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诉法规定交警队证明不能立案
㈠ 能不能起诉交警队
交警可能存在程序不到位,但对于赔偿的问题没有责任,起诉也不可以把交警队一起起诉。交警是行政行为,起诉也属于行政诉讼,而交通事故属于民事诉讼,两者不是一个体系的。
㈡ 交警队出终结书后,对方想去法院起诉,法院认为不予立案,交警队还能处理吗,
这基本不用管他了吧。只要按照交警队执行的就可以了。
㈢ 道路交通事故无法认定责任的,交警队出具了事故证明 法院为什么不受理
法院不受理是不对的,客观上也是一种不作为。
在交警无法认定责任情况下,法院有自由裁量权。也就是由法官根据双方各自提供的证据进行综合判断,以过错担责原则或公平原则为依据代表法庭给出裁定。
某些案件中肯定存在过错而双方都无法举证对方的过错,这种情况如何处理各人看法不同。有一种意见认为可以从"“优者危险负担原则”出发进行判决,我赞同这样的观点。
㈣ 交警队只有事故证明但没有责任认定书能不能起诉民事赔偿
交警队只有事故证明但没有责任认定书的,能起诉要求民事赔偿。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五十条的规定,道路交通事故成因无法查清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证明,载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分别送达当事人。
再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对于在交通事故中受到人身、财产损失的,受害者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因交警部门未认定责任的,如法院通过审理也不能确定事故责任的,则应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条 的规定来处理赔偿问题。
《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四条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五十条道路交通事故成因无法查清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证明,载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分别送达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
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㈤ 交警队出具的不予立案通知书受害人不签字会怎么样
交警队出具的不予立案通知书受害人不签字也会生效
㈥ 被车撞了,警察说没伤不能立案,这样对吗
没有受伤的,警察叔叔可以不予立案。彼此之间的纠纷可以按照民事纠纷的渠道解决: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依法维护当事人的相关权利。
《民诉法》规定的起诉条件: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㈦ 民事诉讼什么情况下不能立案
不符合民事诉讼起诉的条件,即不予立案。原告对不予受理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㈧ 交警大队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被告吗
交警大队不能作为民事诉讼的被告。
交通警察,简称交警,是指公安机关中负责交通秩序管理、交通事故勘察的人民警察。是人民警察的一个警种。
交警的主要职责包括:
1、依法查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
2、维护城乡道路交通秩序和公路治安秩序;开展机动车辆安全检验、牌证发放和驾驶员考核发证工作;
3、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道路交通管理科研工作;
4、参与城市建设、道路交通和安全设施的规划。
组织宣传交通法规,依法管理道路交通秩序,管理车辆、驾驶员和行人,教育交通违法者,勘查处理交通事故,以维护正常的交通秩序,保证交通运输的畅通与安全。
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依法告诉(起诉)、申诉、控告或司法机关依职责追究他人法律责任,由人民法院裁决的法律行为。
诉,是指告诉、申诉、控告的意思和行为。
讼,是法律行为,讼是指要由人民法院裁决的法律行为。
被告在民事案件中,是指侵犯原告利益,需要追究民事责任,并经法院通知其应诉的人。
在行政诉讼中,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某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中,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及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第三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