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户籍管理条例
Ⅰ 甘肃省天水市离婚后小孩户口迁移规定
离婚后可办理子女投靠父母迁移户口。
根据甘肃省公安厅网站资料,http://www.gsgaw.gov.cn/zhl/zwfwml/2539499.shtml
项目名称:“三投靠”户口迁入办事指南
办理机构:公安派出所、县(分)公安局
办理时间:周一至周五 上午08:30-12:00 下午14:30-18:00
办理时限:即时办理。
办理程序:
夫妻投靠:申请人为本市常住户口;书面申请、单位(社区街道)证明、户口簿、住房证明;被申请人原籍户籍证明、无职业证明(仅限非农业户口);夫妻双方的身份证、结婚证。其中申请人为本市农业户口的需所属村、乡(镇)同意迁入证明。申请人向辖区派出所提出申请,由派出所审核报公安局、县局审批办理准迁手续。
子女投靠父母:申请人书面申请、户口簿、身份证、住房证明、单位(社区街道)证明;被申请人原籍户籍证明、子女与父母关系证明。其中被申请人已成年的,还需要提供未婚及无职业证明。由申请人向辖区派出所提出申请,派出所审核报公安分、县局审批办理准迁手续。(不包括因政府拆迁改造等,明令户口冻结的区域。)
父母投靠子女:申请人书面申请、户口簿、身份证、住房证明、单位(社区街道)证明;被申请人户籍证明、父母与子女关系证明、身份证、退休证或无职业证明。由申请人向辖区派出所所提出申请,派出所审核报公安分、县局审批办理准迁手续。(不包括因政府拆迁改造等,明令户口冻结的区域。)
收费标准及依据:
根据甘价费[1996]139号文件规定,居民户口簿工本费每本:6元;
常住人口登记表每张:0.3元。
根据发改价格[2003]2322号文件规定,首次申领身份证每证:20元,换领、补领身份证每证:40元。
办理依据:
《甘肃省公安厅关于印发<户证工作规范化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甘公(治)发[2001]70号
)、《甘肃省公安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户口登记主要项目填写内容和审批程序的通知》(甘公(治)发[2009]74号)。
Ⅱ 身份证要到期了。 现在补办身份证可以改名字吗。可以的话都需要哪些手续。我是农村户口。甘肃的。
改名字不是办身份证是改的,首先要拿户口本(村委会介绍信)到当地派出所申请,然后把申请表按要求盖章,等领导签字同意后到户籍处办理改名字手续,户口簿上改变后再拿着去办身份证就该好啦,
Ⅲ 娘家是甘肃,婆家是河南,如何把户口迁到甘肃
摘要 先到娘家开出迁入证明,再到你户口所在地开出迁出证明,就可以直接迁户口了。具体为:拿着离婚登记证去管区的派出所,派出所依据这个就可以把户口分开了,当然了 还有各自的身份证、户口本。分开后,可以落回原住地,也就是父母户口上,这是有相应规定的。
Ⅳ 户籍属于哪个部门
户籍管理归属公安系统,公安系统的户籍科负责专门管理。作为公安局的派出机构,乡镇派出所也承担户籍管理的职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
第三条
户口登记工作,由各级公安机关主管。
城市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以公安派出所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和不设公安派出所的镇,以乡、镇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镇人民委员会和公安派出所为户口登记机关。
居住在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等单位内部和公共宿舍的户口,由各单位指定专人,协助户口登记机关办理户口登记;分散居住的户口,由户口登记机关直接办理户口登记。
居住在军事机关和军人宿舍的非现役军人的户口,由各单位指定专人,协助户口登记机关办理户口登记。
农业、渔业、盐业、林业、牧畜业、手工业等生产合作社的户口,由合作社指定专人,协助户口登记机关办理户口登记。合作社以外的户口,由户口登记机关直接办理户口登记。
第四条
户口登记机关应当设立户口登记簿。
城市、水上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应当每户发给一本户口簿。
农村以合作社为单位发给户口簿;合作社以外的户口不发给户口簿。
户口登记簿和户口簿登记的事项,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的效力。
第五条
户口登记以户为单位。同主管人共同居住一处的立为一户,以主管人为户主。单身居住的自立一户,以本人为户主。
居住在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等单位内部和公共宿舍的户口共立一户或者分别立户。户主负责按照本条例的规定申报户口登记。
(4)甘肃户籍管理条例扩展阅读:
户籍的分类有以下三种情况:
1、如果某人与其父母住在一起,则某人的户籍和其父母的户籍是相同的,如果还和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住在一起,则某人的户籍和其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户籍是相同的。
2、某人户籍地和其籍贯地相同的情况:如果某人的父母的现在的居住地和其父母的祖先的居住地是相同,那么某人的户籍地和其父母的籍贯地-其祖先的居住地相同。
如果某人还和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住在一起,则某人的户籍地和其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户籍是相同的。
如果此时某人和其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是住在某人的家族的祖籍地,那么此时某人的户籍地也和其籍贯地是相同的。
3、如果某人的现住地还是其祖先的居住地,那么某人的户籍地也和其籍贯地相同。
正规中文的“户口”,除了指户数和人口之外,内地常以它代替“户籍”。亦即民政公安部门以户为单位,登记本地居民的册子。
派出所的户籍民警,负责登记造册、记录各家成员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成员关系等各类资料。
Ⅳ 户籍详细地址怎么填
户籍地址就是身份证上的“住址”,即户口所在地的地址。
根据《户籍管理条例》,公民应当填写户籍所在地,并填写户籍管理机关所在地,城镇户口应填写:某市(县)某省某区。农村户籍应当填写:某省、某县、某乡。
此外,公民户口迁移的,必须按照最新的户籍地址填写。
(5)甘肃户籍管理条例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五条:
户籍是以户籍为基础的,负责人居住在同一地点的,应当设立为家庭,由负责人担任户主,是一个独立家庭的户主,公办宿舍和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有一户或一户,户主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负责办理户口登记。
Ⅵ 甘肃省天水市小学和初中的户口划分细则
天水市秦州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籍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九年义务教育的常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义务教育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区实际,制定
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区行政区域内所有承担九年义务教育的
学校和教育机构。
第二章
入
学
第三条
适龄儿童、少年实行免试入学,公办学校实行免试就近
入学。
第四条
小学入学年龄为
6
周岁,盲、聋哑、弱智儿童、少年接
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可适当放宽。
适龄儿童、
少年因特殊原因需暂缓入学的,
应由其法定监护人提
出申请,
农村须经当地乡镇人民政府,
城区须经区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方可暂缓入学。暂缓入学时间一般为一年,期满仍不能就学的,应当
重新提出暂缓入学申请。
第五条
公办小学新生入学。适龄儿童监护人按照区教育行政部
门确定的学校规定的报名时间到学校报名,
报名时需出具监护人及适
龄子女户口簿、居住情况证明(房产证等)等有关证件。
第十条
义务教育学校不得拒收招生范围内的或所在地教育行政
部门统筹安排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第三章
学
籍
第十一条
小学、初中新生入学后,学校要使用全区统一的学籍
登记表和电子学籍管理软件建立学生学籍档案。
第十二条
小学、
初中新生入学后需编制全区统一规定的学籍号。
学生的学籍号分主号和副号,
主号的号码实行全区统一编号,
副号一
律采用学生的身份证号。
因故没有学籍号码的学生,
由区教育行政部
门按照学生学籍编码方式编写学籍号。
转学、借读、休学等学籍变动均不改变学籍号。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凭相关手续由教育行政部门安排到学校借读
的,给予建立借读学籍。
学生在小学、
初中阶段依法更改姓名的,
原名作为曾用名予以保
留。
适龄儿童与监护人不在同一户籍、户籍与常住地址(房产证等)
不符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学校就读。
盲、
聋哑、
弱智儿童原则上应到市或居住地所在区举办的相应的
特殊教育学校或特殊教育班就学;盲、聋哑、弱智儿童能够适应普通
学校学习的,也可以到普通学校就学。
第六条
公办初中新生入学。公办小学毕业生原则上全部在户口
所在地免试就近对口升入初中。民办小学毕业生需回公办校就读的,
由其户口所在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其住址统筹安排入学。
第七条
民办学校新生入学。民办学校招收小学、初中新生,纳
入当地就近入学招生计划的,
按照公办学校的招生办法与公办学校统
一进行;
未纳入就近入学招生计划的,
由学校按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同
意的招生办法在规定的时间、地域范围招生。
民办学校在招生时间外招收学生按转学办理。
第八条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凭户口
簿、流入地暂住证、就业情况证明、子女在流出地就学情况证明等材
料,由暂住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安排。
第九条
获得接受外籍学生资格的学校可接受适龄外籍学生入
学。
外籍学生入学必须符合教育部
《中小学接受外国学生管理暂行办
法》的有关规定。
第十条
义务教育学校不得拒收招生范围内的或所在地教育行政
部门统筹安排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第三章
学
籍
第十一条
小学、初中新生入学后,学校要使用全区统一的学籍
登记表和电子学籍管理软件建立学生学籍档案。
第十二条
小学、
初中新生入学后需编制全区统一规定的学籍号。
学生的学籍号分主号和副号,
主号的号码实行全区统一编号,
副号一
律采用学生的身份证号。
因故没有学籍号码的学生,
由区教育行政部
门按照学生学籍编码方式编写学籍号。
转学、借读、休学等学籍变动均不改变学籍号。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凭相关手续由教育行政部门安排到学校借读
的,给予建立借读学籍。
学生在小学、
初中阶段依法更改姓名的,
原名作为曾用名予以保
留。
第四章
转
学
第十三条
学生全家迁居
(本市迁往外省市或由外省市迁回本市;
本区县迁往外区县或外区县迁回本区县;农村跨乡镇、村屯迁居)或
确有其他特殊困难需转学者,
由其法定监护人提出申请,
经转出和转
入学校及学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可办理转学手续。
城市小学生全家在区内迁居,
新居住地离就读学校较远的可允许
转学;城市初中学生全家在区内迁居的,原则上不予转学。
第十四条
拟转入学校因该年级学额已满,
难以再容纳转学生时,
由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相对就近原则安排转学生。
第十五条
民办学校的学生,
不得转学至非户籍所在地公办学校。
中途拟转入户籍所在地公办学校的,
由监护人提出书面申请,
教育行
政部门审核后统筹安排。
第十六条
毕业年级学生一般不办理转学手续。学生在休学期间
不准转学。
第十七条
转学手续一般在学期结束前或开学后一周内办理;学
生确因其法定监护人工作调动或其他特殊合理理由需转学者除外。
第十八条
学生转学办理程序:学生的监护人向在读学校提出申
请;
在读学校向拟转入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发出专用的
《学生转
学联系函》;转入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开具同意接收回函;在读学
校凭接收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同意接收回函报当地县级以上教育行政
部门同意后开具转学证明,
提供学籍资料,
并将有关转学资料录入计
算机;转入学校凭转学证明和学籍资料接收学生。
第十九条
转入学校办理转入手续须接收转学证明和学生电子档
案。跨区转学的要及时发送和收取学生纸质学籍档案。转入我区的,
学校要及时将学生信息输入计算机,并给予建立电子学籍档案。
第二十条
转学一律不得进行入学考试。
Ⅶ 甘肃省适龄青年结婚,男方户口是天水本地,女方户口是外地,怎么办理户口本
您好。
户口可以进行直系亲属投靠:未成年子女、年老(60周岁以上等)父母、及配偶之间相互投靠迁移。购房入户的:当事人的房产面积、房屋所在地、购房时限、迁入户口的总人数、社保缴纳年限等,需要达到当地的入户要求。人才引进的:需要用人单位有相应的入户资质、当事人的劳动合同等条件,达到当地的入户要求。当事人可以结合本人的实际情况,事先咨询户口迁入地的辖区派出所工作人员,具体以对方的答复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规定:第十条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公民迁往边防地区,必须经过常住地县、市、市辖区公安机关批准。
迁户口有哪些注意事项?
1.先向迁入地负责户籍管理派出所咨询,了解户口迁入申请所需要提供的证件和材料,然后提出户口迁入申请。一定要在提交申请的时候按要求提供各种证件和材料,例如,投资移民的需要提供所投资企业的工商注册资料等,大中专院校升学的需要提供录取通知书等,而婚姻类的则需要提供结婚证等。
2.迁入地户籍县市级公安局的户政科,审核申请书和所附材料,如果通过审核,则签发《准予迁入证明》(准迁证)。如果不符合迁入条件,公安机关会给出具体解释。如果是提交的材料不齐全而无法通过审核,则会给出说明,申请人按说明再补充材料进行重新审核。
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望采纳。
Ⅷ 甘肃省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什么时间出台
《甘肃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于2014年11月出台。
经省委、省政府研究,《甘肃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于2014年11月出台,就解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建立居住证制度、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形成系统规范的制度。居住证实行全省“一证通”,让生活在同一城市的居民平等享受公共服务,享有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到2020年,基本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有效支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户籍制度体系。全面开放建制镇和小城镇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努力实现240万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与此同时,通过改变以出生地登记入户的惯例,建立以常住地为基本形式的户口登记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人户分离的问题。通过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全面、准确地掌握人口规模、人员结构、地区分布等情况,解决人口信息分散化、碎片化、迟滞化问题,并通过做好人口信息和身份证、户口簿、社会保障卡的清理整顿工作,解决一人多户、一人多证等问题。
Ⅸ 甘肃陇南西和户口分户怎样办理
该项在当事人符合当地的《户、证工作规范化管理暂行规定》关于立户分户规定的前提下,可以参照如下办理:
1、分户条件:当事人年满16周岁单身居住、经济独立、并有单独的门牌号、户口所在地的村(居)委会及户主出具同意分户的书面意见;
2、当事人可以带上本人的户口本、身份证、分户协议书、结婚证、房屋产权登记证(门牌号)等证件及资料;
3、具体咨询户口所在地的辖区派出所户籍科工作人员,并根据对方的答复,办理相关手续即可。
《户、证工作规范化管理暂行规定》(甘公(治)发[2001]70号):
二、规范户口、居民身份证申办程序:
(四)立户分户
1、以家庭关系为主公民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立为一户。16周岁以上公民单身居住、独立生活的要立为一户。因父母双亡和父母均为现役军人等特殊情况的子女,可自立一户。
2、居住在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等单位内部和公共宿舍的公民,以单位立集体户。
3、家庭户中因子女结婚单独生活;夫妻离异分居;集体户中现有居处要求单独立户的,凭书面申请,《结婚证》或离婚证明,房产证明,由派出所办理分户手续。