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财会法规与职业道德

财会法规与职业道德

发布时间: 2022-05-29 03:21:18

『壹』 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1、会计职业理想,会计人员的择业目标,或维持生计,或发展个性,或承担社会义务,或兼而有之。它是会计职业道德的灵魂。

2、会计工作态度。会计工作的职业特征要求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活动时,既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又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这是会计人员履行职责义务的基础。

3、会计职业责任,即会计人员担任某项职务或从事某项工作后就应承担(或被赋予)的相应义务。职责与职权相互关联。会计职责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也是评价会计行为的主要标准。

4、会计职业技能,包括完成会计工作所必要的知识以及所需要的工作能力与经验。它是会计人员圆满完成会计工作的技术条件。

5、会计工作纪律。保密性、廉正性(正直、诚实、廉洁)与超然性既是维护和贯彻会计职业道德的保证,也是评价会计行为的一种标准。

6、会计工作作风。它是会计人员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习惯力量,是职业道德在会计工作中连续贯彻的体现。在工作中严谨仔细,一丝不苟,勤俭理财,严格按会计规范办事,自觉抵制非首先因素的侵袭等等,均是良好的会计工作作风。

(1)财会法规与职业道德扩展阅读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范畴,现代会计职业首先的形成与发展,往往要经历三个阶段,即:

1、以会计职业责任和义务为核心,重在社会对个人的“防范”,理论对欲望的“束缚”的他律阶段。

2、以会计职业良心为核心,会计工作职责转变为会计人员内心首先感与首先行为准则的自律;

3、职业良心在职业目标的统帅下融为一体,职业道德的他律性与自律性高度统一,外在导向的价值目标定会计职业首先守则,加强会计职业首先教育,能主会计人员增进会计职业修养三位一体,是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首先风尚和改善会计职业,并卓有效地保证其他会计规范顺利贯彻实施的重要条件。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特征:

1、内容的一致性

在我国会计工作已成为社会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人员的个人利益、职业利益和社会利益是一致的。会计人员的职业活动不是为了个人利益,他们受国家或集体的委托从事会计工作,

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需要,故个人利益能在社会和人民需要中实现。因此,会计工作的目的与会计道德对会计人员的行为要求是一致的。

2、法律的制约性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规有着诸多职能上的区别。前者要求会计人员“应该怎么做”,是一种道德意识的内心的信念。而后者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怎样做”,是一种对禁止性后果的确认,是一种外在的强制力量。

3、稳定的连续性

会计道德在内容上与会计工作时间是紧密结合的。在长期的会计工作中,会形成一种比较成熟的职业品质,并且在一个较长时间内这些道德的性质和方向保持不变。如任何社会的会计人员都希望自己正直廉洁,而这一点很少成为其他职业者的标准。

会计人员这种行为方向的稳定性决定了会计道德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表现为世代的会计传统、会计习惯和会计风格,正是这种稳定连续性使会计实现由低级向高级、有不完善向完善方面的发展和演进。

4、广泛的渗透性

从纵向来看,会计道德随着会计行为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从横向来看,会计道德渗透到同一历史时期的各个国家和地区,渗透到各个工商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团体以及每一个独立核算单位,对这些单位的会计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5、经济的实践性

与其他道德相比,会计道德与社会经济实践活动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有经济活动的地方,就存在会计道德。会计道德起源于总结与经济实践,又作用于、运用于会计实践。会计道德对于经济实践来说,是保证社会再生产过程有效运行的最有价值、最“经济”的工具。

『贰』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的内容简介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会计法律制度、支付结算法律制内度、税收征收管理法容律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四部分,涉及会计专业所必需的经济、财政、金融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本教材的讲解系统性强,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相关知识点配合生动的案例及准确的分析,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知识性的阅读材料,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是我国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中必考的一科。

『叁』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关系

一、联系

(一)两者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都是为了单位利益和国家利益服务。

(二)两者在作用上相互补充

会计行为不可能都由会计法律制度进行规范,不需要或不宜由会计法律制度规范的行为,可以通过会计职业道德来实现。

(三)两者上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重叠

勘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四)两者地位相互转化、相互吸收

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

(五)实施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制度正常运行的社会和思想基础,而会计法律制度则是促进会计职业首先规范形成和遵守的重要保障。

二、区别

(一)性质不同

会计法律制度人工作业务角度对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作出规范,由国家立法部门或行政管理部门颁布规定。它充分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愿望和意志,通过国家机器强制执行,具有很强的他律性。

会计职业道德主要是从品行角度对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作出规范。依据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之间,以及他们与其它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

(二)作用范围不同

会计法律制度侧重于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和结果的合法化,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会计职业道德不仅要求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还要求调整会计人员内在的精神世界。

(三)实现形式不同

会计法律制度是通过一定的程序由国家立法部门或行政管理部门制度的,其实现形式是具体的、明确的、正式形成文字的成文规定。会计法律制度要求的是“必须”,评价使用的范畴是对和错。

会计职业道德出自于会计人员的职业生活和职业实践,日程月累,约定俗成。其要求的是“应该”评价使用的范畴是善和恶,是一个价值判断。

(四)实施保障机制不同

会计法律制度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会计职业道德缺乏对裁定执行的保障。

『肆』 会计从业人员为什么要学习会计曾经法规及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

因为里面有很多需要记忆的内容和规范。

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一般指《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它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主要介绍了会计中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的相关内容,重在规范从业者的道德思想。2017年,《会计法》修改后取消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还分别指代会计法规、会计职业道德两个概念。会计法规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地方性会计法规等法律规章;会计职业道德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职业道德观念。

『伍』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会计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与会计职业道德
(一)职业道德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1.职业道德的概念
职业道德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 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2.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职业道德主要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二)会计职业道德
1.会计职业道德概念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2.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1)爱岗敬业.要求会计人员热爱会计工作,安心本职岗位,忠于职守,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2)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人员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执业谨慎,信誉至上,不为利益所诱惑,不弄虚作假,不泄露秘密.
(3)廉洁自律.要求会计人员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清正廉洁.
(4)客观公正.要求会计人员端正态度,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应有的独立性.
(5)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
(6)提高技能.要求会计人员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勤学苦练,刻苦钻研,不断进取,提高业务水平.
(7)参与管理.要求会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钻研相关业务,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积极参与管理.
(8)强化服务.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
(一)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联系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制度正常运行的社会和思想基础,会计法律制度是促进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形成和遵守的制度保障.两者有着共同的目标,相同的调整对象,承担着同样的职责,在作用上相互补充;在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重叠;在地位上相互转化,相互吸收;在实施上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二)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区别
(1)性质不同.会计法律制度通过国家机器强制执行,具有很强的他律性;会计职业道德主要依靠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觉性,具有很强的自律性.
(2)作用范围不同.会计法律制度侧重于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和结果的合法化;会计职业道德则不仅要求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还要调整会计人员内在的精神世界.
(3)实现形式不 同.会计法律制度是通过一定的程序由国家立法机关或行政管理机关制定的,其表现形式是具体的,明确的,正式形成文字的成文规定;会计职业道德出自于会计人员的职业生活和职业实践,其表现形式既有明确的成文规定,也有不成文的规范,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信念之中.
(4)实施保障机制不同.会计法律制度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会计职业道德既有国家法律的相应要求,又需要会计人员的自觉遵守.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形式
(1)接受教育.通过学校或培训单位对会计人员进行以职业责任,职业义务为核心内容的正面灌输,以规范其职业行为,维护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的教育.
(2)自我教育.会计人员自我学习,自身道德修养的行为活动.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
(1)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教育.通过学习会计职业道德知识,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观念,了解会计职业道德对社会经济秩序,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以及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将受到的惩戒和处罚.
(2)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并贯穿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始终.
(3)会计职业道德警示教育.通过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和违法会计行为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和剖析,从中得到警示,提高法律意识,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4)其他与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的教育.
(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途径
(1) 通过会计学历教育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学习会计理论和技能的同时,学习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内容,了解会计职业面临的道德风险,树立会计职业道德情感和观念,提高运用道德标准判断是非的能力.
(2)通过会计继续教育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不断更新,补充,拓展会计专业理论,业务能力的同时,通过会计职业道德信念教育,会计职业义务教育,会计职业荣誉教育,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行.
(3)通过会计人员的自我教育与修养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通过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修养,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转化为会计人员的内在品质,规范和约束自身会计行为.
会计职业道德的检查与奖惩
(1) 财政部门对会计职业道德进行监督检查.检查的途径主要有:
①将会计法执法检查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
②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管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
③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评,聘用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
(2)会计行业组织对会计职业道德进行自律管理与约束.
(3)依据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建立激励机制,对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情况进行考核和奖惩.
(4)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情节严重的,由财政部门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组织与实施
(1)财政部门组织和推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依法行政,探索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实现形式.
(2)会计职业组织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和会计职业道德惩戒制度.
(3)企事业单位任用合格会计人员,开展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内部约束机制,防范舞弊和经营风险,支持并督促会计人员遵循会计职业道德,依法开展会计工作.
(4) 社会各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
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归纳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分析,归纳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分析会计人员如何处理好坚持准则与参与管理的关系;分析,归纳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区别与联系;分析会计职业道德的自律与他律的关系;分析会计人员在会计诚信建设中的作用.

『陆』 财务的职业道德规范

一、爱岗敬业
(一)爱岗敬业的含义
(二)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1.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
2.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3.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二、诚实守信
(一)诚实守信的含义
(二)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1.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
2.实事求是,如实反映
3.保守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
4.执业谨慎,信誉至上
三、廉洁自律
(一)廉洁自律的含义
(二)廉洁自律的基本要求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公私分明,不贪不占
四、客观公正
(一)客观公正的含义
(二)客观公正的基本要求
1.依法办事
2.实事求是,不偏不倚
3.保持独立性
五、坚持准则
(一)坚持准则的含义
(二)坚持准则的基本要求
1.熟悉准则 2.遵循准则 3.坚持准则
六、提高技能
(一)提高技能的含义
(二)提高技能的基本要求
1.要有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技能的意识和愿望
2.要有勤学苦练的精神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七、参与管理
(一)参与管理的含义
(二)参与管理的基本要求
1.努力钻研业务,熟悉财经法规和相关制度,提高业务技能,为参与管理打下基础
2.熟悉服务对象的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使参与管理的决策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八、强化服务
(一)强化服务的含义
(二)强化服务的基本要求
1.强化服务意识
2.提高服务质量[1]
特征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特征:
会计道德是从社会与经济生活之内的会计活动中提炼出来的,会计工作的特征必然对应于会计道德与职业道德的特征。具体说,会计道德的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的一致性
在我国会计工作已成为社会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人员的个人利益、职业利益和社会利益是一致的。会计人员的职业活动不是为了个人利益,他们受国家或集体的委托从事会计工作,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需要,故个人利益能在社会和人民需要中实现。因此,会计工作的目的与会计道德对会计人员的行为要求是一致的。
(二)法律的制约性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规有着诸多职能上的区别。前者要求会计人员“应该怎么做”,是一种道德意识的内心的信念。而后者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怎样做”,是一种对禁止性后果的确认,是一种外在的强制力量。但应该看到,会计道德主要通过《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形式和其他规章制度被固定下来,从而也含有“必须这样做”的内在规定性,使会计道德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性。
(三)

『柒』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重点是什么啊,求助!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重点在一、二、三、四章
1、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还须由总会计师签名并盖章。
2、原始凭证记载的各项内容均不得涂改;原始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或者更正,更正处应当加盖出具单位印章。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3、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4、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5、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应当单独抽出立卷,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时为止。
正在项目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其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不得销毁
6、持证人员在不同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管辖范围调转工作单位,且继续从事会计工作的,应当填写调转登记表,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及时向原注册登记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办理调出手续;并自办理调出手续之日起90日内,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调转登记表和调入单位开具的从事会计工作证明,向调入单位所在地区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办理调入手续
8、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监交; 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单位负责人监交,必要时主管单位可以派人会同监交
9、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任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
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 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会计机构中担任出纳工作
10、会计法42—45条
11、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
12、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经历
13、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要求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更正、补充。

『捌』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中出现的、涉及的全部法律 制度/法律法规有哪些

内容讲解
第一节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掌握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一、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
会计法律制度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各种会计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规章等。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过程中以及国家在管理会计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称为“会计关系”,处理上述各种经济关系,就需要用会计法律制度来规范。
二、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1、会计法律
会计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它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
2、会计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并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发布
制定依据是《会计法》。
国务院发布的有《总会计师条例》、《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3、国家统一会计制度
(1)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包括会计规章和会计规范性文件。
(2)会计部门规章:
会计部门规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的程序,由财政部制定,并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的制度办法。
如:《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3)会计规范性文件
会计规范性文件是指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国务院财政部门以文件形式印发的制度办法,其制定依据是会计法律和会计行政法规。包括: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制度》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小企业会计制度》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4)地方性会计法规:
地方性会计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与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地方性会计法规。也是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用举例】
1、在我国会计法律制度体系中,《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属于()
A会计法律B会计行政法规C会计部门规章D会计规范性文件
【答案】B
【解析】《总会计师条例》、《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均属于会计行政法规。
2、下列各项中,属于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有()
A企业会计准则B会计档案管理办法C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D会计法
【答案】ABC
【解析】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包括会计部门规章和会计规范性文件,ABC均属于国家统一会计制度。
3、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法律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B总会计师条例
C会计基础工作规范D企业会计制度
【答案】A
【解析】B属于行政法规;CD属于国家统一会计制度
4.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行政法规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B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C会计基础工作规范D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答案:D
解析:A属于会计法律;BC属于会计规范性文件
5、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法律制度的有()
A会计法B企业会计制度
C总会计师条例D单位内部会计核算流程
答案:ABC
解析:单位内部会计核算流程属于单位内部控制。不属于会计法律制度
6、国务院发布的《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法律地位低于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答案】对
【解析】《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属于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属于会计法律,是最高层次的会计法律

『玖』 浅析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规的关系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两者既相互统一,又相互独立。首先是两者的作用目标相似都是对专彼此的工作进行属互相补充,在工作中,我们不仅要依赖严格的会计法律制度还要严格坚守我们的职业道德底线。有时会计法律制度不能很好地约束会计行为,还需借助于会计职业道德。例如:会计制度只是针对会计从业人员不能违法的行为进行约束,但是对于会计人员是如何爱岗敬业、增强自身道德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技术能力等具体要求没有进行说明。这些需要会计道德建设时刻督促着会计从业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会计核算能力、提高会计服务质量管理等要求。因此,会计法律制度的建设不能离开道德建设,加强会计道德建设时同样要时刻谨记法律的约束。两者目的都是有效规范会计行为,培养合格的会计从业人员,对其有欠缺的部分进行纠正,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提高自身修养,增强职业责任感和进取心。因此,两者是会计行业能够得以稳定发展的基石。

热点内容
婚姻法那条最不合理 发布:2025-02-02 09:08:55 浏览:272
违反行政法规导致合同无效 发布:2025-02-02 09:08:22 浏览:482
广州市天河法院 发布:2025-02-02 08:55:03 浏览:363
工资随意更改劳动法怎么办 发布:2025-02-02 08:06:44 浏览:595
模范法官胡国运的妻子 发布:2025-02-02 07:59:34 浏览:234
贵阳有名离婚律师 发布:2025-02-02 07:43:16 浏览:515
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2-02 07:28:50 浏览:350
香港律师资格考试 发布:2025-02-02 06:53:18 浏览:335
新民事诉讼法涉外基层法院 发布:2025-02-02 06:45:22 浏览:789
港府司法复核 发布:2025-02-02 06:25:04 浏览: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