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规划法规违规案例解析

规划法规违规案例解析

发布时间: 2022-05-17 03:00:59

⑴ 违法行为原因及危害分析

违法行为的危害

对于违法行为的危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首先,从政治方面来看。
第一,威胁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在各种违法行为中,刑事违法——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最大,而在犯罪行为中,又以危害国家安全罪为最严重。因为危害国家安全罪是以推翻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的犯罪,是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为。社会上极少数敌对分子,为了实现他们的反革命梦想,采取各种形式进行破坏、捣乱。他们有的张贴标语、散发反动传单;有的组织反革命集团、持枪抢钱阴谋上山“打游击”等等。
第二,破坏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而许多违法行为,特别是刑事违法行为,是对安定团结的直接破坏。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破坏作用,是严重而明显的,其他许多刑事犯罪,也在不同范围和不同程度上,破坏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巩固和发展。
其次,从经济上看。
我国的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保证。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为了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打击经济领域里的犯罪行为,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惩治了形形色色的经济犯罪,为国家挽回了巨大损失。比如,其他的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也会给我国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害。

再次,从精神文明方面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取得物质文明建设巨大成就的同时,十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任务,指明了方向。我国宪法也规定,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然而,现在社会上仍然有那么一些人,视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破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和严重的后果。例如制黄贩黄、屡禁不绝;有些地方,赌博盛行;吸毒贩毒,情况严重;还有些地方封建迷信死灰复燃、愚弄群众……这些违法犯罪行为,毒害人们思想,腐蚀人们心灵,败坏社会风气,是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火不融的。

⑵ 建设法规案例分析,求大神解答

本案中,原被告双方对“房屋必须经竣工验收合格方可交付使用”这一点并没有异议。争议的焦点在于:是取得了《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就可以交付使用了,还是必须取得《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证》后才能交付使用;更进一步说,房屋竣工验收合格到底谁说了算,是开发商还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事实上,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制度在2000年初随着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发生了很大变化。2000年1月10日《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前,建设工程的竣工验收是由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组织实施的,验收合格的标志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出具的《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评定证书》,如果该证书评定的等级为合格或优良,则房屋具备交付使用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是否合格由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一家说了算。《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后,组织竣工验收的责任(权利)落到了建设单位(即开发商)的头上。该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建设单位收到建设工程竣工报告(建设工程竣工报告由施工单位提供——笔者注)后,应当组织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建设工程经验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这条规定的组织验收单位与以前规定的完全不同,建设单位而不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或其他单位,可以而且“应当”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这一规定实施后,在实际竣工验收工作中,开发商的意志起了很大的主导作用,开发商取得竣工验收报告比以前容易得多。有些人一方面对法律的这种变动不了解,另一方面在习惯上认为房屋竣工验收是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事,只有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出具的验收合格证明才是最权威的,开发商无权组织验收,开发商的验收报告不可信,因此产生纠纷。
另外,《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还规定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这也使一些人,象本案中的赵先生,对工程竣工验收的效果产生了误解,认为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必须经过备案后才算有效,房屋才能交付使用。该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建设单位应当自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将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和规划、公安消防、环保等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或者准许使用文件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其实,这种备案制度的作用在于对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工作进行监督,而不是重新做一次权威的竣工验收报告,也不是对竣工验收报告进行批准。而且,该条例第四十九条还规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发现建设单位在竣工验收过程中有违反国家有关建设工程管理规定行为的,责令停止使用,重新组织竣工验收。这一规定在说明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的作用的同时,也再一次表明了在竣工验收合格后备案之前房屋就可以交付使用了,否则就没有“责令停止使用”一说。
综上所述,取得《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证》不是房屋交付使用的前提,只要建设单位(开发商)组织了竣工验收并且取得了合格的《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就满足了将房屋交付使用的条件。但是房屋竣工验收合格也不是开发商一家说了算,还必须经过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备案,如果在备案时发现了在验收过程中的不法行为,验收报告就要作废,并停止将房屋交付使用,重新组织验收,责任单位还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具体到本案中,开发商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通知了赵先生办理收屋手续,并在之前已经依法进行了竣工验收取得了合格的《工程竣工验收报告》,符合交付使用的条件,开发商不应承担逾期交房的违约责任。

⑶ 建设法规案例分析(急)

你好,首先,该住宅建筑在报批规划时规划部门对此有一定的层高限制,以及其版他限制权,如外观风格等。其次,房屋建筑工程在设计时均有结构设计,其承载力均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如加盖一层会涉及到安全问题(因为顶层的楼面实际为屋面,其承载力设计与楼面不同)。最后,我国建设工程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更改原有建筑设计方案需经原设计单位重新设计并交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施工,加盖楼层实际属于违章建筑。

⑷ 关于建筑法规的一个案例分析,求解答

属于擅自改变土地用途。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六条明确规定:“专建设用属地单位使用国有土地的,应当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等有偿使用合同的约定或者土地使用权划拨批准文件的规定使用土地;确需改变该幅土地建设用途的,应当经有关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报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其中,在城市规划区改变土地用途的,在报批前应当先经有关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八十条明确规定:“ 依法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当事人拒不交出土地的,临时使用土地期满拒不归还的,或者不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国有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交还土地,处以罚款。”

⑸ 建设法规案例

案例来1 审批项目不合法被自告上法庭败诉
案例2 违法建工程项目 最终被行政处罚
案例3 村委会违法建厂房规划部门依法查处
案例4 违反基本建设程序 导致项目选址不当
案例5 城市规划百年大计 近期远景都要考虑
案例6 擅自增加建筑面积 违法行为终被查处
案例7 违法就应承担责任 不能以他人为理由
案例8 临时建筑应拆除 法律尊严应维护
案例9 土地收回不合法诉到法院成被告
案例10 违法审批建设项目 损失严重教训深刻

⑹ 规划管理与法规案例,某企业申请800平方米临时厂房

规划管理与法规案例,某企业申请800平米临时厂房,这个可以按照企业的租房性质用途如实填写。

⑺ 这宗违法用地怎么隐蔽了20年——对一宗违法案件中存在的系列行政过错的分析

□胡盛东
阅读提示:1983年,城镇居民张某未经审批,从村民王某处购买宅基地。1988年,因城市建设需要,张某房屋被拆除。县政府在张某未能提供拆迁房屋及所附土地合法权源证明的情况下,给张某批地100平方米建造住宅。后来,县国土资源局在该宗土地尚未被征收为国有土地、张某没有提供土地合法权源证明等必要资料的情况下,为其办理了国有土地使用证。由于县政府和县国土资源局的行政过错,违法行为延续了20年之久。
[案情]
1983年,县城镇居民张某从南山村村民王某处买来房屋2间,总占地面积40平方米,双方立有契约,但一直未办理相关审批手续。1988年3月,因城市建设需要,张某房屋被拆除。1988年9月,县政府同意在南山村另安排给张某100平方米山地建造住宅。1989年11月,张某建成占地120平方米的3层楼房1幢。1993年11月,张某向南山村村委会付了一定费用,在住宅南侧地块建造了一层砖混结构厨房,占地30平方米。
1995年11月,张某向县政府申请土地初始登记,确权面积350平方米,并领取了国有土地使用证。2001年6月,张某因向银行办理抵押贷款需要,遂向县国土资源局申请补办土地出让手续。县国土资源局与其补签了土地出让合同,后张某办理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确权面积为340平方米。
2005年,根据群众举报,有关部门进行了调查,发现这是一起违法用地行为。
[分析]
本案时间跨度较大,案情复杂,法律关系众多。笔者现就本案中几个比较关键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于1983年居民张某与村民王某之间的房屋买卖契约的效力。最高人民法院1984年8月30日颁布实施的《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五十六条规定,买卖双方自愿,并立有契约,买方已交付了房款,并实际使用和管理了房屋,又没有其他违法行为,只是买卖手续不完善的,应认为买卖关系有效,但应着其补办房屋买卖手续。《意见》第六十条规定,村镇公民之间由于买卖房屋转移宅基地使用权而发生的纠纷,应根据国务院《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中规定的审查、批准手续处理。
国务院1982年2月1 3日颁布实施的《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现已废止)第十四条规定,农村社员、回乡落户的离休、退休、退职职工和军人,回乡定居的华侨,建房需要宅基地的,应向所在生产队申请,经社员大会讨论通过,生产大队审核同意,报公社管理委员会批准;确实需要占用耕地、园地的,必须报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批准后,由批准机关发给宅基地使用证明。《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由于买卖房屋而转移宅基地使用权的,应按第十四条的规定办理申请、审查、批准手续。
结合本案,笔者认为,张某与王某之间的房屋买卖行为应认定无效,且张某不能享有该宗宅基地的使用权。其理由是:根据《意见》第五十六条的规定,张某与王某房屋买卖行为有效成立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①买卖双方自愿;②双方立有契约;③买方已交付了房款,并实际使用和管理了房屋;④没有其他违法行为,只是买卖手续不完善。但张某与王某之间的房屋买卖行为,符合前三个条件,不符合第四个条件。《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由于买卖房屋而转移宅基地使用权的,应按第十四条的规定办理申请、审查、批准手续。张某从王某处买来房屋后,并未按规定办理宅基地的审查、批准手续,应属《意见》第五十六条提到的“其他违法行为”。所以,张某与王某之间的房屋买卖行为无效。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此案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颁布之前,才有必要讨论该协议是否有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颁布后,《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等明确规定,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宅基地,因此这类买卖行为是为法律所禁止的。
关于县政府1988年9月批准张某使用100平方米土地建住宅的合法性问题。笔者认为,由于张某与王某之间的房屋买卖行为无效且张某不能享有原宅基地使用权这一大前提,县政府在张某未能提供拆迁房屋及所附土地合法权源证明的情况下,在张某房屋被拆除后,批准张某使用100平方米土地建造住宅,存在行政过错,批准文件应予撤销。
关于张某向南山村购买住宅南侧地块的定性问题。笔者认为,张某通过向南山村付一定的费用,并对承包户进行一定的补偿,南山村同意其使用住宅南侧地块,且张某确已实施占地行为,而且这一行为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之后,南山村和张某这一行为的实质是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张某所占的340平方米土地,其中的100多平方米在县政府批准文件撤销后,土地应当收回。张某如拒不归还的,以非法占地论处。其余240平方米土地自始至终未经批准,应以非法占地论处。
关于土地登记和国有土地使用证如何处理的问题。笔者认为,鉴于张某所占340平方米土地不是合法取得,县国土资源局为其办理土地初始登记和变更登记,系错误登记。根据《土地登记规则》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县国土资源局应当及时办理更正登记,报经县政府同意后注销该宗土地的国有土地使用证。由于张某所占340平方米土地,一直未办理征收(征用)手续,其所有权应仍属南山村集体所有。县国土资源局应将张某所占340平方米土地变更登记为南山村集体所有。一般情况下,集体土地上不能设定抵押权,故县国土资源局应同时注销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银行因抵押权不能实现而造成的损失,应通过司法途径等解决。
关于地上建筑物的处理。由于张某所占的340平方米土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应当责令张某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没收在非法占用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处罚执行完毕后,县政府可报经有批准权的政府批准,将该340平方米土地征收为国有,经评估后,将该340平方米土地使用权连同地上建筑物和其他设施一并公开招标拍卖挂牌出让。
本案中,县政府在张某未能提供拆迁房屋及所附土地合法权源证明的情况下,批准张某使用100平方米土地建造住宅,存在行政过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县国土资源局在该宗土地尚未被征收为国有土地、张某没有提供340平方米土地合法权源证明等必要资料的情况下,为其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初始登记,后为其补办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存在行政过错,也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由于县政府和县国土资源局的行政过错,给张某造成的损失,张某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依法提起国家赔偿。

⑻ 建筑工程法规案例分析题

我想法院会按规章制度来处理。

热点内容
法律硕士研究生找工作 发布:2025-02-05 14:15:24 浏览:474
刑事诉讼法历年司考真题 发布:2025-02-05 14:11:59 浏览:868
纪律责任与法律责任关系 发布:2025-02-05 13:56:59 浏览:766
行政法规立法程序是什么 发布:2025-02-05 13:51:27 浏览:52
昆明市司法鉴定 发布:2025-02-05 13:30:52 浏览:984
李晨被法院 发布:2025-02-05 13:19:50 浏览:10
考研刑法学硕 发布:2025-02-05 12:21:09 浏览:764
永远居留条例 发布:2025-02-05 12:05:08 浏览:796
美国律师守则 发布:2025-02-05 11:15:41 浏览:138
李金律师 发布:2025-02-05 10:43:25 浏览: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