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垃圾条例
⑴ 小区乱扔垃圾的处罚规定
法律分析:随意倾倒、堆放生活垃圾,将被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单位有此行为的,将被处以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单位除责令其纠正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外,可以并处警告、罚款。
法律依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第二十八条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城市生活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理实施监督管理。一切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依照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地点、方式,倾倒垃圾、粪便。对垃圾、粪便应当及时清运,并逐步做到垃圾、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对城市生活废弃物应当逐步做到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
第三十四条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单位除责令其纠正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外,可以并处警告、罚款:(一)随地吐痰、便溺,乱扔果皮、纸屑和烟头等废弃物的;(二)在城市建筑物、设施以及树木上涂写、刻画或者未经批准张挂、张贴宣传品等的;(三)在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街道的临街建筑物的阳台和窗外,堆放、吊挂有碍市容的物品的;(四)不按规定的时间、地点、方式,倾倒垃圾、粪便的;(五)不履行卫生责任区清扫保洁义务或者不按规定清运、处理垃圾和粪便的;(六)运输液体、散装货物不作密封、包扎、覆盖,造成泄漏、遗撒的;(七)临街工地不设置护栏或者不作遮挡、停工场地不及时整理并作必要覆盖或者竣工后不及时清理和平整场地,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的。
⑵ 上海乱扔垃圾的处罚规定
法律分析:个人将有害垃圾与可回收物、湿垃圾、干垃圾混合投放,或者将湿垃圾与可回收物、干垃圾混合投放的。由城管执法部门责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如果个人将湿垃圾与可回收物、干垃圾混投,首次被发现且拒不改正的,处50元以上100元以下罚款;第二次及以上被发现且拒不改正的,可处10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如果个人将有害垃圾与其它生活垃圾混投,视为情节更严重。首次发现且拒不改正、第二次及以上被发现且拒不改正的处罚幅度,分别提高到“50元以上150元以下”“150元以上200元以下”。屡教不改的、乱扔垃圾情节严重的,都可能予以顶格罚款。
法律依据:《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第五十七条 单位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未将生活垃圾分别投放至相应收集容器的,由城管执法部门责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个人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将有害垃圾与可回收物、湿垃圾、干垃圾混合投放,或者将湿垃圾与可回收物、干垃圾混合投放的,由城管执法部门责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⑶ 乱扔垃圾的处罚规定
法律分析:公民个人乱倒垃圾的,会被处以200元以下罚款;单位乱倒垃圾的,会被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施工单位没有及时清运垃圾导致环境造成污染的,会受到警告,并且会被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单位和施工单位乱倒垃圾造成环境污染的,有关部门都会给予其一个限期改正的机会,相关主体应该配合。
法律依据:《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
第十六条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的地点、时间等要求,将生活垃圾投放到指定的垃圾容器或者收集场所。废旧家具等大件垃圾应当按规定时间投放在指定的收集场所。城市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的地区,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的分类要求,将生活垃圾装入相应的垃圾袋内,投入指定的垃圾容器或者收集场所。
宾馆、饭店、餐馆以及机关、院校等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单独收集、存放本单位产生的餐厨垃圾,并交符合本办法要求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企业运至规定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所。禁止随意倾倒、抛洒或者堆放城市生活垃圾。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随意倾倒、抛洒、堆放城市生活垃圾的,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对单位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个人有以上行为的,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
⑷ 乱扔垃圾触犯了什么法
法律分析:“公民应当爱护公共卫生环境,不随地吐痰、便溺,不乱扔果皮、纸屑和烟头等废弃物。”违者,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单位除责令其纠正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外,可以并处警告、罚款
法律依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第三十四条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单位除责令其纠正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外,可以并处警告、罚款: (一)随地吐痰、便溺,乱扔果皮、纸屑和烟头等废弃物的; (二)在城市建筑物、设施以及树木上涂写、刻画或者未经批准张挂、张贴宣传品等的; (三)在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街道的临街建筑物的阳台和窗外,堆放、吊挂有碍市容的物品的; (四)不按规定的时间、地点、方式,倾倒垃圾、粪便的; (五)不履行卫生责任区清扫保洁义务或者不按规定清运、处理垃圾和粪便的;
⑸ 物业小区乱扔垃圾处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根据小区物业管理条例来处理,乱扔垃圾,如果影响了公共卫生,可以根据侵权来定,有民事赔偿途径,让法院让其改正措施或者赔偿经济损失。
法律分析
为强化城市管理,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根据城市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市政府决定,在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期间,对杭州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实行城市化管理地区的乱扔垃圾等违法行为予以从重处罚。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对个人(含个体工商户)乱扔(倒)垃圾的违法行为,除责令改正外,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乱扔果皮、纸屑、烟蒂、饮料罐等废弃物的,处以三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随地吐痰、随地便溺,乱扔口香糖、废电池的,处以五十元罚款。乱倒生活垃圾、污水、粪便、乱扔动物尸体,或在露天场所和垃圾收集容器内焚烧树叶、垃圾及其他废弃物的,处以一百元罚款:有拒不改正或者造成较大以上危害后果等严重情节的,处以二百元罚款。未按规定将装修垃圾运至指定堆放、消纳场所的,处以一千元罚款:有拒不改正或者造成较大以上危害后果等严重情节的,处以一千五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创造清洁、优美的城市工作、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内,一切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区负责、专业人员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国务院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⑹ 乱丢垃圾违反了什么法律
法律分析:违反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公民应当爱护公共卫生环境,不随地吐痰、便溺,不乱扔果皮、纸屑和烟头等废弃物。”违者,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单位除责令其纠正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外,可以并处警告、罚款。
法律依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第三十二条 公民应当爱护公共卫生环境,不随地吐痰、便溺,不乱扔果皮、纸屑和烟头等废弃物。
第二十九条 环境卫生管理应当逐步实行社会化服务。有条件的城市,可以成立环境卫生服务公司。 凡委托环境卫生专业单位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理废弃物的,应当交纳服务费。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⑺ 小区住户乱扔垃圾怎么处罚
法律分析:根据小区物业管理条例来处理,乱扔垃圾,如果影响了公共卫生,可以根据侵权来定,有民事赔偿途径,让法院让其改正措施或者赔偿经济损失。单位和个人未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由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个人处2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未履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的,由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单位对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混合收集、运输的,由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负有垃圾处置责任的单位未签订协议或者未核实最终贮存、处置、利用情况的,由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第四十九条 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家庭和个人应当依法履行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投放义务,承担生活垃圾产生者责任。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依法在指定的地点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禁止随意倾倒、抛撒、堆放或者焚烧生活垃圾。机关、事业单位等应当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起示范带头作用。已经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应当按照规定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⑻ 楼上向楼下扔垃圾违反了哪条法律规定
对于楼上业主乱扔垃圾的行为物业公司也只能积极找业主沟通处理,物业公司并没有权利对业主采取任何强制性措施。从楼上乱扔垃圾涉嫌侵犯其他业主的人身安全,如果该业主屡教不改,物业公司是可以到公安机关报案的,高空抛物要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
公民故意高空扔东西的处罚需要分情况来判断,如果针对特定对象实施恶意的高空抛物,可以推定为有伤害的故意,如果达到轻伤以上可能涉嫌故意伤害罪。如果不能证明有明显的恶意,只是随意高空抛物,如果侵害到他人的健康利益,至少从民法上要承担赔偿责任,公民故意高空扔东西的处罚需要分情况来判断,如果针对特定对象实施恶意的高空抛物,可以推定为有伤害的故意,如果达到轻伤以上可能涉嫌故意伤害罪。如果不能证明有明显的恶意,只是随意高空抛物,如果侵害到他人的健康利益,至少从民法上要承担赔偿责任,如果住在高楼上的居民存在主观的故意将东西直接从楼上往下扔而对楼下行人或者居民造成了人身或者财产上的损害是肯定要负担的是刑事上有关伤害的处罚,对于砸到人的情况就是故意伤害罪,而砸坏东西的就是故意破坏财产罪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 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生;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发生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的,公安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