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守法规划

守法规划

发布时间: 2022-05-29 03:13:50

『壹』 全民守法以什么为目标

全民守法以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和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为目标。

纵览历史,无论是“法者、天下之准绳也”的至理名言,还是“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则国弱”的执政理念,自古以来“法”乃执政安邦之根基,立身处世之利器。

置身现实的时间坐标,十八大报告中对法治的全新阐述更让人耳目一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的成为支撑法治中国建设的主要脉络和行进逻辑。而立足现实,全民守法更成为推进法治文明的不二法门。

然而拾捡当下,司法公信力匮乏时有发生,“权、钱、名”带头违法仍有听闻,“人大于法”现象更不鲜见,以致法治尊严遭受践踏,全民守法的法治目标渐行渐远。有鉴于此,只有推进全民守法,才能让法治成为全民内心的信仰。

(1)守法规划扩展阅读

全民守法以“学”为本。所谓“学”就是通过加强法治宣传,强化普法工作,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让法治思维沁入骨髓,实现人人自觉守法,人人自觉尊法的和谐之局。

然而,环顾周遭,青少年因法治意识淡薄,而引发家庭的悲剧令人扼腕;一些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淡漠,而误入迷途,锒铛入狱,让人唏嘘,都凸显出不知法、不懂法给社会发展的带来诸多困扰。

因此,真正推进全民守法,要始终扣住“学”的要义,做到从宏观处加强全民的普法工作,从微观处补齐青少年、领导干部法治教育的短板。从而让全民走出法律的误区,守住法律底线,兜住法律红线。

全民守法以“用”为上。明朝张居正曾如此感叹道“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难于法治必行”,此言一语中的,道出法治建设中“用法”羸弱的困境,映衬出有法不依、有法不为、有法不用的窘境。

但令人欣慰的是,我国“用法”的进程日渐推进,从过去“讨说法”找信访到现在“讨说法”找法律,从过去有困难找领导到现在有困难找法律,民众通过利用法律武器表达自身诉求,维护自身权益,从“用法”的实践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红利。

而与之相应,各地政府强化用法思维,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不仅提升了政府执政水平,也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更促进了政民关系。

所谓“学以致用方为上”,因此只有在“用法”上精准发力,让“用法”的行动落到实处,做到让群众在现实中依法维权,依法办事,让政府在行政中依法执政,依法行事,才能让全民守法理念真正落地生根,才能全新守法目标来路鲜明,去路清晰。

所谓“万事皆归于一,网络皆准于法”,只有让法凝聚全民共识,体现全民意志,在“学法”上下功夫,在“用法”上见真章,才能形成“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氛围,才能形成知法、用法、守法的美好之境。

『贰』 自我规划11月遵纪守法方面我有哪些目标

我是爱潜水的 『杰诗』,也可以叫我懒人,这里懒人出没‖ 〆丶y

『叁』 如何推进全民守法

法律分析:推进全民守法需要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全面实施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全面推行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把宪法法律和重要法规规章列入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定期举办法治专题班,开展领导干部法治知识培训轮训。搞好面向青少年的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加强党委和政府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和人民团体在普法教育中的职能作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肆』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如何践行全民守法

时刻注意培养个人遵守纪律的自觉性。遵守纪律贵在自觉,自觉是遵守纪律的关键,将遵守纪律的道德观念落在行动上。遵守纪律不是在口头上,而是在实际行动上,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新时代的大学生有必要认真地学习两会精神,关注最新的政治、经济、科技等时事,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解,主动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而且可以从中把握中国乃至全世界在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对于个人的职业规划将大有裨益。

(4)守法规划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

『伍』 奉公守法规划是个

???

『陆』 遵纪守法有哪些具体要求

遵纪守法的具体要求:

一、学法、知法、守法、用法。

1、学法、知法,增强法律法制意识。

2、遵纪守法,做个文明公民。

3、用法护法,维护正当权益,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每年的3.15日是消费者权益日。

二、遵守单位、行业纪律和规范。

1、遵守劳动纪律。

2、遵守财经纪律。

3、遵守保密纪律。

4、遵守组织纪律。

5、遵守群众纪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让遵纪守法成为我们的荣誉。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就是遵从人民意愿、维护人民利益的高尚之举,必将受到人民的肯定和赞同。这应该是每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所追求的荣誉所在。

(6)守法规划扩展阅读:

作为一个遵纪守法公民,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

1、遵守纪律和法律,依照规定行动,不违背,时时刻刻记住,自己的言行不要偏离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轨道。

2、遵纪守法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和义务,是保持社会和谐安宁的重要条件。

3、不仅自己不违法,更要劝慰别人不触犯法律。

4、认真遵守法规,积极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5、工作上立足本职,恪尽职守,照章作业,不断学习,树立大局意识。

6、生活上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为人民服务的习惯,宽容待人,严于律己,善于倾听。

『柒』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们应如何落实全民守法目标

选择进口打不开沮丧空降兵多撒开金额帮我看好不可接受的

『捌』 如何做一名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中学生

1,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中“人民享受着广泛的民主和自由,同时又必须用社会主义的纪律约束自己。”“一个懂纪律的人必然是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2,在强调个性发展时,必须用基本的社会道德和纪律约束自己的言行,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使大家和谐相处在一个有着广泛民主和自由的社会中。

3,遵纪守法的习惯需要从小养成,特别是学生一定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模范。那么如何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学生呢?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风格,属于自己的个性。但同时,必须用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约束自已言行,在学校则用学生守则的要求约束自己言行。

4,常言道:“守法是公民的义务”,同样遵纪守法也是我们的义务,我们有责任遵守纪律,守护法则。简单的理解遵纪守法可以就是不做禁止不做的事,不做不提倡的事,做提倡的事和要求必须做的事。

5,小毛病发展到大错,从一般违法到陷入犯罪的泥潭,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并不少见。所以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争做讲文明、懂礼貌,各方面素质都得到发展的好学生。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小公民。依靠法律这把双刃剑下平安、健康、茁壮成长。

(8)守法规划扩展阅读

中学生学习法律的重要性:

作为中学生必须要认真学习宪法,崇尚宪法,牢固树立宪法至上、完全至尊的观念: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同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做斗争。以宪法为自己最高行为准则,自觉做到凡是宪法提倡和鼓励去做的事,积极去做:凡是宪法要求必须做的事,就一定做到;凡是宪法禁止或否定的事坚决不做。

参考资料

人民网评:勿让青少年心中种下轻视法律的种子 人民网

『玖』 如何进一步深化法制宣传教育推进全民守法

1、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全面实施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2、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坚持把法治和德治结合起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加强党委和政府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和人民团体在普法教育中的职能作用。

『拾』 如何进一步深化法制宣传教育,推进全民守法

1.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全面实施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全面推行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把宪法法律和重要法规规章列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定期举办法治专题班,开展领导干部法治知识培训轮训。搞好面向青少年的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加强党委和政府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和人民团体在普法教育中的职能作用。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加强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注重运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开展普法。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在城乡社区广泛开展案例普法和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办好法治宣传教育栏目,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把法治宣传有效融入法律服务之中,探索建立集法治宣传、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职能于一体的法律服务平台。
2.繁荣法学研究和法治文化。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法学专业学科建设,不断提高法学教育水平。加强法学研究,支持法学研究机构和阵地建设,加快建设法学方面的自治区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组织开展重大课题研究特别是民族工作法治理论研究。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完善城乡公共活动场所法治宣传教育设施,支持和鼓励法治文学、艺术、影视创作,引导各级各类宣传文化单位、文化艺术表演团体创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作品,增强法治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3.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坚持把法治和德治结合起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德润草原·文明之行”等主题实践活动,加大先进典型评比选树宣传力度,深化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修身立德,自觉做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的表率。
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等社会征信体系和工作机制,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尊法守法成为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热点内容
婚姻法那条最不合理 发布:2025-02-02 09:08:55 浏览:272
违反行政法规导致合同无效 发布:2025-02-02 09:08:22 浏览:482
广州市天河法院 发布:2025-02-02 08:55:03 浏览:363
工资随意更改劳动法怎么办 发布:2025-02-02 08:06:44 浏览:595
模范法官胡国运的妻子 发布:2025-02-02 07:59:34 浏览:234
贵阳有名离婚律师 发布:2025-02-02 07:43:16 浏览:515
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2-02 07:28:50 浏览:350
香港律师资格考试 发布:2025-02-02 06:53:18 浏览:335
新民事诉讼法涉外基层法院 发布:2025-02-02 06:45:22 浏览:789
港府司法复核 发布:2025-02-02 06:25:04 浏览: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