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保甲法规定

保甲法规定

发布时间: 2022-05-20 23:11:42

Ⅰ 保甲法的弊端

保甲法的弊端:权力滥用、管理失控及信息失真、治理失效。

保甲法是中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同样也是宋朝变法中影响最大的改革措施。在保甲法推行的过程之中,初期的效果十分的显著,不仅仅有着改变宋代积贫积弱的倾向,而且还促进了宋代经济发展,短期内综合国力是得到上升的。

保甲法的失败除了当时权贵们的反对之外,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与王安石本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王安石保甲法的失败是来自多个方面和多个维度的,不仅仅有着自身性格的原因,还和他的用人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王安石有着个人丰满的理想,但是现实却很骨感,所以现实给了他惨痛的代价,不仅仅备受排挤,而且变法也宣布失败。

保甲法本身有着一定的优越性,但是好的制度还需要选拔合适的人才去推行才好,虽然王安石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也曾给皇帝上书讲明人才培养对于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因为王安石的性格缺陷,所以他对于人才任用之上往往容易被人的表现所迷惑。

保甲法规定,乡村住户,每十家组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以住户中最富有者担任保长、大保长、都保长。用以防止农民的反抗,并节省军费。

各地农村住户,不论主户或客户,每十家(后改为五家)组成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凡家有两丁以上的,出一人为保丁。农闲时集合保丁,进行军训;夜间轮差巡查,维持治安。

保甲法既可以使各地壮丁接受军训,与正规军相参为用,以节省国家的大量军费,又可以建立严密的治安网,把各地人民按照保甲编制起来,以便稳定封建秩序。

在此期间,每项新法在推行后,基本上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使豪强兼并和高利贷者的活动受到了一些限制,使中、上级官员、皇室减少了一些特权,而乡村上户地主和下户自耕农则减轻了部分差役和赋税负担,封建国家也加强了对直接生产者的统治,增加了财政收入。

Ⅱ 保甲制度是怎么回事

保甲制度是宋朝时期开始带有军事管理的户籍管理制度。保甲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时代长期延续的一种社会统治手段,它的最本质特征是以“户”(家庭)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而不同于西方的以个人为单位。保甲编组以户为单位,设户长;十户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

各保就该管区域内原有乡镇界址编定,或并合数乡镇为一保,但不得分割本乡镇一部编入他乡镇之保。


保甲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时代长期延续的一种社会统制手段,它的最本质特征是以“户”(家庭)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而不同于西方的以个人为单位。儒家的政治学说是把国家关系和宗法关系融合为一,家族观念被纳入君统观念之中。

因之,便有了汉代的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唐的四家为“邻”,五邻为“保”,百户为“里”,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提出了十户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元朝又出现了“甲”,以二十户为一甲,设甲生。

至清,终于形成了与民国时期十进位的保甲制极为相似的“牌甲制”,以10户为1牌,10牌为1甲,10甲为1保,由此建立起了封建皇朝对全国的严密控制。

(2)保甲法规定扩展阅读:

历史

保甲制作为一种乡村政治制度,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商鞅变法,商鞅在秦国开阡陌,编什伍,实现连坐制,但其本质上是将军事制度应用于民间。真正作为一种概念和基层政治制度则源自宋朝宋代王安石变法,在社会基层实行保甲制度。

因遭受反对与阻碍,此保甲制度于北宋宣和年间废弛。但宋朝后的朝代又在社会基层实行。此后,一直延续至20世纪初。

虽名称、辖户等常有变更,在不同时期又称乡里制度(宋朝前)、村社制度(元朝)以及里甲制度(明朝)等代替,但它的最本质特征是以“户”(家庭)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其基本职能并无大的变化。明太祖时代的保甲制度是最严厉的。

Ⅲ 王安石变法中保甲法的作用

保甲法,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之一。

其主要内容是,所有乡村住户,每五家组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

以住户中最富有者担任保长、大保长、都保长。

保甲法的实质是把管理户籍军事化,代替松散的乡约组织,忙时务农,闲时接受军事训练,作为储备的军事力量存在。

3.减少军费开支,减轻政府财政。

保甲法规定,凡家里有两个成年男性以上的,必须出一人为保丁,对于保丁的选择要求必须是成年健康男子。

保丁需要承担战时出征的任务,并且需要自备弓箭等打仗装备和行军口粮,辅助正规军,这样即保证了甲兵的质量,又减少了政府的军费开支。

Ⅳ 北宋王安石的保甲法制度是什么保甲法发挥了什么作用

北宋王安石的保甲法制度,是利用军事管理来管理户籍制度。保甲法制度得驱除了强盗,让百姓过上了稳定的生活,维护了良好的社会制度。

保甲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训练了百姓的军事能力,而且没有占用他们任何的农耕时间,跟他们的农耕时间没有任何冲突处,是利用他们农闲的时间进行锻炼。王安石一直坚持着变法这个法保甲法,因为这个法律是一旦改革,就会变得特别好,利国又利民。

这一做法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又减轻了国家的负担,所以我认为王安石这样的做法是十分正确的,他的目光不仅仅局限于眼前,而是看向国家的未来。

Ⅳ 王安石保甲法的特点及其作用是什么

保甲法是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内容之一。

王安石推行的新法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增加财税方面的改革,主要包括每年青黄不接时,官府按户等贷给民户钱粮的青苗法;废除按户等轮流充当职役的规定,改由按户出钱,由官府雇人充役的免役法;重新丈量土地,均定赋税的方田均税法以及农田水利法、市易法等。

二是教育方面的改革,主要是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鼓励优秀者不经考试直接做官等。

三是整顿军队方面的改革,包括改变更戍法,裁减老弱;废掉牧马监,由官府出钱,牧民代养等。

措施

保甲法

内容: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十家为一保,民户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

作用:加强对农村的统治,维护农村社会治安; 建立全国性的军事储备;节省了大量的训练费用。

裁兵法

内容:整顿厢军及禁军,规定士兵五十岁后必须退役。测试士兵,禁军不合格者改为厢军,厢军不合格者改为民籍。

作用:提高军队士兵素质。

将兵法(又叫置将法)

内容:废除北宋初年定立的更戍法,用逐渐推广的办法,把各路的驻军分为若干单位,每单位置将与副将一人,专门负责本单位军队的训练,以提高军队素质。

作用: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加强了军队战斗力。

Ⅵ 2.免役法和保甲法是什么关系

摘要 首先说一说两者的属性。《保甲法》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之一,该法规定,乡村住户,每十家组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以住户中最富有者担任保长、大保长、都保长。 保甲法的目的是防止农民的反抗,并节省军费。其虽然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但也受到了保守派的猛烈攻击。募役法,又称免役法,于熙宁四年(1071年)颁布实施。 募役法(免役法)规定: 原本百姓按户等轮流到州县当差役的方法,改为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募役费用由当地主户按户等分担,称“免役钱”,原本免役的官户,僧道户等,也缴纳同样的钱,称“助役钱”。 募役法(免役法),使原来轮流充役的农村居民回乡务农,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不得不交纳役钱,使很多农民免除劳役,官府也因此增加了一宗收入。

Ⅶ 古代保甲制度

保甲制度是宋朝时期开始带有军事管理的户籍管理制度。保甲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时代长期延续的一种社会统治手段,它的最本质特征是以“户”(家庭)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而不同于西方的以个人为单位。保甲编组以户为单位,设户长;十户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各保就该管区域内原有乡镇界址编定,或并合数乡镇为一保,但不得分割本乡镇一部编入他乡镇之保。

Ⅷ 保甲法的特点是

B、寓兵于农

保甲法规定,保丁农闲时练兵,平时参与维护地方治安,战时编入军队作战。保甲法,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之一。熙宁三年(1070年)司农寺制定《畿县保甲条例颁行》。保甲法规定,乡村住户,每十家组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以住户中最富有者担任保长、大保长、都保长。用以防止农民的反抗,并节省军费。因此,选择B、寓兵于农。

(8)保甲法规定扩展阅读:

保甲法的影响: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标,从新法实施,到守旧派废罢新法,前后将近15年时间。在此期间,每项新法在推行后,基本上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使豪强兼并和高利贷者的活动受到了一些限制,使中、上级官员、皇室减少了一些特权,而乡村上户地主和下户自耕农则减轻了部分差役和赋税负担,封建国家也加强了对直接生产者的统治,增加了财政收入。

各项新法或多或少地触犯了中、上级官员、皇室、豪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给百姓的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最终被罢废。


Ⅸ 王安石保甲法的特点

特点:乡村住户,每十家组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以住户中最富有者担任保长、大保长、都保长。用以防止农民的反抗,并节省军费。
影响:保甲法遭到士大夫的激烈反对.因为保甲法具备了一定的军国主义倾向,有向军功爵位制递进的可能.这将彻底摧毁士大夫阶层,对人民的生活和文化传统将造成极大的破坏性影响.

Ⅹ 青苗保甲法是什么意思

青苗法,亦称“常平新法”,是中国宋朝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之一,熙宁二年回(1069年)九月由制答置三司条例司颁布施行。主要是:

改变旧有常平制度的“遇贵量减市价粜,遇贱量增市价籴”的呆板做法。灵活地将常平仓、广惠仓的储粮折算为本钱,以百分之二十的利率贷给农民、城市手工业者,以缓和民间高利贷盘剥的现象,同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达到“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改善北宋“积贫”的现象。

但事实上,青苗法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后于元丰八年(1085)神宗去世后废止。

保甲法,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之一。熙宁三年(1070年)司农寺制定《畿县保甲条例颁行》。保甲法规定,乡村住户,每十家组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以住户中最富有者担任保长、大保长、都保长。用以防止农民的反抗,并节省军费。


热点内容
政府制定规章的程序 发布:2025-02-04 21:28:54 浏览:274
2014年陈印法规讲义 发布:2025-02-04 21:17:34 浏览:976
法官助理立案 发布:2025-02-04 21:13:45 浏览:177
房屋外墙法律法规 发布:2025-02-04 21:12:57 浏览:775
北京劳动法病假 发布:2025-02-04 20:26:20 浏览:373
行政法由哪两部分组成 发布:2025-02-04 19:15:17 浏览:543
经济法期末测试卷 发布:2025-02-04 19:07:38 浏览:580
锦州法律咨询在哪里 发布:2025-02-04 19:05:12 浏览:509
律师职业险 发布:2025-02-04 18:20:05 浏览:116
什么情况下有法律援助 发布:2025-02-04 17:44:37 浏览: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