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特殊标志管理条例
A. 关于知识产权中保护标志
知识产权中的特殊标志的保护方式:
1、可以由公益活动的组织者、筹备者就该特殊标志向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登记申;
2、特殊标志所有人可以许可他人在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使用该标志的商品或者服务项目上使用该特殊标志。
【法律依据】
《特殊标志管理条例》第六条
举办社会公益活动的组织者或者筹备者对其使用的名称、会徽、吉祥物等特殊标志,需要保护的,应当向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登记申请。
登记申请可以直接办理,也可以委托他人代理。
第十三条
特殊标志所有人可以在与其公益活动相关的广告、纪念品及其他物品上使用该标志,并许可他人在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使用该标志的商品或者服务项目上使用。
第十四条
特殊标志的使用人应当是依法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
特殊标志使用人应当同所有人签订书面使用合同。
特殊标志使用人应当自合同签订之日起1个月内,将合同副本报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并报使用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存查。
B. 特殊标志的国家政策
根据国务院一九九六年七月发布的《特殊标志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受理特殊标志的登记申请,商标局作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一个职能部门,具体承办特殊标志的申请受理事宜。 特殊标志的申请人是应是举办社会公益活动的组织者或筹备者。申请人有权利对其名称及缩写、徽记、吉祥物等向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登记申请。
申请特殊标志登记可以直接办理,也可以委托他人代理。委托他人代理的应当交送代理委托书一份,代理委托书应当载明代理内容和权限。 特殊标志有效期为四年,自登记核准之日起计算。特殊标志所有人可以在有效期届满前3个月内提出延期申请,延长的期限由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决定。
相关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现发布《特殊标志管理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国务院总理 李鹏一九九六年七月十三日
特殊标志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特殊标志的管理,推动文化、体育、科学研究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的发展,保护特殊标志所有人、使用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特殊标志,是指经国务院批准举办的全国性和国际性的文化、体育、科学研究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所使用的,由文字、图形组成的名称及缩写、会徽、吉祥物等标志。
第三条 经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的特殊标志,受本条例保护。
第四条 含有下列内容的文字、图形组成的特殊标志,不予登记:(一)有损于国家或者国际组织的尊严或者形象的;(二)有害于社会善良习俗和公共秩序的;(三)带有民族歧视性,不利于民族团结的;(四)缺乏显著性,不便于识别的;(五)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第五条 特殊标志所有人使用或者许可他人使用特殊标志所募集的资金,必须用于特殊标志所服务的社会公益事业,并接受国务院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的监督。
第二章 特殊标志的登记
第六条 举办社会公益活动的组织者或者筹备者对其使用的名称、会徽、吉祥物等特殊标志,需要保护的,应当向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登记申请。登记申请可以直接办理,也可以委托他人代理。
第七条 申请特殊标志登记,应当填写特殊标志登记申请书并提交下列文件:(一)国务院批准举办该社会公益活动的文件;(二)准许他人使用特殊标志的条件及管理办法;(三)特殊标志图样5份,黑白墨稿1份。图样应当清晰,便于粘贴,用光洁耐用的纸张印制或者用照片代替,长和宽不大于10厘米、不小于5厘米;(四)委托他人代理的,应当附代理人委托书,注明委托事项和权限;(五)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为应当提交的其他文件。
第八条 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收到申请后,按照以下规定处理:(一)符合本条例有关规定,申请文件齐备无误的,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发给特殊标志登记申请受理通知书,并在发出通知之日起2个月内,将特殊标志有关事项、图样和核准使用的商品和服务项目,在特殊标志登记簿上登记,发给特殊标志登记证书。特殊标志经核准登记后,由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告。(二)申请文件不齐备或者有误的,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0日内发给特殊标志登记申请补正通知书,并限其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予以补正;期满不补正或者补正仍不符合规定的,发给特殊标志登记申请不予受理通知书。(三)违反本条例第四条规定的,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发给特殊标志登记申请驳回通知书。申请人对驳回通知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驳回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复议。前款所列各类通知书,由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送达申请人或者其代理人。因故不能直接送交的,以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告或者邮寄之日起的20日为送达日期。
第九条 特殊标志有效期为4年,自核准登记之日起计算。特殊标志所有人可以在有效期满前3个月内提出延期申请,延长的期限由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决定。特殊标志所有人变更地址,应当自变更之日起1个月内报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条 已获准登记的特殊标志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可以在特殊标志公告刊登之日至其有效期满的期间,向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明理由并提供相应证据,请求宣告特殊标志登记无效:(一)同已在先申请的特殊标志相同或者近似的;(二)同已在先申请注册的商标或者已获得注册的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三)同已在先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或者已依法取得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专利相同或者近似的;(四)侵犯他人著作权的。
第十一条 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自收到特殊标志登记无效申请之日起10日内,通知被申请人并限其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作出答辩。被申请人拒绝答辩或者无正当理由超过答辩期限的,视为放弃答辩的权利。
第十二条 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自收到特殊标志登记无效申请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裁定,并通知当事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复议。
第三章 特殊标志的使用与保护
第十三条 特殊标志所有人可以在与其公益活动相关的广告、纪念品及其他物品上使用该标志,并许可他人在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使用该标志的商品或者服务项目上使用。
第十四条 特殊标志的使用人应当是依法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特殊标志使用人应当同所有人签订书面使用合同。特殊标志使用人应当自合同签订之日起1个月内,将合同副本报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并报使用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存查。
第十五条 特殊标志所有人或者使用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地或者行为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使用人停止使用该特殊标志,由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撤销所有人的特殊标志登记:(一)擅自改变特殊标志文字、图形的;(二)许可他人使用特殊标志,未签订使用合同,或者使用人在规定期限内未报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或者未报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存查的;(三)超出核准登记的商品或者服务范围使用的。
第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侵权商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一)擅自使用与所有人的特殊标志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的;(二)未经特殊标志所有人许可,擅自制造、销售其特殊标志或者将其特殊标志用于商业活动的;(三)有给特殊标志所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其他行为的。
第十七条 特殊标志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发现特殊标志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被侵害时,可以向侵权人所在地或者侵权行为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受理特殊标志侵权案件投诉的,应当依特殊标志所有人的请求,就侵权的民事赔偿主持调解;调解不成的,特殊标志所有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八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受理特殊标志侵权案件,在调查取证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有关当事人应当予以协助,不得拒绝:(一)询问有关当事人;(二)检查与侵权活动有关的物品;(三)调查与侵权活动有关的行为;(四)查阅、复制与侵权活动有关的合同、帐册等业务资料。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九条 特殊标志申请费、公告费、登记费的收费标准,由国务院财政部门、物价部门会同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制定。
第二十条 申请特殊标志登记有关文书格式由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制定。
第二十一条 经国务院批准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性文化、体育、科学研究等活动的组织所使用的名称、徽记、吉祥物等标志的保护,参照本条例的规定施行。
第二十二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国务院 1996年07月13日 颁布
C. 什么是知识产权特殊标志
知识产权中的特殊标志的规定如下:
1、特殊标志一般是指经国务院批准举办的全国性和国际性的文化、体育、科学研究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所使用的,由文字、图形组成的名称及缩写、会徽、吉祥物等标志;
2、特殊标志的申请人一般是举办社会公益活动的组织者或筹备者;
3、其他规定。
【法律依据】
《特殊标志管理条例》第六条
举办社会公益活动的组织者或者筹备者对其使用的名称、会徽、吉祥物等特殊标志,需要保护的,应当向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登记申请。
第十三条
特殊标志所有人可以在与其公益活动相关的广告、纪念品及其他物品上使用该标志,并许可他人在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使用该标志的商品或者服务项目上使用。
第十四条
特殊标志的使用人应当是依法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
特殊标志使用人应当同所有人签订书面使用合同。
特殊标志使用人应当自合同签订之日起1个月内,将合同副本报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并报使用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存查。
D. 特殊标志受保护的条件有哪些
法律分析:第一,该标志使用在文化、体育、科学研究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中;第二,该项公益活动的级别必须是全国性和国际性的;第三,还必须 是经国务院批准举办的。不具备上述条件的标志不属于特殊标志,无法获得特别法的保护,只能寻求商标法和著作权法的保护。
法律依据:《特殊标志管理条例》 第十五条 特殊标志所有人或者使用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地或者行为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使用人停止使用该特殊标志,由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撤销所有人的特殊标志登记:
(一)擅自改变特殊标志文字、图形的;
(二)许可他人使用特殊标志,未签订使用合同,或者使用人在规定期限内未报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或者未报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存查的;
(三)超出核准登记的商品或者服务范围使用的。
E. 商品商标,服务商标,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特殊商标
商品商标:是指商品的生产者或经营者为了将自己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相区别而使用的标记。
服务商标:指服务的提供者为了将自己提供的服务与他人提供的服务相区别而使用的标记。
集体商标是指由工商业团体、协会或其他集体组织的成员所使用的商品商标或服务商标,用以表明商品的经营者或服务者的提供者属于同一组织。
证明商标是指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具有检测和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其以外的人使用在商品或服务上,用以证明该商品或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精确度或其他特定品质的商品商标或服务商标。
《特殊标志管理条例》( 1996 年 7 月 13 日国务院令第 202 号发布)所称“特殊标志”是指“经国务院批准举办的全国性和国际性的文化、体育、科学研究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所使用的,由文字、图形组成的名称及缩写、会徽、吉祥物等标志”,并规定经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的特殊标志,受本条例保护。符合条件的特殊标志只需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登记注册。特殊标志所有人可以在与其公益活动相关的广告、纪念品及其他物品上使用该标志,并且可以许可其他人在核准使用该特殊标志的商品或服务项目上使用。特殊标志的使用者应当同特殊标志所有人签定书面使用合同。
F. 特殊标志管理条例的介绍
特殊标志管理条例,是国务院于1996年颁布的,为了保护特殊标志的权利,加强对特殊标志的管理而发布的行政条例,该条例适应了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推动了当时对于专利保护的加强,是符合时代发展和当时国家实际情况的行政条例。
G. 什么是特殊标志管理条例
《特殊标志来管理条例》 英文名=Regulations on the Administration of Special Signs 首次源生效时间=1996年7月13日 最新修订时间=1996年7月13日 废止= 修订历史= *1996年7月13日国务院令第202号发布
H. 特殊标志与商标有哪些区别
1、适用的法律法规不同
在我国,商标法律关系主要由《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调整,而特殊标志法律关系由国务院于1996年颁布的《特殊标志管理条例》调整,此外针对不同的特殊标志,还会通过制订不同的单行条例予以规范,如《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亚洲运动会标志保护办法》、《世界博览会标志保护条例》等等。
2、性质不同
(1)是否以营利为目的是特殊标志和商标最显著的区别之一
商标是生产者、经营者为使自已的商品或服务与他人的商品或服务相区别,而使用的一种商业标识。根据《商标法》第四条的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其商品或者服务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应当向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可见商标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使用的,即在营利性商业活动中使用的,商标使用和申请注册的主体通常均具有营利性质。
而根据《特殊标志管理条例》第二条的规定,特殊标志,是指经国务院批准举办的全国性和国际性的文化、体育、科学研究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所使用的,由文字、图形组成的名称及缩写、会徽、吉祥物等标志。由该条文义分析,特殊标志的使用范围限于文化、体育、科学研究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具有公益性,或者说是非营利性。且《特殊标志管理条例》第六条规定,举办社会公益活动的组织者或者筹备者对其使用的名称、会徽、吉祥物等特殊标志,需要保护的,应当向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登记申请。该条明确了特殊标志登记申请的主体只能是社会公益活动的组织者或者筹备者,特殊标志的所有人只能是非营利性的组织。
(2)特殊标志可用于商业活动并不改变特殊标志非营利性的性质
根据《特殊标志管理条例》第十三条,特殊标志所有人可以在与其公益活动相关的广告、纪念品及其他物品上使用该标志,并许可他人在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使用该标志的商品或者服务项目上使用。可见,特殊标志虽然具有非营利性,但可以在相关的广告、纪念品及其它物品上使用,也可以许可他人使用,这里的“他人”包括营利性的主体。因此,特殊标志与商标一样可以起区分商品或来源的作用,《特殊标志管理条例》也要求特殊标志避免与注册商标产生混淆。但从特殊标志制度设立宗旨而言,仍然是推动文化、体育、科学研究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的发展,虽然特殊标志可用于商业活动,但与特殊标志的非营利性并不矛盾。
3、核准程序不同
根据《商标法》的规定,需要取得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应当向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符合商标法有关规定的,予以初审公告。公告期内,适格的主体可以提出异议,由商标局对异议是否成立进行审查,再作出是否准予注册的决定。
而根据《特殊标志管理条例》,审查机关只对特殊标志是否违反《特殊标志管理条例》第四条规定的禁止登记的条款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即可登记,对于是否损害他人在先权利并在所不问。因此特殊标志登记没有初审公告期,也不存在异议程序。如果有损害他人在先权利的情况,在先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可以在特殊标志登记后请求宣告特殊标志登记无效。
4、期限不同
特殊标志相关的各种关于期限的规定较之注册商标的期限规定均有明显的区别。
商标注册申请,在无人提出异议的情况下,大约需要9个月的审查期及三个月的初审公告期,因此最快也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核准注册。如果遇到异议,则又需要一年以上的审理期。若经异议商标局决定不予注册,申请人进行不予注册复审乃至行政诉讼,则商标的核准注册更是遥遥无期。
I. 什么是特殊标志
法律分析:特殊标志是指经国务院批准举办的全国性和国际性的文化、体育、科学研究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所使用的,由文字、图形组成的名称及缩写、会徽、吉祥物等标志。经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的特殊标志,受《特殊标志管理条例》保护。
法律依据:《特殊标志管理条例》 第二条 特殊标志是指经国务院批准举办的全国性和国际性的文化、体育、科学研究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所使用的,由文字、图形组成的名称及缩写、会徽、吉祥物等标志。经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的特殊标志,受《特殊标志管理条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