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销的法律法规
A. 什么叫分销合同
分销合同是指一家店铺招收代理,然后销售店里的物品所签署的合同。
法律分析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销售性质的合同分两种,分销,付款提货,然后再零售或者批发都可以,总之库存要自己备好,风险大,利润相对高。代销,卖出去东西后,再付款提货,不用备库存,没风险,但通常利润低。分销协议是商品的经销商和制造商或供应商之间签订的合同。经销商是以自己的名义、代表自己向消费者销售制造商或供应商提供的商品的商业中介,经销商也可以是商品的进口商,职责和风险有限的经销商所能取得的销售利润也比较小。分销协议,就是指为了明确承销团成员即主承销人、协调人和所有承销商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一般情况下,分销协议与承销协议同时签署。分销协议的内容与承销协议的内容有许多地方的重叠。签订分销协议时应该仔细阅读,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到侵害。签订分销合同时应该注意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到侵害,分销合同要注意的事项,明确客户、制造商和中间商的责任。澄清货物价值,明确商品记录。制造商要注意保护自己产品的商标、商品号和知识产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B. 分销一般分为几级分销商超过几级是犯法的
非直销企业最高只能采用三级分销制,超过三级分销的,就涉嫌传销。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八条 规定:
“涉嫌组织、领导的传销活动人员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的,对组织者、领导者,应予立案追诉。”
《关于办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关于传销组织层级及人数的认定问题:
“组织内部参与传销活动人员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的,应当对组织者、领导者追究刑事责任。”
(2)分销的法律法规扩展阅读:
近年来,传销行为频发,在口口相传与广泛宣传的影响下,对传销行为有所防备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举报的人虽多,深入打击传销却并不容易。这是为何?
在属地公安局经侦部门,记者采访了一线执法民警。在民警看来,打击传销并非有法可依即可,现实操作难度依然很大。
传销的刑事立案标准实际上是两个关键:涉案人员达到“三十人”、组织层级在“三级”,并不包括涉案金额。
不过,民警随即也苦笑道,别看只是“三三”这样简单的标准,现实操作中想要立案调查、深入打击着实不易。
业内人士认为,法律条款中传销的定义或许严谨,但这样的立案门槛,不仅个人难以获取,即使是公安部门也得挠头。换句话说,30份有名有姓的口供,如果不是传销组织已经垮台跑路,恐怕是很难找到的。“三层三十人”的刑事立案标准让大部分传销案件躲开了群众举报,进而肆无忌惮。
最大的难点,在于很多传销参与者不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
按照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对参与传销者一般是说服、教育、遣散。对于组织和领导传销者,在证据充分的情况下才能拘捕。民警表示想要有力打击传销活动,困难重重。
而公安厅经侦总队的专家也表示,网络传销的特征是渠道广、跨地域、传播快,参与者的文化水平比较高,不但取证调查的难度非常大,而且往往需要工商、公安、网信办等多个部门、不同地区部门联合行动,指挥协调起来存在困难。
参考资料来源: 南昌新闻网-传销乱象难绝
C. 二级分销合法吗
法律分析:二级分销是合法的,二级分销,指的是品牌商可以发展二级分销商 ,每一级分销商均可以往下再发展二级分销商。通过由品牌方提供货源,通过多种奖励制度招商,招分销推广商,通过二级分销模式,让分销商自己的渠道进行销售获得利润,层级在三级以内,不构成传销,是国家成人的一种运营模式。根据先关规定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组织,其组织内部参与传销活动人员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的,应当对组织者、领导者追究刑事责任。组织、领导多个传销组织,单个或者多个组织中的层级已达三级以上的,可将在各个组织中发展的人数合并计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D. 三级分销合法吗国家有没有相关政策或法规
三级分销是属于合法行为。
三级分销是指,分销商只能获取三级分销所得的佣金,超过三级的部分不能获得佣金。
一、根据《关于办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关于传销组织层级及人数的认定问题
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组织,其组织内部参与传销活动人员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的,应当对组织者、领导者追究刑事责任。
组织、领导多个传销组织,单个或者多个组织中的层级已达三级以上的,可将在各个组织中发展的人数合并计算。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三级分销的优势
近几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品牌商,也在纷纷借助于微分销系统的帮助,让商品的销路更广泛。
(一)利用三级分销能够树立品牌产品的良好形象,增强产品的信息的传递,让商品有更多机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面,就会给商家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二)商品能够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三)商品可以让消费者认可,就可以促进商品的销售。
(四)企业在进行产品宣传的时候,都是通过微信朋友圈进行商品的宣传,利用这种产品宣传的方式,更容易让人们接受。
E. 分销合法的标准是什么
非直销企业最高只能采用三级分销制,超过三级分销的,就涉嫌传销。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八条 规定:
“涉嫌组织、领导的传销活动人员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的,对组织者、领导者,应予立案追诉。”
《关于办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关于传销组织层级及人数的认定问题:
“组织内部参与传销活动人员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的,应当对组织者、领导者追究刑事责任。”
F. 微商三级分销模式是违法的吗有人知道吗
摘要 三级分销是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销售模式,其营销工具主要依附于手机微信。这种以网络虚拟平台层级式发展商户进行商品推广和销售的模式,其出现和繁荣不断地引发出公众对与这种模式的合法性的质疑。讨论三级分销模式的合法性,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就是:三级分销是否属于传销?
G. 有人知道分销一般分为几级吗分销商超过几级是犯法的呢
分销一般分为三级,超过三级分销的,就涉嫌违法。
一个完整的分销过程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整个分销过程的参与者,二是每个参与者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在整个分销过程中,参与者不仅仅是企业与经销商,更为完整的考虑方法应该包括企业总部,驻外机构,经销商,二批商,终端五个主要的参与者类别,同时随着区域和渠道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而且每项工作中各个相关方参与的程度都有所不同。
同时,一个完整的分销过程所包含若干工作内容,比如,营销计划的制定、库存的管理、零售点的覆盖、陈列管理、信用提供、促销的设计和执行、物流配送、货款回收等等。我们将这些具体工作内容和每个相关方在其中所承担的责任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分销模型。
H. 现在的三级分销合法吗
业内人士介绍称,“三级分销”体系具有一定风险。目前法律规定,“拉人头”模式、“交会费”模式和“团队计酬”模式属于“传销”范畴,是违法行为。其中拉人头被定义为,“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奖励和其他经济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团队计酬为“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拓展资料
会员可以通过两种模式盈利,一种为三级代理模式,该模式采用三级无限循环计算方式,普通用户需要升级代理,需要邀请3位用户加入系统才行;另一种为店长模式,店长为整体团队的领导,拥有超出3级模式的特权,可以通吃整条销售线的提成,代理用户需要升级店长,需要直接代理80位,间接代理120位。
据介绍,成为代理后,就可以获得佣金。在某网站上购物,或者在该系统内领取优惠券,都会被计算交易金额,本人可以获取二级下线的20%的佣金,三级下线的15%的佣金;如果是店长模式,则通吃所有代理的24%的佣金。
I. 三级分销国家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依据《禁止传销条例》:
1、第二条: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2、第七条:下列行为,属于传销行为:
(一)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奖励和其他经济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二)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三)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在《禁止传销条例》 中,反复提到层级关系这个概念,一定规律组成层级关系只是众多传销中的一个现象,必须与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行为才有可能涉嫌传销
J. 国家对三级分销的定义
法律分析:关于传销组织层级及人数的认定问题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组织,其组织内部参与传销活动人员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的,应当对组织者、领导者追究刑事责任。
组织、领导多个传销组织,单个或者多个组织中的层级已达三级以上的,可将在各个组织中发展的人数合并计算。
法律依据:《禁止传销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第七条 下列行为,属于传销行为:
(一)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奖励和其他经济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二)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三)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