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部条例全文
❶ 谁能找到司令部条例
Zhongguo Renmin Iiefonglun Silingbu Tiaoli 《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部条例》(Re· gularions Re卯川认g石readqua康rs ofthe Chi- nese People’5 Liberation Army)1996年 10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 常务会议通过,同年11月5口中央军事委 员会主席签署命令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 行。条例分总则、参谋长、总参谋部、司令 部和参谋人员基本职责、司令部内部外部 关系、组织军事建设、组织指挥作战、组织 指挥所、组织指挥自动化系统、l几作制度、 司令部建设、作战文书、附则。共13奈95 条。上要内容: ①规范司令部的地位、职能和族本任 务。明确,I.]令部是泞长的指挥机关,是军队 的指挥中枢和军事l几作的领份机关,其从 本职能是保障阶长定I心丸心和实现泞长决 心。,刁令部的基本任务是在rl’长领分l;,对 部队的战备、军事训练、行政件理、武器装 备建设、动员准备与l阅防后备力欣建设、军 事科学研究等军事建设实施统·领汁,对 作战以及防暴、抢险救灾等军事行动实施 集中指挥。 ②规定参谋长的地位、权力和职责。 参谋长是部队泞长之,是协助1二‘l丫领份 军事建设、指抨军事行动的1三要组织者和 协调者、汽接组织领针,.’]令部的建设和l几 作。参谋长根据上官的意图和指示,也可以 「.’J令部或者本人的名义向部队卜达指示和 通知、通报。参谋长的职黄,仁要分为“部 队首长”和:令部汽接泞长两个方面. ③规定总参谋部的地位和职权。明确 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是中央军委 的军事卜作机关、是个!日式装力t军事l’. 作的领导机关,是‘!,囚人民解放军的总司 令部;在中央军委的领汁卜,组织领导全 国武装力欣的军卞建设.组织指挥全因武 装力最的军j军行动。总参谋部的职权,主要 包括大政方针建议权.组织领异军事建设 方面的职权、组织指挥军事行动方面的职 权、协调有关方而l几作的职权、众法和法制 管理方而的职权、指汁有关机构卜作方面 的职权、f占仓保障方而的职权、对武装誉察 部队行使的职权、,!,央军委授f.的其他职 权等方一打i。 ④规定,d令部和参谋人员从本职责。 司令部从本职责,1二要包括作为首长参谋 机关的职责、作为阶长指挥机关的职责、作 为部队军事l几作领汁机关的职责、作为直 属部队戍接领异和l:级,d令部的职责等方 而。业务部门领铃的摧本职责,卜要包括作 为业务部门行政负责人的职责、作为分管 l几作方面参谋长t三要助手的职责、作为部 队某项业务t屯管的职贞、作为业务系统上 级业务部门领导对l;级业务部门领导和直 属部队、分队的职责。参谋从本职责,主要 包括搜集、掌握、提供情况.提出建议,传 达号令和检在执行情况,承办分管或者上 级交办的卜作等方而。作战值班员职责, 七要包括掌握情况,传达指令,接收和处置 情况,做好值班记录以及其他儿项职权等 方面。联络参谋职责,1毛要包括派往下级部 l从、派往有协同关系部队、派往地方有关部 门的联络参谋职断。 ⑤规范司令部内部外部关系。司令部 各、Ik务部门了l几参谋长领钵1‘,应”i紧密l日 绕部队的「!:心f王务和.d令部的1艺要l’.作, 分l几负责,有l二有从,密切配合,协调·致 地工作。上级司令部应当对下级司令部的 建议和业务工作提出要求,及时通报情况, 检查指导工作。下级司令部应当按照上级 司令部的要求进行建设和完成业务一L作, 及时向上级司令部反映情况和报告工作。 被配属部队司令部与配属部队司令部之间 的关系,按照上下级司令部关系的规定执 行。被支援部队司令部应当及时向支援部 队司令部通报情况,提出支援要求。支援部 队司令部应当及时向被支援部队司令部通 报情况,按照上级赋予的任务和被支援部 队司令部的要求,积极主动地配合行动。友 邻部队司令部之间在工作需要时,应当通 报情况,主动配合,互相支持。司令部与政 治命(处)、后勤部(处)、装备技术部(处)、 装备修理部之间,应当密切合作,协调一致 地工作。司令部应当及时向政治部(处)、后 勒部(处)、装备技术部(处)、装备修理部 传达首长有关军事工作的命令、指示,通报 情况,指导其军事建设,指挥其军事行动, 指导后勤保阵和装备技术保障。 ⑥规范组织军事建设和作战指挥中的 司令部工作。将组织战备、军事训练、行政 管理、武器装备建设与管理、动员准备与国 防后备力量建设、军事科学研究等项军事 建设中的司令部工作基本内容方法规范 为:搜集掌握情况;提出建议,制定计划 和布置工作;检查指导协调;考核验收总 结等。将组织指挥作战中的司令部工作基 本内容方法规范为:搜集情况;分析判断 情况,提出决心建议;拟制计划,组织作 战;掌握督导协调作战行动等。 O规范组织指挥所和指挥自动化系统。 主要规范了组织指挥所的责任、权力,指挥 所的种类、任务和编成,开设指挥所的时机 与方法,指挥所的防卫、管理、转移、接替 和恢复等;组织指挥自动化系统的责任、 权力,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组成,指挥自动化 系统的管理和协调,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技 术保障、防护、调整和转移。 ⑧规范工作制度。明确规定司令部必 须建立值班、计划、请示报告、情况分析、 会议、登记统计、资料档案、保密、检查考 核、总结等十项工作制度。 ⑨规范司令部建设。司令部应当根据 新时期军队建设的要求和现代技术特别是 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作战的特点,立足 现有条件,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学习借鉴外 军经验,加强自身建设,以提高组织指挥能 力为中心,以业务建设为重点,努力实现政 治坚强、业务精通、作风过硬、反应灵活、 指挥高效的目标。明确司令部建设主要包 括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业务建设、作风建 设、指挥手段建设等方面。规定司令部和参 谋人员必须做到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 家、忠于社会主义,拥护党的路线、方针、 政策,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坚决执 行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上级的命令、指示, 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中央 军委保持高度一致;参谋人员必须经过指 挥院校或者相应的技术院校培训,并完成 参谋专业基础训练,担任基层军官职务两 年以上,有定的军事工作经验;司令部 和参谋人员应当掌握军事工作规律,能参 善谋,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运 筹谋划能力、计划组织能力、指导协调能 力;参谋人员应当做到实事求是,任劳任 怨,谦虚谨慎;勇敢顽强,沉着灵活,勇挑 重担;雷厉风行,勤奋工作,开拓进取;艰 苦朴素,公道正派,团结协作;司令部必须 加强指挥手段建设,从实际出发,积极改进 指挥手段,建设指挥自动化系统,不断提高 指挥手段现代化水平。 ⑩规范作战文书。主要规范了作战文 书的定义、形式和作战文书处理的要求,作 战文书的种类、用途,格式,行文规定,拟 制规定,记述方法,审批签发,传递,承办, 立卷、归档和销毁等事项。 《条例》的发布施行,对于加强中国人 民解放军司令部建设和工作乃至全军的军 事建设,提高组织指挥能力,具有重要的 意义。(张世平)
......
❷ 解放军遵守军中纪律的例子
新华社北京12月2日电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日前签署命令,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新一代司令部条例“子本”,自12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信息化条件下我军司令部工作、建设法规体系已经形成。
新一代司令部条例体系由1个“母本”和9个“子本”组成。“母本”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部条例》;9个“子本”分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区(战区)司
令部工作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集团军和兵种专业部队司令部工作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省军区军分区预备役部队司令部工作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司令部工作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工作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司令部工作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司令部工作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
装备司令部工作条例》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司令部工作条例》,规范主体覆盖全军各级各类司令部,“子本”也由原来的41个大幅精减为9个。
据总参谋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新发布的9个“子本”,以2006年3月4日发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部条例》为依据,根据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和军事建设
的新情况、新要求,对各级各类司令部的具体工作职责、组织领导军事建设和执行各种任务的内容、程序和方法作了明确规定。新条例在内容上继承了我军司令部工
作的优良传统,积极适应新形势下司令部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认真贯彻胡主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实了司令部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根
据体制编制的调整变化,调整规范了各级各类司令部及其所属部门的职责;着眼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需要,拓展了司令部组织领导建设的
内容;针对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特点,修改完善了司令部组织指挥作战的有关内容与方法;适应军队应急处突的新形势新要求,充实了司令部组织指挥处置突发事件行
动的内容。
邱少云潜伏时为了遵守潜伏不得暴露的纪律:忍受烈火焚身的惊人痛苦,趴在那里一动不动,始终不予暴露自己.及整个潜伏队伍的安全.直至牺牲自己.
❸ 中国人民解放军新一代司令部条例
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命令 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新一代司令部条例“子本”
2009年12月02日 13:08:34 来源:新华网
【字号 大 中 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新华网北京12月2日电 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日前签署命令,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新一代司令部条例“子本”,自12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信息化条件下我军司令部工作、建设法规体系已经形成。
新一代司令部条例体系由1个“母本”和9个“子本”组成。“母本”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部条例》;9个“子本”分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区(战区)司令部工作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集团军和兵种专业部队司令部工作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省军区军分区预备役部队司令部工作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工作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工作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司令部工作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司令部工作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司令部工作条例》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司令部工作条例》,规范主体覆盖全军各级各类司令部,“子本”也由原来的41个大幅精减为9个。
据总参谋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新发布的9个“子本”,以2006年3月4日发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部条例》为依据,根据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和军事建设的新情况、新要求,对各级各类司令部的具体工作职责、组织领导军事建设和执行各种任务的内容、程序和方法作了明确规定。新条例在内容上继承了我军司令部工作的优良传统,积极适应新形势下司令部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认真贯彻胡主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实了司令部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根据体制编制的调整变化,调整规范了各级各类司令部及其所属部门的职责;着眼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需要,拓展了司令部组织领导建设的内容;针对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特点,修改完善了司令部组织指挥作战的有关内容与方法;适应军队应急处突的新形势新要求,充实了司令部组织指挥处置突发事件行动的内容。
❹ 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部条例的子本
新华网北京12月2日电 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日前签署命令,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新一代司令部条例“子本”,自12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信息化条件下我军司令部工作、建设法规体系已经形成。
新一代司令部条例体系由1个“母本”和9个“子本”组成。
“母本”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部条例》;
9个“子本”分别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区(战区)司令部工作条例》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集团军和兵种专业部队司令部工作条例》
《中国人民解放军省军区军分区预备役部队司令部工作条例》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工作条例》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工作条例》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司令部工作条例》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司令部工作条例》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司令部工作条例》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司令部工作条例》
规范主体覆盖全军各级各类司令部,“子本”也由原来的41个大幅精减为9个。
据总参谋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新发布的9个“子本”,以2006年3月4日发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部条例》为依据,根据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和军事建设的新情况、新要求,对各级各类司令部的具体工作职责、组织领导军事建设和执行各种任务的内容、程序和方法作了明确规定。新条例在内容上继承了我军司令部工作的优良传统,积极适应新形势下司令部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认真贯彻胡主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实了司令部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根据体制编制的调整变化,调整规范了各级各类司令部及其所属部门的职责;着眼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需要,拓展了司令部组织领导建设的内容;针对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特点,修改完善了司令部组织指挥作战的有关内容与方法;适应军队应急处突的新形势新要求,充实了司令部组织指挥处置突发事件行动的内容。
❺ 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部条例的介绍
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于2006年3月签署命令,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部条例》。条例自2006年4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军发布的第五代司令部条例,条例体系中的各子本也将陆续发布。
❻ 新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部条例内容是什么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9-12/02/content_12573901.htm
❼ 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部条例的母本
司令部条例是我军军事工作的基本法规,是各级司令部工作和建设的基本依据。我军曾在1938年、1977年、1983年、1996年发布过4代司令部条例。现行司令部条例发布10年来,对于规范和加强司令部工作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条例更新换代势在必行。
新发布的司令部条例共12章90条另两个附录。与原条例内容结构相比,新一代条例增加了“组织指挥处置突发事件”一章,取消了两章,调整了两章顺序。第一次将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指导方针写入军事法规。
新一代司令部条例的发布,是我军军事工作的一件大事,充分体现了胡主席和中央军委对我军司令部工作和建设的关心和重视,必将对整个军事工作特别是各级司令部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条例积极适应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在保持现行条例优长的基础上,实现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是体现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司令部工作和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二是按照胡主席提出的“建设高素质、高效能军事领率机关”的要求,突出强调和规范了司令部的能力建设;三是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明确了信息化条件下司令部工作和建设的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内容要求。
新一代司令部条例,是我军由机械化向信息化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军事法规,对我军信息化建设中司令部应承担的职责,信息化战争中司令部组织指挥作战的要求、内容、程序和方法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新条例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适应新时期我军职能任务的变化和军事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写了司令部组织领导军事建设的基本要求,明确规范了司令部组织指挥作战的内容、程序和方法,新设专章规范了组织指挥处置突发事件行动。条例还对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文书的种类、格式、行文的基本要求,以及拟制、审批签发、登记分发、传递、承办、归档等文书作业的全过程进行了新的规范。
条例在体例设置上也进行了创新。新一代司令部条例采取小系列制,既注重满足全军各级各类司令部的共同需求,又兼顾了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司令部的特点。条例采用纸质和电子介质相结合的办法下发,进一步方便部队使用。
❽ 《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部条令》
司令部好像是条例吧??!!
这个都是军队内部发行的,属于秘密,还是不要问的好啦!!
❾ 中国人民解放军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的第九章 附则
第四十五条作战文书的处理,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部条例》的规定执行。密码电报、传真电报的处理,按照总参谋部的有关规定执行。军事立法方面公文的处理,《军事法规军事规章条例》有特别规定的,按照其规定执行。军队机关内部的呈批件、呈阅件、简报、电话记录、统计报表等文书的处理,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四十六条军队机关电子公文的处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四十七条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机关公文的处理,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四十八条本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1992年3月30日中央军委批准、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同时废止。
❿ 急求中国解放军内务条令的具体内容。在线等。别复制链接。手机上的!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内务制度,加强内务建设,根据有关法律和军队建设的实际,制定本条令。
第二条 本条令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建设的基本依据,适用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和单位(不含企事业单位),以及参训的预备役人员。
第三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担负着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的任务。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内务建设,必须以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和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
第四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内务建设,是军队进行各项建设的基础,是巩固和提高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其基本任务是:使每个军人明确和认真履行职责,维护军队良好的内外关系,建立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生活秩序,培养优良的作风和严格的纪律,保证军队圆满完成任务。
第五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内务建设,必须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军政一致的原则,实行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保证军队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社会主义。
第六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内务建设,必须坚持以提高战斗力为根本标准。牢固树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支战斗队的思想,把提高战斗力作为军队内务建设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讲求实效,克服形式主义,切实增强军队在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作战能力。
第七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内务建设,必须坚持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教育,使部队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革命军人,塑造军队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良好形象。
第八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内务建设,必须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按照军队的条令、条例统一内务建设的各项工作和规范军人的行为,实施正规的严格管理,增强军队的组织性、计划性、准确性、纪律性,保持军队的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
第九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内务建设,必须坚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在管理教育工作中应当做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官兵一致,尊干爱兵;发扬民主,依靠群众;严格要求,赏罚严明;说服教育,启发自觉;公道正派,不分亲疏;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干部带头,以身作则;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拥政爱民,军民团结。
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应当根据新时期国家和军队建设的发展以及军事斗争的需要,探索新特点,充实新内容,创造新方法。
第十条 各级首长和机关对本条令的施行负有重要责任,必须按级负责,各司其职,加强检查和监督,认真贯彻落实。
第二章 军人宣誓
第十一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服现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第十二条 军人宣誓,是军人对自己肩负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的承诺和保证。公民入伍后,必须进行军人宣誓。军人誓词是:
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我宣誓:
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服从命令,严守纪律,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忠于职守,努力工作,苦练杀敌本领,坚决完成任务,在任何情况下,绝不背叛祖国,绝不叛离军队。
第十三条 军人宣誓的基本要求:
(一)宣誓时间,应当在新兵政治审查和身体检疫复查合格之后,但不迟于入伍(入校)后90天。
(二)军人宣誓,部队以连(营、团)为单位,由连(营、团)首长主持召开大会实施;军队院校由学员队或者院校首长主持召开大会实施。
(三)军人宣誓前,部队(分队)首长应当对宣誓人进行中国人民解放军性质、宗旨、任务、军人使命等教育。
(四)宣誓必须庄重严肃,着装整齐。宣誓地点尽可能选择在具有教育意义的场所。以团为单位进行宣誓时,通常举行迎军旗和送军旗仪式。
(五)军人宣誓,可以结合授衔、授装进行。
(六)宣誓结束后,宣誓人应当在所在连队的宣誓名册上签名。连队首长将宣誓名册呈交部队首长,由部队首长签名后交司令部存档。
第十四条 军人宣誓大会的程序通常是:
(一)宣誓大会开始。
(二)奏唱军歌。
(三)主持人讲话(简要说明宣誓的意义,讲解誓词的基本精神)。
(四)宣读誓词(宣誓人立正,右手握拳上举,由预先指定的一名宣誓人在队前逐句领读誓词,其他人高声复诵)。
(五)宣誓人代表讲话。
(六)其他代表致词。
(七)首长讲话。
(八)奏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
(九)宣誓大会结束。
宣誓时,若举行迎、送军旗仪式,迎军旗在宣誓大会开始后进行,送军旗在宣誓大会结束前进行;若结合授衔、授装进行,应当先授衔、授装,后宣读誓词。
第十五条 军人退出现役前,士兵通常集体举行向军旗告别仪式;军官可以举行向军旗告别仪式。举行向军旗告别仪式通常与宣布退役命令一并进行,其基本要求和程序参照本条令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的规定。
第十六条 举行军人宣誓和向军旗告别仪式时,应当将军旗置于显著位置;没有授予军旗的单位可以使用军徽。
第三章 军人职责
第一节 士兵职责
第十七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兵的一般职责
(一)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勇敢顽强,坚决完成任务。
(二)刻苦训练,熟练掌握手中武器和技术装备。
(三)努力学习政治,不断提高思想觉悟。
(四)严守纪律,服从管理,尊重领导,团结同志,爱护集体荣誉。
(五)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爱护武器装备和公物。
(六)积极学习科学文化,提高文化素质。
(七)积极参加体育训练,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八)遵守安全规定,保守军事秘密。
第十八条 士官除履行士兵一般职责外,还必须精通本职业务,以身作则,协助军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在完成各项任务中发挥骨干作用。
第十九条 士兵的专业职责,由总部或者军区、军兵种制定。
第二十条 非军官(文职干部)学员按照本条令第十七条的规定履行职责。
第二节 军官职责
第二十一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的一般职责
(一)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军队的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
(二)服从命令,一切行动听指挥。
(三)积极学习军事、政治、科学文化,不断提高现代作战的指挥能力,坚决完成作战任务。
(四)精通本职业务,积极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
(五)熟练掌握和认真管理所配备的装备,使其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六)尊重士兵,爱护下级,团结同志,处处做士兵的表率。
(七)热爱人民群众,尊重人民政府。
(八)严格保守国家和军队的秘密,遵守安全规定,防止事故、案件。
第二十二条 文职干部按照本条令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履行职责。
第二十三条 军官和文职干部的专业职责,由有关条令、条例规定。
第三节 首长职责
第二十四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各级首长,对所属部队(分队)的作战、训练、行政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后勤和装备工作等负完全责任。其一般职责:
(一)教育部属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军队的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
(二)了解和掌握部队(分队)情况,根据上级的命令、指示和意图,组织领导本单位的战备工作,带领部属完成作战任务。
(三)领导部属的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其军政素质。
(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行政管理工作和安全保密工作。
(五)严格执行编制规定,教育和督促部属管理好装备。
(六)领导后勤和装备工作。
(七)关心爱护部属,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
(八)及时向上级请示报告工作。
第二十五条 首长临时离开工作岗位,应当指定代理人履行其职责。
第四节 主管人员职责
第二十六条 团(旅)长职责
团(旅)长和团(旅)政治委员同为全团(旅)人员的首长,共同负责全团(旅)的工作。团(旅)长对全团(旅)的军事工作负主要责任。
(一)了解和掌握全团(旅)情况,根据上级的指示和意图,适时提出军事工作的具体任务和要求,领导部属贯彻执行。
(二)领导全团(旅)的战备工作,指挥全团(旅)完成作战任务。
(三)领导全团(旅)的军事训练,规定营、连的训练任务,经常进行督促检查,保证军事训练任务的完成。
(四)教育和带领全团(旅)贯彻执行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严格行政管理,遵纪守法,严守秘密,预防各种事故、案件。
(五)掌握全团(旅)的编制和实力情况,严格执行编制规定,做好装备管理工作。
(六)教育培养所属军官,不断提高其军政素质和业务能力。
(七)领导后勤和装备工作。
(八)关心部属的物质、文化生活,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九)领导机关建设,发挥机关的职能作用。
(十)领导全团(旅)完成上级赋予的其他任务。
第二十七条 团(旅)政治委员职责
团(旅)政治委员和团(旅)长同为全团(旅)人员的首长,共同负责全团(旅)的工作。团(旅)政治委员对全团(旅)的政治工作负主要责任。其职责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副团(旅)长职责
副团(旅)长隶属于团(旅)长和团(旅)政治委员,协助团(旅)长工作。在团(旅)长临时离开工作岗位时,根据上级或者团(旅)长的指定代行团(旅)长职责。
第二十九条 团(旅)副政治委员职责
团(旅)副政治委员隶属于团(旅)长和团(旅)政治委员,协助政治委员工作。在政治委员临时离开工作岗位时,根据上级或者政治委员的指定代行政治委员职责。
第三十条 团(旅)参谋长职责
团(旅)参谋长隶属于团(旅)长和团(旅)政治委员,是部队的首长之一,是司令部的直接首长。其职责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部条例》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 团(旅)副参谋长职责
团(旅)副参谋长隶属于团(旅)参谋长,协助参谋长工作。在参谋长临时离开工作岗位时,根据上级或者参谋长的指定代行参谋长职责。
第三十二条 团(旅)政治处(部)主任职责
团(旅)政治处(部)主任隶属于团(旅)长和团(旅)政治委员,是政治处(部)的直接首长。其职责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 团(旅)政治处(部)副主任职责
团(旅)政治处(部)副主任隶属于团(旅)政治处(部)主任,协助主任工作。在主任临时离开工作岗位时,根据上级或者主任的指定代行主任职责。
第三十四条 团(旅)后勤处(部)处(部)长职责
团(旅)后勤处(部)处(部)长隶属于团(旅)长和团(旅)政治委员,是后勤处(部)的直接首长。在组织后勤保障工作时,受团(旅)参谋长的指导。
(一)了解和掌握全团(旅)后勤工作情况,组织拟制后勤工作计划,适时向首长提出报告和建议,并组织实施。
(二)根据团(旅)首长的作战决心和团(旅)的作战行动计划,组织拟制后勤保障计划,调整后勤力量,保障作战任务的完成。
(三)组织全团(旅)后勤装备、物资和经费的请领工作,做好后勤装备、物资的供应、储存、管理和保障工作,预防各种事故。
(四)督促检查全团(旅)遵守财务制度,严格财经纪律,杜绝贪污、浪费。
(五)组织全团(旅)的农副业生产,改善官兵的物质生活。
(六)领导全团(旅)的房地产管理、营区绿化和环境保护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搞好营区建设。
(七)领导全团(旅)的卫生防病工作。
(八)领导全团(旅)后勤人员的专业训练。
(九)领导后勤直属分队的军事训练和军事行政工作。
(十)领导后勤处(部)的组织、业务、思想、作风建设。
(十一)领导部属完成上级赋予的其他任务。
第三十五条 团(旅)后勤处(部)副处(部)长职责
团(旅)后勤处(部)副处(部)长隶属于团(旅)后勤处(部)处(部)长,协助处(部)长工作。在处(部)长临时离开工作岗位时,根据上级或者处(部)长的指定代行处(部)长职责。
第三十六条 团(旅)装备处(部)处(部)长职责
团(旅)装备处(部)处(部)长隶属于团(旅)长和团(旅)政治委员,是装备处(部)的直接首长。在组织装备保障工作时,受团(旅)参谋长的指导。
(一)了解和掌握全团(旅)的装备工作情况,组织拟制装备工作计划,适时向首长提出报告和建议,并组织实施。
(二)根据团(旅)首长的作战决心和团(旅)的作战行动计划,组织拟制装备保障计划,调整技术力量,保障作战任务的完成。
(三)组织装备保障训练,检查训练效果,保障训练任务的完成。
(四)掌握装备的数量和技术状况,及时组织装备保养和维修,使之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五)组织炮场和特种车场、教练场的技术建设,指导车场勤务并检查执行情况。
(六)组织制定装备工作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事故。
(七)组织装备备件、器材等的请领、供应和储存,负责专项经费管理。
(八)领导装备技术分队的训练和军事行政工作,提高其军政素质和技术保障能力。
(九)领导装备处(部)的组织、业务、思想、作风建设。
(十)领导部属完成上级赋予的其他任务。
第三十七条 团(旅)卫生队队长职责
团(旅)卫生队队长隶属于团(旅)后勤处(部)长,是卫生队的直接首长。
(一)组织指导全团(旅)的卫生防病工作和战场自救互救训练。
(二)组织制定卫生勤务保障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组织实施伤病员的门诊、抢救、入(转)院以及会诊工作,战时组织伤病员的救治、护理和后送。
(四)健全和落实各项卫生制度,组织全团(旅)人员的定期体格检查,协助首长进行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向首长报告并提出处理建议。
(五)组织卫生队以及全团(旅)其他卫生人员的业务训练,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
(六)组织全团(旅)药品、器械的请领、储备、保管、更换和维护保养。
(七)领导卫生队的组织、思想和作风建设。
(八)协助首长做好计划生育和妇幼保健工作。
(九)领导部属完成上级赋予的其他任务。
第三十八条 团(旅)生活服务中心主任职责
团(旅)生活服务中心主任隶属于团(旅)后勤处(部)长,负责生活服务中心的工作。
(一)了解和掌握生活服务中心服务保障情况,组织拟制主副食品供应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指导连队按照食物定量标准制定食谱,科学调剂伙食。
(三)领导部属认真落实规章制度,完成工作任务。
(四)监督经费开支,审定食品价格,检查食品质量,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和处理。
(五)领导生活服务中心的组织、思想和作风建设。
(六)征求连队意见,不断改进工作。
第三十九条 营长职责
营长和政治教导员同为全营人员的首长,共同负责全营的工作。营长对全营的军事工作负主要责任。
(一)了解和掌握全营情况,根据上级军事工作的指示、计划和要求,制定落实的具体措施,领导部属贯彻执行。
(二)领导战备工作,落实战备措施,指挥全营完成战斗任务。
(三)领导全营的军事训练,组织落实训练计划,保证训练任务的完成。
(四)教育和带领全营贯彻执行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严格行政管理,遵纪守法,严守秘密,预防各种事故、案件。
(五)掌握全营的军事实力,做好兵员和装备管理工作。
(六)教育培养所属军官和班长,不断提高其军政素质和业务能力。
(七)领导全营的农副业生产,关心爱护部属,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八)完成上级赋予的其他任务。
第四十条 政治教导员职责
政治教导员和营长同为全营人员的首长,共同负责全营的工作。政治教导员对全营的政治工作负主要责任。其职责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 副营长职责
副营长隶属于营长和政治教导员,协助营长工作。在营长临时离开工作岗位时,根据上级或者营长的指定代行营长职责。
第四十二条 营卫生所所长职责
营卫生所所长隶属于营长和政治教导员,负责全营的卫生工作。在业务工作上受团(旅)卫生队队长指导。
(一)负责全营卫生勤务保障工作,抢救、治疗伤病员,发现传染病及时报告和处理。
(二)指导全营进行战场自救互救训练,战时组织伤员的救护、卫生处理和后送。
(三)组织实施卫生防病常识的宣传教育,根据季节和任务的转换,适时提出卫生防病的措施,并组织实施。
(四)督促检查落实各项卫生制度,协助营首长进行内务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向营首长报告并提出处理建议。
(五)组织本所人员以及连队卫生员的业务训练,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
(六)负责本所药品、器械的请领、储备、保管、更换和维护保养。
(七)指导各连搞好饮食卫生工作,指导有关人员定期进行室内、食堂以及厕所的消毒。
(八)协助营首长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第四十三条 连长职责
连长和政治指导员同为全连人员的首长,共同负责全连的工作。连长对全连的军事工作负主要责任。
(一)熟悉全连情况,根据上级的指示和要求,结合实际,计划安排军事工作,领导部属贯彻执行。
(二)领导全连落实战备措施,指挥全连完成战斗任务。
(三)组织领导全连的军事训练,按照计划完成训练任务,提高全连人员的技术战术水平。
(四)教育和带领全连贯彻执行有关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严格行政管理,遵纪守法,严守秘密,预防各种事故、案件。(五)掌握全连的军事实力,搞好人员和装备的管理。
(六)教育和培养所属军官和士官、班长,提高其组织指挥能力和管理教育能力。
(七)组织全连的农副业生产,管理好连队的伙食、经费、物资和房地产。
(八)关心爱护部属,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九)完成上级赋予的其他任务。
第四十四条 政治指导员职责
政治指导员和连长同为全连人员的首长,共同负责全连的工作。政治指导员对全连的政治工作负主要责任。其职责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规定执行。
第四十五条 副连长职责
副连长隶属于连长和政治指导员,协助连长工作。在连长临时离开工作岗位时,根据上级或者连长的指定代行连长职责。
第四十六条 副政治指导员职责
副政治指导员隶属于连长和政治指导员,协助政治指导员工作。在政治指导员临时离开工作岗位时,根据上级或者政治指导员的指定代行政治指导员职责。
第四十七条 排长职责
排长对全排的工作负完全责任。
(一)领导全排落实战备措施,指挥全排完成战斗任务。
(二)领导全排完成军政训练任务,提高全排人员的军政素质。
(三)领导全排遵纪守法,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维护正规的生活秩序,养成良好作风
(四)教育全排爱护装备,严格执行装备的保养、保管和使用规定。
(五)帮助班长、副班长提高组织指挥能力和管理教育能力。
(六)掌握全排人员的思想情况,关心爱护士兵,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团结,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
(七)教育和监督全排严守秘密,落实安全措施,预防各种事故、案件。
(八)完成上级赋予的其他任务。
第四十八条 技师职责
技师负责职掌的技术装备的维修保养,并指导有关人员正确使用和维护。
(一)熟悉技术装备的性能、构造、原理,熟记其使用、保养规定。
(二)指导技术装备的正确使用和保养,及时维修或者送修。
(三)定期检查测试技术装备,切实掌握其技术状况。
(四)准确填写技术装备的履历书、技术状况表和有关报表,妥善保管技术资料。
(五)负责本单位的技术装备知识教育,指导技术训练。
第四十九条 司务长职责
司务长负责全连的伙食、财务管理和炊事班的思想工作、行政管理和军事、业务训练。
(一)领导炊事班进行专业技术训练,提高炊事技能和营养、卫生知识水平,改善连队伙食。
(二)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及时请领和正确使用经费,厉行节约,按月公布伙食账目。
(三)领发被装、粮秣等物资,严格管理,定期核算报销。
(四)管理连队的营房、营具及其附属设施,防止损坏和丢失。
(五)组织连队的农副业生产和产品的储藏保管。
(六)经常了解炊事人员的思想情况,及时做好思想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七)完成上级赋予的其他任务。
第五十条 班长职责
班长对全班的工作负完全责任。
(一)带领全班做好战斗准备,指挥全班完成战斗任务。
(二)带领全班完成军政训练任务,提高全班人员的军政素质。
(三)带领全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严格组织纪律,养成良好作风。
(四)带领全班爱护装备,严格遵守使用规定,熟练掌握手中武器。
(五)掌握全班人员的思想情况,及时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搞好全班团结,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
(六)教育和监督全班严守秘密,落实安全措施,预防各种事故、案件。
(七)完成上级赋予的其他任务。
第五十一条 副班长职责
副班长隶属于班长,协助班长工作。在班长临时离开岗位时,根据上级或者班长的指定代行班长职责。
第五十二条 炊事班长职责
炊事班长对全班的工作负完全责任。
(一)教育全班热爱本职工作,积极改善伙食。
(二)组织全班的专业技术训练,提高炊事技能。
(三)带领全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严格组织纪律,养成良好作风。
(四)掌握全班人员的思想情况,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搞好全班团结,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
(五)带领全班搞好食堂、厨房卫生,保证饮食符合卫生要求。
(六)教育全班厉行节约,养好家畜家禽,做好小菜腌制等副食品加工和蔬菜储藏工作。
(七)教育和监督全班严守秘密,落实安全措施,预防各种事故、案件。
第五十三条 军械员兼文书职责
(一)领发和登记全连的武器、弹药、器材和军械装具。
(二)管理连队集中存放的武器、弹药、器材和军械装具,严格执行安全规定。
(三)检查了解全连武器装备的使用、保养和保管情况,并给予技术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四)及时送修损坏的军械和器材,按照规定回收、上交旧品(废品)和缴获的军械、物资。
(五)填写和保管全连军人登记表、名册和规定的报表。按时准确统计、上报连队实力。
(六)领发、登记和保管条令、条例、文件、教材和教具、文具。
第五十四条 给养员职责
(一)熟悉和掌握供应标准,遵守国家有关政策和驻地有关供应规定。
(二)领取和采购粮秣、副食品、燃料和炊事用具。
(三)协助司务长和炊事班长调剂好伙食。
(四)及时清理单据,向司务长结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