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军衔条例
⑴ 部队的军衔怎么分别
部队军衔分为永久军衔和临时军衔两类。一般称军衔是指永久军衔。永久军衔又分军官军衔与士兵军衔两大类。军衔按获得者的兵役状况和所在部队的专业性质,在横向上又区分为不同的类别。
兵可以分为列兵(二等兵)、上等兵(一等兵)等几级。在中国,21世纪初开始,义务兵服役期为两年,第一年为列兵,第二年为上等兵。
2010年7月,修订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将中国军队的士官分期服现役制度更改为分级服现役制度。同时,士官军衔制度也有更改,士官军衔由6个衔级调整为7个衔级,分别是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四级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
我国军衔制的演变
1955年9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军衔制,军官军衔分为4等14级: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后来又增加了准尉军衔。
1965年5月22日,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取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度的决定》,6月1日开始实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军队建设的需要,1986年下半年,中央军委常务会议经多次讨论,决定实行新的军衔制。
⑵ 中国军队军衔制度是怎样的
新的军衔制度不设元帅、大将、大尉和准尉,而以一级上将为最高军衔。军官军衔设3等11级,即一级上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海军、空军军官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专业技术军官,在军衔前冠以“专业技术”。一级上将一直空缺。 1993年10月1日起,士兵军衔按等级分为:士官分为:一级专业军士。二级专业军士,三级专业军士,四级专业军士。军士长分为: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四级军士长。军士分为;上士、中士、下士;兵分为;上等兵、列兵。 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的决定。修改后的军衔条例设3等10级,即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 1995年9月10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规定预备役军官军衔设3等8级,即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 1999年取消了专业军士,军士长、军士军衔改为一级士官,二级士官,三级士官,四级士官,五级士官,六级士官。
⑶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标志中,2-3星表示什么军衔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标准中,2-3星代表的是上校军衔。
陆军上校军衔主要标志为松枝绿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金色细杠和三枚星徽。海军上校军衔主要标志为深藏青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金色细杠和三枚星徽。空军上校军衔主要标志为深蓝灰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金色细杠和三枚星徽。
1988年7月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重新实行军衔制。此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又历经数次修改。
(3)解放军军衔条例扩展阅读:
发展历程
1988年恢复军衔制后,中央军委先后于1988年9月14日、1993年6月7日、1994年6月8日、1996年1月23日、1998年3月27日、1999年9月29日、2000年6月21日、2002年6月2日、2004年6月20日、2004年9月25日、2006年6月24日、2007年7月6日;
2007年11月2日、2008年7月15日、2009年7月20日、2010年7月、2011年7月、2012年7月、2012年11月和2013年7月共20次举行仪式,授予高级军官警官上将军衔警衔。截至2013年7月,人民解放军自1988年恢复军衔制以来,中央军委共授予148名高级军官警官上将军衔警衔。
至2013年7月,自1955年我国首次实行军衔制和1988年恢复军衔制以来,已有204位高级军官警官获上将军衔警衔。
⑷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怎么排列
按照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排列。
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第八条规定:军官军衔依照下列规定区分:军事、政治、后勤军官: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海军、空军军官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
专业技术军官: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在军衔前冠以“专业技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不授予军衔。
专业技术军官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军衔: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少校至中将;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上尉至大校;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少尉至中校。战时士兵被任命为军官职务的,按照军官职务等级编制军衔,授予相应的军衔。军队文职干部和非军事部门的人员被任命为军官职务的,按照军官职务等级编制军衔,授予相应的军衔。
(4)解放军军衔条例扩展阅读:
解放军军官军衔的相关要求规定:
1、大学专科毕业的,授予少尉军衔,可以按照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有关规定授予中尉军衔;大学本科毕业的,授予中尉军衔,可以按照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有关规定授予少尉军衔。
2、军官因不胜任现任职务被调任下级职务,其军衔高于新任职务等级编制军衔的最高军衔的,应当调整至新任职务等级编制军衔的最高军衔。调整军衔的批准权限与其原军衔的批准权限相同。
3、获得硕士学位的,授予上尉军衔,可以按照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有关规定授予中尉军衔;研究生班毕业,未获得硕士学位的,授予中尉军衔。
⑸ 解放军军衔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军衔制,军官军衔共分3等10级,即:
将官: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海军、空军、武警军官警官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武警”。专业技术军官,在军衔前冠以“专业技术”。还另设有文职干部与学员军衔。
士官军衔设置由低至高为:下士、中士、上士、四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武警部队还设有礼仪士兵军衔,分为列兵、上等兵、下士、中士、上士2等5级。
将官
1.上将
陆军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松枝绿色肩章底版上,缀有金色枝叶和三颗金色星徽。
海军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深藏青色肩章底版上,缀有金色枝叶和三颗金色星徽。
空军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深蓝灰色肩章底版上,缀有金色枝叶和三颗金色星徽。
2.中将
陆军中将军衔主要标识为,松枝绿色肩章底版上,缀有金色枝叶和两颗金色星徽。
海军中将军衔主要标识为,深藏青色肩章底版上,缀有金色枝叶和两颗金色星徽。
空军中将军衔主要标识为,深蓝灰色肩章底版上,缀有金色枝叶和两颗金色星徽。
3.少将
陆军少将军衔主要标识为,松枝绿色肩章底版上,缀有金色枝叶和一颗金色星徽。
海军少将军衔主要标识为,深藏青色肩章底版上,缀有金色枝叶和一颗金色星徽。
空军少将军衔主要标识为,深蓝灰色肩章底版上,缀有金色枝叶和一颗金色星徽。
校官
1.大校
陆军大校军衔主要标识为,松枝绿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金色细杠和四枚星徽。
海军大校军衔主要标识为,深藏青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金色细杠和四枚星徽。
空军大校军衔主要标识为,深蓝灰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金色细杠和四枚星徽。
2.上校
陆军上校军衔主要标志为松枝绿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金色细杠和三枚星徽。
海军上校军衔主要标志为深藏青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金色细杠和三枚星徽。
空军上校军衔主要标志为深蓝灰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金色细杠和三枚星徽。
3.中校
陆军中校军衔主要标识为,松枝绿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金色细杠和二枚星徽。
海军中校军衔主要标识为,深藏青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金色细杠和二枚星徽。
空军中校军衔主要标识为,深蓝灰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金色细杠和二枚星徽。
4.少校
陆军少校军衔主要标志为松枝绿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金色细杠和一枚星徽。
海军少校军衔主要标志为深藏青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金色细杠和一枚星徽。
空军少校军衔主要标志为深蓝灰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两条金色细杠和一枚星徽。
尉官
1.上尉
陆军上尉军衔主要标志为松枝绿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一条金色细杠和三枚星徽。
海军上尉军衔主要标志为深藏青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一条金色细杠和三枚星徽。
空军上尉军衔主要标志为深蓝灰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一条金色细杠和三枚星徽。
2.中尉
陆军中尉军衔主要标识为松枝绿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一条金色细杠和二枚星徽。
海军中尉军衔主要标识为深藏青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一条金色细杠和二枚星徽。
空军中尉军衔主要标识为深蓝灰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一条金色细杠和二枚星徽。
3.少尉
陆军少尉军衔主要标志为松枝绿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一条金色细杠和一枚星徽。
海军少尉军衔主要标志为深藏青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一条金色细杠和一枚星徽。
空军少尉军衔主要标志为深蓝灰色肩章底版上缀有一条金色细杠和一枚星徽。
将官
1.上将
陆军上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军衔制中陆军最高军衔。军衔条例规定,中央军委副主席、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一律授予陆军上将军衔。陆军上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正大军区职包括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后勤部部长、总后勤部政委、总装备部部长、总装备部政委、大军区司令员、大军区政委等司令员、海军政治委员。
空军上将为空军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军衔制中空军最高军衔。空军上将军衔一般只授予空军司令员、空军政治委员。
武警上将为正大军区职警官的主要警衔,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军衔制中武警部队最高警衔。武警上将一般授予武警部队司令员、武警部队政治委员。
2.中将
陆军中将是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包括总后勤部副部长、副政委,大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大军区职军官。此外,陆军中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海军中将为海军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海军正大军区职军官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历较浅的海军正大军区职军官和资深的海军正军职军官,也可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
空军中将为空军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空军正大军区职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历较浅的空军正大军区职军官和资深的空军正军职军官,也可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
武警中将是副大军区职警官的主要警衔。武警中将还是武警正大军区职警官和正军职警官的辅助警衔。
3.少将
陆军少将为陆军正军职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其中正军职包括集团军军长、政委,省军区和军级警备区司令员、政委及其他正军职军官;副军职包括集团军副军长、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省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军职军官。此外,陆军少将还是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海军少将为海军正军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海军少将还是海军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历较浅的海军副大军区职军官及资深的海军正师职军官,也可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
空军少将为空军正军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空军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历较浅的空军副大军区职军官和资深的空军正师职军官,也可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
武警少将为正军职警官和副军职警官的主要警衔。武警少将还是武警副大军区职警官和正师职警官的辅助警衔。
校官
1.大校
陆军大校为陆军正师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军职军官和副师职(正旅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海军大校为海军正师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海军副军职军官和海军副师职(正旅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空军大校为空军正师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空军副军职和副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历较浅的空军副军职军官和资深的空军副师职军官,也可授予空军大校军衔。
武警大校为正师职警官的主要警衔。武警大校还是武警副军职警官和副师职警官的辅助警衔。
2.上校
陆军上校为陆军副师职(正旅职)军官和正团职(副旅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海军上校为海军副师职(正旅职)军官和正团职(副旅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空军上校为空军副师职(正旅职)和正团职(副旅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武警上校为武警副师职警官和正团职警官的主要警衔。
3.中校
陆军中校为陆军副团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正团职(副旅职)军官和正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海军中校为海军副团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海军正团职(副旅职)军官和海军正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空军中校为空军副团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空军正团职(副旅职)军官和空军正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武警中校为武警副团职警官的主要警衔。此外,它还是武警正团职警官和正营职警官的辅助警衔。
4.少校
陆军少校为陆军正营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团职军官和副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海军少校为海军正营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海军副团职军官和海军副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空军少校为空军正营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空军副团职军官和空军副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武警少校为武警正营职警官的主要警衔。此外,它还是武警副团职警官和副营职警官的辅助警衔。
尉官
1.上尉
陆军上尉为陆军副营职军正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副连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海军上尉为海军副营职军官和海军正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海军副连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深的海军副连职军官也可被授予海军上尉军衔。
空军上尉为空军副营职军官和正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空军副连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深的空军副连职军官也可被授予空军上尉军衔。
武警上尉为武警副营职警官和正连职警官的主要警衔。此外,它还是武警副连职警官的辅助警衔,即资历较深的副连职警官也可被授予武警上尉警衔。
2.中尉
陆军中尉为陆军副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正连职军官和排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海军中尉为海军副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海军正连职军官和排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历较浅的正连职军官和资深的排职军官,也可被授予海军中尉军衔。
空军中尉为空军副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空军正连职军官和排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历较浅的空军正连职军官和资深的空军排职军官,也可被授予空军中尉军衔。
武警中尉为武警副连职警官的主要警衔。此外,它还是武警正连职警官和武警排职警官的辅助警衔,即资历较浅的正连职警官和次深的排职警官,也可授予武警中尉警衔。
3.少尉
陆军少尉为陆军排职军官的主要军衔。陆军少尉是陆军军官军衔中最低的一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规定,陆军中等专业学校和大学专科毕业的学员,分配到部队任职后,一般授予陆军少尉军衔。
海军少尉为海军排职军官的主要军衔,也是海军军官军衔中最低的一个等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规定,海军中等专业学校及大学专科毕业的学员,分配到部队任职后,一般授予海军少尉军衔。
空军少尉为空军排职军官的主要军衔,也是军官军衔中最低的一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规定,空军中等专业学校和大学专科毕业的学员,分配到部队任职后,一般授予空军少尉军衔。
武警少尉为武警排职警官的主要警衔,是武警警官警衔中最低的一级。根据武警部队有关规定,经过警官院校培训过的士兵以及大学专科毕业初任军官职务的人员,授予武警少尉警衔。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分为两个历史时期:1955年至1965年的第一次军衔制时期、1988年之后的恢复军衔制时期。
第一次军衔制时期
1952年,总干部部和苏联专家初步制定出一套军衔方案。该方案将军衔设为6等20级。元帅3级:大元帅、国家元帅、兵种元帅;将官4级:上将、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3级:上校、中校、少校;尉官4级:上尉、一级中尉、二级中尉、少尉;军士4级:准尉、上士、中士、下士;士兵2级:上等兵、列兵。
195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条例(草案)》对上述方案作了修改:增加大校一级;将上将、准上将改称大将、上将;将上尉、一级中尉、二级中尉改称大尉、上尉、中尉;其它不变。
1955年1月23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1955年2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实行军衔制,军衔设置上比1953年条例草案减少了兵种元帅、准尉两级,共设6等19级。
元帅2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大元帅实际未授予);
将官4级:大将、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4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4级:大尉、上尉、中尉、少尉;
军士3级:上士、中士、下士;
士兵2级:上等兵、列兵。
但实际授衔时,应毛泽东本人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衔空缺未授;增加授予准尉军衔,这是考虑到当时我军有十几万副排级干部,军委决定暂时增加准尉衔,以解决副排级干部的衔称问题。
1955年9月27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1955年9月27日下午5时,在北京怀仁堂隆重举行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及授予勋章典礼,毛泽东主席颁发命令状,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布命令状,授予粟裕、黄克诚、谭政、肖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大将军衔。
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的“十大元帅”与“十大大将”由此确立。另外还授予萧克等55人上将军衔,授予徐立清等175人中将军衔,授予解方等801人少将军衔。1956年、1958年又分别授予王建安、李聚奎上将军衔。1956年至1965年,共授予将官以上军衔1614人。
1965年5月22日,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取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的决定》,1965年6月1日开始实施。
恢复军衔制时期
1980年3月12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提出,要搞军衔制。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1985年6月,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果断地提出割断1965年以前的军衔体制,“实行新的军衔制”。1988年4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草案)》提交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一次会议审议,1988年7月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予以公布施行。士兵军衔制同时立法。
新公布的军衔制不再设元帅、大将和大尉,而以一级上将为最高军衔。军官军衔设3等11级,即:
将官:一级上将(实际未授予)、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海军、空军军官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专业技术军官,在军衔前冠以“专业技术”。
士兵军衔按等级分为:
士官:军士长、专业军士;
军士:上士、中士、下士;
兵:上等兵、列兵。
1993年4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修改《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的决定起,军士长、专业军士划分为四个级别,称谓由高到低为:四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四级专业军士、三级专业军士、二级专业军士、一级专业军士。
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的决定。修改后的军衔条例设3等10级:
将官: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1995年9月1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规定,预备役军官军衔设3等8级:
少将;
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上尉、中尉、少尉。
1998年12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义务兵服役时间为2年,并且不再超期服役。根据兵役法,自1999年后,军士军衔等级和专业军士、军士长的称谓自行取消。士官军衔重新设定为6级,称谓由低到高为,初级士官:一级士官、二级士官;中级士官:三级士官、四级士官;高级士官:五级士官、六级士官。
2009年7月13日,中央军委颁发《深化士官制度改革方案》,全军和武警部队全面施行新的士官制度。士官军衔从原先一级至六级士官的6个衔级调整为7个衔级。分为初级士官、中级士官、高级士官三个等级,称谓由低至高为,初级士官:下士、中士;中级士官:上士、四级军士长;高级士官: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
⑹ 司令员是什么军衔
军区司令员的军衔是将军衔,正大军区职司令员为:上将、中将;副大军区职司令员为:中将、少将。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第十一条军事、政治、后勤军官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军衔:
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上将;
正大军区职:上将、中将;
副大军区职:中将、少将;
正军职:少将、中将;
副军职:少将、大校;
正师职:大校、少将;
副师职(正旅职):上校、大校;
正团职(副旅职):上校、中校;
副团职:中校、少校;
正营职:少校、中校;
副营职:上尉、少校;
正连职:上尉、中尉;
副连职:中尉、上尉;
排职:少尉、中尉。
关于军衔升迁的规定。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第二十三条本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以外的军官军衔的晋级,按照军官职务的任免权限批准。但是,下列军官军衔晋级,按照以下规定批准:
(一)副师职(正旅职)军官晋升为大校的,专业技术军官晋升为大校、少将、中将的,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批准;
(二)专业技术军官晋升为上校的,由人民解放军各总部、大军区、军兵种或者其他相当于大军区级单位的正职首长批准;
(三)副营职军官晋升为少校的,专业技术军官晋升为少校、中校的.由集团军或者其他有军官职务任免权的军级单位的正职首长批准。
以上内容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
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度是哪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分为三个时期:1955年~1965年第一次军衔制、1988年恢复军衔制、1994年之后的军衔制。
第一次军衔制时期
1952年,总干部部和苏联专家初步制定出一套军衔方案。该方案将军衔设为6等20级。元帅3级:大元帅、国家元帅、兵种元帅;将官4级:上将、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3级:上校、中校、少校;尉官4级:上尉、一级中尉、二级中尉、少尉;军士4级:准尉、上士、中士、下士;士兵2级:上等兵、列兵。
195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条例(草案)》对上述方案作了修改:增加大校一级;将上将、准上将改称大将、上将;将上尉、一级中尉、二级中尉改称大尉、上尉、中尉;其它不变。
1955年1月23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1955年2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实行军衔制,军衔设置上比1953年条例草案减少了兵种元帅、准尉两级,共设6等19级。
元帅2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大元帅实际未授予);
将官4级大将、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4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4级大尉、上尉、中尉、少尉;
军士3级:上士、中士、下士;
士兵2级:上等兵、列兵。
但实际授衔时,应毛泽东本人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衔空缺未授;增加授予准尉军衔,这是考虑到当时我军有十几万副排级干部,军委决定暂时增加准尉衔,以解决副排级干部的衔称问题。
1955年9月27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1955年9月27日下午5时,在北京怀仁堂隆重举行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及授予勋章典礼,毛泽东主席颁发命令状,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布命令状,授予粟裕、黄克诚、谭政、肖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大将军衔,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的“十大元帅”与“十大大将”由此确立。另外还授予萧克等55人上将军衔,授予徐立清等175人中将军衔,授予解方等801人少将军衔。1956年、1958年又分别授予王建安、李聚奎上将军衔。1956年至1965年,共授予将官以上军衔1614人。
1965年5月22日,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取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的决定》,1965年6月1日开始实施。
恢复军衔制时期
1980年3月12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提出,要搞军衔制。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1985年6月,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果断地提出割断1965年以前的军衔体制,“实行新的军衔制”。1988年4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草案)》提交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一次会议审议,1988年7月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予以公布施行。士兵军衔制同时立法。
新公布的军衔制不再设元帅、大将和大尉,而以一级上将为最高军衔。军官军衔设3等11级,即:
将官:一级上将(实际未授予)、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海军、空军军官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专业技术军官,在军衔前冠以“专业技术”。
士兵军衔按等级分为:
士官:军士长、专业军士;
军士:上士、中士、下士;
兵:上等兵、列兵。
1993年4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修改《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的决定起,军士长、专业军士划分为四个级别,称谓由低到高为:四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四级专业军士、三级专业军士、二级专业军士、一级专业军士。
1994年之后的军衔制
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的决定。修改后的军衔条例设3等10级:
将官: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1995年9月1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规定,预备役军官军衔设3等8级:
少将;
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上尉、中尉、少尉。
1998年12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义务兵服役时间为2年,并且不再超期服役。根据兵役法,自1999年后,士兵军衔等级和专业军士、军士长的称谓自行取消。士兵军衔改为一级至六级士官军衔。
2009年7月13日,中央军委颁发《深化士官制度改革方案》,全军和武警部队全面施行新的士官制度。士官军衔从原先一级至六级士官的6个衔级调整为7个衔级。分为初级士官、中级士官、高级士官三个等级,称谓由低至高为,初级士官:下士、中士;中级士官:上士、四级军士长;高级士官: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 编辑本段解放军现行军衔制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军衔制,军官军衔共分3等10级,即:
将官: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海军、空军、武警军官警官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武警”。专业技术军官,在军衔前冠以“专业技术”。还另设有文职干部与学员军衔。
士兵军衔设置由低至高为:下士、中士、上士、四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武警部队还设有礼仪士兵军衔,分为列兵、上等兵、下士、中士、上士2等5级。
将官
1.上将
陆军上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军衔制中陆军最高军衔。军衔条例规定,中央军委副主席、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一律授予陆军上将军衔。陆军上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正大军区职包括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后勤部部长、总后勤部政委、总装备部部长、总装备部政委、大军区司令员、大军区政委等。
海军上将为海军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军衔制中海军最高军衔,一般只授予海军司令员、海军政治委员。
空军上将为空军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军衔制中空军最高军衔。空军上将军衔一般只授予空军司令员、空军政治委员。
武警上将为正大军区职警官的主要警衔,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军衔制中武警部队最高警衔。武警上将一般授予武警部队司令员、武警部队政治委员。
2.中将
陆军中将是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包括总后勤部副部长、副政委,大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大军区职军官。此外,陆军中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海军中将为海军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海军正大军区职军官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历较浅的海军正大军区职军官和资深的海军正军职军官,也可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
空军中将为空军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空军正大军区职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历较浅的空军正大军区职军官和资深的空军正军职军官,也可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
武警中将是副大军区职警官的主要警衔。武警中将还是武警正大军区职警官和正军职警官的辅助警衔。
3.少将
陆军少将为陆军正军职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其中正军职包括集团军军长、政委,省军区和军级警备区司令员、政委及其他正军职军官;副军职包括集团军副军长、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省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军职军官。此外,陆军少将还是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海军少将为海军正军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海军少将还是海军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历较浅的海军副大军区职军官及资深的海军正师职军官,也可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
空军少将为空军正军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空军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历较浅的空军副大军区职军官和资深的空军正师职军官,也可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
武警少将为正军职警官和副军职警官的主要警衔。武警少将还是武警副大军区职警官和正师职警官的辅助警衔。
校官
1.大校
陆军大校为陆军正师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军职军官和副师职(正旅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海军大校为海军正师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海军副军职军官和海军副师职(正旅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空军大校为空军正师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空军副军职和副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历较浅的空军副军职军官和资深的空军副师职军官,也可授予空军大校军衔。
武警大校为正师职警官的主要警衔。武警大校还是武警副军职警官和副师职警官的辅助警衔。
2.上校
陆军上校为陆军副师职(正旅职)军官和正团职(副旅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海军上校为海军副师职(正旅职)军官和正团职(副旅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空军上校为空军副师职(正旅职)和正团职(副旅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武警上校为武警副师职警官和正团职警官的主要警衔。
3.中校
陆军中校为陆军副团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正团职(副旅职)军官和正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海军中校为海军副团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海军正团职(副旅职)军官和海军正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空军中校为空军副团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空军正团职(副旅职)军官和空军正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武警中校为武警副团职警官的主要警衔。此外,它还是武警正团职警官和正营职警官的辅助警衔。
4.少校
陆军少校为陆军正营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团职军官和副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海军少校为海军正营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海军副团职军官和海军副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空军少校为空军正营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空军副团职军官和空军副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武警少校为武警正营职警官的主要警衔。此外,它还是武警副团职警官和副营职警官的辅助警衔。
尉官
1.上尉
陆军上尉为陆军副营职军正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副连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海军上尉为海军副营职军官和海军正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海军副连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深的海军副连职军官也可被授予海军上尉军衔。
空军上尉为空军副营职军官和正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空军副连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深的空军副连职军官也可被授予空军上尉军衔。
武警上尉为武警副营职警官和正连职警官的主要警衔。此外,它还是武警副连职警官的辅助警衔,即资历较深的副连职警官也可被授予武警上尉警衔。
2.中尉
陆军中尉为陆军副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正连职军官和排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海军中尉为海军副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海军正连职军官和排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历较浅的正连职军官和资深的排职军官,也可被授予海军中尉军衔。
空军中尉为空军副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空军正连职军官和排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历较浅的空军正连职军官和资深的空军排职军官,也可被授予空军中尉军衔。
武警中尉为武警副连职警官的主要警衔。此外,它还是武警正连职警官和武警排职警官的辅助警衔,即资历较浅的正连职警官和次深的排职警官,也可授予武警中尉警衔。
3.少尉
陆军少尉为陆军排职军官的主要军衔。陆军少尉是陆军军官军衔中最低的一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规定,陆军中等专业学校和大学专科毕业的学员,分配到部队任职后,一般授予陆军少尉军衔。
海军少尉为海军排职军官的主要军衔,也是海军军官军衔中最低的一个等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规定,海军中等专业学校及大学专科毕业的学员,分配到部队任职后,一般授予海军少尉军衔。
空军少尉为空军排职军官的主要军衔,也是军官军衔中最低的一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规定,空军中等专业学校和大学专科毕业的学员,分配到部队任职后,一般授予空军少尉军衔。
武警少尉为武警排职警官的主要警衔,是武警警官警衔中最低的一级。根据武警部队有关规定,经过警官院校培训过的士兵以及大学专科毕业初任军官职务的人员,授予武警少尉警衔。
⑻ 我军公开实行军衔制是在什么时候
一个有幸参加了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的营级干部回答提问者:我军公开实行军衔制有两次,第一次是1955年第一次实行军衔制;第二次是在1988年7月1日第二次实施军衔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有过两次实行“军衔制”的,有过一次取消“军衔制”的历史。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军队正规化建制和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实施后,在1955年第一次实行军衔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加强我们解放军的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实行军衔制的问题很快被重新提上议事日程。1950年9月总干部部管理部成立时,就设置了"军衔奖励处"。1952年冬便着手研究军衔制的问题。1955年1月23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1955年2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实行军衔制,军衔设置上比1953年条例草案减少了兵种元帅、准尉两级,共设6等19级。但是应毛泽东本人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衔空缺未授;增加授予准尉军衔,这是考虑到当时我军有十几万副排级干部,军委决定暂时增加准尉衔,以解决副排级干部的衔称问题。
其原因就在于出于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有效实施军队管理的举措。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文革前,强调官兵一致以及不利于行动、劳动的理由;第一次取消军衔制:
1965年5月22日,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取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的决定》,5月24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的帽徽、领章和部分军服样式的决定》。基本情况如下:
1、陆、海、空军、公安部队一律佩带新的全红五角星帽徽和全红领章。现行的帽徽、军衔肩章、军衔领章和军种、兵种、勤务符号,均予以废止。
2、官兵一律戴解放帽。现行的大檐帽、女无沿软帽、水兵大顶帽,均予以废止。
3、海军军服的样式改与陆、空军相同,其颜色为深灰色。
4、官兵每人发腰带一条。原军官武装带予以废止。
5、原校以上军官的西式大礼服和女裙服予以废止。
1965年6月1日开始实施期取消军衔制。此时也就是我们65年至80年中期的解放军军人穿着65式军装时期。
其原因就在于出于解放军军队强调官兵一致、政治第一(红军、八路军传统精神)的结果。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88年7月1日第二次实施军衔制:
1980年3月12日,由敬爱的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搞军衔制”。1984年5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度"。1985年6月,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果断地提出割断1965年以前的军衔体制,"实行新的军衔制"。1988年4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草案)》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1988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予以公布施行。士兵军衔制度同时立法。
第二次能够果断实施军衔制的主要原因就与中央实事求是、实践是真理的唯一标准等方针,并与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的对越自卫还击战有关了:建国经历抗美援朝战争后,我们解放军基本上处于和平时期,对于军衔制和取消军衔制是没有特别在意的;而仅仅一个月的对越自卫还击战,无论是出境作战期间、奉命撤军回国期间,对于军衔制对于每一个军人是深有感叹和体会的:战时作战单位首长受伤、牺牲后;撤军路上各建制单位、各机械化装备同在一条公路时,一旦出现混乱时、只有65式军装四个兜的干部,谁也不知道谁是最高领导的情况下,经常性出现指挥不力、撤军缓慢的情形,反而给越军和越南民兵大量的放冷枪机会,就此伤亡军人比例不低于战时伤亡军人比例的。所以在战后修整期间,回答者所在的云南西线指挥部收到的作战部队战后总结中,总会有类似的汇报;因此就西线指挥部报告中央军委的报告中注重了“军衔制”重要性的汇报。因此不久敬爱的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要搞军衔制”的英明决断。
我们已经是年过花甲了,回忆这一段我军军衔制的历史,应当说第一次的军衔制由于国力、军队人数庞大等原因,军装套数、军衔形式单样是一个历史性失误;而80年代后期、特别是祖国经过改革开放、实现国富民强的今天,军装套数、军衔形式多样化的,才能有解放军随时准备保家卫国准备、与国际军队接轨的可能和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