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位法违反上位法规定
① 当上位法和下位法发生冲突时,应当是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对吗
对的。
一、法的位阶、上位法、下位法
法的位阶,是指由立法体制决定的,不同国家机关指定的规范性文件在法律渊源体系中所处的效力位置和等级。
上位法,是指相对于其他规范性文件,在法的位阶中处于更高效力位置和等级的那些规范性文件。
下位法,是指相对于其他规范性文件,在法的位阶中处于更低效力位置和等级的那些规范性文件。
我国《立法法》详细的规定了属于不同位阶的上位法与下位法和属于同一位阶的法律规范之间的效力关系。即:下位法不得违反上位法的规定,同违法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二、按照《立法法》第79条、80条的规定,在不同位阶的各种法律渊源中:
法律的效力高于规章;
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规章;
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的地方政府规章;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② 下位法服从上位法是什么法律内容
您好,处于高一层次的法律规范是上位法,反之为下位法,“上位法”、“下位内法”是《立法法容》确立的区分法律效力等级以及法律位阶的两个基本范畴。根据《立法法》第87条的规定,下位法不得违背上位法。一旦下位阶的法律制定机关制定了与上位阶法律相冲突的法律,上位阶法律制定机关可以根据《立法法》第88条的规定,行使对下位阶法律的改变或撤销权。其他问题请联系咨询,乐意为您解答,若有帮助,请您采纳。
③ 地方性的法律法规,可以超越国家的法律法规吗如果有自相矛盾和有冲突的话,下位法可以超越上位法吗
地方性法规(没有法律),不得超越国家的法律法规。
如果有矛盾的地方,下位法从上位法。
下位法是不能超越上位法的。
详情查阅立法法。
④ 人民警察在什么情况下取消警籍、警衔
取消警衔的依据不当,依法呈请法院判决:
一、《人民警察警衔工作管理办法》与上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警衔条例》相抵触部分是无效的,不能据此无效规定取消警衔。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警衔条例》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1992年7月1日颁布实施的国家法律,对于取消警衔的情形,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人民警察被开除公职的,其警衔相应取消。人民警察犯罪,被依法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其警衔相应取消。”即只有被开除公职及被依法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特定情形才能取消警衔。
而《人民警察警衔工作管理办法》第五条“警衔的取消”却规定:“人民警察被依法判处徒刑、拘役、管制、免予起诉、免予刑事处分和被劳动教养的,或者被开除公职、警籍、党籍的,其警衔相应取消,警衔标志和授衔命令证书均应收缴。”显然是对警衔取消的扩大解释,
没有依据的增加了拘役、管制、免予起诉、免予刑事处分、劳动教养和开除警籍、党籍七种情形。同时,却对《人民警察警衔条例》中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情形只字不提。
《立法法》第八十条第二款规定:“没有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依据,部门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得增加本部门的权力或者减少本部门的法定职责。”《立法法》第九十六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机关依照本法第九十七条规定的权限予以改变或者撤销:(一)超越权限的;(二)下位法违反上位法规定的;《人民警察警衔工作管理办法》作为规章,是《人民警察警衔条例》的下位法,其在取消警衔规定条款中增加了“免予刑事处分”等权力,是超越权限行为,也是违反上位法规定的情形,是无效的。《立法法》第八十八条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所以,对于是否应当取消警衔的依据应是《人民警察警衔条例》,而不能适用与其规定不一致的下位法《人民警察警衔工作管理办法》的规定。
⑤ 一个违反上位法一个违反下位法的时候怎么处理
上位法未规定处罚,下位法可以规定处罚方式与处罚程序。虽然是下位法服从上位法,是指相同事项的规定发生冲突时,但上位法没有规定的,下位法可以规定,作为上位法的补充、具体与完善,但不是任意规定,须经相应的立法程序进行法定明确。
⑥ 8. 在我国为了保障法律规范的统一性,立法法规定了哪些监督手段违反宪法和上位法的规范将承担什么后果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关于监督手段方面的规定:
第四条
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第五条
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第七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第三十三条
专门委员会之间对法律草案的重要问题意见不一致时,应当向委员长会议报告。
第三十四条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法律委员会、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应当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
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应当将法律草案发送有关机关、组织和专家征求意见,将意见整理后送法律委员会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并根据需要,印发常务委员会会议。
第三十五条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重要的法律案,经委员长会议决定,可以将法律草案公布,征求意见。各机关、组织和公民提出的意见送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
第五十五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可以对有关具体问题的法律询问进行研究予以答复,并报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五十八条
行政法规在起草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
第六十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应当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不抵触的,应当在四个月内予以批准。
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对报请批准的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规进行审查时,发现其同本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的规章相抵触的,应当作出处理决定。
本法所称较大的市是指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第六十四条
地方性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一)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的事项;
(二)属于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
除本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外,其他事项国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根据本地方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性法规。在国家制定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生效后,地方性法规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相抵触的规定无效,制定机关应当及时予以修改或者废止。
第六十六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不得对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门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二、〈立法法〉关于违反宪法和上位法将承担的后果方面的规定:
第七十八条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第八十三条
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第八十五条
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
第八十六条
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下列规定的权限作出裁决:
(一)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
(二)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三)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第八十七条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机关依照本法第八十八条规定的权限予以改变或者撤销:
(一)超越权限的;
(二)下位法违反上位法规定的;
(三)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经裁决应当改变或者撤销一方的规定的;
(四)规章的规定被认为不适当,应当予以改变或者撤销的;
(五)违背法定程序的。
第八十八条
改变或者撤销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的权限是: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它的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不适当的法律,有权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违背宪法和本法第六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有权撤销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有权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违背宪法和本法第六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三)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不适当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它的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和批准的不适当的地方性法规;
(五)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
(六)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下一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
(七)授权机关有权撤销被授权机关制定的超越授权范围或者违背授权目的的法规,必要时可以撤销授权。
⑦ 如何预防下位法违反上位法的情况
一、强化立法审查机制。目前我国还存在立法权限不清晰、立法起草人员的法学素养还有待提高等问题,只有强化立法审查机制,才能最有效防范下位法与上位法冲突的问题。
二、加强法规备案审查。这一点与立法审查道理相同。
三、重视具体行政复议案件,注重行政复议案件成果的应用。许多法规法律效力冲突的问题,都是在具体行政诉讼案件中被发现的。
四、开展定期清理法规法律专项活动。立法部门组织力量,主动对某一时期以来的个部门法进行梳理,分析研究其中是否存在上下位冲突问题,一经发现及时纠正。
五,法律宣传部门还需要加大学习宣传力度。让各级领导学法守法懂法,明确立法立规的权限,不越权立法。
⑧ 什么属于否违背上位法
违背上位法常规是这样理解上位法与下位法是在具体的环境中,根据其法律效力的大小来划分的。
下位法若与上位法冲突,应遵循上位法的规定。比如,有的地方性法规与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相冲突,全国人大制定的法规就是上位法,应遵循。若该法律与宪法冲突,宪法此时就是上位法。宪法是我国的基本大法,是母法,其他任何法律、规章,违背了宪法所规定的事项,都无效或部分无效。
⑨ 法理学中,法的效力冲突与协调具体包括什么
①上位法和下位法的冲突
不同层级的法之间经常发生矛盾和抵触,即上位法和下位法的冲突。处理不同层级的法之间所发生的冲突,应遵循上位法优先于下位法的原则: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的效力。
b.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的规章;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较大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c.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超越权限,它们中的下位法违反上位法规定的,由有关机关依照《立法法》第97条所确定的权限予以改变或撤销。
②特别法和一般法的冲突
常见的不同种类的法之间的冲突,就是特别法和一般法的冲突。同一机关制定的法中适用“特别法优先于一般法”的原则。不同机关制定的法中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③新法和旧法的冲突
法是在不同时间产生的,它们对同一对象发生效力时,往往存在新法和旧法的冲突。
a.处理这种冲突应遵循有条件的“新法优先于旧法”的原则,即以同一位阶特别是同一主体制定或认可为前提,来适用这一原则。
b.不同位阶的法,不适用“新法优先于旧法”的原则;在许多情况下,属于同一位阶但却不属于同一立法主体所制定的法,也不适用“新法优先于旧法”的原则。
④根本法和普通法的冲突
这里专指成文法国家,其根本法是宪法,它是该国立法的基础,其法律效力最高,普通法必须以它为基础,不能与之相抵触。
⑩ 地方法规与国家法规冲突
法律分析:地方法规和国家法规发生冲突的,以国家法规为准。国家法规属于全国性的,地方法规必须服从国家法规。不同机关制定的效力相同的法律规范之间的规定不一致的解决机制。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九十二条 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第九十四条 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
第九十五条 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下列规定的权限作出裁决:(一)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二)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三)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第九十六条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机关依照本法第九十七条规定的权限予以改变或者撤销:(一)超越权限的;(二)下位法违反上位法规定的;(三)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经裁决应当改变或者撤销一方的规定的;(四)规章的规定被认为不适当,应当予以改变或者撤销的;(五)违背法定程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