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规章制度建设情况
㈠ 浅谈如何做好保密工作
摘要 三、加强保密工作的软件建设。
㈡ 保密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一)检查保密工作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党和国家的保密工作方针、政策,是实现保密工作的最终目的的根本保证。
(二)检查保密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国家制定的保密法律、法规、规章是保密工作以及保守国家秘密行为的规范,是保密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的根本保证。
(三)检查保密组织机构落实及其建设的情况。保密组织机构是开展保密工作的组织保障。保密组织机构是否落实和健全,关系到保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否有效贯彻实施,关系到保密工作的各项任务是否能够有领导、有组织地具体落实。因此,必须把保密组织机构的落实情况列为保密检查的内容之一。
(四)检查保密设施的配置和保密环境的情况。主要是检查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及其他物品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销毁等各个运行环节是否配置必要的保密技术设施、设备,各个环节部位的工作人员及其工作场所是否符合保密规定,是否具备良好的保密条件。
(五)检查有无泄密事件的发生及对泄密事件的查处情况。主要是检查是否执行泄密事件的报告制度,有无对泄密事件隐匿不报或者延误报告的问题。
(2)保密规章制度建设情况扩展阅读
1、及时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保密法制宣传教育
领导干部知悉和接触国家秘密范围广、事项多、密级程度高,有的甚至涉及全局性,历来是境外情报部门窃密活动的重点目标。要依法做好、依法管理、依法加强保密工作,关键在领导,重点也在领导。
2、经常加强对经管人员的保密法制宣传教育
经管人员是国家秘密的接触者、保管者,又是国家秘密的捍卫者,保密法律法规的主要执行者,必须具备很强的保密观念、法纪观念和原则性;必须熟悉国家秘密载体的管理规定,熟练运用高科技手段管理国家秘密。
3、重点加强对保密执法人员的保密法制宣传教育
保密执法人员在保密法制宣教方面发挥着组织和骨干带头作用,在保密执法方面发挥着示范和监督检查作用,在保密法规规章的制定方面发挥着参谋和桥梁沟通作用。
4、抓紧加强对公务员的保密法制宣传教育
一是依托人事部门在公务员录用上岗前开展保密法制教育。要把保密法律知识作为公务员招收、录用上岗培训的必修课程,从源头上把保密法制基础打牢。二是业务部门必须加强保密法律法规的宣教力度。
5、反复加强对广大群众的保密法制宣传教育
广大群众是国家秘密的共同维护者,有责任也有义务保守国家秘密。对广大群众的保密宣传教育,就是要使其真正理解守法光荣、违法必究的含义。
㈢ 管理规章制度建设情况怎么写
公司抄管理制度大纲 为加强公司的规袭范化管理,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促进公司发展壮大,提高经济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特制订本公司管理制度大纲。 一、公司全体员工必须遵守公司章程,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决定。 二、公司倡导树立“一盘棋”思想,禁止任何部门、个人做有损公司利益、形象、声誉或破坏公司发展的事情。 三、公司通过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提高全体员工的技术、管理、经营水平,不断完善公司的经营、管理体系,实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不断壮大公司实力和提高经济效益。 四、公司提倡全体员工刻苦学习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为员工提供学习、深造的条件和机会,努力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水平,造就一支思想新、作风硬、业务强、技术精的员工队伍。 五、公司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公
㈣ 工作秘密管理有关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存在问题及完善建议
摘要 保密工作自查自评报告存在问题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组织干部职工进行保密教育的力度不够,普通职工的保密意识不强,仍然存在资料文件乱摆乱放现象,涉密人员管理记录不完善。整改措施:加强全局干部职工的保密宣传教育,提高保密意识,规范文件资料的管理,强化责任意识,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2、保密制度不健全,在落实制度上有打折扣的现象。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网络、移动硬盘的保密管理规定,还需进一步的细化,在网络泄密的问题认识不够。整改措施:通过这次保密工作自查和大检查,针对薄弱环节抓整改,一是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规定,在细化上下功夫,在落实上做文章。加强网络的维护和管理,制定具体的措施和办法,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整改取得实质性的效果。3、要害部位和部门的保密管理还存在漏洞,注重了硬件建设,忽略涉密计算机、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等使用管理。整改措施:从源头上防止涉密泄密事件的发生。加强制度建设和要害部位和部门进出人员的审查和控制。在完善涉密计算机使用管理规定的基础上,狠抓各基规章制度的贯彻和落实。
㈤ 重大涉密会议活动应当请什么对保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重大涉密会议、活动应当请(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对保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并提供必要的安全保密技术服务保障。
涉密会议、活动应当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进行管理,明确涉密会议、活动各方的保密管理职责。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机关、单位执行保密法律法规的以下情况进行检查:
(一)保密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
(二)保密制度建设情况;
(三)保密宣传教育培训情况;
(四)涉密人员管理情况;
(五)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情况;
(六)国家秘密载体管理情况;
(七)信息系统和信息设备保密管理情况;
(八)互联网使用保密管理情况;
(九)保密技术防护设施设备配备使用情况;
(十)涉密场所及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管理情况;
(十一)涉密会议、活动管理情况;
(十二)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情况。
㈥ 我国保密法律制度体系
法律分析:保密法律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保密法制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取得显著成绩。为推进保密依法行政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现行保密法律制度体系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宪法。我国宪法第五十三条中关于公民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和国家机构具体职能的规定,是全部保密法律制度的基本依据。
法律。保密法律主要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有关法律中涉及保密的法律条款,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专门的保密法律。保密法是我国保密法律体系的主干,此外,在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国家安全法,公务员法等法律中涉及国家秘密的条款,都属于保密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
保密法规。保密法规包括保密行政法观和地方性保密法规。保密行政法规主要包括经国务院批准颁布的保密法实施条例。其他相关法律实施条例、办法和细则中有关保密条款的规定。地方性保密法规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保密法实施细则,或在其他地方性法规中规定的保密管理制度等。
保密规章。保密行政规章主要由国家保密行政主管部门、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保密规章、规范性文件,也包括其他规章中的保密条款和法律授权部门对保密法律规定的解释。
国家保密标准。国家保密标准是经授权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制定、发布实施,在国家秘密信息的产生、处理、传输、存储和载体销毁的全过程中都应严格抗行的标准。国家保密标准适用于全国各行各业、各单位对国家秘密的保护工作,是特殊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是国家信息安全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司法解释。最高司法机关在司法实践中,对相关罪名的具体适用标准作出了详细的司法解释,对司法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国际公约或政府间协定的相关规定。在国际交往中,根据国际公约的规定,在我国承担公约义务的范围内,我国政府也会承担相关保守秘密的义务,这成为我国保密法律法规的另一重要法律渊源。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第二条 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第三条 国家秘密受法律保护。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
㈦ 如何建立健全保密管理领导责任制和工作机制
书面明确各级领导保密责任;
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监督保密领导责任制的落实;
坚决落实考核于奖惩;
㈧ 组织开展国有企业保密管理专项检查怎么写
专项检查是保密工作机构组织对本指机关/单位保密管理的重要事项/薄弱环节等开展的专门的检查。
检查方案应该包括时间安排,检查人员,检查对象,检查分工情况,检查工具情况,检查完成形式等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