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
㈠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了哪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制度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从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出发,遵循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客观规律,针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环节和关键点,确立了相关的基本制度,主要包括以下8项:
(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分工制度。
(2)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强制性实施制度。
(3)农产品产地管理制度。
(4)农产品包装与标识制度。
(5)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6)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
(7)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和评估制度。
(8)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㈡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所强调的“八个不得”指哪些
(2)有下列五种情形之一的农产品,不得销售:①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或者其他化学物质的;②农药、兽药等化学物质残留或者含有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③含有的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者生物毒素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④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材料不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技术规范的;⑤其他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3)监督抽查检测应当委托符合规定条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进行,不得向被抽查人收取费用。(4)监督抽查监测抽取的样品,不得超过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数量。(5)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抽查的农产品,下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另行重复抽查。(6)对采用快速检测方法检测结果有异议的,被抽检人申请复检,复检不得采用快速检测方法。(7)农产品销售企业对其销售的农产品,应当建立健全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经查验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不得销售。(8)对同一违法行为不得重复处罚。
㈢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行政处罚主要有哪些
(2)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出具结果不实、造成重大损害的。(3)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未建立或者未保存农产品生产记录的、或伪造农产品生产记录的。(4)销售的农产品未按规定进行包装、标识的。(5)使用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材料不符合国家强制性的技术规范的。(6)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产品销售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销售的农产品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7)农产品批发市场没有设立或者委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对进场销售的农产品进行抽查检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发现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没有要求销售者立即停止销售并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
㈣ 我国已经颁布的涉及到农产品质量的法律法规有哪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以及行政法规,中央以及农业部文件等。
一、 国家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
二、行政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
三、地方法规
四、中央文件
1、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通知》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认真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的通知
4、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
6、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
五、农业部文件
1、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药管理工作的意见
2、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
3、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
4、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评审员管理办法
5、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
6、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
7、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
㈤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二条规定是什么
第二条
本法所称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本法所称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质量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
㈥ 农产品质量管理方面的规定有哪些
(1)农产品质量标准管理
农产品质量标准是对农产品进行检验的依据,对于规范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农业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我国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制订、修订步伐,已累计出台国家标准800余项、行业标准2380项、地方标准8000余项,形成了以国家和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为配套、企业标准为补充的农业标准体系。(2)农产品产地质量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具有监管农产品产地质量的职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根据农产品品种特性和生产区域大气、土壤、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状况等因素,认为不适宜特定农产品生产的,提出禁止生产的区域,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禁止在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区域生产、捕捞、采集食用农产品和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
同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改善农产品的生产条件,包括:禁止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向农产品产地排放或者倾倒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农业生产用水和用作肥料的固体废物,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监督农产品生产者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兽药、农用薄膜等化工产品,防止对农产品产地造成污染。(3)农产品生产质量管理
①农业投入品的生产许可与监督抽查。对可能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肥料、兽医器械,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实行许可制度。各级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农业投入品进行监督抽查,并公布抽查结果,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的安全使用制度。
②农产品生产档案记录。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记载事项包括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动物疫病、植物病虫草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收获、屠宰或者捕捞的日期。农产品生产记录应当保存两年。
③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农产品生产者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或者休药期的规定,防止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自行或者委托检测机构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检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对其成员应当及时提供生产技术服务,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加强自律管理。(4)农产品包装和标识质量管理
①农产品包装与标识的要求。包装上市的农产品,应当在包装上标注或者附加标识,标明品名、产地、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名称、生产日期。有分级标准或者使用添加剂的,还应当标明产品质量等级或者添加剂名称。不能包装的农产品,应当采取附加标签、标识牌、标识带、说明书等形式标明农产品的品名、生产地、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名称等内容。其目的是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②对于特定农产品的要求。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规定在销售时应当包装和附加标识的农产品,应当按照规定包装或者附加标识后方可销售;属于转基因生物的农产品,应当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规定进行标识;依法需要实施检疫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应当附具检疫合格的标志、证明;农产品在包装、保鲜、贮存、运输中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和添加剂等材料,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技术规范;销售的农产品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生产者可以申请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农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优质农产品标准的,生产者可以申请使用相应的农产品质量标志。(5)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管理
①农产品不得上市销售的情形。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或者其他化学物质的,农药、兽药等化学物质残留或者含有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含有的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者生物毒素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材料不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技术规范的,其他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
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生产中或者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进行监督抽查。监督抽查结果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权限予以公布,以保障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知情权;监督抽查检测应当委托具有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的检测机构承担,并不得向被抽查人收取费用,被抽查人对监督抽查结果有异议的,可以申请复检;县级以上农业主管部门可以对生产、销售的农产品进行现场检查,查阅、复制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记录和其他资料,调查了解相关情况,对经检测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有权查封、扣押;对检查发现的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产品,责令停止销售,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予以监督销毁。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各种违法行为的处理、处罚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㈦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包括哪些方面的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方式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是指为了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和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系统和持续地对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害因素进行检验、分析和评价的活动,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普查和专项监测等内容。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是指为了监督农产品质量安全,依法对生产中或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进行抽样检测的活动。
相关的政策法规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
㈧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农产品的包装和标识有哪些要求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于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的规定主要包括:
(1)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者个人销售的农产品,按照规定应当包装或者附加标识的,须经包装或者附加标识后方可销售。包装物或者标识上应当按照规定标明产品的品名、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质量等级等内容;使用添加剂的,还应当按照规定标明添加剂的名称。
(2)农产品在包装、保鲜、贮存、运输中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和添加剂等材料,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技术规范。
(3)属于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农产品,应当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规定进行标识。
(4)依法需要实施检疫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应当附具检疫合格的标志、证明。
(5)销售的农产品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生产者可以申请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农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优质农产品标准的,生产者可以申请使用相应的农产品质量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