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征用条例
A. 一般战时拒绝军事征收、征用罪既遂是如何处罚的
法律分析:战时拒绝军事征收、征用罪是指战时拒绝军事征收、征用,情节严重的行为,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八十一条 战时拒绝军事征收、征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B. 战时拒绝军事征收、征用罪量刑最新法律规定
战时拒绝军事征收、征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法院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等从轻减轻情节,以及当事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确定。
【法律依据】《刑法》
第三百八十一条 【战时拒绝军事征收、征用罪】战时拒绝军事征收、征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C. 战场条例是什么 有什么用
战场条例每个国家都不同,但国际都认同的是日内瓦公约。为了保护军人的相关权益。专
1、日内瓦(四属)公约于1950年10月21日生效,1977年6月10日在日内瓦又签订了日内瓦(四)公约的两项附加议定书,并于1978年12月7日生效。
2、该公约被认为是国际主义人道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约束战争和冲突状态下敌对双方行为规则的权威法律文件。中国于1956年加入此公约。
3、2019年9月7日,纪念《日内瓦公约》通过70周年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3)战时征用条例扩展阅读:
我国人民军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三大纪律
1、一切行动听指挥;
2、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3、一切缴获要归公。
八项注意
1、说话和气;
2、买卖公平;
3、借东西要还;
4、损坏东西要赔偿;
5、不打人骂人;
6、不损坏庄稼;
7、不调戏妇女;
8、不虐待俘虏。
D.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时条例
战斗条令。 我国颁布抄过几代战斗条令,逐步完善了战斗条令体系。战斗条令是在总结战斗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本国军事战略,武器装备和体制编制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等制定的。主要规定战斗基本原则,诸军种、兵种的任务和运用,攻防战斗的准备和实施,军队的移动、宿营、输送和换班,以及战斗指挥和各种保障的方法等。
别的不能说
E.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立案标准
法律分析: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的立案标准如下:1、侵犯的客体是军事征用管理制度;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战时拒绝征用,情节严重的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八十一条 战时拒绝军事征收、征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F. Borden推出的战时条例The War Measures Act
战争措施法,章程(1914年)赋予联邦内阁紧急权力,允许它通过政令治理时认识的“战争的存在,入侵或叛乱,真实的或被捕。” The Act was proclaimed in force with detailed regulations limiting the freedom of Canadians ring both world wars.该法是在宣布生效的限制在两次世界大战的加拿大人自由详细规定。 Its use to imprison Canadians of German, Ukrainian and Slavic descent in WWI and Japanese Canadians ring WWII and to confiscate their property was an issue until the 1980s, when compensation packages and formal apologies were made to those affected.它可用于关押在二战期间,德国,乌克兰和斯拉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日本裔加拿大人加拿大人并没收他们的财产是一个问题,直到20世纪80年代,当补偿方案,正式的道歉是向那些受影响。
G. 战争时期,军人可以临时征用民用物资吗例如加油站什么的
战争时期到了一定程度开始改为“配给制”,一切资源都得听从国家调配。
H. 城市战时管理条例
你说的那个没有的。国际条约有:《战时保护平民之日内瓦公约》,
地方法规有:
《南昌内市战时宣传媒体资源容征集办法》,·赣州预备部队战时军民通用装备物资征用办法(试行) 2003.09.20
·赣州预备役部队战时快速动员暂行办法 2003.09.20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军民通用装备平时管理和战时征用暂行办法的通知 2002.10.11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湖南省军区后勤部关于做好湖南陆军预备役步兵师高技术条件下战时快速动员后勤保障工作的通知 2000.09.14。
台湾的有: 战时军律 2002.12.25
·台湾地区战时铁路公路抢修办法 2001.01.19
·战时交通电业设备及器材防护条例实施办法 1997.10.03
·战时交通电业设备及器材防护条例 1997.05.07
·台湾地区商港战时船舶及港勤车船机具油料用水供应办法 1982.12.06
I. 战时拒绝军事征收罪定刑标准
法律分析:(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军事征用管理制度。在战争期间,国家和武装部队根据需要,对单位和公民个人的房屋、场所、设施、运输工具、工程机械等实施紧急征用,是补充战时迅速组建扩建部队,提高部队的机动和运输等后勤保障能力,保证战争胜利的必要条件。在现代战争中,武装部队进行作战和实施扩编所需要的物资保障能力要求高,世界各国普遍采取征用措施,并对调用征购军用物资和设施的范围、对象、时机、权限、惩处等,在法律上作出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48条规定:“国家根据动员需要,可以依法征用组织和个人的设备设施、交通工具和其他物资。”国务院、中央军委1995年2月24日颁布的《国防交通条例》第51条规定:“扰乱、妨碍军事运输和国防交通保障”“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战时拒绝征用,情节严重的行为。所谓军事征用,是指在战争或类似战争等紧急情况下,出于军事需要而依法有偿使用武装部队以外的其他任何单位包括机关、团体、党派、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的财物及其劳动力,包括房屋、场所、机器、设施、交通工具、粮草、药品、衣服等一切急需物品以及公民个人的劳动力。一般情况下,由执行作战任务或者其他类似任务的武装部队的指挥人员决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亦可决定进行军事征用。军事征用属于有偿征用,但这不是说在执行军事征用的当时就要给予补偿。当场无法给予补偿的,执行军事征用的单位应当给被征用人当场开具征用证明,在以后有可能时再行补偿。补偿的数额则仅限于由于军事征用造成被征用人的直接经济损失。所谓拒绝,是指拒不接受军事征用,既可以是对有关单位的征用通知置之不理,依然我行我素,经教育仍不加以改正,又可以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拒绝征用。方式如何,并不影响本罪成立,只是本罪量刑时应当考虑的情节。
(三)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动机不影响定罪。过失不构成本罪。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八十一条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J. 战时拒绝军事征收罪的刑法裁量规定
法律分析:战时拒绝军事征收、征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是指在战时情况下,公民对国家、政府和武装力量征用其所属的房屋、车辆、场地等作战所需的物资,能够提供而拒绝提供,情节严重的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一条 战时拒绝军事征收、征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