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条令条例
⑴ 武警部队条令条例的细则是什么
部队的共同条令主要包括三种,即内务条令,纪律条令和队列条令,也称“三大条令”。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是为了规范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内务制度,加强内务建设,根据有关法律和军队建设的实际而制定;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建设的基本依据,适用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和单位(不含企事业单位),以及参训的预备役人员。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是为了维护和巩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纪律,正确实施奖惩,保证军队的高度集中统一,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巩固和提高战斗力,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军队实际而制定。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维护纪律、实施奖惩的基本依据,适用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和单位,以及参战、支前的预备役人员。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是规范全军队列动作、队列队形、队列指挥的军事法规,是全军官兵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1)依据条令条例扩展阅读:
《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第二章队列指挥。
第六条队列指挥位置
指挥位置应当便于指挥和通视全体。通常是:停止间,在队列中央前;行进间,纵队时在队列左侧中央前或者偏后,必要时在队列中央前,横队、并列纵队时在队列左侧前或者左侧,必要时在队列右侧前(右侧)或者左(右)侧后(见附录二)。
第七条队列指挥方法
队列指挥通常用口令。行进间,动令除向左转走和齐步、正步互换及敬礼、礼毕时落在左脚,其他均落在右脚。变换指挥位置,通常用跑步(5步以内用齐步),进到预定的位置后,成立正姿势下达口令。纵队行进时,可以在行进间下达口令。
第八条队列指挥要求:
(一)指挥位置正确;
(二)姿态端正,精神振作,动作准确;
(三)口令准确、清楚、洪亮;
(四)熟练掌握和运用队列指挥方法;
(五)认真清点人数、检查着装,按照规定组织验枪;
(六)严格要求,维护队列纪律。
⑵ 依据条令条例班长怎样开展部队日常管理、训练和教育工作
1、在管理、训练和参加教育等方面,班长自身做好表率。
2、体贴关心新战士,经常和他们谈心,当领导也当兄长。
3、工作中严格纪律、规定,对战士一视同仁,不徇私情。
⑶ 部队的条令条例有什么
部队抄的共同条令主要包括三种,即内务条令,纪律条令和队列条令,也称“三大条令”。
《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是为了规范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内务制度,加强内务建设,根据有关法律和军队建设的实际而制定;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建设的基本依据,适用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和单位(不含企事业单位),以及参训的预备役人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是为了维护和巩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纪律,正确实施奖惩,保证军队的高度集中统一,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巩固和提高战斗力,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军队实际而制定;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维护纪律、实施奖惩的基本依据,适用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和单位,以及参战、支前的预备役人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是规范全军队列动作、队列队形、队列指挥的军事法规,是全军官兵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⑷ 条例和条令有何区别
条例:由国家制定或批准的规定某些事项的法律文件
条令:多指用简明条文规定的行动的准则
⑸ 浅析如何从落实条令入手狠抓部队安全管理
今年是奥运安保之年,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确保部队内部安全稳定是实现部队、辖区双稳定的前提和基础。确保部队安全稳定,必须强化部队规范化管理,不断推进部队正规化建设健康发展。时至条令学习月,结合近年来部队活动开展情况,就贯彻落实条令谈谈几点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抓好学习,切实增强官兵依据条令条例进行安全管理的观念 条令条例学习方法单一、时间不落实,是导致部队不少同志条令意识不强,对条令条例掌握得不深不透的主要原因。比如,有的干部不熟悉条令条例的基本内容,不会用其规范部队的各项工作;有的干部片面理解条令条例的内容,随意更改有关规定,降低落实条令条例的标准;还有的干部和骨干把落实条令条例与研究新情况、实施科学管理对立起来,片面认为形势发展了,用条令条例带兵不适用了。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了条令条例的落实。因此,加强部队正规化管理,首先要抓好条令条例教育,增强官兵依据条令条例进行正规化管理的理念。鉴于当前条令条例学习存在的问题,应着重抓好四点:一是要改变条令条例教育零打碎敲的状况,将条令条例教育纳入年度训练计划,建立计划、备课、测试、检查、讲评等制度,并在时间和经费等方面予以保障,使条令条例教育走上规范化的轨道。二是要组织广大官兵原原本本地学习条令条例,真正掌握条令条例的基本内容。可结合部队实际,围绕军人职责、行为规范、日常制度、遵纪守法、安全防事故等内容,组织系统专题讲座,深化条令条例的学习。三是要提倡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紧密结合,防止和克服知条令、懂条令而不用条令的不正常现象。 二、抓好履职,确保条令条例在落实过程中不走样,见实效 当前,条令条例在一些单位不能真正落实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基层干部对抓条令条例和内务规定落实的职责不清。有的抓落实随意性很大,想怎么抓就怎么抓;有的抓落实没有统一计划和重点,要么眉毛胡子一把抓,要么只抓一点不顾其它;还有的单位各吹各的号,今天一个点子,明天一个号召,后天一个亮点,朝令夕改,弄得部队无所适从,非常忙乱,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依据条令条例中各自的职责,实行严格的责任制,使各级按职尽责。各级要抓大事、管大事,尤其是对落实条令条例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要及时拿出正确决策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实施强有力的领导。基层军政主官要识大体、顾大局,强化全局意识,克服本位主义,自觉摆正自己在抓条令条例落实中的位置,积极围绕正规化管理的总目标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各级要按职尽责,该哪一级办的事情就由哪一级来办,该哪一级负的责就哪一级负。不能上级办下级的事,下级办上级的事;也不能遇到难题就往上推,碰到责任就往下卸。上级要充分信任和依靠下级,对条令条例和《军队基层建设纲要》中赋予下级的职权,上级不能包揽,应该按规定放下去,使下级有职有权有利,责权利相统一。 三、率先垂范,充分发挥干部的表率作用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说治军要严,首先对领导班子要严,对高级干部要严。”“高级干部办到了,全军就容易办到,高级干部办不到,就会一风吹,一切照旧。”落实条令条例也是如此,能否真正落实首先取决于干部。现在有的单位“三松”现象严重,正规化搞不起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干部自身严不起来,表率作用发挥得不好。有的干部,讲正规化、落实条令条例,眼睛总盯在下面,要求部队做到的,自己做不到,少数干部甚至违法乱纪,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干部不能做出好样子,就带不出部队的好风气。因此,落实条令条例必须从干部开始,干部要做出好样子。首先,干部要抓好自身的整顿。对照条令条例,查思想、查纪律、查作风、查制度,坚决纠正管理松懈、自由散漫、贪图安逸、搞特殊化以及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不良现象。要通过整顿强化条令意识,增强落实条令条例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其次,干部要高标准、高质量地落实条令条例。在落实条令条例中要处处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要求部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处处以身作则,率表垂范,使部队信服,真正起到“表率”作用。 四、常抓不懈,确保部队始终按条令条例运转 落实条令条例难在持久,贵在经常。只有持之以恒地抓养成,才能保证条令条例的落实。养成,就是通过长期的教育、训练和培养,使官兵的行为符合条令条例的要求。这是把条令条例转化为全体官兵自觉行动的重要条件,也是培养合格军人气质、素质和作风的重要途径。当前,有的基层单位领导不太注重部队的养成训练,要么上级催一下抓一下,时紧时松;要么偏宽偏松,降低标准。因此,要落实条令条例,确保部队始终按条令条例运转,必须狠抓养成。一是要从点滴之处抓养成。养成是一个严格磨炼过程,要从部队起居作息、官兵礼节、着装、仪容、举止等基础抓起,贯穿于一日生活。二是要从强制与自觉的结合上抓养成。养成是强制与自觉的统一,不强制就会自流,部队就会松散;没有高度的自觉,养成也不可能持久,效果也不会好。要加强教育,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启发官兵的觉悟,做到无论何时何地都自觉用条令条例约束自己。三是要坚持持久抓养成。现在有的单位训练一结束,上级工作组一走,管理就松了一大半。这一现象必须坚决克服。养成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既不能一劳永逸,也不能一蹴而就,只有坚持持久才能见效。四是要从整体上抓养成。就是从上到下、方方面面都要抓养成,形成抓养成的大气候,从而在养成上相互促进,防止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 五、抓好执行,坚决维护条令条例和内务规定的权威性 当前,部队管理中有章不循,有法不依,违纪不究,执法不严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人情高于原则,关系重于纪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的以罚代教;还有的超越条令条例的基本精神,搞所谓“土政策”、“土规定”,等等。这些问题不仅妨碍了条令条例的落实,而且降低了条令条例的权威性。因此,在落实条令条例的过程中,必须增大检查监督的力度,坚决维护条令条例的权威性。首先,要端正思想认识,增强检查监督的自觉性。各级要克服名利思想,抱着对部队建设负责的态度自觉接受检查监督,自觉实施检查监督,把检查监督贯穿于落实条令条例的全过程。其次,要采取科学的检查监督办法。检查监督应依据条令条例规定的实施,既要防止疏于检查,有问题不能及时发现,也要防止检查过于频繁,造成忙乱。要提倡不事先通知实施检查,采取多种手段弄清真实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条令条例的落实。第三,要奖惩严明,奖优罚劣。要做到该赏则赏,该罚则罚,赏不虚施,罚不妄加。要切实纠正小错不罚,重错轻罚,以纪律处分代替刑事处罚等错误做法。对执行纪律不当的要及时纠正;对袒护错误、纵容违纪行为的,必须追究责任、严肃查处。要使奖惩真正成为促进条令条例落实的有力杠杆,推动正规化管理的实现。
⑹ 新兵入伍,需要背诵的条令条例有哪些
新兵要背条令是:
1、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
《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是规范全军队列动作、队列队形、队列指挥的军事法规,是全军官兵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已经2010年5月4日中央军委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0年6月15日起施行。
2、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
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建设的基本依据,适用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和单位(不含企事业单位),以及参训的预备役人员。为了规范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内务制度,加强内务建设,根据有关法律和军队建设的实际,制定本条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法之一,是规定军人职责、军队内部关系和日常生活制度的法规。由军队最高领导机关或领导人颁发全军执行。军队生活的准则,是进行行政管理的依据。目的在于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内部关系、正规的生活秩序,培养严整的军容、优良的作风、自觉而严格的组织纪律,巩固和提高战斗力。
3、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
《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是为了维护和巩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纪律,正确实施奖惩,保证军队的高度集中统一,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巩固和提高战斗力,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军队实际而制定。本条令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维护纪律、实施奖惩的基本依据,适用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和单位,以及参战、支前的预备役人员。
4、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条例
一九八八年九月二十三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第14号令发布。一九九三年四月二十七日根据《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的决定》修订发布。为了保守军事秘密,维护国家军事利益,保障军队建设和作战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制定本条例。
⑺ 条令条例休假规定
新修订的《内务条令(试点)》正式施行,其第179至182条,对请假1日以上的探亲休假军官、士官,其审批权限、假期标准,以及因工作需要中途被召回的探亲休假人员的后续安排,作了进一步的规范和明确。譬如,符合探亲休假条件的军官、士官休假,排职军官和士兵由营级单位首长批准;副连职以上正营职以下的军官探亲休假审批,由旅(团)级单位首长批准;副团职以上军官由直接首长批准。其中,对军人探亲休假召回问题进行了明确:不得随意中途召回探亲(休假)人员,确因工作需要中途召回的,剩余探亲(休假)时间应当安排补休
⑻ 如何搞好部队基层正规化建设
正规化是指符合正式规范与特定标准的模式或状态,也可指为了达到规定标准实现正规目的而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的相关活动。部队正规化就是以实行统一的指挥、制度、编制、纪律、训练,建立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生活秩序为基本内容,用以条令条例为主体的法规制度规范军队的各个方面,建立起适应机械化、信息化建设需要的,符合现代化战争规律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实现军队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
一是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队伍整体素质。推进部队正规化建设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撑,要依据条令条例的要求,严格管理,加强条令条例思想政治教育,狠抓教育质量,提高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积极、进取的工作、生活作风,使正规化根植于官兵的头脑。要将正规化管理涉及的条令条例及规定进行反复学习,经常讲、时刻抓、突击查,保证每名官兵学有所记、教有所思。坚持每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每季度召开政治工作例会和教育准备会,每半年对基层政治思想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一次考核,做到教育秩序、教育时间、人员、内容“四落实”,不断夯实政治工作教育水平。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抓好制度。以条令条例为依据,以提高战斗力为目的,通过一系列制度和标准,将条令条例和部队管理的各个方面量化、细化和具体化、达到标准统一,即:一项制度定方圆,一把尺子量长短,一个标准落到底。要严格落实依法带兵、以情带兵、文明带兵和科学带兵要求,把关心官兵个人发展与从严治军统一起来,重视解决好官兵生活中的困难和实际问题,建立充分尊重、信任、团结、和谐的内部关系。要把推动正规化建设与促进官兵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把管理与教育培养结合起来,通过教、训、管一体化,使每个官兵都受到教育、得到锻炼,以官兵素质的全面增强带动正规化管理水平的跃升。
三是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提高官兵的责任感。强烈的责任感是完成一切工作的动力和源泉。部队抓正规化建设同样也离不开领导干部强烈的责任感。强化领导责任,强化督导检查,增强广大官兵令行禁止的军人意识,提高执行条令条例、各级禁令的自觉性,真正做到人人、事事、时时、处处按制度办事,培养良好的作风纪律,确保部队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对违反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的官兵,要严格按照《纪律条令》和相关规定处理,进一步增强官兵参与部队正规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育、训练和培养,在部队营造良好的正规化整体环境,陶冶官兵的思想感情,影响官兵的言行举止,使条令条例的制度形态的东西转变成为官兵的思想观念,实现官兵对正规化要求从被动行为到自觉行为进而转变为行为习惯。
⑼ 条令与条例的区别
条令就是简单的条文规定的行动准则,就好像命令一样。
条例就是比较系统的,针对专门的一个领域,专门为它制定的法规性公文。条例是由国家权力机关或行政机关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并发布的,条例是法的表现形式之一,它具有法的效力,是从属于法律的规范性文件,人人必须遵守,违反它就要带来一定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