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安全生产事故条例

安全生产事故条例

发布时间: 2022-05-17 10:19:01

❶ 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法律法规条例有哪些

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法律法规、条例有以下部: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4、《国务院令第296号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5、《国务院令第302号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6、《国务院令第344号 危化品安全管理条例》

7、《国务院令第397号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8、《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1)安全生产事故条例扩展阅读

安全法制要求:

1、应加强国家立法标准和政策,变成强制性法规;

2、加强与国际接轨的认证标准,规范行业标准。要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必须坚持“以法治安”,用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安全行为,使安全生产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安全生产法制秩序。

3、坚持“以法治安”,必须“立法”、“懂法”、“守法”、“执法”:

(1)“立法”,一方面要组织员工学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条例;另一方面,要建立、修订、完善企业安全管理相关的规定、办法、细则等,为强化安全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2)“懂法”,要实现安全生产法制化,“立法”是前提,“懂法”是基础。只有使全体干部、员工学法、懂法、知法,才能为“以法治安”打好基础。

(3)“守法”,要把以法治安落实到安全管理全过程,必须把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到生产管理全过程。全体干部、员工都必须自觉守法,以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为目标,才能避免和减少事故发生。

(4)“执法”,要坚持“以法治安”,离不开监督检查和严格执法。为此,要依法进行安全检查、安全监督,维护安全法规的权威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安全生产

❷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什么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在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理过程当中,如果确实因为特殊的原因,而涉及到两个甚至多个行政区域时。此时事故的处理权利应该统一交由它们共同的上一级来负责,或者由各自的上一级人民政府来进行处理安排。但在处理具体的细节时,各方要要进行密切的配合。

1、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必须要领导安全生产事故当中相关部门,对各项事务进行妥善的协调处理,各部门针对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相关分工,必须要认真的对待,如果发生推诿现象并由此产生相应的后果,将要由各部门自行去负责并彻底的解决。各部门负责人要带头做好相关的事情。
2、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进行处理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协调与此次事故相关的单位,尢其是处理此次事故时具有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以及它们的相关下一级政府的应急工作。涉及到乡一级以及以下的人民政府和办事处时,应当积极的协助上级,认真的履行自己在此次安全生产事故中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3、在处理安全生产事故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对此次生产事故所产生的所有危害,以及事故处理当中存在的风险请专业人士进行相关的评估,由此制定出可靠科学的应急方案,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向下一级政府及协助单位,以及整个社会进行详细的公布,而且应急方案最好是制定两套以上,防止发生突发情况。

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处理方案的同时,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也要对此次事故有深层次的认识,要根据其中的风险以及危害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且向相关人员公布。所有的应急预案都必须要合法合规,具有科学性和可实施性,并且能保证不再造成二次事故与伤害。

❸ 安全生产事故分类和认定标准

【法律分析】
事故责任分析的依据是:根据事故调查所确认的事实,通过对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分析,确定事故中的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在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者中,根据其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确定主要责任者。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安全生产事故的划分标准是直接经济损失在1亿元以上的属于特别重大事故,造成十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经济损失在5000万元以上1亿元人民币以下的属于重大事故;还有较大事故是造成三人以上十人以下死亡,经济损失在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一般事故是经济损失在3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九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有前款违法行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给予撤职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依照前款规定受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第九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由应急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四十的罚款;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的罚款;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八十的罚款;
(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一百的罚款。

❹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规定

法律分析: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等地方人民政府派出机关,应当针对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特点和危害,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估,制定相应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依法向社会公布。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针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特点和危害,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估,制定相应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向本单位从业人员公布。

法律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规定》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等地方人民政府派出机关,应当针对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特点和危害,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估,制定相应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依法向社会公布。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针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特点和危害,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估,制定相应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向本单位从业人员公布。

❺ 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规定报告事故的内容包括哪些

国务院抄《生产安全事故报袭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规定报告事故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三)事故的简要经过;

(四)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五)已经采取的措施;

(六)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5)安全生产事故条例扩展阅读: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九条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❻ 安全生产事故处罚标准

安全生产事故处罚标准有如果发生安全责任事故需要进行处罚的,一般会对根据事故单位上一年度收入处罚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百。根据事故导致人员伤亡情形进行处罚,如果发生事故以后单位不立刻进行抢救的话,那么会罚款百分之百的罚款。
法律分析
安全事故处罚力度极大,标准依法参照相关规定执行。安全生产事故入罪标准的规定是根据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来进行分类,比如说特大的事故要造成三十人以上死亡或者是一百人员重伤或一亿元的经济损失。而一般的事故造成三人以下死亡或十人以下重伤即可入罪。如果在发生相关安全事故以后,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有伪造资料或者破坏现场的行为的话,那么会罚款其上一年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到九十。如果谎报相关事实逃跑的话,那么会罚款其上一年全部收入。导致他人死亡的话,那么会被罚款三百万元以上。在当代社会,任何的生产事业都必须要保证安全,比如说环境的安全和对劳动者的保护,如果存在着过失或者是故意所造成安全生产事故,那么是需要按照刑法来入罪处罚的,只不过入罪的标准它是不一样的,一般的事故,只要造成三人以下死亡或者一千万元的经济损失即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一百零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给予降级、撤职的处分,并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一百的罚款;对逃匿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❼ 生产安全一般事故,较大事故划分标准

生产安全一般事故,较大事故划分标准如下:
1、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制定相关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的判定标准。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
本条第一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第十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下列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并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
(一)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二)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三)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依照前款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应当同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接到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国务院。
必要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

热点内容
纪律责任与法律责任关系 发布:2025-02-05 13:56:59 浏览:766
行政法规立法程序是什么 发布:2025-02-05 13:51:27 浏览:52
昆明市司法鉴定 发布:2025-02-05 13:30:52 浏览:984
李晨被法院 发布:2025-02-05 13:19:50 浏览:10
考研刑法学硕 发布:2025-02-05 12:21:09 浏览:764
永远居留条例 发布:2025-02-05 12:05:08 浏览:796
美国律师守则 发布:2025-02-05 11:15:41 浏览:138
李金律师 发布:2025-02-05 10:43:25 浏览:36
法学背书知乎 发布:2025-02-05 10:16:42 浏览:815
生活中行政法事例 发布:2025-02-05 10:08:49 浏览: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