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养牛联合社规章制度

养牛联合社规章制度

发布时间: 2022-05-22 00:55:48

⑴ 我想在农村成立一个{饲草加工 养牛合作社}不知道要立那些规章制度和怎么办理注册 还要什么手续

你好!你先到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办理养牛合作社营业执照,
然后到公安局备案,刻公章和财务专用章
我们就是养牛合作社,可以交流一下。

⑵ 养牛场计划书

标准化肉牛养殖场建设规范

来源:畜牧公司 作者:金圣柱

一、产地环境

1、场址选择

(1)示范区应建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易于组织防疫的地方。

(2)示范区周围1000米以内无大型化工厂、采矿厂、皮革厂、屠宰场、畜禽及其产品交易市场,距离干线公路、铁路、城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及养殖场500米以上。

2、水质

水源充足,水质符合NY5027-2001的规定。

3、空气

场区和舍内空气质量符合GB/T18403、-2001的规定。

二、建筑要求

1、规范布局

(1)场区周围设有围墙或绿化隔离带。

(2)示范区内管理区、生活区和无害化处理区应分设。养殖区应位于管理区主风向的下风或侧风向。无害化处理区设在生产区主风向的下风或侧风向。

(3)场区内净道和污道分开,互不交叉。

2、设施设备

(1)牛场入口设有消毒池,长度为进场大型车车轮周长的一周半,宽与门相适应,消毒液的深度能保证入场车辆所有车轮外沿充分浸在消毒液中。生产区入口设有更衣室、消毒室。

(2)牛舍应通风干燥、采光良好,牛舍地面便于清洗消毒。

(3)设有粪便等废弃物处理设施。

三、饲养管理

1、品种

饲养秦川牛、南阳牛、鲁西黄牛、晋南牛、西门塔尔牛等肉牛品种。

2、饲料

(1)青绿饲料、干粗饲料应有该品种的色、嗅、味和形态特征,无发霉、变质、结块及异味、异嗅。

(2)外购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应来自有生产经营许可证或审查登记证的单位,产品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

(3)自配饲料所用的原料应符合GB13078的规定,不得使用除蛋、乳制品外的动物源性饲料、抗生素滤渣、激素、激素类产品及其他违禁药物。

(4)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NY5127的规定,并严格执行休药期。

3、兽药

(1)兽药来自有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具有产品批准文号。

(2)兽药应按照NY5125规定的作用与用途、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使用,并严格执行停药期。

(3)慎用作用于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的兽药,禁止使用《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中规定的药物。

4、技术规范

(1)按照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结合本场实际,制定肉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并按照规程严格实施。

(2)按肉牛的体重、性别、年龄和强弱分群饲养,观察牛群健康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消灭蚊蝇、老鼠,及时收集死鼠和残余兽药,并做到无害化处理。

5、消毒

(1)消毒池内消毒液要及时更换,并保持一定深度和浓度。

(2)车辆进入需经消毒池,并对车身进行喷雾消毒。车辆进入生产区应对车轮和车身进行彻底的消毒。

(3)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应更衣并消毒,非生产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

(4)定期在牛舍内进行带牛消毒,每批牛只调出后应实施清洗和消毒。

(5)牛舍周围、场内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及饲喂用具、饲料车要定期消毒。

6、人员管理

(1)场内兽医人员不应对外出诊,配种人员不应对外开展牛的配种工作。

(2)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方可上岗。

7、规章制度

具有较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生产管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和疫情报告制度。

四、防疫和检疫

1、防疫

(1)疫苗

疫苗必须来自当地畜牧部门指定的供应点,必须具有批准文号。

(2)免疫程序

结合当地的情况,制定切合本场实际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

(3)免疫耳标

所有肉牛必须佩戴免疫耳标。

(4)疫情监测

认真做好免疫前的监测和免疫后的效果监测,常规监测的疫病为口蹄疫、结核病和布鲁氏杆菌病等。发现疫情应立即采取隔离封锁等综合防治措施,重大疫情应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2、检疫

(1)引进(购入)牛只检疫

引进(购入)肉牛要在隔离场(区)观察不少于15天,经动物检疫人员检查确定为健康合格后,方可转生产群。

(2)牛只出场检疫

肉牛出场前3天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检,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派动物检疫员按照《畜禽产地检疫技术规程》实施产地检疫。对检疫合格的肉牛出具《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或《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对检疫不合格的,监督场方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对运输车辆进行严格消毒,并出具《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

五、无害化处理

1、病、死牛处理确认为炭疽、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口蹄疫、结核病、中毒性痢疾、布鲁氏菌病等病牛或死牛焚烧、深埋。

2、粪尿处理

实行发酵、堆肥方法处理。

3、废弃物处理饲养管理人员生活废弃物、防疫注射及治疗用药废弃物、饲料残渣等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六、档案记录

1、档案记录完整、可靠,并分类归档。

(1)建立牛只基本情况档案?熏内容包括牛只来源、耳标号、出生(购入)时间、出场时间及去向等。

(2)建立并保存免疫接种记录,包括疫苗种类、使用时间、使用方法、剂量、批号、生产单位等。

(3)建立并保存牛只疾病预防和治疗记录,包括发病时间及症状、预防或治疗用药的经过、药物种类、使用方法及剂量、治疗时间、疗程、所用药物的商品名称及主要成分、生产单位及批号、治疗效果等。

(4)建立并保存免疫监测记录,包括监测疫病的种类,监测时间、监测单位、检测结果等。

(5)建立并保存消毒记录,包括消毒范围、消毒剂的品种、消毒方法和消毒时间等。

(6)建立并保存饲料使用记录、包括所用饲料原料种类、外购饲料及添加剂的供应商、生产厂家等。

2、以上档案资料应保存两年以上。

七、销售

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并有购销合同。

八、规模

肉牛存栏300头以上,具有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

⑶ 肉牛标准化养殖场应如何建立经营管理的组织机构

为提高肉牛场的市场应变能力,加大市场竞争力度,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提高肉牛养殖效益和社会效益,肉牛养殖场应建立企业管理制度,以公司为企业的经营法人,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公司为独立的核算经济实体。

⑷ 养牛要什么手续

养牛属于养殖行业,需要办理营业执照,《动物防疫合格证》,如果还有深加工项目,则同时需要办理相应的许可证。一般可以办理成个体工商户。

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办理流程
一、办理依据
《个体工商户条例》、《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办法》
二、办理需提交材料
1、经营者签署的《个体工商户开业登记申请书》;
2、经营者的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复印件);
3、经营场所使用证明:
个体工商户以自有场所作为经营场所的,应当提交自有场所的产权证明复印件;租用他人场所的,应当提交租赁协议和场所的产权证明复印件;无法提交经营场所产权证明的,可以提交市场主办方、政府批准设立的各类开发区管委会、村居委会出具的同意在该场所从事经营活动的相关证明;使用军队房产作为住所的,提交《军队房地产租赁许可证》复印件。
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属城镇房屋的,还应提交《登记附表-住所(经营场所)登记表》及所在地居民委员会(或业主委员会)出具的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证明文件;属非城镇房屋的,提交当地政府规定的相关证明;
4、申请登记的经营范围中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规定必须在登记前报经批准的项目,应当提交有关许可证书或者批准文件复印件;
5、《个体工商户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无字号名称的或经营范围不涉及前置许可项目的可无需提交《个体工商户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
6、委托代理人办理的,还应当提交经营者签署的《委托代理人证明》及委托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
注:
1、申请登记为家庭经营的,以主持经营者作为经营者登记,由全体参加经营家庭成员在《个体工商户开业登记申请书》经营者签名栏中签字予以确认。提交居民户口簿或者结婚证复印件作为家庭成员亲属关系证明;同时提交其他参加经营家庭成员的身份证复印件,对其姓名及身份证号码予以备案;港、澳居民、台湾农民、台湾居民申请个体工商户开业登记
2、提交的申请书与其它申请材料应当使用A4型纸;
3、以上各项未注明提交复印件的,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复印件的,应当注明“与原件一致”并由个体工商户经营者或者由其委托的代理人签字;
4、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依法进行核实。
三、办理程序
申请——受理——审核——决定
四、办理期限
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自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二个工作日领取营业执照。
五、收费
免收费

《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核发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二十条;兴办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和隔离场所,动物屠宰加工场所,以及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附具相关材料。受理申请的兽医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的,发给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不合格的,应当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需要办理工商登记的,申请人凭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注册手续。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名称、场(厂)址等事项。经营动物、动物产品的集贸市场应当具备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并接受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
2、《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第三条农业部主管全国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和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和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防疫条件监督执法工作。
3、《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办法》第二十八条动物饲养场、屠宰厂、肉类联合加工厂、定点屠宰场(厂、点)、动物及动物产品的经营场所及有关经营单位和个人,从事动物规模化、专业化饲养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活动,应符合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取得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动物防疫合格证》,并接受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

许可条件
1、选址、布局符合动物防疫要求,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
2、畜(禽)舍的设计、建筑符合动物防疫要求,采光、通风和污物、污水排放设施齐全,生产区清洁道和污染道分设;
3、有患病动物隔离圈舍和病死动物、污水、污物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
4、有专职防治人员;
5、出入口设有隔离和消毒设施、设备;
6、饲养、防疫、诊疗等人员无人畜共患病;
7、防疫制度健全。
许可审批期限
法定期限:20个工作日
承诺期限:4个工作日

需提交的材料
1、《动物防疫合格证》申请表;
2、选址、布局地理方位图;
3、从业人员身体健康证明;
4、防疫制度文本;
5、污水、污物无害化处理及清洗消毒设施、设备

⑸ 养牛场的具体管理制度

专业大型养羊场,,养殖波尔山羊,,小尾寒羊,,杜泊绵羊,,可以搜索一下

⑹ 办养牛场需要哪些手续

一般个体农户家庭养牛可以不用办理任何手续,但是养牛规模较大或需要新建养牛场的情况下,便需要办理以下几项手续:

1、养殖用地不用审批。以往建设养殖场必须到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养殖用地许可证,根据相关规定2017年1月1日起养殖用地便不用审批了,但却有几个条件,首先不能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只能将养殖场建在非基本保护农田;第二不能破坏土地耕作层,即以后恢复后可以正常种植;第三规定禁养区内不能建设养殖场,同时还要远离村庄、河流及饮用水源等(最少500米以上);第四养殖场必须达到环评要求,并且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2、环评合格证。这两年对环保要求较为严格,养殖场同样不能例外,必须取得《环评合格证》才可以。只要养殖场符合环评要求的情况下,到当地环保部门进行申请即可。

3、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养殖场符合动物疫情防疫、控制及扑杀等条件的情况下,到当地畜牧部门进行申请即可。

4、营业执照。个体农户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可以办理个体工商或家庭农场的营养执照,养殖规模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办理企业的营业执照,另外5户及以上的养殖户联合在一起还可以办理农民专业合作社。

至于牛犊价格可以说任何地方都不便宜,现在信息灵通、交通方便,其价格地区差异较小,因此应尽量在当地购买牛犊。当地若没有优质牛犊的情况下再考虑到外地引种,西门塔尔牛可以到内蒙、吉林、河北、山东及江西等地引种,夏洛莱牛可以到辽宁、河南等地引种。

⑺ 村民养牛影响了邻居的生活身体有关法律法规怎么规定

摘要 亲,您咨询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养牛去村外养 国家有规定农村养殖远离村庄500米 ,这个归环保局管理, 居民养牛影响了相邻人的生活的,可以投诉。

⑻ 帮忙高手制定一下养殖公司(养牛)购销部门的职责及管理制度

饲料
1、使用符合无公害标准的全价饲料,建议参考使用饲养品种饲养手册提供的营养标准。
2、使用的维生素添加剂、矿物质添加剂应符合NY5042的要求。
3、外购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产品来自有生产、经营许可证或审查登记证的单位,饲料添加剂和预混合饲料产品有批准文号,每批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有合格的检测报告。
4、自配饲料和外购饲料都必须符合GB13078中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
5、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使用符合《药物饲料添加剂作用规范》的规定。
6、产蛋期及开产前5周饲料中不应使用药物添加剂 中草药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
7、不使用制药工业副产品、违禁药物及药物饲料添加剂等作蛋鸡饲料的原料;不应使用霉变、生虫或被污染的饲料;不额外添加增色剂。

兽药
1、兽药来自有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具有产品批准文号。
2、治疗或预防用兽药严格按照规定的作用与用途、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使用,严格执行休药期。
3、禁止使用违禁兽药。

防疫灭病
(一) 疫苗
1、必须来自当地畜牧部门指定的供应点,必须具有批准文号。
2、制定切合本场实际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
3、疫苗在保质期内必须严格按保存方法进行贮存,并做好记录。
(二) 疫情监测
1、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要求,结合本场实际,制定疫情监测方案。
3、发现疫情应立即采取隔离封锁等综合防治措施,重大疫情应向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疫情。
(三) 出场检疫
出场时,应提前向当地动检部门报检,经检疫合格并对运载工具进行消毒,取得动检部门核发的《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或《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方可进行出售运输。
五、无害化处理
(一) 病死牛须经焚烧炉焚烧或深埋处理。
(二) 不得出售病牛、死牛。
(三) 粪便等废弃物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六、档案记录
(一) 每批牛要有完整的记录资料。记录内容应包括引种、饲料、用药、免疫、发病和治疗情况、饲养日记,资料保存期2年。
(二) 建立并保存免疫程序记录,包括疫苗种类、使用方法、剂量、批号、生产单位。
(三) 建立并保存患病动物的预防和治疗记录,包括发病时间及症状、预防或治疗用药的经过、药物种类、使用方法及剂量、治疗时间、疗程、所用药物的商品名称及主要成分、生产单位及批号、治疗效果等。
(四) 建立并保存消毒记录,包括消毒区域、消毒剂名称、浓度等。

产品销售
购销合同和固定的销售渠道。

⑼ 畜禽养殖企业管理制度

畜禽养殖区域划分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防治畜禽养殖业污染环境,促进我市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畜禽养殖单位和养殖专业户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市畜禽养殖按区域功能定位和环境质量现状,实行分区管理。

第四条以下区域为畜禽禁养区:

(一)主城区各街道辖区和其他区域的城市建成区;

(二)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一级保护区;

(三)执行Ⅰ类、Ⅱ类水质标准的水域及其200米内的陆域;

(四)各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各级风景名胜区,各级森林公园重要景点和核心景区;

(五)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

第五条以下区域为畜禽限养区:

(一)城市规划区及规划区以外的居民集中区、医疗区、文教科研区、工业区;

(二)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准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三)执行Ⅲ类水质标准的水域及其200米内的陆域;

(四)各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各级风景名胜区外围保护地带,各级森林公园重要景点和核心景区以外的其他区域。

第六条畜禽禁养区、限养区以外的区域为畜禽适养区。

第七条畜禽禁养区内禁止新建、扩建、改建畜禽养殖场。已建的畜禽养殖场由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责令关闭或搬迁。其中经当地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批准建设的,其批准机关应当依法予以补偿。

因教学、科研等特殊情况需要保留的,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并完善畜禽污染防治措施,且不得扩大养殖规模。

第八条畜禽限养区实行畜禽养殖存栏总量控制。畜禽养殖存栏总量超过畜禽养殖存栏控制总量的,不得新建、扩建畜禽养殖场。有关养殖经营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畜禽养殖场环境管理规定和畜禽废渣综合利用规定。

前款所称的畜禽养殖存栏控制总量,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环境保护等主管部门根据区域(流域)的环境承载能力确定。

第九条畜禽适养区内发展畜禽养殖,应当符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畜禽养殖发展规划。

第十条新建、扩建、改建畜禽养殖场,必须遵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畜禽养殖污染。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已划定的畜禽养殖区域。调整或重新划定畜禽养殖区域须遵守本规定第四条、第五条规定。

第十二条本规定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畜禽养殖场是指常年存栏量为300头以上的养猪场、1万只以上的养鸡场和100头以上的养牛场以及达到规定规模标准的其他类型的畜禽养殖场。

(二)畜禽养殖污染是指畜禽养殖场在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畜禽废渣(粪便、畜禽舍垫料、废饲料、畜禽毛羽等)、废水、恶臭对环境的污染。

第十三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重庆市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及
养殖污染控制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我市畜禽养殖业污染环境防治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国务院1992年颁布实施)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2001年9号令)

《重庆市长江三峡库区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重庆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重庆市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重庆市饮用水源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二、范围

(一)对象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畜禽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

(二)畜禽养殖区域范围

1.畜禽禁养区范围

(1)主城区各街道辖区和其他区域的城市建成区;

(2)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一级保护区;

(3)执行Ⅰ类、Ⅱ类水质标准的水域及其200米内的陆域;

(4)各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各级风景名胜区,各级森林公园重要景点和核心景区;

(5)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

2.畜禽限养区范围

(1)城市规划区及规划区以外的居民集中区、医疗区、文教科研区、工业区;

(2)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准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3)执行Ⅲ类水质标准的水域及其200米内的陆域;

(4)各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各级风景名胜区外围保护地带,各级森林公园重要景点和核心景区以外的其他区域。

3.畜禽适养区范围

畜禽禁养区、限养区以外的区域。

三、工作目标

制定畜禽养殖发展规划,划定畜禽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力争通过四年时间,分期分批实施畜禽养殖场取缔、搬迁、整合、污染综合治理等,逐步调整全市畜禽养殖业空间布局。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强化养殖业与种植业的有机结合,规范畜禽养殖环境管理,促进畜禽养殖业健康有序发展。

四、任务及要求

(一)制定畜禽养殖发展规划

2007年8月底前,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畜禽养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区县规划》),并报市农业局、市环保局备案。

《区县规划》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发展目标,体现“种养结合、生态养殖、以地定畜”的产业发展思路,突出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与循环产业经济理念,强化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合理调整畜禽养殖区域布局,实施畜禽养殖区域控制和总量控制;优化畜禽养殖方式和养殖结构,鼓励建设大中型、标准化畜禽养殖场以及引导农户畜禽散养行为;落实畜禽养殖场取缔、搬迁、整合以及污染整治项目,落实大中型、标准化畜禽养殖场建设项目;促进畜禽养殖废物综合利用、促进生态养殖、生态农业的发展。

(二)划定畜禽养殖区域

2007年8月底前,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按照《规定》要求,完成本辖区畜禽养殖区域划分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划定畜禽养殖区域,要充分考虑本辖区城市建设、饮用水源保护、自然保护区等相关环境敏感区的现状及发展变化情况,结合各类城市发展规划以及相关产业发展规划,本着促进区域养殖环境的改善、促进畜禽养殖业健康持久发展的原则,以饮用水源保护区、城市建成区等畜禽禁养区污染防治为重点,组织规划、建设、市政、农业、环保等相关职能部门实施。

区县(自治县)畜禽养殖区域划分方案需明确畜禽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的分布范围,落实到地块;针对不同的养殖区域、养殖种类、实施期限等,落实畜禽养殖场取缔、搬迁、整合、污染治理的分期实施计划。

(三)强化畜禽养殖区域管理

1.畜禽禁养区综合整治

畜禽禁养区内已有的畜禽养殖场,由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责令限期取缔或搬迁,并恢复土地原使用功能。因教学、科研、旅游以及其他特殊需要,在完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措施,且保证不扩大畜禽养殖存栏规模的情况下,可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保留。实施了管网化沼液生态还田措施的畜禽养殖场,可以推迟至2010年底前取缔或搬迁。各年度重点整治区域如下:

2007年,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群众投诉热点区域。

2008年,主城九区的街道;建制镇以上城市建成区。

2009年,执行Ⅰ类、Ⅱ类水质标准的河流、水库。

2010年,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重要景点和核心景区。

2.畜禽限养区、适养区综合整治

畜禽限养区实行畜禽养殖存栏总量控制,禁止新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已有的畜禽养殖场须限期完善环境保护手续,完善以管网化沼液生态还田为主的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工程措施,不得设置养殖废水排放口或溢流口,实现畜禽养殖废渣和废水污染零排放。

畜禽适养区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畜禽养殖场,必须满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畜禽养殖发展规划的要求,并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已有的畜禽养殖场须限期完善环境保护手续,完成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从严控制畜禽养殖污染排放。

在畜禽限养区内未达到畜禽养殖废渣和废水污染零排放要求的、在畜禽适养区内未达到限期治理要求的畜禽养殖场,由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限期取缔。

各年度重点工作内容如下:

2007年,组织开展畜禽养殖场环保申报、环评审批、限期治理等;组织开展生猪存栏当量500头以上的大中型标准化畜禽养殖场建设。

2008年,完成畜禽养殖场环保申报、环评审批、大中型标准化畜禽养殖场建设;继续实施环保限期治理。

2009年,完成违禁畜禽养殖场限期治理。

2010年,完成违禁畜禽养殖场的取缔、或搬迁。

五、责任分解

(一)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

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负责制定本辖区畜禽养殖发展规划,划定畜禽养殖分区管理区域,分期分批组织实施违禁畜禽养殖场的取缔、搬迁、整合、污染防治工作。

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规划、建设、市政、农业、环保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对违禁畜禽养殖行为及其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二)市政府有关部门

1.市农业局牵头负责畜禽养殖污染综合防治工作。负责对畜禽养殖发展规划及布局、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执行情况实施监督管理,负责畜禽养殖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和技术指导。协助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工作。

2.市环保局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负责畜禽养殖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指导,组织清理和完善畜禽养殖场相关环保手续,协调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工作。

3.市市政委依法对主城区畜禽养殖行为实施监督管理,牵头实施城市建成区内畜禽养殖场取缔、搬迁工作。

4.市财政局负责组织制定有关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建设、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及废物综合利用等财政鼓励、优惠政策。

5.市政府法制办、市环保局、市农业局按照各自职责加快推进《重庆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制定。

6.市国土房管局、市规划局、市卫生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对畜禽养殖行为实施监督管理。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及污染防治工作,关系到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城市环境质量,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将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头,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加大力度,广泛宣传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广泛开展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及污染防治的宣传工作,在全社会营造整治畜禽养殖污染的舆论氛围,使“种养结合、生态养殖、循环养殖”的观念深入人心。尤其要做好取缔、搬迁等对象的宣传教育工作。

(三)严格执法,强化监管

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及时依法查处各种畜禽养殖环境违法行为,重点加大对畜禽禁养区、限养区综合整治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责任追究力度。市政府督查室、市监察局、市农业局、市环保局要组成工作组,对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及污染防治工作适时进行技术指导和督促检查。

(四)建立信息通报制度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每季度向市环保局报送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及污染防治工作进展季报。市环保局要及时向市政府报送工作进展情况。

(五)强化年度目标考核

将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及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区县(自治县)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和市政府目标考核内容。

⑽ 养牛协会章程,谁知道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协会原则
第二条 协会的宗旨
第三条 协会是由 组成
第四条协会应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倡导:“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精神,独立自主、民主办会,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并接受专业技术研究会的业务指导。
第五条 会址设在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六条协会的基本任务是:
第三章 会员
第七条协会会员可以是农户个人会员也可以是企事业单位团体会员。
第八条 本协会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凡承认本会章程,愿意参加协会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履行协会义务,按时交纳会费,并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大户、销售大户及技术服务人员,可申请个人会员。凡承认本会章程,愿意参加本协会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履行协会义务,按时交纳会费;从科研教学、生产、推广、经营、管理的企事业单位,可申请团体会员。
第九条 会员入会程序:
(1)要求入会的会员要向协会提交书面申请。
(2)经理事会讨论通过后方可入会。
(3)由理事会发给会员证。
第十条 会员的基本权利
第十一条 会员的基本义务
第十三条 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通过,予以除名。
第四章 组织机构和负责人产生、罢免
第十四条 本协会的最高权力是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会员或会员代表大会每年召开一次。由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本会委员,每届委员会任期三年。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
(三)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四)决定终止事宜,制定发展规划;
(五)讨论决定其它与本会有关的重要事项。
第十五条 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会员或会员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会员或会员代表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六条 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每届三年,最长不超过五年。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换届的,须有理事会表决通过,但延期最长不超过一年。
第五章 资产管理 使用原则
第三十条 本协会经费来源:
第三十一条 本协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会员会费。
第三十二条 本协会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第三十三条 本协会制定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第三十四条 本协会配备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任出纳。会计人员必须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三十五条 本协会的资产管理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会员大会和财政部门的监督管理。资产来源属于国家拨款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必须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并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六条 本协会换届或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须接受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组织的财务审计。
第三十七条 本协会的资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三十八条 本协会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和保险、福利待遇,参照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三十九条 对本协会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报会员大会审议。
第四十条 本会修改的章程,必须在会员大会通过后15日内,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后生效。
第七章 终止程序和终止后的财产处理
第四十一条 本会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于分立、合并等原因需注销的,由常务理事会提出终止动议。
第四十二条 本会终止动议须经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并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第四十三条 本协会终止前,需在业务主管单位及有关机关指导下成立清算小组,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间,不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四十四条 本协会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后即为终止。
第四十五条 本协会终止后的财产,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发展与本会宗旨有关的事业。
附则
第四十六条 本章程经年月日会员大会表决通过。
第四十七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于本会的理事会。
第四十八条 本章程自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 答案补充 ..比较复杂.你要给我点资料啊..
比如说原则,制度,人员组成...等等

热点内容
刑法宫廷剧 发布:2025-02-04 15:59:01 浏览:588
经济法自然人 发布:2025-02-04 15:43:42 浏览:739
行政法庭审笔录 发布:2025-02-04 15:22:21 浏览:280
民事诉讼法是民告官吗 发布:2025-02-04 15:06:06 浏览:876
国家法官学院新校区 发布:2025-02-04 14:39:00 浏览:126
2014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试题 发布:2025-02-04 14:26:57 浏览:706
最新劳动法保胎怎么发工资 发布:2025-02-04 14:12:58 浏览:161
两高司法解释最新 发布:2025-02-04 13:55:39 浏览:682
李荣凯律师事务所法律咨询 发布:2025-02-04 13:55:26 浏览:233
违反工会法的法律责任分为哪几类 发布:2025-02-04 13:49:52 浏览: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