加非机动车规范停放点。开展专项整治,今年5月起,将对上述禁非道路的非机动车违法骑行和乱停放行为强化执法管理。
强化信用体系管理,将企业和用户的严重失信行为纳入浦东新区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促进形成共享单车规范管理;对骑行过程中产生严重违反交通法规、恶意破坏共享单车等行为人,依法设立黑名单,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管理体系。
此外,浦东新区还将总结“浦东e家园”APP运行一年来的成功经验,积极发挥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渠道优势,依托网格化管理平台,鼓励市民拍照并上传共享单车无序停放、管理不当等现象,并督促共享单车企业及时处置,实现共享单车违规行为“随时拍、及时处”。同时,企业处置工单情况将作为政府部门考核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依据之一,与企业下一步可投放经营数量挂钩。
据透露,目前,浦东新区正在研究制定推进共享单车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待成熟后将适时出台
Ⅱ 城市共享单车管理规定都包含什么内容
《城市共享单车管理规定》的内容是:
(1)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应承担共享单车运营管理的主体责任,政府承担监督责任,更好地发挥服务和监管职能,依法进行规范引导;
(2)共享单车属于自行车分时租赁的企业经营活动,是市场行为,企业是共享单车投放和经营管理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3)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应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在车辆设施设备和服务管理上技术创新,提升共享单车服务和管理水平。
Ⅲ 共享单车主管部门是城管部门还是交通部门
共享单车的主管部门是城管。
Ⅳ 谁为共享单车的管理买单
近日,上海市黄浦区约4000辆共享单车由于乱停乱放、过多占用原有非机动车停放点等原因,被上海市黄浦区车辆停放管理公司暂时统一管理,收缴在位于制造局路的停车场内。
Ⅳ 上海依法严禁12周岁以下孩子骑行共享单车是怎么回事
2月11日,从上海市教委获悉,经教育部门、交通管理部门和共享单车企业共同协商,上海近期将推出一系列规范未成年人骑行或驾驶非机动车行为的举措,包括改进共享单车注册办法、交管部门加强巡查执法、学校加强安全教育等,严禁12周岁以下孩子骑行共享单车。
根据多方协商达成的共识,上海各共享单车企业将从改进注册办法、履行签约承诺、增加弹窗提示、强化信用管理、更新智能锁等方面,严格落实法律法规关于未成年人骑行单车的要求。同时在单车上醒目张贴相关警示标语,不在中小学、少年宫等未成年人出入集中的场所投放共享单车,组织运维人员加大巡查力度并及时劝阻教育未成年人违规骑行行为。
Ⅵ 共享单车发布的新规是什么
2017年2月,上海市教委、市公安局交警总队约谈摩拜、上海ofo、小鸣、享骑等多家共享单车企业,共商如何进一步规范未成年人骑行或驾驶非机动车行为。
有关方面将推出一系列举措,包括在共享单车上醒目张贴相关警示标语,不在中小学、少年宫等未成年人出入集中的场所投放共享单车;中小学开展交通安全教育,不满12周岁学生不准骑自行车、不满16周岁学生不得驾驶电动自行车等。
按照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实施条例》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电动)轮椅车必须年满16周岁。今年3月25日起将施行的新版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还倡导驾驶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电动)轮椅车上道路行驶时佩戴安全头盔。2017年3月2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召开提升共享单车服务消费维权工作座谈会,摩拜、ofo、小蓝、由你和永安行五家共享单车企业代表参会。座谈会上,对于消费者普遍关心的押金和余额退款问题,五家企业均表态称,共享单车的充值余额可退;同时,摩拜、ofo等企业也均已为用户购买保险,保障用户安全。2017年5月22日,交通运输部对外发布《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实行用户实名制注册、使用,禁止向未满12岁的儿童提供服务,为用户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等,并要求推广运用电子围栏等技术。2017年5月25日起,共享单车被禁止进入首都地区驻军的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和军队管理的医院、住宅区、干休所等其它营院。2017年7月5日,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发布共享自行车三项团体标准,包括三方面内容:《共享自行车第一部分:自行车》、《共享自行车第二部分:电助力自行车》和《共享自行车服务规范》。
2017年7月10日,杭州市城管委对在杭州运营的9家共享单车企业进行约谈,要求企业依法有序经营。9家企业签署了履行社会责任、加强规范管理承诺书。2017年8月,经国务院同意,交通运输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质检总局、国家旅游局等10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指出,禁止向未满12岁儿童提供服务。2017年8月29日,广州市交委称,在8月14日至20日内,累计发现15宗新车投放行为并给予及时制止。同时,还发现各企业在现场秩序管理中普遍存在“车辆扎堆停放、乱停放阻碍通行,响应处置不及时”三大突出问题。广州市交委和各区政府联合约谈摩拜、ofo、小鸣、小蓝、优拜、酷骑等在广州经营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平台企业,要求各企业停止新车投放,集中精力加大运维投入做好目前已投放车辆的运营管理,包括及时规整乱停放车辆、对扎堆淤积的车辆及时调度转运、及时回收残旧故障车辆等工作。
Ⅶ 共享单车停放位置规定
法律分析:目前并无具体的规定出台,只有笼统的停放位置原则。1.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要落实对车辆停放管理的责任,推广应用电子围栏等技术,综合采取经济惩罚、记入信用记录等措施,有效规范用户停车行为;及时清理违规停放、存在安全隐患、不能提供服务的车辆,并根据停车点车辆饱和情况及时调度转运车辆,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用车停车需求。各地要加强对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停放的监督,明确相关主管部门的执法职责;对乱停乱放问题严重、线下运营服务不力、经提醒仍不采取有效措施的运营企业,应公开通报相关问题,限制其投放。2.推进自行车停车点位设置和建设。各城市要制定适合本地特点的自行车停放区设置技术导则,规范自行车停车点位设置。对不适宜停放的区域和路段,可制定负面清单实行禁停管理。对城市重要商业区域、公共交通站点、交通枢纽、居住区、旅游景区周边等场所,应当施划配套的自行车停车点位或者通过电子围栏等设定停车位,为自行车停放提供便利。
法律依据:根据《交通运输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等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第三部分的第九款:加强停放管理和监督执法。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要落实对车辆停放管理的责任,推广应用电子围栏等技术,综合采取经济惩罚、记入信用记录等措施,有效规范用户停车行为;及时清理违规停放、存在安全隐患、不能提供服务的车辆,并根据停车点车辆饱和情况及时调度转运车辆,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用车停车需求。各地要加强对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停放的监督,明确相关主管部门的执法职责;对乱停乱放问题严重、线下运营服务不力、经提醒仍不采取有效措施的运营企业,应公开通报相关问题,限制其投放。《交通运输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等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第三部分的第十款规定:推进自行车停车点位设置和建设。各城市要制定适合本地特点的自行车停放区设置技术导则,规范自行车停车点位设置。对不适宜停放的区域和路段,可制定负面清单实行禁停管理。对城市重要商业区域、公共交通站点、交通枢纽、居住区、旅游景区周边等场所,应当施划配套的自行车停车点位或者通过电子围栏等设定停车位,为自行车停放提供便利。
Ⅷ 共享单车乱停乱放该怎么管理
对于社会关注的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官方提出,一是城市政府要完善自行车交通网络建设,规范自行车停车点位设施,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执法。二是落实运营企业车辆停放管理的责任,推广运用电子围栏等技术,综合采取经济惩罚、记入信用记录等措施,引导用户规范停放。三是加强对用户使用规范和安全文明骑行的宣传教育。
武汉市交通委则提出,将尽快建立数据监控平台,将各企业车辆投放运营数据接入市交委信息管理平台,实施统一监控管理,掌握车辆投放和运营数据。同时,加强对共享单车使用规范和安全文明骑行宣传教育,引导企业合理有序投放车辆,避免无序竞争。
Ⅸ 上海共享单车“禁投令”实施情况如何
2017年8月,上海推出“禁投令”。截至当年9月,在上海运营的共享单车企业共13家,投放总量约178万辆。而今年3月市交通委的数据显示,上海日常活跃单车仅为65万辆,也就是说,目前的活跃单车只相当于过去的三分之一多一些。在此期间,多家单车企业已经倒闭,其单车已经无法提供服务;其他企业的单车也存在严重的损耗,很多成了“僵尸单车”,这些不能提供有效供给的单车,不能再作为“供大于求”的分子。
打造中国都市的骑行交通
目前,上海市府法制办已在牵头制定有关共享单车的规章,将从法制层面对共享单车市场实施常态监管。
未来的监管也将从一刀切的“禁投令”过渡为动态管理、实时调整,对共享单车的投放地域、投放密度做出精准指导,避免企业“任性”,还可以要求共享单车企业承担与投放量相匹配的管理责任,投出去多少管多少,被暂扣了之后必须及时处理,避免共享单车“坟场”。此外,还需要“放水冲淤”,引入新的合规的市场主体和经营模式,优胜劣汰,打破当下的僵局。解决当下存在的新车不能进、旧车没人动、破车骑不了问题。
另外,共享单车1.0时代,很多倒闭企业留下了押金问题,成了很多消费者的心中之痛。目前,共享单车的押金模式正在退位,之前摩拜单车已经开始返还押金,作为新入局者的青桔单车本就是无押金的,这样可以打消入局者对押金的歪脑筋,能够回归到骑行交通的本份经营上,这也便于政府实施存量内额度调节。
共享单车的重新出发,还有很多的路要走。强化对于共享单车的管理,本质是完善城市的骑行交通,这正是中国都市的短板。欧美各大城市已经走出畸形依赖机动车的发展阶段。2012年,巴黎制定了反对污染、增加道路安全的计划,其核心内容包括优化步行环境、大范围推进低速区、大力发展自行车交通。而伦敦交通局(TFL)专门发布了《市长的自行车发展愿景》。
有交通专家认为:对于共享单车不仅要监管,还要服务,可以参照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范导则”进行系统化的规划设计,配套落实骑行路权和停放设施,对共享单车核心使用场景和区域开展针对性改善。
总之,解决共享单车议题,不能从“汽车本位”出发,只盯着“乱相”,还要看到它对于都市短途交通的分流作用,以及中国大城市的慢行道建设“欠账”。单车的投放数量应做总量控制,也应该看到实行一年多的“禁投令”之后,共享单车的局部饱和与“骑车难”已然共存,要解决存量问题,也要依法合规地引入增量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