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新说法规定固定资产必须留残值吗

新说法规定固定资产必须留残值吗

发布时间: 2022-05-22 11:32:14

❶ 新税法中固定资产记提折旧是不是可以不留残值

新税法对固定资产计残值问题,未做明确规定,基本从会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 第五十九条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所以,目前新企业所得税中未直接规定企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率,需要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

一般残值比例在原价的5%以内,由企业自行确定;由于情况特殊,需调整残值比例的,应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❷ 自己想问一下固定资产可以不做预计净残值吗

新税法下,对固定资产预计残值是5%以内,由企业我确定,没有规定一定要有残值,也就是说可以不留残值

❸ 固定资产折旧可以不留残值吗

除了折旧期限最后两年,其余期限固定资产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不用考虑净残值。双倍余额递减法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情况,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即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公式: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12。
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因此,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必须注意不能使固定资产的净值低于其预计净残值以下。通常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3)新说法规定固定资产必须留残值吗扩展阅读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注意事项
1、在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时要注意在最后两年计提折旧时,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2、由于双倍余额递减法不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因此,即不能使固定资产的帐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收入以下。当下述条件成立时,应改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基本规则是:以固定资产使用年数倒数的2倍作为它的年折旧率,以每年年初的固定资产帐面余额作为每年折旧的计算基数。
但由于在固定资产折旧的初期和中期时不考虑净残值对折旧的影响,为了防止净残值被提前一起折旧,因此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最后两年中,折旧计算方法改为平均年限法,即在最后两年将固定资产的帐面余额减去净残值后的金额除以2作为最后两年的应计提的折旧。

❹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可以不留残值吗

摘要 :可以。 根据税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规定,企业的各类固定资产在计算折旧前,应该估计残值,从固定资产原价减除。残值应当不低于原价的10%;需要少留或不留残值的,须经当地税务机关批准。取消上述审批后,对企业新购置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在计提折旧前,其残值暂统一确定为10%。对一些固定资产凡能预见在其使用年限结束后无法变卖、或者没有变卖价值的,可不留残值。

❺ 固定资产一定要有残值吗

固定资产报废后仍然有一部分残余价值,这一部分价值是可以计量并且可以收回的。比如:一辆汽车报废后,其零部件等残余价值是可以通过出售收回的。

因此收回的这一部分残余价值在计提折旧时应从固定资产原值中扣出。因为事前并不知道这一部分价值的确切金额,所有叫“预计净残值”,可以通过确定残值率来计算,一般按不低于5%来确定。

从会计的角度划分,固定资产一般被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

(5)新说法规定固定资产必须留残值吗扩展阅读

固定资金作为固定资产的货币表现,也有以下特点:

1.固定资金的循环期比较长,它不是取决于产品的生产周期,而是取决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2.固定资金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更新是分别进行的,前者是随着固定资产折旧逐步完成的,后者是在固定资产不能使用或不宜使用时,用平时积累的折旧基金来实现的。

3.在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时,需要支付相当数量的货币资金,这种投资是一次性的,但投资的回收是通过固定资产折旧分期进行的。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的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

使用寿命是指固定资产预期使用的期限。有些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也可以用该资产所能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的数量来表示。

应计折旧额是指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如已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还应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❻ 新税法是否允许折旧不留残值

法律分析:企业确定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依据是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也就是说企业确定预计净残值并不是随意和毫无根据的,而是必须尊重固定资产的自身特性和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如果企业并非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而是出于某种避税等非合理商业目的确定预计净残值的,将被税务机关进行调整,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即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预计净残值后,就不得再变更。这主要是为了防止企业通过改变固定资产的净残值,在年度之间随意调节利润,以规避税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五十九条 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❼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是否一定要预留残值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是否提留残值由企业管理层根据权限自行决定,只要同固定资产的价值实现相适应就可以了。

固定资产的价值是根据它本身的磨损程度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它的磨损分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两种情况;有形磨损又称物质磨损,是设备或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或因自然力影响而引起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上的损失。

(7)新说法规定固定资产必须留残值吗扩展阅读

主要特点

1.固定资产的价值一般比较大,使用时间比较长,能长期地、重复地参加生产过程。

2.在生产过程中虽然发生磨损,但是并不改变其本身的实物形态,而是根据其磨损程度,逐步地将其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其价值转移部分回收后形成折旧基金。

固定资金作为固定资产的货币表现,也有以下特点:

1.固定资金的循环期比较长,它不是取决于产品的生产周期,而是取决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2.固定资金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更新是分别进行的,前者是随着固定资产折旧逐步完成的,后者是在固定资产不能使用或不宜使用时,用平时积累的折旧基金来实现的。

3.在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时,需要支付相当数量的货币资金,这种投资是一次性的,但投资的回收是通过固定资产折旧分期进行的。

❽ 固定资产为什么要提残值

固定资产报废后仍然有一部分残余价值,这一部分价值是可以计量并且可以收回的。
固定资产残值是固定资产残余价值的简称。指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收回的一些残余材料的价值。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一般要预计固定资产残值。按照我国有关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的净残值(残值减去清理费用后的余额)比例,应在原值3%~5%的范围内,由企业主管部门确定,报同级财政备案。根据固定资产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余额和规定的折旧年限,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和年折旧率。
拓展资料:
2008年1月1日前,国家对残值率的规定是内资企业不低于5%,外资企业不低于10%,新《企业所得税法》于2008年1月1日生效以后不再硬性规定比例,由企业自行确定。
固定资产残值在会计科目中,通过设置“固定资产清理”对其进行核算。实际收回的残值,借记“原材料”或“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确定固定资产应提折旧总额时,一般先扣除预计残值,然后确定折旧率。从固定资产的原值中扣除预计残值后,再加上预计的清理费用作为应提折旧总额。固定资产未来的残值一般采用预计净残值率数值的办法来确定。
拓展资料:
税法对残值没有具体规定,《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只规定了:第五十九条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企业应当从固定资产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从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如果企业不计提净残值,且不计提是不合理的,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要做纳税调整。你也可以重新估计净残值,但这样要改变计提折旧的金额,如果采用未来适用法,计提的折旧和税法还是有差别,仍要做纳税调整。建议可以不重新调账,直接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调表就行了。另外如果前些年税务机关没有对于此项提出质疑,证明税务局是认可残值为零的,如税务机关认可,你可以不用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❾ 固定资产可以不留残值吗

1、从公司内容的核算来说,可以不预计净残值;
2、从税务方面来说,一般是有净残值的,所以会计核算时没有净残值,在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相同的情况下,折旧额会大于税法允许扣除的折旧额,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要做纳税调整;
3、如果预计了净残值,固定资产达到了使用年限,如果继续使用,则不再计提折旧,等到固定资产处置时再作帐务处理;如果达到使用年限后不再使用,可将固定资产报废或处置。报废或处置时,先将固定资产转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发生的处置费用或收到的变卖款也先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为处置收益的,从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转入营业外收入,否则转入营业外支出。

所以如果你不预留残值,在所得税汇算时需要做出调整,如果为了今后操作清晰,方便,可以做个调整,做一张固定资产折旧的调整表,把正确的列出与实际的差异做调整即可

热点内容
事业单位临聘人员适合劳动法吗 发布:2025-02-04 12:46:29 浏览:281
银行放贷合同法 发布:2025-02-04 12:02:27 浏览:172
出售非卖品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2-04 11:24:23 浏览:189
公司颁布规章制度后的结束语 发布:2025-02-04 10:37:18 浏览:907
上市公司监事会主席法律责任 发布:2025-02-04 10:37:10 浏览:358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确定 发布:2025-02-04 10:35:44 浏览:605
招募刑辩法律援助律师 发布:2025-02-04 10:08:03 浏览:559
网络舆论与司法审判 发布:2025-02-04 10:02:38 浏览:631
2016年诉讼法收费标准 发布:2025-02-04 09:55:14 浏览:841
商法之商 发布:2025-02-04 09:23:02 浏览: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